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卷四十九

作者:严可均 字数:7779 更新:2025-01-16 12:43:49

  ◎ 吕盖

  盖,字君玉,一作君上,宛陵人。永元中,为光禄勋,代刘方为司徒。

  ◇ 奏劾张

  位居三司,知公门有仪,不屏气鞠躬以须诏命,反作色大言,怨让使臣,不可以示四远。(《后汉·张传》,永元十二年)

  ◎ 邓骘

  骘,一作陟,字昭伯,南阳新野人,太傅禹孙,和熹皇后之兄。永元中,辟大将军窦宪府,除郎中,三迁为虎贲中郎将。延平初,拜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永初初,封上蔡侯,固辞,寻拜大将军。建光初,封上蔡侯,位特进。为安帝乳母王圣所谮,免特进,徙封罗侯,不食而死。

  ◇ 上疏自陈

  臣兄弟污秽,无分可采,过以外戚,遭值明时,托日月之末光,被云雨之渥泽,并统列位,光昭当世。不能宣赞风美,补助清化,诚惭诚惧,无以处心。陛下躬天然之姿,体仁圣之德,遭国不造,仍离大忧,开日月之明,运独断之虑,援立皇统,奉承大宗。圣策定于神心,休烈垂于不朽,本非臣等所能万一,而猥推嘉美,并享大封,伏闻诏书,惊惶惭怖。追观前世倾覆之诫,退自惟念,不寒而栗。臣等虽无逮及远见之虑,犹有庶几戒惧之情。常母子兄弟,内相敕厉,冀以端悫畏惧,一心奉惧,上全天恩,下完性命。刻骨定分,有死无二。终不敢横受爵土,以增罪累。惶窘征营,昧死陈乞。(《后汉·邓禹附传》)

  ◎ 邓耽

  耽,未详。

  ◇ 郊祀赋

  咨改元正,诞章厥新。丰恩羡溢,含唐孕殷。承皇极,稽天文。舒优游,展弘正。扬明光,宥罪人。群公卿尹,侯柏武臣,文林华省,奉贽厥珍。夷髦卢巴,来贡来宾。玉璧既卒,于斯万年。穆穆皇王,克明厥德。应符蹈运,旅章厥福。昭假烈祖,以孝以仁。自天降康,保定我民。(《初学记》十三)

  伊皇母以延慈。(《文选·褚渊碑》注)

  ◎ 许慎

  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为郡功曹。永元中,举孝廉,为太尉南阁祭酒,后除氵交长。有《孝经古文说》一卷,《五经异义》十卷,《说文》十五卷,《淮南子注》二十一卷。

  ◇ 说文解字叙

  古者疱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万品以察,盖取诸。「,扬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象物之本也。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1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及宣王太史籀箸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说也。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声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旦,而古文由此绝矣。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汉兴有草书。尉律,学僮十七已上,始试讽书九千字,乃得为史。又以八体试之,郡移太史,并课最者,以为尚书史。书或不正,辄举劾之。今虽有尉律不课,小学不修莫达其说久矣。孝宣皇帝时,召通《仓颉》读者张敞从受之。凉州刺史杜业、沛人爰礼、讲学大夫秦近亦能言之。孝平皇帝时,征礼等百余人,令说文字未央廷中,以礼为小学元士。黄门侍郎杨雄采以作《训纂篇》。凡《仓颉》已下十四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群书所载,略存之矣。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之所作也。四曰左书,即秦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壁中书者,鲁恭王坏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又北平侯张仓献《春秋左氏传》,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虽颇复远流,其详可得略说也。而世人非訾,以为好奇者也。故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诸生竞逐,说字解经谊,称秦之隶书为仓颉时书,云父子相传,何可改易?乃猥曰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虫者屈中也。廷尉说律,至以字断法,苛人受钱,苛之字,止句也。若此者甚众,皆不合孔氏古文,谬于史籀。俗儒[B115]夫,玩其所习,蔽所希闻,不见通学,未尝睹字例之条,怪旧势而善野言,以其所知为秘妙,究洞圣人之忄旨,又见《仓颉篇》中幼子承诏,因号古帝之所作也,其辞有神仙之术焉。其迷悟不谕,岂不悖哉!《书》曰:「同古人之象」,言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今亡也夫。」盖非其不知而不问,人用己私,是非无正,巧说邪辞,使天下学者疑。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三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证,稽撰其说,将以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忄旨,分别部居,不杞杂厕,万物咸睹,靡不功。厥谊不昭,爰明以谕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其于所不知,盖厥如也。(宋本《说文》)

  ◇ 说文解字后叙

  后叙曰:此十四篇,五百四十部,九千三百五十三文,重一千一百六十三,解说凡十三万三千四百四十一字。其建首也,立一为,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条牵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引而申之,以穷万原。毕终于亥,知化穷冥。于时大汉,圣德熙明,承天稽唐,敷崇殷中,遐迩被泽,渥衍沛滂,广业甄微,学士知方,探啧索隐,厥谊可传。粤在永元,困顿之年,孟陬之月,朔日甲申。曾曾小子,祖自炎神缙云相黄,共承高辛。太岳佐夏,吕叔作藩。俾侯于许,世祚遗灵。自彼徂召,宅此汝濒。窃景行,敢涉圣门。其弘如何,节彼南山,欲罢不能。既竭愚才,惜道之味。闻疑载疑。演赞其志。次列微辞,知此者稀。傥昭所尤,庶有达者,理而董之。(宋本《说文》)

  ◎ 许冲

  冲,慎子。

  ◇ 上书进说文

  召陵万岁里公乘草莽臣冲稽首再拜上书皇帝陛下:臣伏见陛下神明盛德,承遵圣业,上考度于天,下流化于民,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万国咸宁,神人以和。犹复深惟《五经》之妙,皆为汉制。博采远,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先帝诏侍中骑都尉贾逵,修理旧文,殊艺异术,王教一,苟有可以加于国者,靡不悉集。《易》曰:「穷神知化,德之盛也。」《书》曰:「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国其昌。」臣父故太尉南阁祭酒慎,本从逵受古学。盖圣人不空作,皆有依据。今《五经》之道,昭炳光明,而文字者,其本所由生,自《周礼》《汉律》,皆当学六书,贯通其意。恐巧说邪辞,使学者疑,慎博问通人,考之于逵,作《说文解字》。六艺群言不诂,皆通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凡十五卷十三万三千四百四十一字。慎前以诏书校书东观,教小黄门孟生、李喜等,以文字未定,未奉上。今慎已病,遣臣赍诣阙。慎又学《孝经》孔氏古文说。古文《孝经》者,孝昭帝时鲁国三老所献,建武时给事中议郎卫宏所校,皆口传,官无其说,谨撰具一篇并上。臣冲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臣稽首再拜,以闻皇帝陛下。建光元年九月己卯朔二十日戊戌上。(《说文》本作「己亥塑二十日戊午上」,今依四分术推改。)

  ◎ 舒承梵

  承梵,永元中为太史令。

  ◇ 天度远近对

  案官所施漏法《令甲》第六《常符漏品》,孝宣皇帝三年十二月乙酉下,建武十年二月壬午诏书施行。漏刻以日长短为数,率日南北二度四分而增减一刻.一气俱十五日,日去极各有多少。今官漏率九日移一刻,不随日进退。夏历漏随日南北为长短,密近于官漏,分明可施行。(《续汉·律历志中》)

  ◎ 养奋

  奋,字叔高,郁林人。永元六年举贤良方正。(《广韵》引《孝子传》有养奋)

  ◇ 贤良方正对策

  策问阴阳不和,和水或旱,方正郁林市衣养奋对曰:「天有阴阳,阴阳有四时,四时有政令。春夏则予惠,布施宽仁,秋冬则刚猛,盛威行刑。赏罚杀生,各应其时,则阴阳和,四时调,风雨时,五谷升。今则不然,长吏多不奉行时令,为政举事,干逆天气,上不恤下,下不忠上,百姓困乏而不恤哀,众怨郁积,故阴阳不和,风雨不时,灾害缘类。水者阴盛,小人居信,依公营私,谗言诵上。雨漫溢者,五谷有不升,而赋税不为减,百姓虚竭,家有愁心也。」(《续汉·五行志三》注补引《广州先贤传》)

  佞邪以不正食禄飨所致。(《续汉·五行志三》注补引养奋对策)

  当温而寒,刑罚惨也。(《续汉·五行志三》注补引袁山松「书」)

  ◎ 郑琚

  琚,字平卿。

  ◇ 拜内史上疏

  臣斗筲之小吏,擢在察视之官,职任过分,当纠邪矫枉。(《东观汉纪》)

  ◎ 张告

  告,字叔明,楗为武阳人,留侯张良六世孙。永元中,仕州郡,辟大将军邓骘府,五迁为尚书仆射出为彭城相。永宁初,征拜廷尉。永建初,代陶敦为司空,免。阳嘉初,复为廷尉。卒年八十三。

  ◇ 上疏谏废皇太子

  昔贼臣江充,造构谗逆,至令戾园兴兵,终及祸难。后关三老一言,上乃觉悟,虽追前失,悔之何逮!今皇太子春秋方始十岁,未见保傅九德之义,宜简贤辅,就成圣质。(《后汉·张告传》:「安帝废皇太子为济阴王,告与桓焉、来历廷争之,不能得。退而上疏书。奏不省。」)

  ◇ 上疏谏诛赵腾

  臣闻尧、舜立敢谏之鼓,三王树诽谤之木,《春秋》采善书恶,圣主不罪刍荛。腾等虽干上犯法,所言本欲尽忠正谏。如当诛戮,天下杜口,塞谏争之源,非所以昭德示后也。(《后汉·张浩传》:「顺帝时,清河赵腾上言灾变,讥刺朝政,章下有司,以诽谤当伏重法。告上疏谏,帝乃悟。」)

  ◎ 张纲

  纲,字文纪,告子。永建中,举孝廉,不就,寻辟司徒府,以高第为侍御史。汉安初,出为广陵太守,拜光禄大夫。

  ◇ 上书谏纵宦官

  《诗》曰:「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寻大汉初隆,及中兴之世,文、明二帝,德化尤盛。观其理为,易循易见,但恭俭守节,约身尚德而已。中官常侍不过两人,近幸赏赐裁满数金,惜费重人,故家给人足。夷狄闻中国优富,任信道德,所以奸谋自消,而和气感应。而顷者以来,不遵旧典,无功小人皆有官爵,富之骄之而复害之,非爱人重器,承天顺道者也。伏愿陛下少留圣思,割损左右,以奉天心。(《后汉·张纲传》)

  ◇ 上书劾梁冀

  大将军梁冀,河南尹不疑,蒙外戚之援,荷国厚恩,以刍荛之姿,安居阿保,不能敷扬五教,翼赞日月,而专为封豕长蛇,肆其贪饕,甘心好货,纵恣无厌,多树谄谀,以害忠良。诚天威所不赦,大辟所宜加也。谨条其无君之心十五事于左,皆忠臣之所切齿也。(《蜀志·张翼传》注引《续汉书》,袁宏《后汉纪》十九,《后汉·张纲传》)

  ◎ 高慎

  慎,字孝甫,陈留人。永元中,为陈国户曹史,历二县令,迁东莱太守。

  ◇ 谏国相

  诸侯射豕,天子射熊,八彝六樽,礼数不同。昔季氏设朱干玉戚以舞《大夏》。《左传》曰:「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奢僭之渐,不可听也。(《后汉·陈敬王羡传》注引谢承《书》)

  ◎ 霍融

  融,永元中待诏太史。

  ◇ 上言改定官漏刻

  官漏刻率九日增减一刻,不与天相应,或时差至二刻半,不如夏历漏刻,随日南北为长短。(《续汉·律历志》,《宋书·历志二》,《隋书·天文志·刻漏》)

  ◎ 曹凤

  凤,永元中为俞麋相。

  ◇ 上言建复西海郡县

  西戎为害,前世所患,臣不能纪古,且以近事言之。自建武以来,其犯法者,常从烧当种起。所以然者,以其居大、小榆谷,土地肥美,又近塞内,诸种易于为非,难以攻伐。南得钟存,以广其众,北阻大河,因以为固,又有西海鱼盐之利,缘山滨水,以广田畜,故能强大,常雄诸种,恃其权勇,诏诱羌胡。今者衰困,党援坏沮,亲属离叛,余胜兵得,不过数百,逃亡栖窜,远依发羌。臣愚以为宜及此时,建复西海郡县,规固二榆,广设屯田,隔塞羌胡交关之路,遏绝狂狡窥欲之源又殖谷富边,省委输之役,国家可以无西方之忧。(《后汉·西羌传》)

  ◎ 法雄

  雄,字文强,扶风眉阝人。和帝时,仕郡功曹,辟太傅张禹府,除平氏长,迁宛陵令。安帝时,为青州刺史,迁南郡太守。

  ◇ 移书南郡属县

  凡虎狼之在山林,犹人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兽不扰,皆由恩信宽泽,仁及飞走。太守虽不德,敢忘斯义。记到,其毁坏槛阱,不得妄捕山林。(《后汉·法雄传》)

  ◎ 唐羌

  羌,字伯游。辟公府,补临武长。

  ◇ 上书陈交献龙眼荔支事状

  臣闻上不以滋味为德,下不以贡膳为功,故天子食太牢为尊,不以果实为珍。伏见交七郡献生龙眼等,鸟惊风发。南州土地,恶虫猛兽不绝于路,至于触犯死亡之害。死者不可复生,来者犹可救也。此二物升殿,未必延年益寿。(《后汉·和纪》注引《谢承书》)

  ◎ 尚敏

  敏,爵里未详。

  ◇ 陈兴广学校疏

  臣闻《五经》所以治学为人。《五经》不修世道陵迟;学校不弘,则人名行不广,故秦以坑儒而灭。汉以崇学而兴,所以罔罗天下,统理阴阳,弥纶治道,而礼轨则也。光武中兴,修缮太学,博士得具五人,《五经》各叙其义,故能化泽沾洽,天下和平。自顷以来,《五经》颇废,后进之士,趣于文俗,宿儒旧学,无与传业,由是俗吏繁炽,儒生寡少。其在京师,不务经学,竞于人事,争于货贿。太学之中,不闻谈论之声,从横之下,不睹讲说之士。臣恐《五经》六艺浸以陵迟,儒林学肆于是废失。所以制御四夷者,以有道德仁义也。传曰:「王者之臣,其实师也。」言其道德可师也。今百官、伐阅皆以通经为名,无一人能称。孔子曰:「无而为有,虚而为盈,难乎有恒矣。」自今官人,宜令取经学者,公府孝廉皆应诏,则人心专一,风化可淳也。(袁宏《后汉·殇帝纪》)

  ◎ 苏顺

  顺,字孝山,京兆霸陵人。和安间,以才学称,后拜郎中。

  ◇ 叹怀赋

  悲终风之陨箨,条枝梢以摧伤。桂敷荣而方盛,遭暮冬之隆霜。华霏霏之将实,中夭零而消亡。童乌其明哲,悲何寿之不将。嗟刘生之若兹,奄弥留而永丧。(《艺文类聚》三十四)

  ◇ 和帝诔

  天王徂登,率土奄伤。如何昊穹,夺我圣皇?恩德累代,乃作铭章。其辞曰:

  恭惟大行,配天建德。陶元二化,风流万国。立我蒸民,宜此仪则。厥初生民,三五作刚。载籍之盛,著于虞唐。恭惟大行,爰同其光。自昔何为,钦明允塞。恭惟大行,天覆地载。无为而治,冠斯往代。往代崎岖,诸夏擅命。爰兹发号,民乐其政。奄有万国,民臣咸秩。季备矣,宫有恤。由昔姜原,祖妣之室。本枝百世,神惟一。弥留不豫,道扬末命芝谦有终,实惟其性。衣不制新,犀玉远屏。履和而行,威棱上古。洪泽滂流,茂化沾溥。不少留,民斯何怙。欷成云,泣涕成雨。昊天不吊,丧我慈父。(《艺文类聚》十二)

  ◎ 陈公诔

  化侔春风,泽配甘雨。(《文选·曹植上责躬诗表》注)

  ◇ 贾逵诔

  惟天生君,继孔之迹。光明克哲,果论至赜。(《初学记》二十一)

  ◎ 史岑

  岑,字孝山,爵里未详。(案:《后汉·王隆传》,「初王莽末,沛国史岑字子孝,莽以为谒者」。《文选·出师颂》注,考定有二史岑,字子孝者仕莽末,字孝山者当和、熹之际,引《流别集》及《集林》载岑《和熹邓后颂并序》为据。今从《选》注,编入和、安帝间。)

  ◇ 出师颂

  茫茫上天,降祚有汉。兆基开业,人神攸赞。五曜霄映,素灵夜叹。皇运来授,万宝增焕。历纪十二,天命中易。西零不顺,东夷遘逆。乃命上将,授以雄戟。桓桓上将,实天所启。允文允武,明诗悦礼。宪章百揆,为世作楷。昔在孟津惟师尚父。素旄一麾,浑一区宇。苍生更始,朔风变楚。薄伐猃狁,至于太原。诗人歌之,犹叹其艰。况我将军,穷城极边。鼓无停响,旗不暂褰。泽沾遐荒,功铭鼎铉。我出我师,于彼西疆。天子饯我,路车乘黄。言念伯舅,恩深渭阳。介圭既削,列壤酬勋。今我将军,启土上郡。传子传孙,显显令问。(《文选》,《艺文类聚》五十九)

  ◎ 杨伦

  伦,字仲理,陈留东昏人。师事丁鸿。为郡文学掾,久之去职。元初中,郡礼请三府并辟,公车征,皆不就。延光末,征博士,为清河玉傅,免。永建中。拜侍中,免。阳嘉中,征拜太中大夫。大将军梁商请为长史,出补常山王傅,病不之官。

  ◇ 上书案坐任嘉举主罪。

  臣闻《春秋》诛恶及本,本诛则恶消;振救持领,领正则毛理。今任嘉所坐狼籍,未受辜戮,猥以垢臭,改典大郡,自非案坐举者,无以绝奸萌。往者湖陆令张叠、萧令驷贤、徐州刺史刘福等,衅秽既章,咸伏其诛,而豺狼之吏至今不绝者,岂非本举之主不加之罪乎?昔齐威之霸,杀奸臣五人,并及举者,以卫谤ゥ。当断不断,《黄石》所戒。夫圣王所以听僮夫匹妇之言者,犹尘加嵩、岱,露集淮海,虽未有益,不为陨也。惟陛下留神省察。(《后汉·杨伦传》)

  ◇ 辞补常山王傅

  有留死一尺,无北行一寸。颈不易,九裂不恨。匹夫所执,强于三军。固敢有辞。(《后汉·杨伦传》)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05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