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三章  论意拳之哲理根据

作者:王芗斋 字数:874 更新:2025-01-17 13:42:34

关于意拳之哲理根据,我不想多用笔墨,只以哲学命题之形式提出,彼此对照,自不难看出意拳之真正面貌也。

一、庄子曰:物物者非物。意即使物质成为物质,并非物质。意拳主张一切力量都是精神之集合。亦可谓力者非力也。换言之,使力成为力者并非力,乃精神也,意念也。此即意拳所以名为意拳之实质所在。

二、老子曰:无为而无不为。意拳则主张“有为之为出于无为,不动之动乃生生不已之动”。所谓无为与不动,在意拳则为桩功;所谓有为与动,则为试力与发力。意拳重视桩功,故亦系无为之义。昔日有人赠意拳是“古道家之静功”,此非贬词也。

三、老子曰:反者道之动。意拳则主张“力生有两,两则能一”,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对立统一。所谓“矛盾错综须统一”也。

四、佛门禅宗有云:“万法皆空,即为实象”。又云:“不思善,不思恶,还我父母未生时之面目来”。父母未生时之面目即空也,无也。意拳则主张“各项力量都是由浑元扩大空洞无我产生出来”。因此教人“虚无求切实,运用在虚空”。

五、禅宗又云:无法无执。意拳则又主张“一法不立,无执破执”。技击时,我无执,令对方亦无执。不仅抗劲用力为有执,使用招术方法亦为有执。以无执破有执,破执而无执也。

六、明代学者王守仁提出:“致良知”之说,意拳则主张“发挥良能”之论。王守仁说“实如水流湿、火就燥,其势然也”。

由此看来,我关于《意拳论》中所说意拳,试与老庄佛释一切学理名称谨似,实非欺世盗名之说也。在意拳论里,我所以用画龙点睛之法道破意拳哲理,实欲告诉学者一个真理,习意拳而不接受其哲理,则无异抱石卵而盼司晨,终无所成。学者不可不明此理。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