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的兴起
罗马如何成为基督教世界的中心
新教徒到来
生活在帝国时代的普通罗马知识分子,他们对祖先们世代敬拜的神抵并无多大兴趣。他们每年定期去神庙朝拜几次,不是由于信仰,仅仅是出于对习 俗的尊重而已。当人们神情肃穆地列队游行,庆祝某个重大的宗教节日时,他们只是耐心而宽容的冷眼旁观,少有参与。在他们眼里,罗马人对朱庇特(众神之王)、密涅瓦(智慧女神)、尼普顿(海神)的崇拜是些幼稚可笑的东西,属于共和国初创时期简陋的遗留物。对于一个精研斯多葛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和其他伟大雅典哲学家的著作的人来说,它显然不是一个合适的课题。
这种态度使得罗马人对宗教信仰非常宽容。政府规定,所有人民,无论罗马人、侨居罗马的外国人、以及接受罗马统治的希腊人、巴比伦人、犹太人等等,他们都应该对按法律竖立在所有神庙中的皇帝像表示某种形式的敬意。这就像好多美国邮局挂有总统画像,让人们可以行行注目礼。但这仅仅是一种形式,并无更深的含义。一般来讲,每一个罗马公民都有权赞颂、崇敬、爱慕他个人喜欢的神。这种宗教宽容的结果就是,罗马各地遍布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小神庙和小教堂,里面敬拜着源自埃及、非洲、亚洲的各式各样的神抵。
当 沙皇的宫殿依东方风格而建,这是东罗马皇帝从亚洲和埃及引人的,外形酷似亚历山大大帝的王宫(按他们的自我恭维)。垂死的拜占庭帝国流传给一个不确定世界的这份奇特遗产,以蓬勃的精力在俄罗斯广袤无边的大草原上继续生存,度过了6个漫长的世纪。最后一个佩戴拜占庭双鹰标志皇冠的是沙皇尼古拉二世,可以说,他是在不久前才被杀害的,尸体被扔进一口井里。与他一起死去的还有他的儿子和女儿们。所有他享有的古老特权也一并被废除,教会在俄罗斯的地位又回到了康士坦丁皇帝之前的罗马时代。
不过罗马天主教会的遭遇却截然不同。正如我们在下一章将会看到的,整个基督教世界将面临一个阿拉伯放牧骆驼的先知者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