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八七 地方官制

作者:黎东方 字数:1280 更新:2025-01-06 14:15:09

唐朝的地方行政系统,是州(郡)、县两级制。

州(郡)按户口多少分上、中、下三类,满四万户为上州,满二万五千户为中州,二万户以下为下州。开元期间,特设四辅州(京畿之地)、六雄州、十望州、十紧州(以上三种州均在军政要地),加于上、中、下三州之上,形成七等。州长官为刺史,下属有别驾、长史、司马等。

县分八等,京县,设在京师之地;畿县,设在畿辅之地;望县,满四千户;紧县,满三千户;上县,满二千户;中县,满一千户;中下县,不满一千户;下县,不满五百户。县长官为县令,下属有县丞、县尉、主簿等。

在与州(郡)平级但较为特殊的地区设府,政治地位在州(郡)之上。

一种是首都地区,如西京长安地区为京兆府,东都洛阳地区为河南府,北都太原地区为太原府。一种是重要地区,如凤翔、成都、河中、江陵、兴元、兴德。府设长官为府尹,后改为留守,下属有别驾、长史、司马等。

在重要军事大区设都督府。

都督府,或称大都督府,分为上、中、下三类。其由亲王任都督,但在京师遥领,实际事务由长史主管。都督府仅管本地区的军事,民事由当地的刺史管理。

在边疆地区设都护府。

都护府,或称大都护府,主管少数民族事务。其也由亲王任都护,同样在京师遥领,实际事务由长史主管。著名的都护府有安东、安南、安西、安北等。下设都督州,长官为都督,由少数民族酋长担任。版土归朝廷,赋税自主,人称羁縻州。

军事方面有节度使、经略使、防御使、团练使等。

节度使,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总管和唐朝前期的使持节都督。唐睿宗时将此改造为节度使,设置于全国边境八个重要军事地区。到唐玄宗时,进行了调整,共置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东、范阳、平卢、陇右、剑南、岭南(岭南为经略使,职能等同节度使)十节度使,以经营民族事务。节度使为藩镇长官,驻地称为镇衙,所统之兵称衙兵。其下属有副大使知节度事、留后、行军司马、副使、判官、支使、掌书记、推官、巡官等等。到安史之乱后,节度使遍布全国各地,手握军政双重大权,各自形成了割据、半割据的状态,成为唐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防御使,安史之乱后,由州刺史兼统地方防御部队,建防御使之名。

团练使,地方团结兵(对地方壮丁加以组织与训练的部队)的长官,也多由州刺史兼任。

唐人将所有的官员分为内外官,内官指的是京官,外官指的是地方官。起初,风气重内官而轻外官,因京官实际地位高,待遇优越,且容易升迁。有些外官将京官上任比喻为登仙路。然在安史之乱后,整个观念发生了颠倒,变成了重外官而轻内官。其原因是中央政府财政极为困难,常常发不出官员的俸禄,而地方政府,尤其是节度使所在的藩镇,利用权力包揽当地的赋税,对其属官能给予较高的俸禄,由此,京官大批地向地方流去。此外,中央政府的权力遭到极大的分割,在很大的程度上不得不依靠地方政府,内官的形象相应一落千丈,相形之下,外官的形象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1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