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作者前言

作者:克劳塞维茨 字数:1368 更新:2025-01-16 09:30:30

科学的概念不仅仅或者不是主要存在于系统和成熟的学科之中,这在今天已经无须争论了。表面上看,读者在本书中是根本找不到体系的。这里没有成熟的学科,只有一些素材。

本书的科学形式表现在致力于研究战争现象的实质,指出它们与构成它们的那些事物的本性之间的联系。作者在本书中从不回避得出富于哲理的结论,但是当它们犹如一丝细线,不足以引出和说明问题时,作者宁愿扯断它们,而采用实际经验中相应的现象来说明问题。正如某些植物只有枝干不能长得太高才能结出果实一样,在现实的军事艺术园地里也不能让理论的枝叶和花朵长得太高,而是要让它们接近经验,接近它们本来的土壤。

想根据麦粒的化学成分研究出麦穗的形状,这无疑是错误的,因为要想知道麦穗的形状,只要去麦田里看一下就可以了。研究与观察、哲学与经验从来就不允许彼此蔑视或排斥,它们是相互为对方做担保的。因此本书的内容是有内在必然性的,它们或者以经验,或者以战争本身的概念为基础,就像拱形屋顶建在立柱上一样,因此本书的内容是不缺乏依据的[1]。

写出一套系统的、饱含思想和内容的战争理论,也许并非不可能,但我们迄今的理论距此还很遥远。现有的理论竭力追求系统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充斥着各种平庸、套话和高谈阔论,更不要说它们还缺乏科学精神。如果有人想生动地体会一下这种理论,那么可以读一下利希滕贝格[2]从一篇消防规程中摘出的一段话:

如果一幢房子失火,那么人们必须首先试着去防护该房左边房子的右墙和该幢房子右边房子的左墙。因为如果人们,比如说,要去防护位于左边的房子的左墙,那么这幢房子的右墙位于左墙的右边,由于火也在这面墙和右墙的右边(因为我们已经假设房子位于火的左边),因此这幢房子的右墙比左墙距火更近。在火烧至受到防护的左墙以前,如果不对右墙加以防护,那么这幢房子的右墙就可能烧毁。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说,未加防护的东西可能烧毁,而且会在其他也未加防护的东西被烧毁以前烧毁,因此人们必须放弃后者,防护前者。为使人们对事情有深刻印象,必须指出:如果房子位于火的右边,那么就防护左墙;如果房子位于火的左边,那么就防护右墙。

为避免用这样的啰唆语言吓跑有头脑的读者,为避免在精华中掺水而使之失去美味,作者更愿意把他对战争的多年思考,与他相识的智者的交往,以及他的一些经验在其内心唤起和明确了的东西,铸成未掺杂质的金属小颗粒,献给读者。本书表面上联系不是很密切的各章就是这样产生的,但是希望它们并不缺乏内在的联系。也许不久就会出现一位更有智慧的人,呈现给读者的不再是这些零星的颗粒,而是一整块没有瑕疵和杂质的金属。

* * *

[1]很多例子证明,很多军事著作家,特别是那些想要科学地研究战争本身的军事著作家并不是这样做的。在他们的结论中,赞成的和反对的观点是如此相互矛盾,以至于得不出什么像样的结论,还不如两头狮子相互吞食后能剩下两条尾巴。——作者注

[2]利希滕贝格(Georg Christoph Lichtenberg,1742—1799),德国18世纪下半叶的启蒙学者、数学家、作家,德国首位实验物理学教授。——译者注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2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