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二章 为何求知(1910——1918) 6、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_毛泽东传

作者:罗斯·特里尔 字数:1515 更新:2025-01-15 14:43:44

“中国也需要这样的伟人!”毛泽东情绪激昂地对萧说,中国也要富强起来,“才不致蹈安南、朝鲜、印度的覆辙”。他引用了学者顾炎武(1613—1682)的一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毛泽东翻开《世界英雄豪杰传》,大声地向同学———他们还不习惯老老实实地坐着听他宣讲———朗读其中关于乔治·华盛顿的一句话:“只是在华盛顿的领导下,经过八年艰苦的战争,美利坚才赢得了胜利和独立。”[4]

就像看到了地平线上方的一丝光亮,年轻的泽东开始注意西方了。当时以及后来,他一直在思索中国应该从西方借鉴什么而对西方本身如何并不感兴趣。美国已完成了一场革命,那么中国呢?

毛泽东喜欢读描写中国古代皇帝的书,对英雄的爱好使他想了解更多的伟大人物。其中有两个皇帝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一个是秦始皇,统一天下的中国铁腕人物;另一个是汉武帝,是很有军事头脑的一代王朝的奠基人,他帝号中的“武”字即来于此。

同学们都很敬佩毛泽东对《三国演义》等传奇小说的掌握,他们喜欢听他复述其中的精彩片段。但是毛认为小说描绘的都是历史上发生的真实事件,这使得每个人都感到震惊。他曾和历史教师去争辩这件事,诅咒任何同意那位教师观点的同学,甚至用椅子打了一个同学。毛泽东不愿意接受批评,正像他后来在回顾这段学习生活时所承认的那样。[5]

为了这事他甚至找到校长那儿,当这位博学的校长也不同意他的观点,即不认为《三国演义》是战国时期[6]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时,他给湘乡县令写了一封请愿书,要求撤换校长,并强迫那些摸不着头脑的同学签名。

毛泽东是一个刚直的孩子,他不会通过变通来保护自己。他对在韶山时就使他如痴如醉的小说的看法如此天真、固执。

《三国演义》事件使他在东山的日子更糟,同时通过这件事也可以看到他后来思维特点的影子:思考方式偏执、坚持己见、任性地否定简单的事实、藐视异见。

毛的成绩很好,试读五个月后,校长允许他继续留在学校读书。虽然好的学习成绩对孤寂的他是一种安慰,但事情总是有两方面,一些学生因此更加嘲笑他褊狭的热情。于是,他开始考虑离开这所学校了。

在东山,毛泽东大大地开阔了眼界。现在,他又想周游湖南,看看长沙。

两次回韶山———一次在春节,一次是在初夏学期结束时———更坚定了他要实现自己理想的决心。毛顺生温和多了,但仍缺乏远见。“你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学业当上先生,回来光宗耀祖?”父亲问道。[7]

1911年9月,毛泽东挑着行李离开了湘乡。爱弥·萧自己也对东山有些不满,和泽东一起离开了。他们步行到湘潭,毛泽东在那里想申请进一所高小读书,因为年龄太大、个头太高而被拒绝了。[8]

毛泽东还有一条退路,他已请东山的一位教员在长沙的一所中学为他疏通一下。萧和毛泽东挤进从湘潭开往省会长沙的小轮船的三等舱。让毛泽东感到高兴而又惊讶的是,他没有费劲就进了一所漂亮的学校:湘乡驻省中学。

萧回忆说,长沙熙来攘往的人群使毛泽东“兴奋得讲不出话来”[9]。当时长沙有80万人口,气候炎热,缺少特色,又脏又乱。在1904年辟为通商口岸和外国通商后,长沙有些繁荣了,并且日益成为反抗清朝廷革命的堡垒。

毛泽东在这里 英雄仍然是17岁的毛泽东崇拜的对象。但是,君主不再在他所崇拜的英雄之列。在一次激进的行动中,他成为全校 那时所谓的社会主义是指带有集体主义色彩的社会改革,马克思主义还没有在东方地平线上出现。士兵毛泽东却深为所动,他热情洋溢地写信给以前的同学,向他们介绍社会主义这个颇有吸引力的概念,可是只有一位同学回信。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9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