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久保京介同芝山乙男取得联系,在四谷的一家不显眼的咖啡馆初次会了面。
在这以前,中久保曾经三四次设法同有末晋造的信里介绍的芝山乙男联系。可是,芝山乙男非常慎重。中久保试用了两三种方式,好容易才安排好了这次会见。
那家咖啡馆也是对方指定的。
及至见到芝山乙男,一看原来他是个温柔敦厚的中年绅士。头发已经花白,但是红光满面,那粗黑的眉毛尤其给人很深的印象。
两人在咖啡馆初次会面,觉得有点尴尬。中久保刚要讲正经事,芝山就制止了。
“等会儿另换个地方再领教吧。”
但是,初次见面的两个人并没有什么话可谈。他们只讲了一些客套话,就走出了咖啡馆。
那是晚上八点钟左右。这个时刻也是芝山方面在电话里约定的。
“前面由我来领路吧。”
芝山简短地这么讲了一句,叫住了驶过的一辆出租汽车,吩咐司机向上野方面开去。
在车里,两个人也不免有些尴尬,因为没有共同的话题。“今天天气哈哈哈”,然后就扯不下去了。
中久保京介知道汽车沿着不忍池边上行驶。他心里有点不安,不知会给带到什么地方去,可这是他自己先约人家的,就也只好信赖芝山乙男了。
汽车在住宅街的一处停下来。那一带路灯稀稀落落的。石垣上是一排排高大的房舍。
他被领入一家小小的旅馆。在灯光映照下,素净的玻璃招牌上浮出一个艳冶的字号:“花月”。
芝山乙男走进了门。他向旅馆里的人打了个招呼,马上就把中久保京介叫进去了。他们爬上了狭窄的楼梯,走进六铺席左右的肮里肮脏的房间。
“这样的房子才方便呢。”芝山乙男那浓眉下的眼睛露出笑意。“在这里咱们都不会碰到熟人的。”
这个房间的席子和纸隔扇都很粗糙,冷飕飕的。两个人夹着油漆剥落的朱红色桌子对坐,喝着老妇端来的茶。
“这一阵子实在失礼了。”
芝山乙男这才真正寒暄起来。话里含有道歉的意思,因为中久保京介和他联系,他迟迟没有搭理。
中久保京介一开始就说明了自己的来历。他还明确说出是有末晋造介绍他来找芝山的。
芝山乙男目前以销售汽车零件为业。但是中久保并没有直接向他做买卖的地方联系。他是通过间接方式联系的,一切都是按照有末晋造给他的芝山的名片后面所写的指示来办的。
芝山乙男重新询问了中久保京介的真实意图。中久保京介老老实实地说明了全部来意。如果这方面稍有隐瞒,对方就会生疑,什么也不肯谈了。
“其实,我也收到了有末君的信,”芝山乙男说。“您来联系了好几次,不过这可是随便不得的啊。”
芝山似乎也和有末一样,是个极其慎重的人。
初次会面没有谈出什么,两个人的关系还不够融洽。最初,双方都互相摸底。两个人之间隔着一道墙,阻碍着情谊的交融。
一开头谈的是有末晋造的情况。在目前情况下,他是两个人唯一的共同话题。
这个旅馆出入的客人不太多。只是在谈着话的时候偶尔可以听到轻轻踏着楼梯走上来的脚步声。
中久保京介和芝山会了五六次面后,芝山才开始一点点地谈起“情况”。中久保京介一直耐心地等待芝山启口。
“正如有末君所说的,我是已故经济评论家江木务的好朋友。有一个时期,我还协助过他的工作。”
芝山就这样谈起来了。
关于江木务,大致的情况中久保京介也已经知道了。有末晋造的来信是这样说明的:
“提起江木务先生,您一定会立即想起这个名字吧。作为经济评论家,他以对经济问题具有敏锐的分析能力而知名,论理犀利明确,一时成为新闻界的宠儿。
“这个人在两年前以经济考察官的身分去美国。也许您已经在报纸上读到过,他在任期还没满就回国的时候,患了神经衰弱,最后因服用安眠药过量而死亡。另外也有人断定他是自杀的。”
收到有末晋造的信以后,中久保尽量把江木务写的文章找了来阅读。有些文章已经编成书,有的还只是刊登在综合性的杂志上的。
作为经济评论家,江木务是战后的先驱之一吧。现在重读他的文章,只觉得其立论的正确,不是他人所能比拟的。
他不愧为通商产业省官员,笔下从不发挥空洞抽象的理论,总是以具体情况为基础。由于他出身调查部门,所以掌握着丰富的资料,分析都有数字根据,这是他文章的显着特点。这个年轻官员的文章很容易就被战后人数不多的评论界所接纳,其原因是不难理解的。
中久保京介所蒐集的刊登江木的文章的杂志就有十几种。由此可见他是怎样活跃地不断从事写作。当时报纸曾报道他患了神经衰弱,回国后不久即病死的消息,可是有末晋造在信里对这件事提出了下述疑问:
“但是江木务先生为什么患了这么严重的神经衰弱呢?江木先生精通英语,年轻时毕业于美国的一个地方大学。他患神经衰弱的原因绝不是不懂外语或者不堪寂寞,这一点是摆得很清楚的。那末,究竟原因何在呢?这一切今天都成为隐谜。他也没有留下遗书。不,也许留下了,但是没有发表。”
有末晋造好象在暗示江木务的死与当时日本某些内幕有关系。
为了预先获得一些知识,中久保京介在会见芝山以前曾找过两三位经济评论家,向他们打听了江木务的情况。
他们一致肯定江木务的才华。当然,也有或多或少都提出些批评,但是没有人否定他是当时卓越的经济评论家。然而一提到江木务的死,有一两位评论家就露出了耐人寻味的微笑。他们就那么含蓄地笑了笑,不再说下去了。
为了弄清江木务这个谜,中久保京介曾向某报社要到了情报。内容是这样的:
“江木务是以 “芝山先生,您虽然这么说,可是那样做不是更加危险吗?”
“当然喽。不过,叫我现在就来谈,思路还没理好,我想从从容容考虑一下,把它整理成文章。您读完请马上烧掉。务请您答应这一点。”
“遵命,一定照办。”
“我相信您。不过,在这里只能谈这么一点:同江木君会餐的旅美日侨同志会的头面人物当中,有一个人显然与某派系有联系。要是江木君把他所发现的某种东西透露出去,从那个人所处的立场来说就要为难啦。如果只是个公司职员的话,倒还不要紧;正因为是江木君,可就不好办啦。江木君作为经济部门官员,头脑非常灵敏;作为调查人员,具有高明的手腕,又有一种正义感。如果将来他在经济评论中把这个秘密泄露出去,对方可就不得了啦。”
大约一个星期之后,中久保京介收到了芝山乙男寄来的、附有那篇“文章”的信。
中久保京介迫不及待地拆开了。
“——别来无恙吗?
“当时虽然答应了您,及至动笔写的时候,就要考虑种种问题了。不过我还是尽可能地写了。但是,请您把它作为‘现代神话’来读吧。如果说在现实的世界上竟有人干了这样的事情,是很难令人相信的。您读过之后,大概也不会立即认为这是真实的事情。那就好啦。您就当作一个现代神话来读吧。
“再者,下面所谈的事情与您从有末君口里听到的总理厅特别调查部的活动有一些关系,我想您多少会感兴趣的。
“日前我曾向您讲过旅美同胞同志会的事情。长期担任旅美日侨同志会会长的姓大隅(化名)的人,在纽约的日侨当中是个头面人物。这位大隅的女儿嫁给了某大钢铁公司总务部长畠山尚之这么个人。这位畠山先生毕业于波士顿大学,简直可以算是个二世。畠山夫人是社交界首屈一指的人物,据说连驻日美国高级官员和高级军官都欣然出席她举行的宴会。就象这样,她有赖于乃父在美国的势力和丈夫畠山先生的权势之处甚多。
“畠山这个人曾任矿业同盟理事长。战后,日本最大的钢铁公司解散,开始分成为所谓三大系统来经营。他深深受到美军总司令部经济科学局、情报部以及民政局的信赖,在幕后进行活动。
“总之,这位畠山先生和他的岳父大隅先生是从幕后推行日美经济策略的日本方面的重要人物。
“前面已经说过江木君的事情。江木君在纽约参加会餐的时候,大隅先生也在座。当然不能说间接使江木君缩短生命的是大隅先生,可是至少可以推想,那一伙人当中的一个用某种手段把江木先生弄瞎了。江木君患神经衰弱的原因,绝不仅仅是社会上宣传的与外务省分支机构的争权、本省不重视他的报告,或是他怕日本的新闻界会遗忘他而感到焦虑等等。他谅必是因为同以大隅先生为首的旅美日侨组织的有力人物往来的过程中,窥到了日美两国之间的秘密经济资金的实体,随后幻想自己会遭到什么人的暗算而担惊受怕,才患神经衰弱的。
“秘密资金。——
“这样讲,说不定您又感到可笑了。您会认为那才是神话呢。您也许不相信如今在科学的世界经济关系中,还会有那样怪诞的资金。可是,它实际上是存在的。”
中久保京介读到这里,觉得碰上了经常象幻影似的在自己头脑中晃动的黑色物体。
芝山乙男暗示的不就是V资金嘛!
芝山乙男的信里接着说:
“总理厅特别调查部光凭规定的活动费(预算)进行工作是有困难的,这一点您从有末君也屡次听到过。在国内,调查部还从事特别工作以补充活动费之不足。可是,光凭日元来掌握对外情报网是极其困难的。
“这样,无论如何也得把筹措到的资金换成美元。不管怎样简陋,也得考虑设置对外情报网。为了这双重目的,就开了对外的窗口。这个窗口就是前面提过的大隅先生的女婿、现任某大钢铁公司总务部长的畠山尚之先生开的。也就是说,畠山先生命令在西德的波恩设立了某大钢铁公司的办事处。于是就把上述日元兑换为美元,换个名义存入外国银行,作为对外情报活动的资金。
“这里令人想起警备局参事官S先生的事情。S先生是战后日本最早的外事谍报机关的驻外分支机构负责人。由于他精通法语,表面上就以大使馆参赞身分驻在波恩。S先生隐瞒了自己的警察官员身份,是以外务省官员的身份出现的。
“也就是说,日本谍报机关在西德的波恩设立了分支机构。在这里,谍报方面由S先生负责收集和整理情报,并且在钢铁公司办事处的窗口兑换美元,充作活动资金。
“这是一个例子。已故的江木君以经济考察官的身份赴美,勤勤恳恳从事调查的时候,如果窥探到了近似上述机构的秘密机关——而且是更庞大、更有权力的机关——作为“局外人”,他的命运当时就可以说是已经注定了。
“江木君死后,我就离开了他的身旁。说起来我已经成为一介市民,脱离了观察那类事情的地位。然而我还是想略微告诉您一些江木君死亡的原因。我认为您尽可以把那真相不明的东西想象为‘国际秘密资金,。再者,有那样的东西存在,可以说就是现代神话的由来。
“您一定从有末君那里听到了 中久保京介沉思起来。
有末晋造曾经说过,T县含有不可思议的因素。他还说过,说不定不久就要发生什么事情。
说到T县,木下邦辅也是该县人。
中久保京介想起最后一次见到有末晋造时,有末告诉他:木下邦辅曾因欠债不还而被债主起诉。后来他在某经济研究所所长是枝勋夫的劝告下,接受了一笔贷款,还清了债。当时作为代理人出面的是外国系统的通讯社驻远东的负责人山形孝三郎。
当时谈及山形可能是到是枝的姨太太家去取期票。那时,似乎是一个“浓妆艳抹得令人吃惊的女人”把钱交给木下的代理人山形的。
不巧,中久保京介开会的时间快要到了,因此,有末讲到那里为止,结果就再也没有听到下文。
那个女人究竟是什么人呢?木下邦辅把那笔钱还给对方之后,他同那个女人之间究竟形成了怎样的关系呢?——宛如阅读连载的通俗小说,情节到此中断了。
这里面是有文章的。一种不可思议的活动在T县里进行着,那是肯定的。而且可以想见,那个不可思议的活动与芝山乙男所说的“现代神话”里的国际秘密资金似乎有某种联系。
中久保京介没有把这封信拿给坂根重武看。没有必要给他看。
坂根重武一定更深入地了解问题的实质。
中久保京介好容易才依稀知道了以前只闻其名的V资金的轮廓。
问题是:这笔资金与现时有什么样的关连。
中久保京介尊重芝山乙男的意志。他觉得这样太可惜了,可是也没有旁的办法。他并不是不能理解芝山有所畏惧的心理。
看来不论他怎样试图与芝山接触,芝山也绝不会再有反应了。今后他必定以一个汽车零件销售商的身份隐身于市井。
但是使他不安的是,象这样一个人物竟销声匿迹地生活在庶民当中。
可是中久保京介还不死心。他想更进一步调查这个问题。
坂根重武若无其事地让中久保京介调查进展中的现象。不过那也只是现象而已。经总协副会长坂根重武一定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引起那种现象的根源。
中久保京介从有末晋造那里了解到关于总理厅特别调查部的实质以及其工作内容的许多情况。
他又从芝山乙男那里了解到象是V资金的实质的轮廓——即所谓“现代神话”。
尽管芝山知道更多的具体事实,由于畏惧,他不敢谈出更多的情况。
但是单凭想象也可以估量这笔资金的规模有多么大,多么隐秘。而且,他所说的“机关人员”,据说遍布日本的政界和经济界。
尤其是,中久保京介认识某大钢铁公司的总务部长畠山尚之,并且和他攀谈过。他是个精通英语、文质彬彬的绅士。
原来就是这个人!——他不禁要叫出来。
中久保京介的注意力集中到T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