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小时候起,明就佩服朔的另一个长处,那就是或削刮木件,或从塑料部件中选配出适用的部分,然后配制成富有个性的模型。
每逢这种时候,朔都会说起极为新奇的话语。在制作或使用某物件的过程中,他便会以此为线索,想起某句话来,按照自己的意思使用这句话。
来到"森林之家"后也是如此。他在樟树下将落下的那些皮厚质轻的树皮收集起来,经过若干组合之后,便做出了轮船的模型。浴缸里的试验表明,当从某个角度使其大幅度倾斜到一定程度时,轮船就会倾覆。可是,即使倾覆,轮船也会具有回复到原先状态的力,朔将这个力称之为"复原力"。在对船身形状做了种种改良,使得"复原力"尽可能增大之后,朔便前往峡谷那条河边放流轮船模型。
这时,朔开口说道:
"我觉得,对人来说呀,这''复原力''也是有大有小啊。"
在经由柯树的树洞去了一百二十年以前的峡谷之后,明一直没有恢复元气,可拥有强大"复原力"的弟弟,却已经开始考虑下次旅行时需要前往的地方和时间了。
首先,朔向真木借来了装有奶奶那些水彩画的纸箱,然后将图画全部铺在客厅里。
如果从中挑选出一幅图来,"三人组"将一同观看并前往被描画的地方和时间。不妨认为,其实并不是真的前去,只是三人都进入了相同的梦境而已。而且,"三人组"都知道,这两者其实是一回事。
在察看着奶奶水彩画的朔身旁,明决定也开始整理自己所喜欢的图画。
这时,照例在收听FM古典音乐节目的真木说道:
"在我独自前去柯树时,朔儿说的话里面,有一个字说错了。"
真木是从FM节目表中挑出错印文字(以作曲家的名字为例,比如把门德尔松①的名字Mendelssohn错印成了Mendeslsohn,把塔雷加的名字Tarrega②的名人。即便对于明和朔所说的话语,他也会独自认真考虑,并转换为正确的说法。
"本来,是说''腊肉''也乘坐''做梦人''的时间装置来了,却错说为''做梦狗''了。"
朔现出被问住了的表情,明则为真木能够无所顾忌地使用梦这个词汇而感到高兴。"做梦狗"的时间装置!
2
负责考虑从奶奶的水彩画中挑选下次前往的目的地的是朔。明的计划也得到了讨论。因为,明选出的图画上的模特儿看上去挺有趣。
把晚餐的油炸肉饼送来后,阿纱姑妈对画中人物做了说明:
"女孩儿们身穿西洋风格的服装并戴着帽子,那已经是明治初期的事了。奶奶是以家里一本书中的照片为模特儿而描绘的,那书是以前传下来的。
"她们是日本 "首先,我要请明儿对梅的情况进行整理,而我本人,则想调查她当时使用的是什么样的英语……''总之'',信函用语与口语有所区别,倘若用刚才那种日语对我说话,我可就敬畏有加了。
"不过,若是说起英语,我觉得我们也能够对应。"
"我,擅长英语。"经常在电视里收看英语会话节目的真木也来了劲头。
对于前去会见 "可是,如同黑人一般的装扮使得梅感到害怕,那也是事实吧?"明说,"几年之后,梅与照顾自己的那户人家的一对黑人夫妇佣人曾详谈了一次,从内心对那对夫妇产生了敬意。当我读到梅写的这一段文字时,觉得非常喜欢。"
"并不是''暂且'',而是已经完全成了''新人''。"说这句话时,朔的眼睛已经不再瞪视着。
真木从奶奶的水彩画中,取出梅与黑人老夫妇谈话的那幅图画来,是"在朗门家与佣人夫妇交谈的梅"。
于是,"前往一百零三年以前的美国的何处?"的答案就定了下来。
7
"三人组"特地在柯树的树洞内躺了下来,却迟迟不能进入梦乡。在这三天里,大家一直在讨论,倘若真的见了梅,该和她说些什么?朔把答案翻译为英语,明将其仔细誊写在卡片上,分给三人各自带上。
其中最为清晰的,是真木提出的问题:
"梅君,你弹奏什么曲子呀?"
明在书中发现梅在美国学习弹钢琴,便告诉了真木。
真木此时没有收听FM节目,而是小声朗读着卡片。在以往放置便携式收音机的枕边木台上,现在放着装有鼯叔叔烤制的比萨饼的提篮,这提篮被用纽带与真木的手腕连接起来。
明准备提关于"勇气"的问题:
"你是从日本前往美国留学的最早也是最小的女孩儿。梅,你是怎么产生出那种''勇气''的?"
而朔准备的问题,则是"今后,你打算升入人文学科(被译为humanities)还是理科(在这里,该词汇叫science)?"
明也知道,对于弟弟来说,这可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朔决定选择理科的课程,但是,来到家里的每一位大人却都以为朔会选择文科课程。其中有人听了朔的回答后,甚至还会忠告朔"请选择文科"。
"你爸爸是作家,妈妈的父亲、也就是外祖父虽说是电影导演,却也是个写出了优秀随笔的人。"
希望从事生物学研究的朔便反驳说,为何不能学习与父亲和外祖父不同的专业?话虽这么说,可对于自己是否具有理科学生的能力,却也是心中无底。
梅来到美国以后,喜欢阅读诗歌和小说,可她在女子中学里却非常认真地学习了数学,在大学里则选择了生物学。知道这些情况之后,朔决定这样提出问题:
"倘若你选择升入理科,那么,这是出于什么理由呢?"
8
然而,在柯树树洞里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时,朔却产生出新的担心:"如果呀,见到梅时,她还没有就选科问题作出决定的话,我的提问不就''无意义''了吗?"
当朔这么说的时候,明非常理解朔的这种心情。
"如果梅反问''我为什么要去理科''的话,那又该怎么办呢?我当然知道梅的未来,却是不能说出来呀。
"梅似乎是这样一种类型的人——如果觉得对方所说的话语难以理解,就会追问到底,Itisnotright.①好像是她所喜欢的话语。
"大致说来,倘若被问及''三个日本孩子,怎么会来到这里?''这个问题时,不是不能说谎吗?可是,即便要把真实的情况告诉她,也还是被问之Itisnotright.的吧。"
9
熄灭油灯后,明还是无法入眠,她在思考问题。
较之于询问朔,梅或许会首先关注同为女孩子的自己吧?当"三人组"来到一百零三年以前美国的乔治城(按当时的称谓,应该是华盛顿郊外)朗门家时,个头不大却麻利、泼辣的梅正在攀爬院子里的樱花树(自己读到这一段时曾询问朔,樱花在美国应该比较罕见吧?可朔却回答说,因为果实可以食用,大概那是樱桃树吧)。
梅将腰肢凭依在树枝上吃着樱桃。我们沉默不语地仰视着她,于是浅黑色面孔的梅便噘起口唇,把樱桃的果核噗、噗地吐过来……
即便这样也行啊。明怀着这个可怜的希望,渐渐沉入了梦境。
10
真木提着装有比萨饼和(为了慎重起见而带上的)腊肉的竹篮,他的两侧分别站着朔和明。紧挨着三人右侧的,是涂抹着蓝色油漆的木质房屋。三人站在略微有些距离的花坛和蔬菜田之间的小道上。在他们的左前方,隔着一座长着野草的后院,便是高高的瓦顶房屋了。在其对面的公路出入口处,一串串白花在槐树苍翠而繁茂的绿叶丛中摇曳……
"三人组"之所以站立在原地不动,是因为他们听到了从那座房屋一层紧挨这边的房间里传出的钢琴声。
聚精会神地听了一会儿之后,明踮起脚来对真木小声说道:
"是《少女的祈祷》,和阿纱姑妈家那个旧八音盒里的曲子一样。"
"是芭达捷芙斯卡①作的曲。女作曲家可真是不多见呀!"真木答道。
"那个人,在这个时代的美国吗?现在可是1881年。"朔说道。
"1834年出生于波兰,这是她十八岁时作的曲子。"
真木非常从容地这么说着,却突然神色一变,随即伸长脑袋,想要看清楚是什么正在槐树下活动。然后他大声喊道:
"是''腊肉''!"
那是一条与柴犬全然不同的、毛蓬蓬的大型犬。当然,它对真木的招呼没有任何反应。
钢琴声戛然而止。三人的身边也开始出现了变化。那座不大的房屋的门扉打开了,两个黑人来到涂着白漆的阳台上止住脚步,一动不动地望着这边。
那个身材高大的男人身着稀疏的方格条纹长袖衬衣,高至胸部的黑色长裤用吊带吊在肩上。女人比较肥胖,蓝色上衣的胸前和袖口镶着白色花边。
那个黑人妇女露出雪白的牙齿和眼白,用双手捂住了自己的嘴……
明觉得自己的心口好像被堵住了一般,难道我们仨就这么让她害怕吗?……
"真木,快说那句话!"明在那女人的惊叫声响起之前说,"快!"
"三人组"的身体摇晃着凌空,在打开的窗子里面的微暗中,明看到一个身材小巧的女孩儿伫立在窗前……
11
朔一面沿着通往"森林之家"的道路向山下走去,一面嘟嘟哝哝地说:
"真不明白去干了些什么?"
"我把提篮留在那里了。"
"是呀,真木,在那座阳台上呀,也许那三个人正品尝着比萨饼,用腊肉喂那条狗呢。"明说,"听说梅曾对那黑人夫妇说起天神的传说……说不定呀,她们认为这就是神馈赠的礼物……"
为了不使自己与真木的谈话陷入混乱,明没有说出她想到的另一件事。梅的一个伙伴,也就是照顾梅的那个家庭里经常与其一同游戏的少女,后来此人还来到日本,协助成年后的梅进行工作……
那人的名字,叫作培根①小姐。明想,对于"三人组"来说,这也是一件颇有趣味而且不可思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