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亿人口要进入一个新的组织网络,这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很棘手的问题,因为中国大部分地区仍被某种神秘气氛所笼罩。在这张白纸上没什么可写的—毛泽东把中国民众比作一张白纸。毛泽东遇到了难题。再说,这张白纸在这位书法家面前并不是纹丝不动的。
要使中国启动向前,毛泽东需要调动社会所有方面的力量。在他 毛泽东首先颁布的国家法令是婚姻法和土地法。两部法律都给旧中国以打击,而且似乎赋予了集群性强的中国老百姓以个性。毛泽东试图给农民以选择配偶的自由,给他们一份自己的田地。但是,让人民获得个人自由并不是毛泽东的最终目的。他心中有新的、美好的设想。在这一新的计划中,中国的民众将再次成为一种摆设,就像他们在封建主义辉煌的大厦中一样。毛泽东无意把中国变成杰弗逊式的小农耕作地。
第一步是要砸碎地主的统治,把土地分给农民。这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几乎像宗教的饭依一样,因为这一步解除了农民身上的枷锁,成千上万的地主一夜之间一贫如洗,很多被处死。
这是一场风暴而不是气候的变化。风暴过后,农民很快就要把他们的土地交给公社。
在政治上,毛泽东仍然实行家长式的统治。中国太落后,不能向现代化作一次性的飞跃。实现民主和平等—毛泽东崇尚的价值观—是非常艰难的。
一部婚姻法和一部土地法不可能一夜之间完全消除旧中国的各种弊病,社会秩序仍然需要监督保护。
思想意识至少被语录统一了起来,中国终由“人民”掌权,和平到处受到“帝国主义”的威胁,苏联是全世界“民主的典范”。《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出版发行,为中国提供了规定的用语—这本书在1951年印刷了200万册。如果说不是灵魂的话,至少语言已经归于一致。
数十年后再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仍可以看到它在1950年形成时期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