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们乃可下一结论:神经病致病的第三个因素,即对矛盾的易感性the susceptibility to conflict,其与自我发展的关系正等于它与里比多发展的关系;于是我们对于神经病起因的见解就扩大了。第一是性的剥夺这一最普通的条件,第二是里比多的执着迫使性神经病进入特殊的途径,第三是自我的发展既拒斥了里比多的特殊的激动,于是乃产生矛盾的易感性。因此,这个事实并不如你们所揣想的那么神秘而难解。然而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也还未能完成;因为还要增加许多新事实,还有一些已知事件要作进一步的分析。
为了说明自我发展对于矛盾的趋势从而对神经病的产生的影响,我可要举一个如下的例子,这个例子虽全出于想像,但未必即无其事。我可给它一个内斯特罗的滑稽剧名称:《楼上和楼下》on the ground-floor and in the mansion。假设有一佣工住在楼下,富有的主人住在楼上。他们都有孩子,我们可假定那主人允许他的小女孩和佣工的小女孩自由 玩耍而不加监视:她们的游戏很容易变为“顽皮的”,即带有性的意味;她们装作父亲和母亲,互相窥视大小便或更衣的动作,互相刺激生殖器官。佣工的女儿也许装扮诱惑 人的女人,因为她虽仅五六岁,但已知道不少关于性的事件。这些游戏的动作,虽为时很短,但已足以引起这两个孩子的性的激动,而在游戏停止之后,有若干年的手淫行动。她们的经过虽同,但结果大不一样。佣工的女儿或将持续手淫的行动,直到开始行经时为止,那时停止手淫当无困难;几年之后,找到一个爱人,或许生一个孩子;在生活上,东寻出路,西寻出路,也许成了一个著名女演员,而以贵族夫人终其余生。也许她的一生没有这么显赫的成功,然无论如何,决不会因未成熟的性活动而受其害,她不但没有神经病,而且能舒服过活。至于那主人的女儿则大不相同。她在孩子时,很快就有罪恶之感;不多时后,她就竭力摆脱了手淫的满足,但内心总仍不无闷闷之感。等到年稍长大而略知性交 时,乃不禁产生无名的恐怖,希望最好永无所知。也许她又会觉得有不可遏制的手淫冲动,不过她不愿意告诉他人。当她可以结婚时,神经病会突然发作,使她反对结婚和生活的享乐。假使我们由分析而了解这种神经病的经过,就会发现这个受良好教育的,聪明的,理想的女子已经完全压抑了性的欲望 ;然而这些欲望 可无意识地附着于她在幼时和游伴所共有的若干邪恶的经验之上。
这两个女子虽有相同的经验,但有不同的结局,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一女子的自我有一种为另一女子所没有的发展。就佣工的女儿而言,性的活动无论在她的幼时或年长时,都似乎自然而无害。主人的女儿既受良好的教育,乃采取她所受教育的标准。她的自我受如此刺激之后,乃形成一种女人的纯洁寡欲的理想,与性的动作不能并存;而她的理智的训练又使她轻视自己应尽的女性的义务。她的自我中的这种高尚道德的和理智的发展,便使她与性的要求互相矛盾。
关于里比多的发展还有一个方面,我想在今天加以探究,这不仅因为由此可以扩大眼界,而且由此也可证明我们所定的自我本能与性本能的严格而不易了解的界限,是有相当道理的。现在若讨论自我和里比多的发展,便不得不特别注意前所疏忽的一个方面。老实说,二者都由于遗传,都是全人类在远古及史前的进化的缩影。就里比多的发展而言,这个种系发展史的起源,我想是显而易见的。试想有些动物的生殖器和嘴有很密切的关系,有些动物的生殖器和排泄器不分界限,有些动物的生殖器则为其运动器官的一部分;波尔希的名著描写这些事实颇饶兴趣,可供参考。可以说,动物因为性组织的形式而有种种根深蒂固的倒错现象。至于人,则这个种系发展史的方面不很显著,这是因为基本上属于遗传的性质都要重新由个体习 得,而这也许是因为原来引起这种习 得的条件,现在仍然存在并对各个体产生影响。我以为它们本来产生一个新反应,现在则引起一个倾向了。除此之外,每一个体的既定发展途径,也可因受外界的印象而有所变动。但是使人类不得不有这种发展而现在仍能维持不变的势力,那是我们已经知道的;这就是现实所要求的剥夺作用;或者假使我们要给它一个真名,就可称为必要性,或生存竞争。必要性是一个严厉的女导师,教会我们许多事情。神经病患者却是这种严厉产生的恶果;无论何种教育都不免有此危险。这个以生存竞争为进化的动力的学说,不需要减削“内部的进化趋势”inner evolutionary tendencies的重要性,假使这种趋势是存在的。
性本能和自我保存的本能遇到现实生活的必要性时所表现的行为不一样,那是值得注意的。自我保存的本能和一切隶属于自我的本能,都较易控制,很早就接受必要性的支配,而且使其本身的发展适应现实的旨意。这是可以了解的,因为它们若不服从“现实”的旨意,便不能求得所需要的对象,而个体若没有这些对象,便不免于死亡。至于性的本能则较难控制;因为它们从来就不感觉到对象的缺乏。它们既好象是寄生地附丽于他种生理机能之上,同时又可在本身求得满足,所以它们最初本不受“现实”必要性的教育影响;就多数人而言,其性本能可以在这一或那一方面终身保留这种固执性,或“无理性”,不受外界的影响。而且一个青年的可教育性,大概在性欲勃发的时期即告结束。教育家都知道这一点,而且都知道如何应付;但是他们也许肯接受精神分析的结果的影响,而把教育的重心移到吸乳期起的幼年。小孩常在四五岁时已经成为一个完成的生物,只是后来才逐渐显现其所禀赋的才能而已。
我们若要充分了解两组本能的含义,便不得不稍稍离开主题,而将那些可视为经济的方面之一也包括在内;这是指精神分析的一个最重要的,而又最不易明白的部分。我们或可提出下面的一个问题:心理器官的工作,是否有主要的目的?我们的答案以为其目的在于求乐。我们整个的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去求取快乐而避免痛苦,而且自动地受唯乐原则the pleasure-principle的调节。我们最想知道的就是何种条件引起快乐,何种条件招致痛苦,但这种知识正是我们所欠缺的。我们只能揣想:心理器官内刺激量的减少、降低或消灭,便足以引起快乐;而刺激量的增高,便足以召致痛苦。无可怀疑的是,考虑到人类所可能的最强烈的快乐,乃是性交 的快乐。因为这种快乐的历程,系于心理激动及能力分量的分配,所以我们称这种考虑为经济的。我们似乎可在侧重快乐的追求之外,用其他较普通的文字描写心理器官的动作。那时,我们可以说心理器官是用来控制或发洩附加于本身之上的刺激量或纯能量的。性本能的发展显然自始至终都以追求满足为目的;这个机能可以永远保存不变。自我本能最初也是如此;但因受必要性的影响,立即知道用他种原则来代替唯乐原则。它们既认为避免痛苦的工作和追求快乐的工作同等重要;于是自我乃知道有时不得不舍弃直接的满足,延缓满足的享受,忍耐某些痛苦,甚至不得不放弃某种快乐的来源。自我受了这种训练之后,就变成了“合理的”,不再受唯乐原则的控制,而顺从唯实原则the reality-principle去了。这个唯实原则归根结蒂也是在追求快乐——不过所追求的是一种延缓的,缩小的快乐,因为和现实相适应,所以不易消失。
由唯乐原则过渡到唯实原则,乃是自我发展中的一个最重要的进步。我们已知道性本能后来也随着勉强地经过这个阶段;不久还可以知道人的性生活的满足仅因为有了外界现实的这种微弱的基础,将会有何种结果。现在在结论中还可提出关于本问题的一句话。假使人类的自我有和里比多相类似的进化,那么你们如果听说自我也有所谓退化作用,就不至于惊异了,而且还会希望知道自我回复到发展的初期阶段在神经病中究竟能占何种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