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和单复通信谈《曹雪芹》中卷

作者:端木蕻良 字数:3965 更新:2025-01-24 12:11:24

单复兄:

收到你的信,对我是个很大的鼓舞和鞭策。近来经常遇到朋友们问起《曹雪芹》续稿将怎样写,我想趁回你的信中,说一说这个问题。

最近,国外友人寄给我一本《狄更斯传》(正式书名,我未记住),这部书是用小说体裁写的,但却不是用狄更斯的真名。这倒是很有意思的。可惜我还没有来得及看,就来到松花江畔了。可见在国外也正有人写传记小说。国内,姚雪垠的《李自成》刊行于先,最近又有凌力以捻军为题材的《星星草》问世,还有蒋和森正在以“黄巢”为题材撰写的长篇小说……当然,还有一些没传出来的名人传记小说,正在孕育中。这样蔚然大观,都会给我以更多借鉴的机会。

我没有狄更斯那样的才华,可是,我也有朋友的鼓励,也有在报刊上连载的机会,而出版社又乐于赶着发单行。因而,对我这个老弱残兵来说,只得慢步紧行,马不停蹄地朝前赶。我想早些把它呈献在读者面前,征求意见,以便修改,也是好的。

现在,上部已和读者见面,这就更加重了我的责任感。因为上部写的是曹雪芹的童年时代,我不能把和他年龄不相称的事,过多和他关联起来。但在中部、下部就要描写到大家对曹雪芹所熟知的许多事了。无须我来提,大家都会想到:曹雪芹的爱情悲剧应该是怎样的?曹雪芹写《红楼梦》的过程是怎样的?曹雪芹的艺术构思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怎样形成的?最主要的,作用在曹雪芹身上的动力,到底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会接踵而至。

要回答这些重大问题,决不是我一个人所能承担得了的。何况,读者要见到的,不是答复,而是描写,不仅是描写,而是要形象,不仅要形象,而是要感动!……面对这样艰巨的工作,空口说白话是不行的,这都要在实践中来解决。失败在等待着我也不要紧,将来在别人手上,还会做成功的。

比如,面对着大观园问题,绕过它,行不行呢?显然不行。因为读者不会答应。但如何对待现实中的大观园,《红楼梦》中出现的大观园,和我小说中处理的大观园?这三个方面,要做到有机地统一起来,处理好它们的关系,使之成为读者心目中的大观园,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之,我就是得有失败的打算才行。

另外,比如写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过程,“增删五次,披阅十载”。借助它来表现曹雪芹思想的成长,本来用全力塑造这个形象就可以了。但是,这里又遇到实际困难,因为要辨别出哪是曹雪芹的初稿、二稿……以至誊清稿,不但众说纷纭,而且分歧很大,实在也很难做到准确。据说,毕加索有一种习惯,把最初的画稿,和历次的改稿,都一古脑儿地保留。他留下的材料之多,和曹雪芹留下的材料相比,正好相反。但是,我也担心,如果毕加索还活着,要他在他留下的这几大间房屋的草稿之中,一一指出它们的准确程序来,也是困难的。假如毕加索,当初为了后人的研究工作提供方便,一边画,一边记出它们的过程来,我看,他大概也画不出成功的作品来了。因此,写曹雪芹对《红楼梦》的构思、初稿、改稿、誊清的情况,我便尽量以能够突出他的思想实质的过程来作选择,甚至要加以虚构。同时,我把《红楼梦》最初的底本,派在脂砚斋的头上。这我在《前言》里,已经声明在先了,这里就不再说了。

我曾说到,我要在《曹雪芹》续稿中,引进戴震来。不过,你不要担心,我不会搞得喧宾夺主。你更不要担心,我让戴震来谈哲学论文。但是,塑造一个哲学家的形象,尤其要用写意的笔法。大笔勾勒出来,恐怕更难。在曹雪芹和戴震两人中间,我竟然想到了古代传说的王子与贫儿的故事。从曹雪芹的家世和他所写的《红楼梦》来看,他似乎生来就如同王子中的王子。而戴震,生来确实是个地地道道的贫儿。

一个王子,一个贫儿,在那个时代,在他们各自特定的环境中,居然具备了同等高度的哲学思想,这不能不引起我强烈的要探索他们的愿望。这也就是我要在《曹雪芹》的创作中,引进戴震的主要原因。

戴震是一个小布贩的儿子,据他的学生段玉裁的记述,说他十岁才会说话,在村塾读书,便和老师问难。稍长,精通数学,讲求实用,还做过龙尾车等一些器械。因为受族人欺负,才跑到北京来,教家馆做编辑,一生贫困。但是,他的哲学思想,实在是集了前人的成果,在人类哲学史上,都要站在光辉的前列。他也许没有王夫之那么博大雄浑,但他深刻精辟,确实超过前人。

我在文献中,没有发现曹雪芹和戴震有会面的情况,因此,我也不打算虚构他们有任何相会的场面。反之,我认为这样处理,会更激动读者的心灵。看过脂批的人,都会感到“一芹一脂”,已经表现出很多可感的情节,如果曹雪芹能和戴震相会,那该有多么好呀!但事与愿违,事实并不按照这个公式进行。请恕我不妨在这儿用一句套语吧:

“读者至此,不禁掩卷唏嘘者久之!”

我们都知道,曹雪芹是反儒的。《红楼梦》中借宝玉的口说,“四书”是不读的,只要记住“明明德”这几个字就行了。这决不是随便说的,在这个观点上,他和戴震寻到了共同的观点。很可能由于这一点,他才认为孔夫子是“亘古一人”的大哲学家。

我在《曹雪芹》上部描写曹雪芹在平郡王府做福彭伴读的地方,匾额上题“在明明德”,又形容那个地方是“亚”字形建筑,就是为将来曹雪芹对这几个字的解释作的伏笔。

分析这个“德”字,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插曲呢!我收藏过一颗春秋时代的古印,可以看到“德”字“心”的上边,也是个“心”字。我们现在写作“”的,实在是“心”的象形。那颗古印,下边的这个“心”,作“二”,(秦碑“大夫”两字写作“大二”,与此正同。可见德字原是两个心字的复合,行的偏旁是后加的)正说明了这个问题。

关于这颗古印的描写,也会在《曹雪芹》续稿中出现。“德”最初的含义,不是我们现在通行的道德、德行的意思,而是指元素,或事物本来的性格特征。心、性、德的字义是相通的。曹雪芹特别指出“明明德”这三个字来,不是顺口一说就算数的,而是道出他精湛的思想实质和对孔夫子的理解高出同代人。

傅青主是受老庄影响的人,他对生死的概念,都是以庄子的概念来对待的。他立的“遗嘱”,摈弃儒家的一切规矩礼法,表现出他的思想光辉来。傅青主对当时的儒家骂道:“狗奴才,眼里容不得一个老子!”(旅行期间,没法核对原文,我想原意是不错的)以这样的礼貌来对待儒家,为老子争地位,这不能不说是很出色的行动。那么,在《红楼梦》中,以“明明德”这三个字来扬弃“四书”的其他部分,这不能不说是更加出色的行动。好了,关于这个问题,将来有机会再作长谈吧!

最后,我想和你谈一个问题。这就是与曹雪芹家世、身世有关的三个皇帝。

大家都知道康熙这位皇帝是很有眼光的,他看到由西边来的一股力量,要对中国成为威胁,他警告过他的臣民,并且励精图治,切实充实自身的力量。

康熙的所作所为,从他八岁登基以来,到他六十九岁驾崩,都得到“好皇帝”的美称。而雍正则不然,从登基到死,仅仅十三年,总有流言蜚语跟着他。我对清史没有更多的研究,只有一些东鳞西爪的知识而已,但我总想为雍正说几句话。

雍正不许造大屋、盖庙堂,这是他严守不渝的。他没有大摆排场地巡游,他没有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可见他是很重视休养生息的。他纵观过去的历史,他最担心的是他死后,他的兄弟会推翻他儿子的皇位,夺权自立。因此,他要在他手上,清除这些政敌。当然,有民族思想的文人,他也决不轻轻放过。这些问题,都要放在历史的范围来考察,才会得出相应的结论来。

三个皇帝中,在中、下卷里,我写乾隆较多。乾隆和雍正相反,他几下江南,几番征战,大造离宫……能有这等雄厚的物质力量来供乾隆运用,无疑是雍正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乾隆的外交政策、统治思想,以及他的作为和他的生活,都会有些触及。

总之,我对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代皇帝,都感兴趣。我本来想从曹寅写起,这当然就会有大量篇幅写到康熙。但那样就会拉得太长,所以只好从康熙死写起。本来,我怕我的身体不好,精力照顾不及,只打算写曹雪芹的青年时代,如果还有余力,再写他的晚年,这就是原来计划写五十万字的原因。后来由于健康有所好转,才决定从他的童年时代写起,也就是现在的上卷部分了。

目前,我正在写中卷,计划写三十万字左右,主要写曹雪芹的青年时代。如果再没有其他插曲,年内可以写出来。明年底完成下卷,也就是曹雪芹的晚年部分。任务还是艰巨的,特别是对我来说。不过,在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下,我相信还是能完成的!

不多写了。祝

夏安!

1980年7月29日于松花江畔友谊宫

(原载《鸭绿江》,1980年8月第9期)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0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