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二章 三寸金莲

作者:张幼仪 字数:5538 更新:2025-01-06 14:50:22

我的中文名字“邦梅”是由爸那头的家里取的,英文名字“Natasha”则是取自《战争与和平》这本书里的一个人物,因为我比预产期晚了两周出来,妈就在生我之前锲而不舍地读这本书。“邦”代表“国土”的意思,“梅”代表“梅花”。虽然爸告诉过我张家的家谱,说他们的名字都是从祖传的句子中取的,但在我成长的过程中,“Natasha”才是我最认同的名字。我很喜欢写这个字,高高耸起的大“N”后面跟着三个小小的“a”。“Natasha”也很好发音。只有家人才叫我“邦梅”,每当我朋友听到这名字,都会放声大笑。

我在家和爸妈讲英语,定期忠实收看电视节目《脱线家族》(The Brady Bunch)和《鹧鸪家庭》(The Partridge Family),闲来无事会玩玩“猴子在中间”(Monkey in the Middle)、“胜利得大奖”(Bring Home the Bacon)和踢球的游戏。我认为自己和学校其他小孩(主要是白人、中产阶层爱尔兰天主教徒,还有意大利裔)一样是美国人。我到我家附近购物中心的冰激凌店,也总是知道该点什么。

我会从友好冰激凌店(Friendly’s)买咖啡口味或薄荷巧克力碎加小糖粒的冰激凌,要不就在31种冰激凌专卖店(Baskin Robbins)来份石板街冰激凌(rocky road)或杯装雅摩卡杏仁富滋(jamoca almond fudge)。

偶尔,当我一手拿着冰激凌,一手握着找给妈的零钱,走回我们的车子时,我会听到一群在街角厮混的青少年以嘲弄的声音喊着“清客”(Chink)、“华仔”(Chinaman)、“Ching chang chong”。

每当遇到这种事情,我真希望从自己生长的镇上消失算了。那些午后,每当想起我有一张和别人长得不一样的脸,我就躲在家中,躲在那高踞街旁小丘的绿色错层房子里。我可以坐在客厅的大窗边,看着其他像蚂蚁或甲虫一般的孩子从下面飞奔而过。

有一回,我和妈、姐姐在购物中心的试衣间里,姐姐穿上一件洋装,然后用沮丧的声音说:“不行,不行,这件不好,看起来太像‘清客’了。”妈听了扬起手,一副要打她的样子(妈从没打过我们)。她太震惊了。接下来,她带着深受创伤的表情转向姐姐说:“不准你再讲这种话。”

可是,我能体会姐姐的感受,我也不希望自己是中国人。

爸是教授,妈是教育家,两人十几岁就在美国念书,把中文当作第二语言。他们外表年轻标致,和我在镇上看到的其他那些驼着肩膀、拖着脚步、一开口就露出一嘴烂牙的开洗衣店和餐馆的中国人不大一样。我的朋友初次见到我爸妈,一定都会带着惊讶的语气评论:“他们不像中国人嘛!”或是:“他们讲话没有口音啊 !”那时,我就觉得很得意。

在我家车道另一头,有个爸妈还没动手美化的游戏沙场,哥哥、姐姐和我在那儿堆了个小山一般、有壮观的护城河和灌溉系统环绕的大城堡。有时候,我们帮爸在自家的地界边缘栽种枝丫伸展的桧木和紫杉。这时我们会翻动房子四周那片硬邦邦的新英格兰土壤,寻找中国。我在学校听说,我们可以在那儿搭上慢速小船,或是往下挖个洞通到地球的彼端。我常质疑那些故事的真实性,一如脑海深处也总是响起那些故事的声音。我曾假想我们把一块巨石往回拖,露出北京城中一条拥挤大街的情景,那街上挤满了人力车夫和顶着可笑帽子的人。

我老是担心那些中国人接下来会做什么,当他们看到我的大脸从天上的一个大洞盯着他们瞧时,会怎么样?

你问起我的童年。在中国有个传说,从前月亮上住着两姐妹,她们的哥哥住在太阳上。这对姐妹长得很漂亮,因为地上的人们晚上总是盯着她们看,她们觉得局促不安,就要求哥哥和她们换地方住。哥哥笑着告诉她们,白天的人比晚上还多,所以会有更多只眼睛仰望她们。两姐妹打包票说,她们想好了一个防止大家看她们的计划,于是三人就换了地方,两姐妹住太阳,哥哥住月亮。这样一来,如果有人想看这对姐妹,两位姑娘就立刻用七十二根绣花针,也就是太阳光,刺他们的眼睛。

传说的全部内容是这样,可是有许多讲法,有时候说成那对姐妹从没离开过月亮,有时候又说成太阳是两姐妹唯一的家。我是小时候从阿嬷和妈妈那儿听来这两个说法的。阿嬷在乡下长大,当姑娘的时候在田里干活儿。她把月亮里的姐妹指给我看,我对着她们身上随风飘扬的绫罗裙和小巧玲珑的绣花鞋,惊叹于它们的美丽。妈妈在我三岁那年,做了个改变我一生的勇敢决定,她教我想象那对姐妹住在太阳里的情形,又教我要相信视界以外的真相。

我脑子里的天空都被这两对姐妹填满了。晚上,阿嬷为我脱好衣服,再将早上她替我扎的辫子梳开的时候,我就望着窗外,寻找月亮上的姐妹;知道她们在那儿,就安心睡着了。白天我在后院玩耍的时候,头顶和背上一觉得滚烫,就晓得太阳里的姐妹也在俯视我。因为孩提时代分别听过这两部分的故事,所以两边的情节都记在心里了;我看到了太阳里的姐妹,也看到了月亮里的姐妹。

我三岁那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也就是春节前六天,家里庆祝小年,这天也叫灶神节。虽然我们不是乡下人,可是也为了让相信民间神话的用人如愿而遵守这项习俗。我们一年到头都将灶神像挂在厨房的炉灶上面,每天为他烧香,供奉新鲜水果。灶神节这天,灶神爷会上天庭向玉皇大帝禀奏他掌管的人家的优缺点,为了确保灶神爷替自家说好话,用人就准备美食以示对他的崇敬,而且特地在神像前面的神案上摆上黏糊糊的汤圆,好教他吃了以后,一路闭着嘴巴抵达皇天。

因为这些包了红豆沙的汤圆软软乎乎的,所以有人以为它们也可以把小女孩的脚变软。我小时候,女人都有裹小脚的习俗,西方人叫这些小脚丫子“缠足”,可是中国人取的名字要美得多:从南唐时代李后主的一位宫嫔开了这项传统的先河以后,它们就被叫作“新月”或“莲瓣”。这位擅长舞艺的宫嫔因为长得太美了,皇帝就叫人用金属和珠宝编成一朵比真花大的莲花,连同一座池子送她;又要她以丝帛裹脚,在莲花瓣间跳舞来取悦他。她那优雅的舞步在池水映照下,就好比在云间掠过的新月,给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其他女子也开始仿效,把双脚拱成新月那样弯弯的形状。这就是裹脚传统的滥觞。

那缠过的脚有多小、有多美呢?把你的手给我,你大概就可以知道小脚的缠法,还有要怎么样轻轻地把脚趾弯到脚底,直碰到脚跟为止。把你的手掌想成脚底,再把手指想成脚趾,看到我怎么样把你的手指和手掌合拢,弄成一个松松的新月形拳头了吗?这就是缠好的脚。缠到后来,你得用脚后跟和趾关节来走路。如果两只脚的形状缠得完美无瑕,你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在脚趾和脚跟之间的凹陷里塞进三根手指头。

我的母亲有双三寸金莲,她每天早上都用干净的布条把脚裹好,到了傍晚再泡在加了香料的清水里。她走路的时候,身子僵直,臀部摇摆,绣花鞋尖会轮流从裙摆下露出。出身乡下的阿嬷,脚大得像个男人。她说,如果我乖乖的,长大后就会像妈妈一样又白又漂亮,就和月亮里的姐妹一个样儿。我头一次看到月亮姐妹,是在中秋节的时候,这是农历八月十五庆祝丰收的节日。那天一家人先品尝月饼和当令的石榴,半夜再起床聚在后院,一边穿着睡衣打战,一边欣赏高挂当空的明亮满月。阿嬷第一次把我包起来放在臂弯的篮子里带出门赏月,是我两岁时候的事。她要我仔细观察月亮周围那团雾气和月亮表面那些模糊的凹痕。她说,那表示月亮姐妹在上头,声音中带着股惊叹的意味,接着我就看到两个身穿熠熠长裙、脚踩玲珑丝履的姑娘飘浮在月中。那天深夜,我闭着双眼,都还感觉得到月亮在我头脑里发出像耀眼的星子一般的光辉,而且梦见那两姐妹从我头上飘过。

我三岁那年的灶神节,阿嬷教我自己吃掉一整颗汤圆。她说,这样有助于把我变软,可是我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才明白她的意思。妈妈和阿嬷带着一盆温水和厚厚的白棉布条来到我床边,她们把我的脚泡在水里,再用厚的湿布条绑起来。当布条紧紧在我脚上绕完以后,我看到眼前出现一片红,而且没办法呼吸,觉得自己的两只脚好像缩成了小虫一样。于是我开始尖叫,我以为我要死了。

“你哭什么哭?”阿嬷数落我,“每个小丫头都要缠脚的嘛!”

妈妈说我慢慢会习惯的,她也无可奈何。为了转移我的注意力,她在厨房里摆了张小椅子,这样我白天就可以看厨师做饭,而昨天我还理所当然地在这块地上跑来跑去呢!缠脚那天,我竭尽全力地尖叫,房子里都是我的声音。吃午饭前,爸爸和哥哥们还过来安慰我,下午以后,就只有妈妈和阿嬷在厨房里安抚我的情绪。可我就是没办法静下来。我看到厨师的剁肉刀上上下下闪着光,听着鸡骨头在他又砍又剁之下断裂的声音。一听到那声音,我就尖叫,好像我自己的趾头被弯到脚底的时候断了一样。

缠脚要花好几年功夫,必须慢慢地、小心地把脚骨缠断。一个小姑娘的脚形就算缠得完美无缺,还是得继续缠着,才好维持那形状。她未来的公婆会问:“她缠脚那些年牢骚多不多?”如果牢骚多,他们就会重新考虑要不要把她娶过门,因为她会发牢骚,就表示她不够听话。如果我乖,妈妈和爸爸就会告诉人家,我的双脚是对形状美得不得了的金莲,在经历缠脚痛苦的那几年,性情一直平和温顺。可是如果他们没说实话,每个人都会晓得。灶神爷会告诉玉皇大帝,媒婆会警告我未来的夫家,用人会在镇上其他用人面前说我闲话。宝山县每个人都知道张家。要是我不乖,将来就会没人要,我会嫁不出去,成为张家的耻辱。尽管如此,我还是哭闹。

我一连三天坐在妈妈和阿嬷跟前忍受裹脚仪式:拆掉血淋淋的布条,泡在水里,重新绑紧。可是第四天早上,奇迹发生了:二哥再也受不了我的尖叫,告诉妈妈别再折腾我了。

“把布条拿掉,”他对妈妈说,“她这样太痛了。”

妈妈说:“要是我现在软了心肠,幼仪就会自食苦果,谁要娶她这个大脚婆?”

二哥就说现在再也没人觉得缠脚好看了。妈妈又问二哥一遍,如果她不管我的脚,将来谁要娶我。

二哥接腔:“要是没人娶她,我会照顾她。”

当时二哥才十七岁,可是从小被教导得言而有信,妈妈就动了恻隐之心,把阿嬷叫来帮忙松绑。打从那天起,我再没缠过脚。

“神经病”——阿嬷给妈妈的决定下了这么个评语。即使过了几年以后,慈禧太后通过了一连串禁止缠脚的改革,妈妈也准我两个妹妹长着一双大脚,阿嬷还是替我们的将来操心:谁要讨我们这几个大脚婆?我们真是不三不四,既不能整天待在田里干活儿,做男人的帮手,又不能像闺房里的淑女那样安安静静坐着不动。

不知不觉地,我的脚变成了我的护身符,带着我进入一个崭新、广大、开阔的世界。我在厨房里跟着厨师从砧板绕到炉灶,剥虾壳或做其他琐事的时候,可以轻松地站着。妈妈坐在远离炊火的一张椅子里,懒散地发号施令。我那两只脚的力气,也成了我的挡箭牌,使我免受堂兄弟姐妹的揶揄。他们喊我“小村姑”的时候,我就反唇相讥,然后尽快跑开。在后院追踪甲虫的时候,如果它们想逃跑,我就用脚后跟把它们踩扁。

我十二岁那年,妈妈生下第十二个,也是最后一个小孩四妹。她生产的时候昏了过去,做医生的爸爸以为我们快要失去她和娃娃了,就把七弟和八弟喊到楼上妈妈的房里,叫他们在一个钵里撒尿,然后直接端到妈妈的鼻子下面。小男孩的尿味重得像阿摩尼亚,妈妈一闻就醒了过来,可是我们都怕得要命。四妹呱呱坠地以后的几年,妈妈身体一直很弱,所以由我帮小娃娃把饭嚼烂,带她出去玩,好让妈妈在屋里静养。

有一天,我在后院和四妹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把她给摔在地上。她先是一愣,过了几秒才放声大哭。爸爸正巧看到她摔下来,立刻从屋里跑出来,抄起四妹,甩了我一耳光,说我应该小心一点儿,又说我东跑西颠,野得像个乡下丫头。

那是我这辈子爸爸唯一一次打我。他带着四妹回房以后许久,我还待在院中落泪。那天近傍晚时分,身子还很虚弱、几乎从不把便鞋的底子弄脏的妈妈走出屋子,坐在我旁边。她用手擦去我的泪,紧紧搂着我说,要像天上那对姐妹一般自由自在是很难的。没人能看见她们,她说,她抬起半闭的眼睛看着太阳,可是她们就在那儿,在新居里欢欢喜喜地跳舞和嬉戏。

台湾智库版译作《欢乐满人间》。——编者注

侮辱华裔的说法。——编者注

ammonia,氨水。——编者注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