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二部分 1927-1936 5、实地访问(1)_奥威尔传

作者:D. J. 泰勒 字数:2206 更新:2025-01-15 13:24:21

J. 泰勒 “害怕灰尘实在是大错特错了。”

——1931年7月至布兰达·索尔科德的信

“听我的,不要在特拉法尔加广场上睡觉了。”

——1931年8月27日至丹尼·科林斯的信

《阿黛菲》杂志要改版。由于这份杂志是季刊,所以,《穗芒》得等到1931年4月才能发表,也就是该杂志收到此稿20个月之后。对这样的拖延,奥威尔一定非常恼火,因为他觉得,这是他迄今为止写得最好的一篇文章。早先在巴黎的那些报刊上发表的文章虽然也不错,但是文章并没有特别有深度的东西。这次则不同,这篇描写临时收容所两天生活的文章用了许多观察细致的细节描写,虽然仍然沿袭了他早期作品松散的风格和过度的空话,但却通过简练的文风收到的极好的效果。“傍晚时分,我们49个人,48个男人还有1个女人,躺在草地上等待穗子绽开……”,像那个时期的许多其他的“乔治亚”作家一样,奥威尔抵抗不了华丽辞藻的诱惑,“我们头顶上栗子树的枝干上开满了花,远方羊毛似的团团云朵一动不动地悬浮在空中”,开篇就是这样一大段的描写。尽管这样的描写似乎连篇累牍,但其中悲惨的情景却使文章变得紧凑起来。下文这样写道,“我们散乱在草地上坐着,看起来像市区那些脏兮兮的流氓群体”。刻意追求文风的迹象也开始出现了。后文中描写贫民工作所的厨房里那些没吃过的食物,被扔在其上面的叶子“亵渎”了。文章结尾部分描写一个名叫斯科特的流浪汉追着奥威尔要还给他一些香烟,那些烟蒂掉在他手掌里的时候,奥威尔用的是“堕落”这个词。这些极具比喻意义的意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想到那些日常的东西被破坏了,或是他们的用途不能正常发挥了,奥威尔就会被激起一阵肉欲般的反感。如果做一些适当的修改,《穗芒》将会出现在《巴黎伦敦落难记》的后面两章里面。同时,奥威尔很快借助这次帮他发表文章的承诺和《阿黛菲》杂志及其经营者建立了关系网。

《阿黛菲》杂志是20年代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丈夫米德尔顿·缪利创办的,是当时一份极具特色的小发行量的期刊,“有改革性”,痴迷于当时所谓的“苏联实验”,致力于文学探索,在品味方面有时会显得有些守旧。奥威尔曾经在《让叶兰继续飞扬》中含蓄地取笑过它,说《阿黛菲》的密友《基督的敌人》好像是一个激进的非基督教徒编辑的,不信仰上帝,投奔了马克思,同时又和一帮放任自流的诗人混在一起。这个笑话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这个杂志特有的严肃性(一方面否认上帝的存在,另一方面又清醒地意识到上帝仍然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巨大)和偶尔的唯美主义视角的奇特组合。此时,默里刚刚退休,杂志由理查德·里斯爵士和马克斯·普洛曼一起编辑。里斯爵士比奥威尔大3岁,也毕业于伊顿公学,曾经做过外交官,在工人教育协会任过讲师,是个富有的年轻男爵,付稿费时毫不含糊,乐于帮助那些经济较窘迫的投稿人。在《让叶兰继续飞翔》中,他是主角“雷文尔斯顿”的原型,是一个好心的贵族,看到愈演愈烈的工人示威游行,暗暗感到惊恐。“如果雷文尔斯顿觉得哪个作家快饿死了,他就会在《基督的敌人》上给他发表点东西。”普洛曼当时快50岁了,他是比较旧式的进步主义论者,是个纯粹的和平主义者,西部战线的经历给他留下了极大的创伤——他的论文集《中尉简论》于1927年出版——他后来是国家主要反战组织“保障和平联盟”的秘书长。

奥威尔生命中最辉煌的二十年间,里斯一直关注着他,见证了他早期的个人发展和这段时间里奥威尔刚刚开始的政治研究。里斯可能是奥威尔结交的 1930年夏天,奥威尔在索思伍德镇的生活似乎有了比较具体的目标。某一次散步途中,奥威尔向布兰达·索尔科德求婚,但是被拒绝了。布兰达·索尔科德告诉他希望两人做朋友。根据奥威尔后来在一些信件中透露出来的信息说,布兰达不希望在将来与他讨论书本,对此,人们心存怀疑。奥威尔还有一些时间是花在河对岸的华尔博斯维克,他在那给一个名叫布赖恩·摩根的小男孩做家庭教师,这个小男孩和索思伍德镇的摩根家族没有什么关系,他那时10几岁,得过脑灰质炎,所以反应“有障碍”。摩根家生活富足(他们和奥威尔在巴黎结识的“伊迪丝·摩根”可能有一些关联),他们住在华尔博斯维克主干道旁的一幢房子里,还在其他地方有地产。奥威尔搬到这里来指导布赖恩之后,有一个叫多拉·乔治的女孩子常常会观察他,她是摩根家长子的朋友。在16岁的多拉眼里,这位私人教师是个“非常笨拙的消费者”,讲着“磕磕巴巴的句子”,是摩根家开玩笑的对象,“我们常常拿他取乐”。有时候奥威尔和布赖恩在广场上散步,多拉会走过来同他聊天。有一次,奥威尔乘机塞了一张纸条在她手里。原来是一首诗,题目是《黑美人颂》,奥威尔“笨拙无礼的举动”对多拉而言一点意义也没有,这首诗并没有打动她,被她扔掉了。我们从这件事情中可以看到典型的奥威尔作风:非常正式地表达问候和关心;偷偷地把诗塞给一个暗地里觉得他很滑稽的人。10年后,奥威尔就他给《小鬼们》写的书评给作者萨彻夫莱尔·西特韦尔写了封信,信中提到了他在摩根家的这段生活,奥威尔给它加了一个奇怪的脚注,他说,有一次,他和布赖恩在华尔博斯维克的市民广场散步,他们无意间发现了一块用布作为衬里的纸板盒子,里面放了一些小型的家具,摆得就像玩具小屋里的样子。对此,奥威尔觉得很“迷惑”,觉得这是不祥之兆,这个盒子似乎注定要被他们发现,就像从M.R.詹姆斯的鬼故事里出来的东西一样。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