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二、十牛图、颂

作者:铃木大拙 字数:3942 更新:2025-01-21 09:50:38

——牧灵的十个阶段

(一)寻牛

序云:从来不失,何用追寻?由背觉以成疏,在向尘而遂失。家山渐远,歧路俄差;得失炽然,是非锋起!(译白:这头中从来不曾失去,那么,我们又何必去追寻呢?由于背离觉道、背离本性的结果,我们遂与它疏远了;由于我们受着感官的错误引导,使我们走上了岔路,因此,我们与它失去连系了。于是,我们距离老家越来越远了;而歧路、十字路又多,每一条路都会发生差错;因此患得患失之心犹如火烧一般,而孰是孰非之念像许许多多刀锋一般升起!)

寻牛

颂曰:茫茫拔草去追寻,水润山遥路更深。

力尽神疲无觅处,但闻枫树晚蝉吟!

(二)见迹

序云:依经解义,阅教知踪;明众器为一金,体万物为自己。正邪不辨,真伪奚分?未入斯门,权为见迹。(译白:依照经典解释了知经义,阅览经教了知踪迹;明白金钗、金缎,以及金镯等等器饰皆属同样的金子,体会万物皆出一体,皆与自己一体——皆是我的反映。如果不把正与邪看个清楚,又怎能看出真伪之分呢?为了方便尚未进入禅门的人,权且以经典文字的形象作为“心”的见道之迹。)

见迹

颂曰:水边林下迹偏多,

芳草离披见也么?

枞是深山更深处,

辽天鼻孔怎藏它?

(三)见牛

序云:从声入得,见处逢源;六根门着着无差,动用中头头显露。水中盐味,色里胶青;眨上眉毛,非是他物。(译白:从音声方面入道,两目所视,皆可悟见万物的根源或道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知所觉,皆无差误;动作、施为、运用里头,无不显示。此事犹如水中的盐味,色里的胶青,虽然不见其有,但绝不是无;开眼所见,皆不是别的东西——无非是“牛”或“道”。)

见牛

颂曰:黄莺枝上一声声,

日暖风和岸柳青。

只此更无廻避处,

森林头角画难成!

(四)得牛

序云:久埋荒郊,今日逢渠;由境胜以难追,恋芳丛而不已。顽心尚勇,野性犹存;欲得纯和,必加鞭挞。(译白:埋没荒郊已久,今日终于与它相逢了;但因现实世界的诱惑太大了,故而仍然难以追着它,何况它正在贪恋着色、声、香、味、触、法等等外境而未歇心?因此,它的顽心仍在,野性尚未消除;如欲使它变得纯纯和和,必须加以鞭挞和管带才行。)

得牛

颂曰:竭尽精神获得渠,

心强力壮卒难除。

有时才到高原上,

又入烟云深处居!

牧牛

(五)牧牛

序云:前思才起,后念相随;由觉故以成真,在迷故而为妄。不由境有,惟自心生;鼻索牢牵,不容拟议。“译白:前面一个思想刚刚生起,后面一个念头就跟踪而至,如此便成一种没有止境的意识列车,永无了期。由于觉悟的关系,便见到真实的境地,由于处于迷惘的状态,所见、所想、所作,一切悉皆虚妄不实。此等虚妄情形,并非由于外境才有,只是自己的妄心所生而已。因此,必须抓紧笼头(鼻索),怎么说都不放松。”

颂曰:鞭索时时不离身,

恐伊纵步入埃尘。

相将牧得纯和也,

羁锵无拘自逐人。

(六)骑牛归家

序云:干戈已罢,得失还无;唱樵子之村歌,吹儿童之野曲。横身牛上,目视云霄;呼唤不同,牢笼不住。(译白:驯牛的矛盾冲突既已过去,得失之心也就像本来一样复归于无了,自然也就不加系心了;如此,则唱樵夫的村歌,吹儿童的野曲,虽然无甚规矩而自然合拍。于是,躺在“牛”的身上,仰视浮云晴空,逍遥而又自在;不论有什么诱惑都不屑一顾,名缰利锁皆笼络、拘系不着。)

骑牛归家

忘牛存人

颂曰:骑牛迤逦欲还家,羌笛声声送晚霞。

一拍一歌无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

(七)忘牛存人

序云:法无二法,牛且为宗;喻蹄觅之异名,显筌鱼之差别。如金出矿,似月离云;一道寒光,威音劫外。“译白:万法一如。没有二法,以牛(心)为其旨归;此处姑且以蹄鬼与筌鱼之喻说明诠释的形象与被诠释的道体。此事好像淘去了矿渣的纯金,犹如离开了云翳的明月一般,只以一道没有情识夹杂其中的寒光,照澈威音王佛以前,或未有世界人我之分之时的赏际理地。”

颂曰:骑牛已得到家山,

牛也空兮人也闲。

红日三竿犹作梦,

鞭索空顿草堂间。

人牛俱忘

(八)人牛俱忘

序曰:凡情脱落,圣意皆空;有佛处不用邀游,无佛处急须走过。两头不着,千眼难窥;百鸟衔花,一场懡罗 [4] !(译白:凡夫的情见既已消除,圣人的意旨亦都空了;既不在有佛的地方流连,亦不在无佛的地方徘徊。美与丑、好与坏、生与死、主与客,所有这些世间哲理上的二分之法,任何一边皆不执著,至此,纵使有一千只眼睛,也看不透这种境界究系什么;倘使用心修行,感得百鸟衔花、天女献食,仍会被鬼神鸟兽看出形迹,彼识者取笑,岂不难堪!)

返本还原

颂曰:骑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闲。

红日三竿犹作梦,鞭绳空顿草堂间。

(九)返本还原

序云:本来清净,不受一尘;观有相之荣枯,处无为之凝寂。不同幻化,岂假修治?水绿山青,坐观成败。(译白:自始以来就清清净净,就不被污染;静观有形之物的盛衰,处身于无为无作的虚凝寂静之中。既然不同于虚幻变化,那还用得着修持整治?水绿山青,本来如此,何用劳心?那就坐观成败吧!)

颂曰:返本还原已费功,

争如直下若盲聋?

庵中不见庵外物,

水自茫茫花自红!

(十)入鄽垂手

入鄽垂手

序云:柴门独掩,千圣不知;埋自己之风光,负前贤之途辙。提瓢入市,策杖还家;酒肆鱼行,化合成佛!(译白:既然歇心在家,不去钻营,纵然是智者圣哲,也不知究竟;和光同尘,不作贤者之状。提着布袋到市区布施,事毕还策杖同家;不论是卖酒卖肉的,还是卖声卖色的,悉皆化度,令其开悟成佛!)

颂曰:露胸跣足入鄽来,抹土涂灰笑满腮。

不用神仙真秘诀,直教枯木放花开!

上录“十牛图、颂”,是禅家名著。为了方便国学程度较低的读者,不避画蛇之识,特在本永颇白的“序云”之下附加“译白”;国文程度高者不妨略而不顾。至于“颂曰”部分,似乎只可“吟味”,不直译白;读者若需查看字面意义,不妨参阅《禅的故事》一书所附“十牛图”,其中“序云”(著语)和倡颂部分皆有不少附注,因了某种原因,不能、也不便抄录于此,读者谅之!——译者

[1] 此据波斯可拉桑的阿泰尔(Fariduddin Attar,A.D.1119~1229 of Khorassan,Persia)。参见费尔德(Field)所著的《回教的神秘家与圣者》( Mystics and Saits of Islam )第一二三页以下。

[2] 参见安德希尔(Underhill)的《神秘教》( Mysticism )一书第三六九页。

[3] 《增一阿含经》( The Anguttara Āgama ),亦有一部与此相同的经名《牧牛品》,显然是同一经文的异译。希拉卡拉比丘(Bhikkhu Silācāra)所造之《瞿昙佛陀最初五十次说法》( The First Fifty Discourses of Gotama the Buddha ,Leipzig,1913)第一卷,有一篇“我是牧者”(The Herdsman,I),亦可用来做一个比较的研究。此系巴利文三藏中的《中部集经》( The Majjhima Nikaya )的选译,其中所列的十一个项目与中文译本大同小异,而本质上亦无二致。有一部名叫《大乘法数》( Daizo Hossu )的佛学辞典述及此点,将它归于龙树大士的一部伟大作品《大智度论》( the Mah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 ),但我对这节文字直到现在还未查证。

[4] 关于此点,如果我们听听一位神秘家所说的话,也许不无趣味:“一个人不但要变得名副其实的贫穷,而且要不受他的造物意志所拘才行。因此,我凭永恒的真理对你说:只要你有一天有心完成上帝的意旨,只要你有任何追求永恒和上帝的意欲,你就还没有到达真正贫穷的地步。只有毫无意愿、毫无所知、毫无所欲的人,才是真正的精神或性灵上的贫穷。”——节自艾卡特的遗作,殷奇(Inge)引用于他所著的《光明,生命,以及爱心》( Light , Life , and Love )之中。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