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八、理气之剂

作者:汪昂 字数:5233 更新:2025-01-17 09:59:38

  1、补中益气汤〔补气升阳〕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

  虚劳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

  木香苍术易白术,调中益气畅脾神。

  【方源】·李东垣

  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的著名方剂之一,用黄芪(虚热甚者一钱)、炙甘草各五分,人参、白术各三分,当归身二分,橘皮、升麻、柴胡各二分或三分(按本方用药分量在李东垣着的《脾胃论》和《内外伤辨惑论》中小有出入,这里是根据《脾胃论》抄录的 ),水煎一次稍热服。治疗饮食劳倦所伤的气虚身热,心烦懒言,不贪饮食,四肢困倦,或动即气喘,或口渴多汗,以及中气不足而致吐血、便血,或肛门脱出,或子宫下坠等证,本方有独特的功效。

  因为饮食劳倦所伤,必然脾气虚弱,脾气一虚,肺气也就不足,所以首先用黄芪补肺气以固表,人参、甘草,补脾气,和中焦而清虚热。白术强脾,当归身补血,陈皮理气,升麻、柴胡,升腾清阳之气。因此本方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得作用。如果是阳气虚弱的人感受了外邪,可在本方中加入适当的发表药,有益气解表,扶正驱邪的优点。

  本方去白术、当归身,加木香、苍术,叫“调中益气汤”,是治疗脾胃不和,胸满短气,四肢无力,饮食减少,口不知味,以及食后呕吐等证,有益气调中,舒畅脾胃功能的作用。

  2、乌药顺气汤〔中气〕

  乌药顺气芎芷姜,橘红枳桔及麻黄。

  僵蚕炙草姜煎服,中气厥逆此方详。

  【方源】·严用和

  乌药顺气汤,是严中和的一张方剂,由乌药、陈皮各二钱,麻黄(去根节)、川芎、白芷、桔梗、炒枳壳各一钱,僵蚕、炮干姜、炙甘草各五分,共十味药组成,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煎服。治疗因大怒引起肝气上逆,突然昏厥,不知人事,牙关紧急,身体四肢逆冷,脉沉伏的中气证。如果是中风而见到全身顽麻,四肢骨节疼痛,语言蹇涩,口眼歪斜等症状,也可用本方先调顺人体内外之气,然后再根据证候分别用药。

  本方用乌药通调逆气,麻黄、桔梗,宣通肺气,川芎、白芷,和血气而散风。气逆就会生痰,所以用陈皮、枳壳,理气行痰。僵蚕,散结化痰而消风。炮干姜温经通阳,甘草和中泻火,再加姜枣调和营卫。因此本方不仅能调顺逆气,并且有消风化痰的作用,所以能治中气,也可以治疗中风。

  3、越鞠丸〔六郁〕

  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痰火湿食因。

  芎苍香附兼栀曲,气畅郁舒痛闷伸。

  又六郁汤苍芎附,甘苓橘半栀砂仁。

  【方源】·朱丹溪

  越鞠丸,又名“芎术丸”,是朱丹溪治疗因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而见到胸膈痞闷、吞酸呕吐、饮食不消等症状的一张方剂。由炒苍术、醋炒香附、川芎、炒神曲、黑山栀等五味药等分研成细末,用水做成丸药如绿豆大,每次服三钱,白开水送下。

  本方的主要作用是开郁舒气,所以能使气机舒畅,而六郁皆舒,痛闷均除。方用辛温芳香的香附开气郁,苍术燥湿郁,川芎调血郁,栀子苦寒,能解火郁,神曲消食郁。而痰由郁生,五郁得散,痰郁自除,所以用五药而能统治六郁。假使湿郁重的再加茯苓、白芷。火郁甚的再加青黛。血郁甚得再加桃仁、红花。气郁甚的再加木香、槟榔。食郁甚的再加麦芽、山楂、砂仁。痰郁甚的再加制南星、姜半夏、瓜蒌、浮海石。若挟寒的加吴萸。这些方法都可供临证时参考。

  六郁汤原是朱丹溪创制的方剂,按六郁分类用药,到明代李梴又根据朱丹溪的方法制出了以消痰行气,化滞除痞的六郁汤,这里介绍的是指李梴的六郁汤。由醋炒香附、赤茯苓、陈皮、制半夏、川芎、山栀各一钱,苍术、砂仁、甘草各五分,共九味药组成,加生姜三片煎服。

  4、苏子降气汤〔降气行痰〕

  苏子降气橘半归,前胡桂朴草姜依。

  下虚上盛痰嗽喘,亦有加参贵合机。

  【方源】·局方

  苏子降气汤,是由紫苏子、制半夏各二两半,炙甘草二两,当归、肉桂、橘红各一两半,前胡、厚朴各一两,八味药共研成粗末,每次用二三钱,加生姜三片同煎温服。治疗虚阳上越,痰涎壅积,气不下降而造成的胸膈痞闷,咳嗽气喘,头目昏眩,身体疲倦,饮食减少等证候。

  苏子降气平喘,配合半夏、厚朴、橘红、前胡以下气化痰,降逆散痞而治上盛。当归和血,甘草益气调中,再加肉桂引上攻的虚阳下行,并且能温补肾阳而治下虚。所以本方是治疗肾阳素虚(下虚),虚阳和痰涎壅积(上盛)而引起咳嗽气喘的良方。假使阳气太虚的,可加人参,但必须是无湿痰的人才可用。

  5、四七汤〔开郁化痰〕

  四七汤理七情气,半夏厚朴茯苓苏。

  姜枣煎之舒郁结,痰涎呕痛尽能纾。

  又有局方名四七,参桂夏草妙更殊。

  【方源】·陈言

  四七汤,是由制半夏五两,茯苓四两,制厚朴三两,紫苏叶二两,共四味药研成粗末,每次用四钱,加生姜三片(也可再加大枣一枚)同煎,能治由于喜怒悲恐忧思惊七情影响而致的气郁。用四味药治疗七情病,所以叫做“四七汤”。具体症状是气郁不通,痰涎结聚,喉中如有物堵塞,吞咽不下,咯吐不出,心腹胀满,傍冲两胁,或呕或痛。

  半夏除痰开郁,厚朴降气除满,紫苏宽中散郁,茯苓渗湿化痰,使郁解结散,痰去气行,所以痰涎壅盛、呕吐和胀满疼痛等证皆能纾(纾音书,解除的意思)解。

  本方同名的又有局方四七汤(原名七气汤)。由人参、炙甘草、肉桂各一两,制半夏五两,共研粗末,每次服三钱,加生姜三片同煎温服。治疗寒、热、怒、恚、喜、忧、愁七气郁结,心腹绞痛,不能饮食等证。是一首温中散郁、散结化痰的良方。尤其方中用人参补气,是因郁结日久,正气不足的缘故,所以更适合郁结兼虚的证候。若绞痛过甚的,可加延胡索同煎,疗效更好。

  6、四磨汤〔七情气逆〕

  四磨亦治七情侵,人参乌药及槟沉。

  浓磨煎服调逆气,实者枳壳易人参。

  去参加入木香枳,五磨饮子白酒斟。

  【方源】·严用和

  四磨汤是人参、槟榔、沉香、乌药四味各等分,磨浓汁后和水煎三四沸温服。治疗因七情变动,造成气逆不降,上气喘急,胸腹满闷。不能饮食等证候。

  槟榔、沉香,都能降气,配合乌药调顺逆气,使喘急满闷得舒。又恐三药伤气,所以再加人参,使不致损耗正气。体实气足的人,用枳壳代替人参,可以增强治逆气的作用。

  因为本方中的药物都较坚实,非久煎不能出性。但煎煮过久,又会使芳香的气味散失而削弱疗效,所以采取先磨浓汁再和水煎沸的方法。

  本方去人参,加木香、枳实,用白酒磨汁服,治疗因忽然大怒而致气闭假死的“气厥”证,叫做五磨饮子。

  7、代赭旋复汤〔痞硬噫气〕

  旋覆代赭用人参,半夏甘姜大枣临。

  重以镇逆咸软痞,痞硬噫气力能禁。

  【方源】·张仲景

  代赭旋复汤,原名“旋复代赭汤”,是由旋复花三两,代赭石一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炙甘草三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共七味药组成,用水煎分三次温服。治疗胃虚气弱,痰浊内阻,而见到心下痞硬,时时噫气等证。

  旋复花,性味咸温,能消痰结,软痞硬。代赭石质体重坠,能镇逆气上冲。配合半夏、生姜,温胃化痰而散痞。人参、甘草、大枣,甘温益气而补虚。所以有补胃镇逆,消痞止噫的作用。因此,胃气虚弱,食入即吐的“翻胃”病本方也可治疗。

  8、正气天香散〔顺气调经〕

  绀珠正气天香散,香附干姜苏叶陈。

  乌药舒郁兼除痛,气行血活经自匀。

  【方源】·罗知悌

  本方由香附八两,乌药二两,紫苏叶、陈皮、干姜各一两,共五味药组成,研成细末,每次五六钱,用水煎服,治疗女子郁气上冲心胸之间,胁肋刺痛,月经不调。这主要是因为气的运行失常,经血也就因之不调。所以用乌药、陈皮,顺气散郁,香附、紫苏叶,行血中之气,再配合干姜温中散寒,通经活血,解郁除痛。郁解痛除自然气行正常,血运灵活,而月经也就会恢复正常,经期调匀。本方因所用主药为乌药(以天台产者最佳)与香附,故名正气天香散。

  9、橘皮竹茹汤〔胃虚呃逆〕

  橘皮竹茹治呕呃,参甘半夏枇杷麦。

  赤茯再加姜枣煎,方由金匮此方辟。

  【方源】·严用和

  橘皮竹茹汤是严用和在金匮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各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的基础上加味组成的。用赤茯苓、橘皮、枇杷叶(揩去毛)、麦冬(去心)、青竹茹、制半夏各一两,人参、炙甘草各半两,八味药共研粗末,每次用四钱,加生姜五片,大枣三个同煎温服。治疗胃虚有热,口渴,干呕呃逆的证候。这是因为胃阴亏损而生虚热,虚热上攻于肺,肺气不得下降,于是见到上述症状。因此首先用性味甘寒的竹茹、枇杷叶、麦冬来滋养胃阴,清润肺金,以清虚热。在加半夏、陈皮,散逆气而平呕逆,赤茯苓降心火而清虚热,生姜又是止呕的圣药,所以有养阴清热,止逆除渴的作用。但是胃虚气逆,还须补气,所以再加人参、甘草、大枣补气益胃。由此可以看出,本方只适合于胃虚有热的干呕呃逆,若是虚寒性和实热性的干呕呃逆就应当禁用。

  10、丁香柿蒂汤〔病后寒呃〕

  丁香柿蒂人参姜,呃逆因寒中气戕。

  济生香蒂仅二味,或加竹橘用皆良。

  【方源】·张元素

  丁香柿蒂汤是用丁香、柿蒂各二钱,人参一钱,生姜五片,水煎温服,治疗久病之后,中气被戕,胃中虚寒而引起的呃逆。

  丁香温脾胃,暖命门而行滞气,而柿蒂味苦。性温而涩,苦能降气,温能散寒,涩能止逆,这两味药是治呃逆的主药,所以用作方名。再加人参益气补虚,生姜温胃去寒,对虚寒性的呃逆有良好效果。

  济生方用丁香、柿蒂各一两研末,每服四钱,加生姜五片。名“柿蒂汤”,治气郁胸满,呃逆不止的证候;又有丁香柿蒂竹茹汤,即丁香柿蒂再加竹茹、橘红,治气郁有痰的呃逆,二方全有良好的效果。

  按:呃逆就是气从小腹上冲,直至隔膜,而有呃忒的声音,虽有寒热的不同,但总因胃虚引起。若久病的人,尤其是老人、产妇、以及平日气虚的人,见到呃逆证的很有危险,必须注意。

  11、定喘汤〔哮喘〕

  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

  苏杏黄芩兼甘草,肺寒膈热喘哮尝。

  【方源】·张时彻

  定喘汤是由白果三十枚(去壳打碎炒黄),麻黄、姜制半夏、款冬花各三钱,蜜炙桑白皮、苏子各二钱,杏仁、黄芩各一钱半,甘草一钱,共九味药,用水煎服。

  哮喘就是呼吸急促,连续不得息,喉中有痰声像青蛙叫一样。这是由于平日膈间有痰,气不通利,又感受风寒,肺气壅塞,痰不得出,郁结生热,于是气喘不休,痰随气动而有声。所以用麻黄解散风寒,宣肺平喘,苏子、半夏、杏仁,降气化痰,桑白皮泻肺中壅气,款冬花润肺利痰,黄芩清热,甘草和中,使肺中风寒散解,壅塞宣通,痰热得泄,于是哮喘可平。然而本方配合的特点还在于用温涩的白果,既散肺中之寒,又能收敛肺气,与麻黄配合后就变成发中有收,收中有发,解邪而不伤气,所以是定喘良剂。

  ·增辑·

  1、苏合香丸

  苏合香丸麝息香,木丁熏陆气同芳。

  犀冰白术沉香附,衣用朱砂中恶尝。

  2、瓜蒌薤白汤

  瓜蒌薤白治胸痹,益以白酒温肺气。

  加夏加朴枳桂枝,治法稍殊名亦异。

  3、丹参饮

  丹参饮里用檩砂,心胃诸痛效验赊。

  百合汤中乌药佐,专除郁气不须夸。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4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