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中一点,圆中一点,
横横竖竖,圆中一点,
唰——,再画个大圆,三个半圆,
头发三根,头发三根,头发三根
一下子就变成了个老板娘!”
(书在这里附了一张很有意思的插图,一看就知道出自孩子的手,可惜没法敲出来啊,大家就动脑筋想象一下吧:)
就这样边唱边画。最后画出了一个老板娘的头像。在巴学园里,孩子们每天都可以从自己喜爱的功课开始学习,因此早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这个习惯就是:“如果在人声嘈杂的情况下自己就不能学习了,那是不行的。必须做到:不论周围环境如何吵闹,都能立即把精神集中起来!”所以孩子们这会儿对什么“圆中一点”的歌声毫不介意,甚至有的孩子还跟着一起唱了起来,可是大家的目光却仍旧集中在自己的书本上。
小豆豆看的是一本近似民间故事的书,主要情节是:有一个财主家的姑娘,因为爱放臭屁,总也找不到婆家,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这个姑娘很高兴,结果在举行结婚典礼的那天晚上放了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响的屁,这股臭气把睡在床上的新郎吹得在屋子里飞着转了七圈半,然后就断气了。所谓书中的“有趣插图”,画的就是这个新郎被吹得在屋子里到处飞时的情景。后来这本故事就成了大家要抢着看的书了。
总之,在早晨从车窗射进来的阳光照耀下,全校学生根本不顾拥挤,正如饥似渴地看着书。这个场面,校长看在眼里肯定会非常高兴的。
结果,大家当天就在图书室里度过了整整一个白天。
而且从那以后,每逢下雨天不能到外边去的时候,或者在其他的一些情况下,这个图书室就变成了大家集会的场所。
后来有一天,校长对大家说:
“过几天得在图书室附近修个厕所啦!”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校长看到孩子们看书时都把大小便憋到最大限度,等到往礼堂对面那个则所跑去的时候,每个人的那副样子都够瞧的啦!这是发生在今天下午的事,放学后,小豆豆正准备回家,大荣同学跑过来悄声对她说:
“校长生气了!”
“在哪儿?”
小豆豆问道。因为她还从来没看到过校长生气,所以感到非常惊讶。大荣同学由于跑得很急,再加上似乎有点紧张,那两只可爱的小眼睛鼓得溜圆,停了一会儿才翘着鼻子说:
“在校长家的厨房里。”
“走,去看看!”
小豆豆拉着大荣同学的手。立即向校长家厨房跑去。校长家紧挨礼堂旁边,厨房离学校的后门很近,那次小豆豆掉进厕所后面的掏粪池时,就是从这个厨房进去在洗澡间里给她洗得干干净净的。吃午饭时,那些“海里的”和“山里的”菜也是在这个厨房里做出来的。
他们两人轻手轻脚地走到厨房跟前,从关闭的门里传来了校长那好象确实发火的声音。只听那声音说:
“您怎么能那样随随便便地说高桥同学‘有尾巴’呢?”
接着又传来小豆豆那班女班主任老师对这发火声音的回答:
“我当时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正好看到了高桥同学,觉得他很可爱,因此才讲了那句话。”
“当时那句话意味着什么,您难道还不理解吗?我在高桥同学身上花了多大精力,您难道就一点不知道吗?”
小豆豆这时才想起了今天早晨上课时的事。今天早晨这位班主任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
“在很早以前,人是有尾巴的。”
这是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所以大家都很喜欢听。用大人的话来说,这就等于介绍进化论的入门知识,总之是件非常新奇的事。特别是老师还说到:
“所以,直到如今,人们身上还残留着一个叫做尾骨的东西。”当听到这句话时,小豆豆和大伙就你问我,我问你地找起尾骨在哪儿来了,教室里热闹得简直象开了锅似的,整个故事讲到最后时,那位女老师又开玩笑地说道:
“现在是不是还有留着尾巴的人哪?高桥同学恐怕就有吧?”
高桥赶紧站起来,摆着小手认真的说:
“没有,没有!”
想到这里小豆豆明白了,原来校长是为这件事生气。
这时校长的声音听上去不是在发火,而是变得很伤心了:
“您考虑过吗?高桥同学听您说他有尾巴时,他是什么心情吗?”
这回听不到女老师的答话了。小豆豆心里真不明白,为什么校长对尾巴这件事如此大动肝火呢?她想:假如老师问我:“有尾巴吗?”我可是会高兴得不得了哪!
的确如此,小豆豆身上没有一点毛病。所以即使被人问道:“你有尾巴吗?”她也毫不在乎。然而高桥同学就不同了,他的个头不会再长高,这一点他本人早就知道了。所以校长在运动会上安排的比赛项目都便于高桥同学取得 “怎么样?现在就几个人分成一组,首先用老师们带来的砖砌个炉灶。然后每个组再分工到河边淘米,放到火上煮起来以后,最后再做肉汤。好,赶快动手吧!”
学生们先用猜拳等各种方式分了小组。全校不到五十名学生,立刻就分出了六个小组。挖了坑,用砖在四周砌好。上面用细铁丝搭个类似横架的东西,修一个能放锅或饭盒的台子。这时有几个孩子在树林里拾来了很多树上掉下来的干树枝当柴禾,也有的到河边去淘米。大家分别干着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小豆豆自告奋勇负责切菜、做肉汤。另外一个比小豆豆高两级的男孩也分工切菜,但他切的菜简直不成样子,大的特别大,小的又特别小。然而这男孩毫不气馁,鼻子尖上都挂满了汗珠,还一个劲地切着。小豆豆却学着妈妈的样子,把大家带来的茄子、土豆、葱、牛蒡菜等切得很带劲儿,大小正适合大家吃。后来又想到了一样菜谱,即把黄瓜和茄子切成薄片,用盐拌一下,非常细心地做了个凉菜。而且还不时地教那位正在全力以赴切菜的高年级同学:“你看,这样切好吧?”这时她甚至觉得自己仿佛成了一位母亲。大家都很佩服小豆豆做出来的盐拌凉菜。小豆豆两手叉腰做出很谦虚的样子说:
“我这只是随便做做罢了。”肉汤的调味是根据大家的意见决定的。不管哪个小组都传来了欢快的笑声,这个嚷:“哈!太香啦!”那个叫:“啊!太美啦!”还有的高声赞叹:“哎呀!没想到这么好吃啊!”树林中的各种鸟类唧唧喳喳叫个不停,好象要和孩子们凑趣大大热闹一场似的。不一会儿工夫,从各个小组的锅里都飘出了香味。大部分孩子过去在自己家里从来没有盯盯地瞧过饭锅,或自己来掌握火候,一般都习惯于把桌子上摆好的饭菜吃进肚子里去。所以这次就有了特大的发现,其中包括体会到了如此这般自己动手的辛苦和乐趣,了解到了食物到嘴以前竟然要经历这么多道手续等等。所有炉灶的饭菜终于都做好了。校长叫大家在草地上清理出场地,以便各组都能团团围坐在一起。然后再把饭锅、饭盒等端到各个小组面前。但小豆豆那组却不得不等一会儿才能把做好的饭菜端过来,因为小豆豆心里早已经打定主意,无论如何也得学妈妈的样子,做做那个掀开锅盖后口里“啊——嘘嘘嘘嘘”的动作。
只见小豆豆故意“啊——嘘嘘嘘”地嘘了几声,又用两只手揪住耳垂,然后才说了声:
“好啦!”
虽然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但还是搓了搓耳垂才把饭菜端到大家面前。同学们谁也没夸这套动作“很棒”,但小豆豆自己却感到很心满意足。
大家注视着自己面前茶缸和饭碗里冒出来的热气,肚子早已经饿了,更何况这又是自己动手做出来的饭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