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十一章 超百品

作者:夏丏尊 字数:8708 更新:2025-01-17 09:35:06

一○一 超百

冥想百年而尚愚昧者,

纵使多至一百人以上,

远不及一度听闻,

即能领悟真相的一个智者。

此本生因缘,其故事、文章、结构,皆与超千本生因缘完全一样,所不同的只是上面的偈语而已。

一○二 蔬菜商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一个卖蔬菜的优婆塞说的。他住在舍卫城,以卖蔬菜与瓠瓜等为生。有一个女儿,是个可爱的美人,德行兼备,纯洁无瑕,只有一个缺点,就是始终露着笑容。那时有门当户对的人家前来说亲,要想娶她。父亲心里忖道:“这孩子已非出嫁不可,但她始终作着笑容,若是女儿品行不端而嫁了人,则势必玷污父母的面子,且一试这孩子品行是否端正吧!”

一日,他叫女儿拿了篮子,带她到森林中去摘野菜。他为了试女儿的心,故意装出欲火中烧的样子,低声说着甜言蜜语,用手臂去把女儿抱住。女儿急得大声哭泣起来,说道:“爸爸!这真是意想不到的事,如水中起火一般使人惊奇,请不要这样。”父亲道:“女儿啊!我用手将你搂抱,只不过想试试你看。喂,你快告诉我,你究竟是不是品行端正的孩子?”女儿道:“爸爸!当然端正。我见了男人,为爱欲所燃的事,一次都不曾有过呢!”

于是父亲对女儿安慰一番,陪她回家料理喜事,把她嫁到丈夫家里去。然后拿了香水、华鬘等物到祇园精舍来礼佛,向佛拜毕,献上赠物,坐在一旁。佛道:“好久不见了。”他即向佛讲述前面的情形。佛道:“优婆塞啊,你女儿在好久以前已德行兼备了,你试探她并不始于今日,前生也曾如此。”接着就应他的请求,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当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生为森林中的树神。那时波罗奈有一个卖蔬菜的优婆塞住着,发生了与刚才所述同样的事件。他试用臂将女儿抱住,女儿哭着唱出下面的偈语:

我父亲为我做救苦之盾,

却在森林中作狎行;

我为何在林中哭泣?

就为了那应为我做盾的人施加暴行。

于是父亲安慰着她,问道:“女儿啊!你是处女吗?”女儿道:“爸爸!我确实是处女啊!”父亲遂伴她回家,设了喜宴,把她嫁至夫家。

〔结分〕

佛作此法话后,说明四谛。说毕四谛,这优婆塞得了预流果。佛乃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父女二人即今之父女,那目睹此事的树神则就是我。”

一○三 仇敌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给孤独长者说的。长者到他所管领的村落去,归途中遇到盗贼。他想:“不可在路上停留,非立刻回舍卫城去不可。”于是便火急地驱牛回到了舍卫城。次日,他到寺中来,以此事告佛。佛道:“居士啊!在前生贤人也曾在途中遇盗,于路上不停片刻,终于回到了自己家中。”接着,就应他的请求,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当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是个富有资财的商人。他因应人之招往某村赴宴,归途遇见了盗贼,他在路上毫不耽搁,火急地赶回自己家中,吃了种种的美肴,躺下精美的卧床去,叫道:“我居然从盗贼手中脱出,回到了安乐的家中了。”感激之余,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贤者见有敌人,

不在彼处停留,

若一夜或两夜与敌同在,

则必将受苦。

菩萨感激地这样唱了以后,积布施等善行,依其业报,投生于应生之处。

〔结分〕

佛作此法话后,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波罗奈商人就是我。”

一○四 知友比丘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一个堕落的比丘说的。这已见于前面知友本生因缘 ① 中。唯此处所述者,迦叶佛时代的事。

〔主分〕

那时,有一堕落地狱的男子,顶着铁的车轮 ② 受刑。他向菩萨问道:“尊师啊!我究犯了什么罪?”于是菩萨答道:“你犯如此这般之罪。”接着,就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欲由四增至八,

由八增至十六、三十二。

铁轮压逼贪欲无厌之人,

对断欲者却只在头上空转。

菩萨后来自往天界去了,那个堕落地狱的人也于恶尽时,依其业报,投生于应生之处。

〔结分〕

佛作此法话后,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堕落的比丘即弥多文达迦,天子则就是我。”

注释:

①弥多文达迦的事,在娄沙迦长老本生因缘中亦有述及。

②地狱的刑具,受此刑具者,其身触及车轮,即碎为微尘。

一○五 弱树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一个怯懦的比丘说的。相传,他是舍卫城某家之子,曾闻佛说法而出家。可是非常怕死,不论在日间或夜间,只要听到风声、鸟兽声,或是见到枯木的摇颤,就会感到死的威胁,发出大声四处奔逃。原来,他不曾想到自己也总有一日非死不可的,假使他知道自己不久也会死,就不该怕死,正因他还未曾仔细对死作过冥想,所以怕死而无可奈何。他怕死的事,不久即为别的比丘们所知。一日,他们在法堂上谈论道:“法友啊!比丘某为死所胁,十分怕死。做比丘的人不是都应确信自己非死不可,仔细瞑想死之一事的吗?”那时佛出来问道:“比丘们啊!此刻会集于此,作何谈论?”比丘众答以:“是在作如此的谈论。”佛就把那比丘唤出来,问道:“听说你很怕死,真的吗?”他回答道:“世尊啊!那是真的。”于是佛道:“比丘们啊!不可对这比丘动怒,他之非常怕死并不始于今日,在前生也是如此。”接着,就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当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生而为雪山的树神。时波罗奈王将御用的宝象交给饲象者,叫他施以不动术的训练。于是人们将象吊在木桩上,使之不能动弹,然后持枪将四周围绕起来,开始不动术的训练。象忍不了受训练的苦,毁了木桩,冲开了人们,奔入雪山去。人们捕他不住,只好回来了。象到了山中,就怕死起来,听了风声也会战栗着怕死,拼命地逃来逃去,好像仍被缚在木桩上,受不动术的训练似的。他这样地失了身心之乐,老是战栗着在徘徊。树神见了他那情形,就在树丛中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弱树在林中被风吹折,

亦非稀有之事。

象啊!你若对此恐惧,

无疑会瘦损而死。

树神这样与以激励之语,因此他后来也不恐惧了。

〔结分〕

佛作此法话后,说明四谛。说毕四谛,那比丘就证得预流果。佛又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象就是这个比丘,树神则就是我。”

一○六 汲桶女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一个肥胖姑娘的诱惑说的。这事件在第十三编小那罗陀苦行者本生因缘中亦将讲到。佛向那比丘问道:“比丘,你真的害着相思吗?”比丘答道:“世尊,真的。”佛问:“牵引你的心的是谁呢?”比丘禀告说:“是一个肥胖的姑娘。”于是佛道:“比丘啊!那是使你入迷的恶姑娘。前生你也曾为她之故而破戒,怯怯地在四处彷徨。后来幸而遇到贤人,得入幸福的生活。”接着,就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这事件发生于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之时,在小那罗陀苦行者本生因缘中也要讲到。那时菩萨于黄昏时拿了果子回到仙居,推开了门以后,就对儿子小苦行者说道:“爱子啊!你平常总是给我搬柴、取饮食物、燃火,然而今日却一事不做,只坐在这里叹息,究竟是为了什么缘故呢?”儿子道:“爸爸,当你出去拾果子时,有一个女子走来,诱我与她同去;但我想向你拜别后再走,所以不曾去,只叫她在如此这般的地方等着我,待你来后再去。”菩萨知道无法使儿子断念,就许其离家,说道:“爱子啊!那么你就到那里去吧!但那女人如果想吃鱼肉,想要牛油、盐、米等物,她就会说:‘把这拿来,把那拿来。’使你疲于奔命吧!那时你可想起我的住处,逃回到这里来。”于是他与那女人一同出发到村子里去了,可是当那女人到自己的家宅时,却说:“拿肉来,拿鱼来。”凡有所欲,不论何物,都叫他拿给她。他觉得那女子竟把自己当作奴隶、仆人而役使,于是逃回父亲的地方,与父亲招呼毕,就站着唱起下面的偈语来:

我本幸福度日,

那汲桶般的女子使我受苦。

她是以妻的美名作掩护的窃贼,

向我要油、要盐求索不厌。

菩萨安慰他道:“爱子啊!在这里修习慈、修习悲吧!”于是就为他说四梵住,又为他说遍处定。他不久就获得了神通与等至,修习梵住,与父同生于梵天界。

〔结分〕

佛作此法话后,说明四谛。说毕四谛,那比丘就证得预流果。佛乃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肥胖姑娘即今之肥胖姑娘,小苦行者即那烦恼的比丘,其父亲则就是我。”

一○七 投掷术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一个击落白鸟的比丘说的。他是舍卫城的良家之子,精于投弹术。某日,听佛说法,遂归依了佛教,出家受具足戒;然而他不好学问,品行也不好。一日,他带了一个年轻的比丘,到阿契罗婆底河去洗浴。当站在堤岸时,有两只白鸟正在空中翱翔。他就对年轻的比丘说:“用石子投击那后面的一只白鸟的眼睛,使他堕在脚下吧!”年轻比丘道:“怎么击落他呢?能够把他击落吗?”比丘道:“且慢,试从这一只眼睛击穿另一只眼睛,使他堕下吧!”年轻的比丘道:“什么?你在说深痴话哩!”比丘道:“怎么,那么你看着就是。”说着,就拾起一块三角形的石子,撮在指上,向那白鸟掷去。那石子发出声音,白鸟心想一定有什么灾祸了,就停住了耸耳倾听。在这间不容发之际,他又拾起一块圆石,巧妙地击中了那停住着向四周环顾的白鸟的眼睛,石子从另外一只眼睛穿过,白鸟发出惨叫声,恰好落在他们的脚下。比丘众于他归来后,责备他道:“你实在做了不德之事了。”就把他带到佛的地方来,禀告说:“世尊,他做了这样的事。”于是佛把那比丘谴责了一顿,说道:“比丘们啊!他擅长此术,并不始于今日,在前生他也很擅长的。”接着,就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是他的大臣。那时王的祭司是大饶舌家,常好辩论。他一饶舌起来,别人就无插嘴的余地。王心里疑惑着,不知道有没有这么一日,有人出来使他减短冗长的话语,以后王就巡行各处,秘密寻访这样的人才。

这时,波罗奈城有一个跛者,工投弹术。街上群儿把他载在车里,拉到波罗奈城门口一株苍郁的大榕树下,围绕着他,给以小钱,叫他在树叶上造出象形,造出马形。于是他连续投砾,在榕树的叶上现出各种形状来。所有树叶都破碎,满是洞了。那时王在赴御苑的途中,经过那里,群儿因恐惧故,一齐逃走了,只有跛者留在那里。王到了榕树的根边,坐在车上,见树影已比平常稀疏,再一仰视,但见所有树叶都已破碎,便问:“这是谁做的事?”从者道:“大王,是跛足的人。”王想:“如果靠了这人的力量,或能减缩婆罗门冗长的话吧!”于是问道:“那跛者在什么地方呢?”从者探出他在树间,禀告说:“大王,他在这里。”于是王召唤他出来,屏退左右,问道:“我身边有一个饶舌的婆罗门,你能使他沉默吗?”跛者道:“大王,有一那利山羊粪就能成功。”

于是王带跛者入官,叫他坐在幕后,在幕后穿一孔。又设了婆罗门的坐席与那孔相对,在跛者旁边放置一那利的干山羊粪。侍候之时一到,婆罗门来了,王叫他坐在坐席上开始谈话。婆罗门与王讲起话来,不容他人有插嘴的机会。这时跛者从幕孔中将山羊粪连续掷入他口中去,宛如蝇飞一般。那羊粪一入他口中,便从喉头下去了。每当羊粪飞掷过来之时,婆罗门就囫囵地吞下去,好像饮油似的。一那利的山羊粪如数入了他的胃里,其量约半阿拉加。

王晓得羊粪已完了,说道:“师啊!你因饶舌之故,吞食了一那利的山羊粪,而毫不自知。要消化他当然不容易,快回去吞点稗与水,把羊粪清除了,使健康恢复吧!”

嗣后,婆罗门就守口如瓶,即使有人与之谈话,也紧守不言。王以为“我得耳朵清静,全是跛者的功劳”,遂将有十万金收入的四方的四村赐给跛者。菩萨来到王的旁边,说道:“大王,贤人在世非修得学艺不可,跛者只赖投掷之术,赢得如此的成功。”接着,便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技艺实可赞,

试看那跛者,

只因有投弹术,

也居然获得四方的村邑。

〔结分〕

佛作此法话后,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跛者即那比丘,王即是阿难,贤大臣则就是我。”

一○八 村女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毗舍离附近大林中重阁讲堂时,就一个离车族的王说的。这离车王虔敬而富有信心,邀请以佛为首领的比丘团至自己的邸宅,行大布施会。他的夫人身体非常肥胖,看去好像肿胀似的,服装亦极肮脏。佛食毕道了谢,回到寺中,向比丘众赐训诫后,退入香室去了。比丘众在法堂上互相谈论道:“法友啊!那位离车王的夫人真丑得无话可说,身体那样臃肿,衣服那样龌龊,王居然能与她同居而感到满足哩!”这时佛出来问道:“比丘们啊!你们会集于此,有何谈话?”比丘众道:“在作如此的谈话。”佛道:“比丘们啊!这事并不始于今日,在前生王也曾与肥胖的女人同居而满足。”接着就应他们的请求,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当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是他的大臣。那时有一个身体肥胖、衣服粗恶的村女,因事被差到御苑附近来,不巧要出恭了,遂用所着的衬衣掩蔽了身子,坐着大便,完毕后立即站起。那时王恰从窗口眺望御苑,见了这女子,想道:“那女子虽在御苑内出恭,亦顾虑到羞耻与危险,用衬衣掩住身子,事毕马上站起。那女子一定是健康的,若娶了她,家里也会清洁吧!生在那洁净人家的孩子,也会成纯洁、有德的人吧,我就以她为正夫人吧!”于是他先去调查,及确知她非有夫之妇以后,便娶为正夫人。她颇得王的宠爱,不久就生下一子,这儿子后来成为转轮圣王。菩萨目击她的荣达,把下面的话禀告国王:“大王啊!凡是值得学习的技术,不可学的理由是绝对没有的。试看那有大福运的女人,只因出恭时顾虑到羞耻与危险,用衬衣蔽身,遂获得了这样的显达。”又说及值得学习的事物的性质,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应该学习的当努力学习,

纵使那是顽固的;

不见那生于乡村的女子,

因出恭的巧技博得王的宠爱吗?

大萨埵〔菩萨〕如是说学习价值的功德。

〔结分〕

佛作此法话后,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夫妇即今日的夫妇,那贤大臣则就是我。”

一○九 粉糕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舍卫城时,就一个穷人说的。在舍卫城,供养对以佛为首的僧团,有时由一家举行,有时则由三四家联合举行,有时由若干人会集举行,有时由全街举行,有时由全城举行。那时正是由全街供养,人们在街上走着谈论“对以佛为首的僧团施与米饭或献呈糕饼”的事。那条街上住着一个做短工的、非常贫穷的人。他想:“我不能献呈米饭,只好献些糕饼吧!”于是他把柔滑的赤粉搓成圆形,加了水用挨加草的叶包好,在热灰中烤熟,拿了站在佛前,预备进呈给佛。一听到“将糕饼献上来”,他就第一个上去,把他的粉糕放入佛的钵中。佛不取食别人所进的糕饼,而独吃他的粉糕。立时,“等正觉者〔佛〕吃着穷人所献粗恶的糕,毫无嫌恶之色”的话传遍了全城。自国王、大王以至门卫都来了,向佛礼拜,然后走近穷人面前,说道:“喂,给你食物吧!奉送二百金吧!给你五百金吧!请将功德 ① 分给我们。”他觉得此事须问过佛才行,即走到佛的旁边,禀告此事。佛道:“可领受施物,把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因此他把人们的施物都收受了。他想:“也许有人会出两倍于前数的财物吧!”结果却有人出了四倍的财物,甚至有出八倍的财物的。一转瞬间,他就得了九千万金。佛对他们道谢,回寺;就比丘应禁与应为之事授了善逝之教,就退入香室去了。到了傍晚,王召那个穷人入宫,授以宫廷出纳官之职。比丘众在法堂上互相谈论道:“法友啊!佛取那穷人所进呈的粗糕来吃,如饮甘露,毫无嫌恶之色。那个穷人也领受了许多施物,并且得了出纳官的职位,飞黄腾达了呢!”等的话。这时佛出来问道:“比丘们啊!你们此刻会集于此,作何谈论?”比丘众答道:“在谈着如此的话。”佛道:“比丘们啊!我不厌他的粗糕而取来吃,并不始于今日,当前生为树神时也曾吃过,那时他也因我做了出纳官。”接着,便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当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生为蓖麻树的树神。某时,村人正在祭神,一时迎神的行列来了,村人对于各自所奉的树神,供献祭品。那时有一个穷人,见人们在礼拜树神,也就向一株蓖麻树拜了起来。别人都替各自所奉的神,带来了各种华鬘、薰香、涂香与嚼食、啖食等物,而他只带来了粗糕与盛在椰子器皿中的一杯水,因此他站在蓖麻树旁,想道:“神一向吃天界的嚼食的,恐怕我的神也不会吃这种粗糕吧!徒然损失粉糕有什么意思呢,还是由我自己吃吧!”他正将回去,那时菩萨在树干的繁茂处站起来道:“啊,你这个人啊!如果你是富人,就会把如蜜的嚼食献呈给我吧!然而你是贫穷之人,若连你那糕都不领受,那么另外还能受点什么来吃呢?别将供物拿回去!”说着,就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人的食物,

也就是神的食物;

把那粉糕拿来,

别将我的一份取去。

他回头来,见了菩萨,就供呈供物。菩萨吃毕,问道:“你拜我有何目的?”他道:“我很穷困,想靠你的助力脱离贫困的境遇,所以对你礼拜的。”菩萨道:“啊!你不要忧虑,你对知恩施惠者作了供养了。在这蓖麻树的四周,接连都是宝瓶,所以你可告诉国王,用车运去,堆积在御苑中。这样,国王一定非常欢喜,当任你为出纳官。”说毕,菩萨就不见了。那穷人遵命而行,王遂授以出纳官之职。他因菩萨之助而荣达,后来依其业报,投生于应生之处。

〔结分〕

佛作此法话后,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穷人即今之穷人,蓖麻树的树神则就是我。”

注释:

①所谓功德(Pgttī),即指对于善行所获的果报。而此果报可依做善行者的意志归向他人(所谓回向)。在前述故事中,穷人供养佛的果报是广大的,所以大家为欲得其果报之一分,而施金恳求穷人。

一一○ 全总括问

此全总括问,全部当在大隧道本生因缘中叙述。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0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