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五代文学

作者:郑振铎 字数:13527 更新:2025-01-17 13:53:11

文艺中心的移动——温庭筠的影响——所谓“花间派”——蜀中词人:韦庄——王衍——牛峤、毛文锡等——欧阳炯等——波斯人李珣——孟昶——荆南词人:孙光宪——中原词人们:和凝、李存勖——南唐词人:李璟与李煜——冯延巳等——敦煌发现的《云谣集杂曲子》——五代诗人们——五代的散文作家们

所谓五代文学指的是:从朱温的即皇帝位(907年)到南唐的被宋所灭(975年)的六十余年间的文学。在这短短的六十余年间,中原不曾有一天太平过。我们看见了五次的改姓换代的事。国祚之长者,如梁,如后唐,皆不过十余年。国祚之短者,如后汉、前后二主,仅只享国四年。又加之以外寇的强梁,石晋至称子称孙于契丹。倒是中原以外的几个偏远的地方,如蜀,如江南,如闽,如越,还可以略略地保持着太平的局面。因之,一部分的文人学士便往往避地于彼间。渐渐地,那些偏远之地,也成了文艺的中心。在其间,尤以西蜀及江南为最重要。

五代的文坛,以新体的诗,所谓“词”者为主体。词人们雄踞着当代的各个文艺中心的骚坛上,气焰不可一世。然毕竟逃脱不了温庭筠的影响。温氏的作风几如太阳似的在当代的词坛上无所不照射到。即高才的词人们,像南唐二主,也多少总受有温氏的煦暖。而所谓“花间派”的,则其影响尤为显著。《花间集》以温氏为首,未始没有微旨。总之,以直率浅显为戒,以深邃曲折,迷离惝怳为宗,则是五代词人们所同具的作风。这一流派的势力,长久而且伟大,几乎成了“词”的一体的特色。明白晓畅的“词”,反而成了别调。《花间》一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乃是一个可怪的诗的热力的中心。

《花间集》为蜀人赵崇祚所编,有欧阳炯的序。序末署着:“时大蜀广政三年(940年)夏四月日。”《花间》之编成,当即在其时。这时,已在五代的后半叶了。所录于温庭筠、皇甫松外,几全为蜀人,仅一孙光宪是荆南的作家,和凝是中原的词人耳(又有张泌,但与南唐的张泌,似是二人)。崇祚字弘基,仕后蜀为卫尉少卿。五代词之传于世,端赖有此《花间》一集。全书所录“诗客曲子调五百首,分为十卷”。(欧阳炯《序》)所选凡十八人:

明刊本《花间集》书影

温庭筠

温庭筠 六十六首 皇甫松 十一首 韦 庄 四十七首

薛昭蕴 十九首 牛 峤 三十三首 张 泌 二十七首

毛文锡 三十一首 牛希济 十一首 欧阳炯 十七首

和 凝 二十首 顾 夐 五十五首 孙光宪 六十一首

魏承班 十五首 鹿虔扆 六首 阎 选 八首

尹 鹗 六首 毛熙震 三十首 李 珣 三十七首

这十八个词人构成了所谓“花间派”;打开了中国诗中的一条大路,灌溉了后来的无数的诗人的心田,创始了一个最有影响,且根柢最为深固的作风。五代词固不止是“花间派”的作家们,在江南,尚有中、后二主与冯延巳的三位“大手笔”的词人们在着。然南唐二主词与《阳春集》,风格过高,仿之者往往画虎不成,影响究竟不若“花间派”的伟大。他们是大诗人,但并不是影响最大的作家们。故论五代词,究当以《花间》诸作家们为主体。

“花间派”词人们的作风,并不纯然如一。也有很浅陋的,像毛文锡、阎选诸人。但追踪于温庭筠之后者究为多数。兹先述蜀中诸词人,然后再及非蜀地的作家们。

蜀中词当始于韦庄。韦庄 [1] 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在五七言诗的领域里,所建树的也很重要。《秦妇吟》为咏吟这个变动时代的长诗;时有“《秦妇吟》秀才”之称。他的词 [2] 也充分地表现出他的清蒨温馥、隽逸可喜的作风。在他之前,蜀中文学,无闻于世。蜀士皆往往出游于外。李、杜与蜀皆有关系,但并没有给蜀中文学以若何的影响。到了韦庄的入蜀,于是蜀中乃俨然成为一个文学的重镇了。从前后二位后主起,到欧阳炯等诸人止,殆无不受有庄的影响。《花间》的一派,可以说是,虽由温庭筠始创,而实由韦庄而门庭始大的。庄字端己,杜陵人,唐乾宁元年(894年)进士。天复元年(901年)赴蜀,为王建书记。建自立为帝,以庄为丞相。他的词集,名《浣花词》,原本已佚,今人尝辑为一卷 [3] 。庄的词以写婉娈的离情者为最多。相传他的姬为王建所夺,庄曾作《荷叶杯》一词。姬见此词,不食而死。然此语殊无根。《荷叶杯》的全词如下: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观其“如今俱是异乡人”语,似非指被夺之姬;且建似也不至夺庄之姬。庄之所忆,或别有在罢。像《女冠子》: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之类,其情调大都是一贯的。又像庄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云云,也是甚有家国之思的。他虽避难于蜀,为建僚属,其不忘“洛阳”故乡的情绪,自然地会流露出来。庄的词可以说是都在这种思乡与忆所恋的情调之下写成了的。

与韦庄同样的由他处入仕于蜀者有牛峤 [4] 。峤字松卿,一字延峰,陇西人,唐乾符五年(878年)登进士第。入蜀为王建判官。建即帝位,峤为给事中。有集三十卷。其词传于今者仅《花间集》中所录的三十余首而已。其风格颇浅迫,非温、韦的同群,像《更漏子》:“闺草碧,望归客,还是不知消息。孤负我,悔怜君,告天天不闻。”乃是民间情歌的同道。

但峤之兄子希济 [5] ,其词虽存者不过十余首,却可看出其为一大诗人。希济仕蜀为御史中丞。降于后唐,明宗拜他为雍州节度副使。其《生查子》数首:“语已多,情未了,回首又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旨甚蕴藉有情致。

前蜀后主王衍 [6] (不在《花间集》中)也喜作词,今存者虽不多,却可充分地看出他的富于享乐的情调,正如他的《宫词》所道:“月华如水浸宫殿,有酒不醉真痴人。”著名的《醉妆词》:“者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便是在这种情调之下写出的。

薛昭蕴字里均无考。仕蜀为侍郎。《花间集》列他于韦庄之下,牛峤之上,当为前蜀的词人。他所作,其情调也皆为绮靡的闺情词,像《谒金门》:“斜掩金铺一扇,满地落花千片。早是相思肠欲断,忍教频梦见”,和温、韦诸人的风趣是很相同的。

张泌字里也无考。《花间集》称之为“张舍人”。南唐亦有诗人张泌(佖),字子澄,淮南人。初官句容尉。仕李煜为中书舍人,改内史舍人。煜降宋,泌亦随到中原,仍入史馆。然此张泌当非《花间集》中之张泌。《花间》不及录南唐人所作。中主、后主固不会有只字入选;即冯延巳也未及为赵崇祚所注意,何况张泌?南唐的张泌,当后主时代(961—975)始为中书舍人、内史舍人。而《花间集》则编于蜀广政三年(940年),前后至少相差二十余年,如何《花间集》会预先称他为“舍人”呢?唯初期的蜀中词人,类多为外来的迁客,泌或未必是蜀人。泌的词,作风也同温、韦,像“含情无语倚楼西”,“早晨出门长带月,可堪分袂又经秋!晚风斜月不胜愁”,“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均《浣溪沙》);“满地落花无消息,月明肠断空忆”(《思越人》),都是温柔敦厚,与温氏的《菩萨蛮》诸作可以站在一条线上的。而《南歌子》:

柳色遮楼暗,桐花落砌香。画堂开处远风凉。高卷水精帘额、衬斜阳。

一首,尤为《花间》中最高隽的成就之一。

毛文锡 [7] 是《花间》词人们里最浅率的一位。但他结束了前蜀的词坛,又开始了后蜀的文风。在他以前,蜀中文学是“移民的文学”,在他之后,方才是本土的文学。他的地位也甚重要。他字平珪,南阳人,仕蜀为翰林学士,进文思殿大学士,拜司徒。贬茂州司马。后随王衍降于后唐。孟氏建国,他复与欧阳炯等并以词章供奉内廷。叶梦得评文锡词,谓“以质直为情致,殊不知流于率露”。像“相思岂有梦相寻,意难任”(《虞美人》),“昨日西溪游赏,芳树奇花千样”(《西溪子》),“尧年舜日,乐圣永无忧”(《甘州遍》)云云,诚有浅率之讥。梦得又谓:“诸人评庸陋词,必曰此仿毛文锡之《赞成功》而不及者。”然《赞成功》:

海棠未坼,万点深红,香包缄结一重重。似含羞态,邀勒春风。蜂来蝶去,任绕芳丛。 昨夜微雨,飘洒庭中,忽闻声滴井边桐。美人惊起,坐听晨钟。快教折取,戴玉珑璁。

虽无一般《花间》派的蕴藉之致,却也殊有别趣。在这一方面,文锡的影响确是很不少的。词中“别调”,文锡已导其先路了。

魏承班(一作斑,误)大约是最早的蜀地词人之一罢。他的父亲弘父,为王建养子,封齐王。承班为驸马都尉,官至太尉。他的词也明白晓畅,而较毛文锡为尖丽。《柳塘诗话》谓:“承班词较南唐诸公更淡而近,更宽而尽,人人喜效为之。”然像“王孙何处不归来?应在倡楼酩酊。……梦中几度见儿夫,不忍骂伊薄幸”(《满宫花》)云云,真情坦率,也正不易效为之。同时尹鹗、李珣 [8] 诸人所作,也都是同样的明浅简净。尹鹗,成都人,事王衍为翰林校书,累官参卿。李珣,字德润,先世本波斯人。他妹妹李舜弦为王衍昭仪。他自己为蜀秀才,大约不曾出仕过。有《琼瑶集》一卷,今已亡佚。然《花间》《尊前》二集,录他的词多至五十四首,也自可成为一集。他虽以波斯人为我们所注意,然在其词里却看不出有什么异国的情调来。像《浣溪沙》:

入夏偏宜澹薄妆,越罗衣褪郁金黄,翠钿檀注助容光。

相见无言还有恨,几回判却又思量,月窗香径梦悠飏。

彻头彻尾仍是《花间》的情调。

顾夐、鹿虔扆、阎选、欧阳炯诸人,也皆为由前蜀入后蜀者。炯 [9] 和虔扆、选、文锡及韩琮,时号“五鬼”,颇不为时人所崇戴。然就词而论,炯实为《花间》里堪继温、韦之后的一个大作家。他益州人,初事王衍。前蜀亡后,又事孟氏,进侍郎,同门下平章事。后孟昶降宋,炯也随之入宋,授左散骑常侍。他的词,色彩殊为鲜妍,刻画小儿女的情态也甚为动人。像下二阕的《南乡子》:

嫩草如烟,石榴花发海南天。日暮江亭春影绿,鸳鸯浴。水远山长看不足。

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孔雀自怜金翠尾,临水,认得行人惊不起。

其风调是在温庭筠的门庭之内的,似较韦庄尤为近于庭筠。

顾夐 [10] ,字里未详;前蜀时官刺史,后事孟知祥,官至太尉。《蓉城集》(《历代词话》引)谓:“顾太尉《诉衷情》云:‘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虽为透骨情语,已开柳七一派。”这话不错,像“换我心为你心”那样的露骨的深情语,《花间》里是极罕见的。又像“记得那时相见,胆颤。鬓乱四肢柔,泥人无语不抬头”(《荷叶杯》);“隔年书,千点泪,恨难任!”(《酒泉子》)其恣狂的放荡,也不是温、韦的“蕴藉微茫”之所能包容得下的。

鹿虔扆 [11] ,字里未详。事孟昶为永泰军节度使,进检校太尉,加太保。《乐府纪闻》谓他“国亡不仕,多感慨之音”。像《临江仙》: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诚有无限感慨淋漓处,置之《花间》的锦绣堆里,真有点像倚红偎翠,纸醉金迷的时候,忽群客中有一人凄然长叹,大为不称!此作当为前蜀亡时之作。评者或牵涉到孟昶事,却忘记了时代的决不相及。此词被选入公元940年所编辑的《花间集》里,而孟蜀之亡则在公元965年。虔扆当然不会是预先作此亡国之吟的。

阎选字里也未详。《花间集》称之为“阎处士”。当广政时代,他或未及仕途。然其后则和欧阳炯等同秉朝政,有“五鬼”之目。选词直率无深趣,与毛文锡等。

又有毛熙震者,蜀人,官秘书监。他间亦作“暗伤亡国”之语,想也是悼伤前蜀的。像“自从陵谷追游歇,画梁尘黦。伤心一片如珪月,闲锁宫阙”(《后庭花》),足和鹿虔扆的《临江仙》,同为《花间》里的奇葩异卉。熙震所作也甚高隽,像“四支无力上秋千。群花谢,愁对艳阳天”(《小重山》),“天含残碧融春色,五陵薄幸无消息。……寂寞对屏山,相思醉梦间”(《菩萨蛮》)云云,显然也是温、韦的同流。

后蜀主孟昶 [12] 是一位天才很高的词人皇帝。他是当时许多重要文人的东道主;但他的词却来不及被选入《花间》,在别的选本里也极罕见。

这是极大的一个损失!他的一阕《玉楼春》,苏轼仅记住两句,已为之惊赏不已。尝为足成《洞仙歌》,也不能胜之。《玉楼春》云: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一点月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 起来琼户启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写夏景是绝鲜有匹的。

* * *

【注释】

[1] 韦庄见《十国春秋》卷四十,《唐才子传》卷十。

[2] 韦庄的《浣花集》有《四部丛刊》本。

[3] 《浣花词》有《王忠悫公遗书》本。

[4] 牛峤见《十国春秋》卷四十四,《唐才子传》卷九。

[5] 牛希济见《十国春秋》卷四十四。

[6] 王衍见《旧五代史》卷一百五十六,《新五代史》卷五十三,《十国春秋》卷三十七。

[7] 毛文锡见《十国春秋》卷四十一。

[8] 尹鹗、李珣均见《十国春秋》卷四十四。

[9] 欧阳炯见《十国春秋》卷五十六。

[10] 顾夐见《十国春秋》卷五十六。

[11] 鹿虔扆见《十国春秋》卷五十六。

[12] 孟昶见《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六,《新五代史》卷六十四,《十国春秋》卷四十九。

荆南词人孙光宪,其所作曾被选入《花间集》中。光宪 [1] 字孟文,贵平人。唐时为陵州判官。天成初避地江陵。高季兴据荆南,署为从事。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检校秘书,兼御史中丞。后降宋为黄州刺史。他自号葆光子。著《北梦琐言》及《荆台》《笔佣》诸集。在“花间派”词人们里,他是足以和温、韦在一条水平线上的。像:“早是销魂残烛影,更愁闻着品弦声,杳无消息若为情”;“揽镜无言泪欲流,凝情半日懒梳头,一庭疏雨湿春愁”(《浣溪沙》);“小庭花落无人扫,疏香满地东风老。春晚信沉沉,天涯何处寻?”(《菩萨蛮》);“泛流萤,明又灭,夜凉水冷东湾阔。风浩浩,笛寥寥,万顷金波澄澈”(《渔歌子》)云云,都是温、韦所不能屈之于下座的窈渺清隽之什。

和凝(898—955) [2] 是中原词人里,唯一的被选入《花间集》里的一位。中原文学,五代时极不足重。韦庄、韩偓、陈陶诸人皆去而之他。真实的伟大作家,不过寥寥可数的几个而已。在其中,和凝无疑的是高出于众人的。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人。他似是一位和冯道同科的谨慎小心的老官僚,故皇帝们的姓氏虽屡次改易,而他始终不失为元老。他在后唐天成中为翰林学士,知贡举。《花间集》的编成,约在此后不久(约后十一二年),故称他为“学士”。石晋时为中书侍郎同门下平章事。刘汉及周初皆为太子太傅。世宗显德二年卒。他所作诗文甚富,有集百卷。尝自篆于版,模印数百帙分赠于人。少好为曲子,布于汴、洛。及入相,契丹号他为“曲子相公”。他的词,较为直率,像“却爱蓝罗裙子,羡他长束纤腰”(《河满子》),“不是昔年攀桂树,岂能月里索 娥”(《柳枝》)之类,但《薄命女》一阕:

天欲晓,宫漏穿花声缭绕,窗里星光少。冷霞寒侵帐额,残月光沉树杪。梦断锦帏空悄悄,强起愁眉小。

却是《花间》里最好的篇作之一。

未为《花间集》编者所注意的中原词人,还有一位更重要的李存勖(后唐庄宗)。存勖(885—926) [3] 为李克用长子,其先本西突厥人。同光元年,灭梁即皇帝位。他酷好音乐,自己能为曲子,与伶人昵游。在位四年,为伶人高从谦所杀。伶人们将他的尸首杂着乐器,一同焚化。《五代史》谓他“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卷三十七)惜当时无人为之搜集,故传者寥寥可数。

玉楼春(传孟昶作)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一点月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

然即就这些寥寥可数的篇什里,也可看出其为一个大词人无疑。像“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如梦令》);像:

一叶落,搴朱箔,此时景物正萧索。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吹罗幕,往事思量着。

——《一叶落》

都是可归在五代的最好的篇什之列的。他和西蜀的李珣同为华化的外国人,但二人同样的华化已深,故在他们的作品里,一点都看不出异国的情调来。

* * *

【注释】

[1] 孙光宪见《十国春秋》卷一百二。

[2] 和凝见《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七,《新五代史》卷五十六。

[3] 李存勖见《旧五代史》卷二十七至三十四,《新五代史》卷四至五。

五代文学的中心,西蜀外便要数到江南。然江南的词人,《花间集》里是来不及注意到的。(《花间》结集时,南唐建国方才四年。)江南又没有一个赵崇祚来做这种结集的工作,故词人之传者不过三数人而已。二主外,冯延巳、成彦雄并称作家。其他便无闻焉。(《花间》中之张泌,非南唐人,见前。)然南唐文学,“自成片段”,非《花间》所得包括。除成彦雄外,二主、正中无不是真实的大词人,各有其千秋不磨的巨作在着。仅这寥寥三数词人,已足使南唐成为五代文坛最重要的一个中心了。

李璟(916—961) [1] (中主)在公元943年继他父亲李昪为皇帝。周世宗时,去帝号,称唐国主。宋太祖建隆二年卒,年四十六。璟尝戏问冯延巳道:“‘吹皱一池春水’,干卿甚事?”延巳对道:“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也。”可见江南君臣之注意于词,乃至以此为戏。惜璟所作,传者不多。其《摊破浣溪沙》二首:“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最负盛名。

李煜(936—978) [2] (后主),字重光,为璟第六子。建隆二年嗣位。开宝八年,曹彬克金陵,煜降于宋。终日以眼泪洗面。太平兴国三年卒,相传系宋太宗以毒药杀之。年四十二。他天才极高,善属文,工书画,尤长于音律。尝著《杂说》百篇,时人以为曹丕《典论》之流。又有集十卷。今皆不传。今所传者,仅零星诗词五十余首而已 [3] 。他的词人生活,可以天然地划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期是少年皇帝的生活:“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吹”(《浣溪沙》);“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玉楼春》),可谓极人间的富贵豪华。其间且又有些恋爱的小喜剧:“一向偎人颤”“相看无限情”(《菩萨蛮》)。恰有如恬静的绿湖,偶有粼粼的微波,更增其动人之趣。这时代的词,无不清丽可喜。但第二期的词却于清丽之外,更加以沉郁;他的风格遂大变了。第二期是降王的囚居的生活。刻刻要提防,时时遭猜忌。恣情的欢乐时代是远了,不再来了。他的词便也另现了一个境界。鹿虔扆诸人所作是“暗伤亡国”,韦庄所作是故乡的忆念,到了李后主,却是号啕痛哭了。他家国之思,更深更邃,遭际之苦,更切更惨;这个多感的诗人,怎能平息愤气以偷生苟活呢?“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不能平”(《乌夜啼》);“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子夜歌》);“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望江南》);“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这样的不讳饰的不平的呼号,都是足以招致猜忌,使他难保令终的。又像《乌夜啼》一阕: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其沉郁凄凉的情调,都是《花间集》里所找不到的。

冯延巳(903—960) [4] ,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人。与弟延鲁皆极得南唐主的信任。延巳初为翰林学士,后进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有《阳春集》一卷 [5] 。延巳似未及事后主,故其卒年当在公元961年之前。延巳词,蕴藉浑厚,并不一味以绮丽为归,是词中的高境。温、韦、后主之外,五代中殆无第四人足和他并肩而立的。像“庭际高梧凝宿雾,卷帘双鹊惊飞去”(《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蝶恋花》);“疏星时作银河渡,华景卧秋千,更长人不眠”(《菩萨蛮》);“路遥人去马嘶沉;青帘斜挂里,新柳万枝金”(《临江仙》);又像: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芳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谒金门》

都是惯以浅近之语,写深厚之情、难状之境的。较之五色斑斓,徒工涂饰而少真趣者,当然要高明得多了。

成彦雄,字文干,与延巳同时,也仕于南唐。延巳和中主以“吹皱一池春水”句相戏的事,或以为系彦雄事。他别有《杨柳枝》词十首,见于《尊前集》,其中像“马骄如练缨如火,瑟瑟阴中步步嘶”,其意境也是很高妙的。

* * *

【注释】

[1] 李璟见《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四,《新五代史》卷六十二,《十国春秋》卷十六。

[2] 李煜见《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四,《新五代史》卷六十二,《十国春秋》卷十六。

[3] 《南唐二主词》,有《晨风阁丛书》本,明刊本,赵氏影明本,侯文灿《名家词》本。

[4] 冯延巳见《十国春秋》卷二十六。

[5] 《阳春集》,有侯文灿《名家词》本,《四印斋所刻词》本。

在敦煌石室所发现的汉文卷子里,有《云谣集杂曲子》 [1] 一种,凡录《凤归云》《天仙子》《竹枝子》《洞仙歌》《破阵子》《柳青娘》《渔歌子》《长相思》《雀踏枝》等曲子数十余首,当是晚唐、五代之作。惜皆无作者姓氏。这数十余首曲子的发现,并不是小事。我们所见的初期的词,皆是有名的文人学士之作,大都皆以典雅为归,浅鄙近俗者极少。这数十余首曲子却使我们明白初期的流行于民间的词调是甚等样子的。其中也有很典雅的辞语,但民间的土朴之气终流露于不自觉。这是真正的民间的词,我们不能不特别加以注意的。像“往把金钗卜,卦卦皆虚。魂梦天涯无暂歇,枕上长嘘。待卿回,故日容颜憔悴,彼此何如”(《凤归云》);“不施红粉镜台前,只是焚香祷祝天”(《竹枝子》);“尘土满面上,终日被人欺”(《长相思》)等,其设想铸辞,都未脱田间的泥土的气息。除了拜倒在“典雅词”之前的人们外,对于这种浑朴的东西,也决不会唾弃之的。其中最好的篇什,像《雀踏枝》:

叵耐灵鹊多满语,送喜何曾有凭据!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 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少妇和灵鹊的对语,是如何的俏皮可喜!这种风趣,文人学士们的词里,似还不曾拟仿到过呢。

与《云谣集杂曲子》同时在敦煌被发现者,尚有《叹五更》《孟姜女》《十二时》等民间杂曲。这些杂曲,如《叹五更》《孟姜女》等,今尚流行于世,想不到其渊源是如此的古远!像“一更初,自恨长养枉生躯。耶娘小来不教授,如今争识文与书”(《叹五更》),“鸡鸣丑, 木看窗牗。明来暗自知,佛性心中有”(《禅门十二时》)之类,似通非通,是其特色。《云谣集杂曲子》尚为“斗方名士”之作,此则诚出于初识之无的和尚或平民之手下的了。

* * *

【注释】

[1] 《云谣集杂曲子》有《彊村丛书》本,《敦煌掇琐》本。

这时代的五七言诗坛也并不落寞。晚唐的诸派竞鸣的盛况,此时代仍然继续下去。不过诗人们因中原丧乱之故,已多散之四方。老诗人韩偓则避地于闽,司空图则隐于中条山,罗隐则迁于浙,韦庄、贯休诸人则西走于蜀。若说起这时代诗坛的情形来,也很值得费一点篇幅。先从诗人最多的蜀中说起。韦庄自然是领袖人物。他的《秦妇吟》是在未入蜀以前所作的。他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上,刻画出“乱离”的景象来。“东邻有女眉新画,倾城倾国不知价。长戈拥得上戎车,回首香闺泪盈把。旋抽金线学缝旗,才上雕鞍教走马。有时马上见良人,不敢回眸空泪下!”而“乱”后,则“大道俱成棘子林,行人夜宿长安月。明朝晓至三山路,百万人家无一户”。如此比较真实的描状,是统治阶级所嫌忌的,固不仅“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云云,为时人所骇怪也,《秦妇吟》之不传,殆因此故。今始随敦煌诸汉文书籍的发现而复出现。他的《浣花集》里的诗,也都很可诵。

和尚诗人贯休 [1] ,字德隐,俗姓姜氏,兰溪人。七岁出家。初客吴、越,与钱王相忤。于天复中西走益州。王建父子礼遇甚隆。署号禅月大师,终于蜀。年八十一。有《禅月集》。他的诗多清苦之趣。

词人欧阳炯曾作着几首精心结构的长诗,像《贯休应梦罗汉画歌》《题景焕画应天寺壁天王歌》,皆是空前罕见的伟宏精工之篇作,足为五代的诗坛生光彩。

女作家花蕊夫人以《宫词》 [2] 著称。她青城人,姓徐氏(一作费氏),幼能文。孟昶深爱之,赐号花蕊夫人。后昶降宋,夫人也随去。相传她在宋,甚为赵匡胤所爱幸,一旦被匡义引箭射杀之。作《宫词》者,自唐王建外,代有其人,然大都出外臣之手,往往记载失实。花蕊夫人之作,却是以宫中人写宫中事,故很可注意。

南唐诗人也甚多。后主及冯延巳、成彦雄皆能作五七言体。此外又有韩熙载、李建勋、张泌、伍乔、沈彬、孟贯诸人。熙载字叔言,北海人,仕南唐为虞部员外。建勋字致尧,陇西人,仕南唐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他们皆是北人仕南者。熙载有《奉使中原署馆壁》一诗:“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再去江北游,举目无相识”云云,是很足为这时代许多离乡背井的诗人们写出胸臆中事来的。

张泌(一作佖),淮南人,其诗很鲜妍。沈彬是一个老诗人。曾仕吴为秘书郎。伍乔,庐江人,南唐时举进士第,仕至考功员外郎。孟贯,字一元,建安人,后入仕于周。

又有徐铉、徐锴兄弟,也善诗。铉字鼎臣,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仕南唐为吏部尚书,降宋,为散骑常侍。有《骑省集》。锴字楚金,仕唐为集贤殿学士。他尝作《说文系传》四十卷,至今犹为文字学上的经典。

中原的诗人们,初期有老作家杜荀鹤、曹唐、胡曾、方干等,后又有和凝、王仁裕、冯道、李涛诸人。他们都是老官僚,意境自不会高隽。冯道的“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天道》)云云,正可作为代表作。其中唯和凝、李涛二人所作较为清丽。

此外,闽地诗人,有颜仁郁(字文杰,泉州人),王延彬(审知弟之子)等;长沙诗人,有徐仲雅(一作东野,其先秦中人,事马氏为天洲府学士);荆南诗人有僧齐己。齐己和贯休齐名,是五代的两个大诗僧。他名得生,姓胡,潭州益阳人。尝欲入蜀,经江陵,为高从晦所留,居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有《白莲集》十卷 [3] 。他的诗殊多清韵。像“幽院才容个小庭,疏篁低短不堪情。春来犹赖邻僧树,时引流莺送好声”(《幽斋偶作》)。颇不似僧人之作。

* * *

【注释】

[1] 贯休《禅月集》有汲古阁刊本,《金华丛书》本,《四部丛刊》本。

[2] 花蕊夫人《宫词》,有《三家宫词》本,《十家宫词》(朱彝尊编)本。

[3] 《白莲集》,有汲古阁刊本,《四部丛刊》本。

五代的散文殊无足述。江南的徐铉,曾作《稽神录》六卷。谈神说鬼,殊无情趣。史虚白作《钓矶立谈》,纪南唐琐事,也没有什么重要。谭峭的《化书》,较有名,是当时散文坛上的罕见之作。石晋时,刘昫奉诏撰《唐书》二百卷,也可算是混乱的五代里最伟大的一部史籍。

参考书目

一、《花间集》 蜀赵崇祚编,有双照楼、四印斋、徐氏及《四部丛刊》等诸通行本。

二、《尊前集》 无编者姓氏,有《词苑英华》本,《彊村丛书》本。

三、《全唐诗》 其中第十二函第十册,所载皆唐五代词。

四、《唐五代二十家词》 王国维编,有《王忠悫公遗书》四集本。

五、《唐五代词选》 成肇麐编,有光绪间江宁刊本,有商务印书馆本。

六、《全唐诗》 第十一函第四册到第六册所载皆五代诗。

七、《旧五代史》 薛居正著,有通行《二十四史》本。

八、《新五代史》 欧阳修著,有通行《二十四史》本。

九、《十国春秋》 吴任臣撰,有顾氏小石山房刊本。

十、《唐才子传》 辛文房著,有日本《佚存丛书》本。(《佚存丛书》有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