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卷二百二十四

作者:朱彝尊 字数:3710 更新:2025-01-20 12:19:44

<史部,目录类,经籍之属,经义考>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二百二十四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孝经【三】

唐明皇孝经注【唐志作孝经制旨 别见石经】

通考一卷

明皇序曰朕闻上古其风朴畧虽因心之孝已萌而资敬之礼犹简及乎仁义既有亲誉益着圣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故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於是以顺移忠之道昭矣立身扬名之义彰矣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是知孝者德之本欤经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於公侯伯子男乎朕尝三复斯言景行先哲虽无德教加於百姓庶几广爱刑於四海嗟乎夫子没而微言絶异端起而大义乖况泯絶於秦得之者皆煨烬之末滥觞於汉传之者皆糟粕之余故鲁史春秋学开五传国风雅颂分为四诗去圣逾远源流益别近观孝经旧注踳驳尤甚至於迹相祖述殆且百家业擅专门犹将十室希升堂者必自开户牖攀逸驾者必骋殊轨辙是以道隐小成言隐浮伪且传以通经为义义以必当为主至当归一精义无二安得不翦其繁芜而撮其枢要也韦昭王肃先儒之领袖虞翻刘邵抑又次焉刘炫明安国之本陆澄讥康成之注在理或当何必求人今故特举六家之异同会五经之旨趣约文敷畅义则昭然分注错经理亦条贯写之琬琰庶有补於将来且夫子谈经意在垂训虽五孝之用则别而百行之源不殊是以一章之中凡有数句一句之内意有兼明具载则文繁畧之又义阙今存於疏用广发挥

李齐古表曰臣闻孝经者天经地义之极至德要道之源在六籍之上为百行之本自文宣既没後贤所注虽事有发挥而理甚乖舛伏惟开元天宝圣神文武皇帝陛下敦睦孝理躬亲笔削以无方之圣讨正旧经以不测之神改作新注朗然如日月之照邈矣合天地之德使家藏其本人习斯文普天之下罔不欣载仍以太学王化所先孝经圣理之本分命璧沼特建石台义展睿词书题御翰以垂百代之则故得万国之欢今刋勒既终功绩斯着天文炳焕开七曜之光辉圣札飞腾夺五云之气色烟花相照龙凤沓起实可配南山之夀增北极之尊百寮是瞻四方取则岂比周官之礼空悬象魏孔氏之书但藏屋壁臣之何幸躬覩盛事遇陛下兴其五孝忝守国庠率胄子歌其六德敢扬文教不胜忭跃之至谨打石台孝经本分为上下两卷谨於光顺门奉献两本以闻天宝四载九月一日特进行尚书左仆射兼右相吏部尚书集贤殿学士修国史上柱国晋国公臣林甫光禄大夫行左相兼兵部尚书弘文馆学士上柱国渭源县开国公臣李适之光禄大夫行门下侍郎兼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仍兼侍讲兼崇玄馆大学士上柱国临颍县开国侯臣陈希烈朝议大夫守中书舍人兼判刑部侍郎上柱国臣孙逖正议大夫行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上柱国平乐郡开国公臣韦斌朝散大夫守中书舍人兼知史馆事臣李玄成太中大夫行给事中臣李岩朝请大夫守给事中臣韦良嗣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祭酒上柱国臣李齐古朝请大夫守国子司业臣韩倩朝议大夫检校国子司业臣薛巘正议大夫行国子司业员外置同正员臣张倜通议大夫检校礼部尚书上柱国襄阳县开国男赐紫金鱼袋臣席豫正议大夫检校工部尚书上柱国赐紫金鱼袋东京留守臣陆景融通议大夫守尚书左丞上柱国清水县开国男臣崔翘大中大夫守吏部侍郎上柱国赵郡开国公臣李彭年吏部侍郎上柱国彭城县开国男臣韦陟正议大夫行兵部侍郎赐紫金鱼袋上柱国燕国公臣张均正议大夫行兵部侍郎借紫金鱼袋上柱国臣宋鼎中散大夫守户部侍郎上轻车都尉臣郭虚已中大夫行礼部侍郎上轻车都尉臣达奚珣朝议郎行丞上柱国赐绯鱼袋臣韦腾朝议郎行丞臣蒋漾大学助敎别勅兼判丞臣李德宾儒林郎守主簿崔少容朝议大夫守国子博士上柱国臣留元鼎朝散郎守大学博士兼诸王侍读臣萧郢客朝散郎守四门博士兼诸王侍读臣任嶷承奉郎守四门博士臣刘齐会朝议郎行四门助教臣梁德裕承奉郎四门助教臣阙?直承奉郎四门助教臣王思礼承奉郎守四门助教上柱国臣刘大均登仕郎守四门助教臣秦龟从儒林郎守四门助教臣胡销释奠坐主四门教授臣王南金文林郎守律学博士臣刘嘉祥算学博士臣张元贞文林郎行直讲赐绿臣王乂宣义郎行直讲臣顔挺文林郎行直讲臣王璋高陵县丞翰林院学士直国子监赐绯鱼袋臣丁景文林郎守义王府参军兼国子监文史直知进士臣司徒臣源朝散郎行医学博士兼直监解休一文林郎行国子録事王思恭

明皇勅曰孝者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也故亲自训注垂范将来今石台毕功亦卿之善职览所进本深嘉用心

唐会要开元十年六月上注孝经颁天下及国子学天宝二年五月上重注亦颁天下三载十二月诏天下家藏孝经五载二月诏孝经书疏虽觕发明未能该备今更敷畅以广阙文令集贤院写颁中外秦再思曰玄宗开元中亲注孝经并制八分书之立於国以层楼覆之

薛放曰汉立论语於学官光武令虎贲士习孝经玄宗亲为注训论语六经菁华孝经人伦之本也孙奭序曰夫孝经者孔子之所述作也述作之旨圣人藴大圣德生不偶时适周室衰微王纲失坠君臣僭乱礼乐崩颓居上位者赏罚不行居下位者褒贬无作孔子乃定礼乐删诗书赞易道以明道德仁义之原修春秋以正君臣父子之法又虑虽知其法未知其行遂说孝经一十八章以明君臣父子之行所寄知其法者修其行知其行者谨其法故孝经纬曰孔子云欲观我褒贬诸侯之志在春秋崇人伦之行在孝经是知孝经虽居六籍之外乃与春秋为表矣先儒或云夫子为曾参所说此未尽其指归也盖曾子在七十弟子中孝行最着孔子乃假立曾子为请益问答之人以广明孝道既说之後乃属与曾子洎遭暴秦焚书并为煨烬汉膺天命复阐微言孝经河间顔芝所藏因始传之於世自西汉及魏历晋宋齐梁注解之者迨及百家至有唐之初虽备存秘府而简编多有残阙传行者惟孔安国郑康成两家之注并有梁博士皇偘义疏播於国序然辞多纰缪理昧精硏至唐玄宗朝乃诏羣儒学官俾其集议是以刘子玄辨郑注有十谬七惑司马坚斥孔注多鄙俚不经其余诸家注解皆荣华其言妄生穿凿明皇遂於先儒注中摭拾菁英芟去繁乱撮其义理允当者用为注解至天宝二年注成颁行天下仍自八分御札勒於石碑即今京兆石台孝经是也

按孙奭序或作成都府学主乡贡傅注奉右撰

崇文总目取王肃刘劭虞翻韦昭刘炫陆澄六家之说参仿孔郑旧义今行於太学

贾氏【公彦】孝经疏

唐志五卷

陆氏【德明】孝经说文

一卷

孔氏【頴达】孝经义疏

唐书本传太宗时頴达为太子右庶子承乾令頴达撰孝经章句因文箴讽

任氏【希古】越王孝经新义

唐志十卷

龎元英曰新义者以越王为问目释疏文之义高丽史光宗光德十年秋遣使如周进越王孝经新义八卷

王氏【元感】注孝经

唐志一卷

旧唐书长安三年元感表进书礼春秋并所注孝经草稾请官给纸写上秘阁诏曰王元感质性温敏博闻强记手不释卷老而弥笃犄前达之失究先圣之旨是谓儒宗不可多得可太子司议郎兼集贤学士

魏氏【克己】孝经注

唐志一卷

王氏【渐】孝经义

五十卷

龙城录国初有孝子王渐作孝经义成五十卷事亦该备而渐性鄙朴凡乡里有鬭讼渐即诣门高声诵义一卷反为渐谢後有病者即请渐来诵书寻亦得愈

元氏【行冲】御注孝经疏

唐志二卷【宋志三卷】

唐书玄宗自注孝经诏行冲为疏立於学官

崇文总目明皇既作注故行冲奉诏作疏

尹氏【知章】孝经注

唐志一卷

旧唐书尹知章绦州翼城人神龙初太常博士睿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转国子博士

李氏【嗣真】孝经指要

唐志一卷

旧唐书李嗣真滑州匡城人永昌中拜右御史中丞知大夫事为来俊臣所陷配流岭南万岁通天年徵还至桂阳卒神龙初赠御史大夫

李氏【阳冰】科斗书孝经

韩子记畧曰李监阳冰能篆书贞元中愈事董丞相幕府於汴州识开封令服之者阳冰子授予以其家科斗孝经予宝蓄之而不暇学後来京师为四门博士识归公登归公好古书能通之愈曰古书得其据依盖可讲因进其所有书属归氏元和来思凡为文辞宜畧识字因从归公乞观留月余张籍令进士贺拔恕写以留愈盖得其十四五而归其书於归氏

平氏【贞赉】孝经义

唐志卷亡

苏氏【彬】孝经疏

宋志一卷

任氏【奉古】孝经讲疏

宋志一卷

高丽别叙孝经

一卷

龎元英曰别叙者叙孔子所生及弟子从学之事高丽史光宗光德十年秋遣使如周进别叙孝经一卷

经义考卷二百二十四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02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