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十、祛风之剂

作者:汪昂 字数:5553 更新:2025-01-17 09:59:44

  1、小续命汤〔风痉通剂〕

  小续命汤桂附芎,麻黄参芍杏防风。

  黄芩防已兼甘草,六经风中此方通。

  【方源】·孙思邈

  本方由麻黄、桂枝、川芎、人参、芍药、杏仁、黄芩、防己、甘草各一两,附子一枚,防风一两半,生姜五两组成,水煎分三次服。治疗正气虚弱的人,被外风侵袭,忽然不知人事,筋脉拘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困难等证。因为这种正虚邪实的证候,治疗不当时很容易发生生命的危险,而本方能扶正祛邪,延续生命,所以叫“小续命汤”。

  麻黄、桂枝、防风、防己,发散肌表,祛风逐湿。杏仁、黄芩,宣肺清热。人参、甘草,补气益中。川芎、芍药,养血合营。附子助阳,既增强补益的力量,也增强发表散邪的力量。再加生姜的温中散寒,所以凡六经被风邪所中的证候,都可以用本方加减通治。

  2、大秦艽汤〔风活血降火〕

  大秦艽汤羌独防,芎芷辛芩二地黄。

  石膏归芍苓甘术,风邪散见可通尝。

  【方源】·朱丹溪

  本方由秦艽、石膏各三两,羌活、独活、防风、川芎、白芷、黄芩、生地黄、熟地黄、当归、酒炒白芍、茯苓、炙甘草、土炒白术各一两,细辛五钱组成,研成粗末,每次用一两煎服。治疗中风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言语的证候。

  因为秦艽能祛散一身的风邪,又配合了羌活散足太阳膀胱经风邪,白芷散足阳明胃经风邪,川芎散足厥阴肝经风邪,细辛、独活散足少阴肾经风邪,防风随诸药搜逐各经风邪,所以叫大秦艽汤。

  但是风邪趁虚而入,散风药又多有辛燥的烈性,所以用生地黄、熟地黄、当归、白芍来养血和血,白术、茯苓、炙甘草来益气补中。而黄芩清上焦之火,石膏散胸中之火,生地清下焦之火,于是合成了一张既有搜逐各经风邪,又有活血降火作用的方剂。凡是外风伤人而散见各经的中风轻证,可以通用本方煎尝治疗。

  3、三生饮〔卒中痰厥〕

  三生馀用乌附星,三皆生用木香听。

  加参对半扶元气,卒中痰迷服此灵。

  【方源】·局方

  本方由生南星一两,生川乌、生附子各半两,木香二钱组成,研成粗末,每次用一两,加生姜十五片同煎温服。因为方中三味药都是生用,力量更大,所以叫“三生饮”。

  生南星散风除痰,生附子温脾逐寒,生川乌温脾逐风,乌、附又能通行经络,无处不到,再加木香调理逆气,生姜制乌附南星的毒性,并能温中开结,所以卒然中风,痰涎壅盛,昏迷不知人事,四肢厥冷,两手握拳有力,语言困难等证,煎服此方,能获得良效。

  如果病人平素元气虚弱而卒然中风痰迷的,可将本方和人参各一两同煎温服,有扶助元气的作用。

  星香散只用胆星八钱,木香二钱,研末煎服,有化痰调气的作用。也能治疗卒然中风痰迷,而是平素体肥多痰,口不作渴的邪中经络轻证。

  4、地黄饮子〔瘖厥风痱〕

  地黄饮子山茱斛,麦味菖蒲远志茯。

  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服。

  喑厥风痱能治之,虚阳归肾yin精足。

  【方源】·刘河间

  本方由熟地黄、山茱萸、石斛、麦冬、五味子、石菖蒲、远志、茯苓、肉苁蓉、肉桂、炮附子、巴戟天各等分研成粗末,每次用五钱,加入少许薄荷和生姜、大枣同煎温服。

  凡是因为肾阴虚弱,虚阳暴越,发生突然口噤舌瘖,不能言语,手足厥冷,四肢不能运动的瘖厥风痱证都能用本方治疗。

  本方以熟地黄滋养肾阴为主,所以用地黄作为方名。而肉桂、附子、苁蓉、巴戟天等引虚阳返归肾中,麦冬、五味子补益肺肾的阴液,石斛滋胃阴而平肝,山茱萸温肝而固肾中精气,远志、茯苓、菖蒲等养心开窍而通心肾,协调水火,使浮越在上的虚火重归于肾中,肾阴充足后就能滋养肝水,因此,阴阳平衡,五脏皆安,瘖厥风痱等症状自然都可以消失。

  5、独活汤〔瘛瘲昏憒〕

  独活汤中羌独防,芎归辛桂参夏菖。

  茯神远志白薇草,瘛从昏愦力能匡。

  【方源】·朱丹溪

  本方由羌活、独活、防风、川芎、当归、细辛、肉桂、人参、半夏、石菖蒲、茯神、远志、白薇各五钱,炙甘草二钱半组成,共研粗末,每次用一两,加姜枣同煎温服。治疗肝虚而被外风侵入,发生瘛(音掣,即屈而不能伸)瘲(音纵,即伸而不能屈。合起来就是四肢屈伸不已),神志昏愦不清,或兼有无寒发热等证。

  羌活、独活、防风能驱散外风,细辛、肉桂能温经活络,半夏除痰,川芎、当归能活血和血,血脉和调,外风自去。再加菖蒲开心窍,人参补心气,茯神、远志安心神,白薇退热散风,姜枣和营卫,于是风静火息,神志安宁,而昏愦瘛瘲的病症,在本方药力的匡救下都能恢复正常。

  6、顺风匀气散〔歪僻偏枯〕

  顺风匀气术乌沉,白芷天麻苏叶参。

  木瓜甘草青皮合,剐僻偏枯口舌喑。

  【方源】·苏沈良方

  本方由白术二钱,乌药一钱半,沉香、白芷、紫苏叶、木瓜、炙甘草、青皮各五分,天麻、人参各一钱组成,分三次煎服,每次加生姜三片同煎,有调匀气的运行,使风病平顺的功能,所以叫“顺风匀气散”。

  乌药、沉香、青皮,可以调理气机,使运行正常。人参、白术、炙甘草,可以补益正气。一补一调,正气的运行自然平匀。再加天麻、紫苏叶、白芷,疏风理气,木瓜伸筋舒络,所以能治疗由于气血不和而致的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以致舌瘖口不能言的证候。

  7、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治上中下痛风〕

  黄柏苍术天南星,桂枝防已及威灵。

  桃仁红花龙胆草,羌芷川芎神曲停。

  痛风湿热与痰血,上中下通用之听。

  【方源】·朱丹溪

  本方由酒炒黄柏、苍术、姜制天南星各二两,桂枝、威灵仙、红花、羌活各二钱半,防己、白芷、桃仁各半两,龙胆草、川芎、炒神曲各一两组成,共研细末,用神曲煮糊合成丸药,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白开水送下。能通治周身骨节疼痛的痛风证,所以叫“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痛风证有受寒、受湿、夹热、夹痰和血脉不和等原因,而方中黄柏清热,苍术燥湿,龙胆草泻火,防己行水,合起来能治湿和热。南星燥痰散风,桃仁、红花能活血行瘀,川芎调血中之气,合起来治痰和血。羌活去骨节间风邪,白芷去头面的风邪,桂枝、威灵仙去手臂足胫的风邪,合起来能去周身骨节的风邪。而神曲消中焦脾胃积滞之气。因此,本方既能疏散风邪于上,又能泻热渗湿于下,还可以活血燥痰消滞而调中,所以上中下的痛风皆可通用。

  8、独活寄生汤〔风寒湿痺〕

  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芍桂苓均。

  杜仲牛膝人参草,冷风顽痹屈能伸。

  若去寄生加芪续,汤名三痹古方珍。

  【方源】·孙思邈

  本方由独活三两,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川芎、当归、熟地、白芍、肉桂、茯苓、杜仲、牛膝、人参、甘草各二两组成,水煎分三次服。治疗由于风寒湿三种邪气造成的痹症。

  独活、细辛,能入足少阴肾经,温通血脉,配合秦艽、防风来疏通经络,生发阳气而祛风邪。桑寄生益气血而去风湿,配合杜仲、牛膝来强筋健骨而固肝肾。熟地、当归、白芍、川芎。活血养血,人参、肉桂、茯苓、甘草,益气补阳。所以既能驱邪,又能补正,对肝肾阴虚有热,被风寒湿乘虚而入所造成的腰膝疼痛,脚腿冷痹无力,屈伸不便的顽固痹症,有能使之屈伸自如的良好疗效。

  本方若去桑寄生,加黄芪、续断,也能治疗风寒湿痹,所以叫“三痹汤”,是一张古代的经验良方。

  9、消风散〔消风散热〕

  消风散内羌防荆,芎朴参苓陈草并。

  僵蚕蝉蜕藿香入,为末茶调或酒行。

  【方源】·局方

  本方有消散风热的作用,所以叫“消风散”。由羌活、防风、川芎、人参、茯苓、炙甘草、僵蚕、蝉蜕、藿香叶各二两,厚朴、荆芥穗、陈皮各半两组成,共研细末,每次服二钱,用茶调或者酒调都行。

  羌活、防风、荆芥、川芎,都是辛散的药品,能去上部头目项背的风邪。僵蚕、蝉蜕能清风热、化痰结、去皮肤风邪。藿香、厚朴能去秽浊之气而散中满。人参、甘草、茯苓、陈皮能益气和中。合起来成为扶正驱风清热的方剂。所以因风热上攻而致的头痛目昏、项背拘急,鼻塞多喷嚏,以及皮肤顽麻,或发瘙痒瘾疹等证,服本方后都能清除。

  10、川芎茶调散〔头目风热〕

  川芎茶调散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

  目昏鼻塞风攻上,正偏头痛悉能康。

  方内若加僵蚕菊,菊花茶调用亦臧。

  【方源】·局方

  本方用川芎、荆芥各四两,防风一两半,细辛一两,薄荷八两,白芷、炙甘草、羌活各二两组成,共研细末,每次用二钱,用茶清调送下,所以叫“川芎茶调散”。

  羌活治足太阳膀胱经头痛,白芷治足阳明胃经头痛,川芎治足少阳胆经合足厥阴肝经头痛,细辛治足少阴肾经头痛,而其中川芎还能统治各经头痛,所以用川芎做方名,突出本方治风邪头痛的作用。

  但是风邪上攻头目,必须用升散上行的药物,所以用荆芥、薄荷来消散上部风热,清利头目,配合防风和以上治各经头痛的药物,共同升清阳而散风邪郁热。并加甘草和中益气,使升散不致耗气。还恐上部风热不能全清,更用苦寒清头目的茶来调服,既有助清风热的功用,还能防止辛燥升散太过的流弊。凡是风热上攻的头昏目眩,鼻塞恶风,发热有汗,以及无论是偏正头痛,服后悉能恢复健康。

  本方再加清风明目的菊花和散风清热化痰的僵蚕,叫“菊花茶调散”,治疗风热上攻,头昏目眩及偏正头痛的作用也同样良好。

  11、清空膏〔风湿热〕

  清空芎草柴芩连,羌防升之入顶巅。

  为末茶调如膏服,正偏头痛一时蠲。

  【方源】·李东垣

  本方由川芎五钱,炙甘草一两半,柴胡、黄连、羌活、防风各一两,黄芩三两组成,共研细末,每次服二钱匕,用茶少许调成膏状,抹在口中,再用少许白开水送下。

  因为头是阳气交会的地方,叫做清空之处,而本方专治风湿热上攻于头长期不愈的正偏头痛,所以用“清空膏”做方名。

  川芎总治一切头痛,而羌活治足太阳膀胱经头痛,柴胡治足少阳胆经头痛,都是辛散上升,祛风去湿的药物。而黄芩、黄连原是清除湿热的药物,与升散药同用,就能上至巅顶,治头部湿热。甘草和中益气,兼能协调苦寒与辛温并用的药性。所以正偏头痛服此方后都能蠲(音涓)除。

  12、人参荆芥散〔妇人血风劳〕

  人参荆芥散熟地,防风此枳芎归比。

  酸枣鳖羚桂术甘,血风劳作风虚治。

  【方源】·陈自明

  本方由人参、荆芥穗、熟地黄、柴胡、枳壳、炒酸枣仁、炙鳖甲、羚羊角、白术各五分,防风、川芎、当归、肉桂、炙甘草各三分组成,加生姜三片,水煎温服。

  妇人血风劳是由于血脉空疏,风邪乘虚而入,长期不曾治愈,变成寒热盗汗的劳病。但是血虚成劳之后,虚风就会从内而生,所以可作为虚风病来治疗。而人参大补气血,荆芥能散血中之风,所以用它们作为方名。

  除人参、荆芥外,羚羊角、柴胡可以平虚风。熟地、鳖甲能滋阴养血而除寒热。川芎、当归能调和血脉。枳壳、肉桂能调血中之气。白术、甘草助人参补气以生血。气血得到补益,虚风能够平息,寒热也被清除,这样再加酸枣仁就会补心而达到止盗汗的目的。

  ·增辑·

  1、资寿解语汤

  资寿解语汤用羌,专需竹沥佐生姜。

  防风桂附羚羊角,酸枣麻甘十味详。

  2、小活络丹

  小活络丹用二乌,地龙乳没胆星俱。

  中风手足皆麻木,痰湿流连一服驱。

  大活络丹多味益,恶风大症此方需。

  3、羚角钩藤汤

  俞氏羚羊钩藤汤,桑叶菊花鲜地黄。

  芍草茯苓川芎茹,凉肝增液定风方。

  4、镇肝熄风汤

  张氏镇肝熄风汤,龙牡龟牛制亢阳。

  代赭天冬元芍草,茵陈川楝麦芽襄。

  痰多加用胆星好,尺脉虚浮萸地匡。

  加入石膏清里热,便溏龟赭易脂良。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4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