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论语集说卷二

作者:蔡节 字数:10535 更新:2025-01-06 13:34:09

宋蔡节编

八佾第三凡二十六章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佾,音逸。

集曰:季氏,鲁大夫季孙氏也。邢氏曰:季桓子也。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每佾人数如其佾数。或曰每佾八人,未详孰是。季氏以大夫而僭用天子之乐,孔子言其此事尚忍为之,则何事不可忍为也。晦庵朱氏、上蔡谢氏曰:「君子于其所不当为,不敢须臾处,不忍故也。而季氏忍此矣,则虽弑父与君,亦何所惮而不忍为乎?」南轩张氏曰:「乱臣贼子之萌,皆由于忍而已,忍则安之矣。」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彻,直列切。相,去声。辟,必益切。

集曰:三家,鲁大夫孟孙、叔孙、季孙也。雍,周颂篇名。彻,祭毕而收其俎也。相,助也。维,辞也。辟公,诸侯也。穆穆,和敬之容也。奚,何也。「相维辟公,天子穆穆」,此雍诗之辞。邢氏疏:节谓天子祭于宗庙,诸侯入而助祭,故歌是诗以彻,所以纪实也。今三家大夫也,僭而用之,无其事而歌其诗,故曰:奚取于三家之堂。又曰:「周公之功固大矣,皆臣子之分所当为,鲁安得独用天子礼乐哉!成王之赐,伯禽之受,皆非也。其因袭之弊,遂使季氏僭八佾,三家僭雍彻,故仲尼讥之。」伊川程子: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集曰:此圣人使人知礼乐之原也。仁,人心也。人而不仁,则人心亡矣。虽欲为礼乐,其如礼乐何?是心存而后敬与和生焉,礼乐之所由兴也。」南轩张氏。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放,上声。易,去声。

集曰:「林放,鲁人。」郑氏注:奢,汰侈也。俭,约省也。易,治也。孟子曰:「易其田畴。」在丧礼,则节文习熟,而无哀痛惨怛之实者也。戚,哀戚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是虽不可以本而废文,然文之胜则又反失其本矣。周衰,世方惟文之狥,而林放独能问礼之本,故夫子大之而告之以此。奢、易则失中而过于文,俭、戚虽亦未得中,而俭则物之质,戚则心之诚也。以是推之,而礼之本可识矣。言礼而又言丧,使之深体其本也。本晦庵朱氏、南轩张氏说。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亡」,古无字,通用。

集曰:「诸夏,中国也。」亡,无也。包氏注:「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言其僭乱,无上下之分也。」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女,音汝。与,平声。

集曰: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孔子弟子。旅,祭名。泰山,山名。礼,诸侯祭山川在其封内者。泰山在鲁封内,故鲁得祭之。季氏祭之,僭也。注疏:冉有时为季氏宰。救,谓救其陷于僭窃之罪。呜呼,叹辞。言林放犹能问礼之本,泰山岂受非礼之祭乎?欲季氏知其无益而自止,又进林放以厉冉有也。本晦庵朱氏、河东侯氏说。成都范氏曰:「冉有从季氏,夫子岂不知其不可告也?然而圣人不轻绝人,尽己之心,安知冉有之

不能救季氏之不可谏也。既不能正,则美林放以明泰山之不可诬,是亦教诲之道也。」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饮,去声。

集曰:君子恭敬退逊,不与人争。至于射,则皆欲中鹄以取胜也。然大射之仪,耦进三揖而后升堂,射毕,又揖而降。胜者袒、决、遂,执张弓,不胜者袭。说,音脱。决、拾,郤左手,右加弛弓于其上,遂以执弣,揖如始升。射及阶,胜者先升,升堂,少右。不胜者进,北面坐取丰上之觯,觯,之豉切。兴,少退,立卒觯,进,坐奠于丰下,兴,揖,先降。其雍容谦逊乃如是。是则虽曰有争,而其争也,亦不失为君子之道矣。晦庵朱氏、蓝田吕氏曰:古之射礼,胜饮不胜。胜者之争,争于辞爵;不胜者之争,争于自下。故揖逊而升,相为让而已。下而饮,非谓下堂,止谓自贬下而自饮。执弛弓、说决拾,皆自贬下之义。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倩,七练切。盼,普苋切。绚,呼县切。绘,胡对切。

集曰:上三句逸诗也。倩,好口辅也。盼,目黑白分也。素,粉地,画之质也。绚,采色,画之饰也。绘事,绘画之事也。后素,后于素也。起,犹发也。起予,言能起发我之志意也。倩、盼,盖妇人之有美质者,言有此美质又加以文饰,亦犹绘画者因素地而施以采色也。子夏疑其以素为饰,故问之。绘事后素,言绘画之事后素功也。礼后乎,言礼以忠信为质,必忠信之人而后可以学礼也。子曰「绘事后素」,而子夏曰「礼后乎」,可谓善于发明圣人言外之意矣。商之可与言诗者以此。本晦庵朱氏说。

又曰:子贡因论学而知诗,子夏因论诗而知学,故皆可与言诗。上蔡谢氏。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把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集曰:把、宋,二国名。杞,夏之后;宋,殷之后。征,证也。文,典籍也。献,谓故老之贤者也。言二代之礼我能言之,而二国不足取以为证,以其文献不足故也。文献若足,则我能取之以证吾言矣。本晦庵朱氏说。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禘,大计切。

集曰:赵伯循曰:禘,王者之大祭也。王者既立始祖之庙,又推始祖所自出之帝,祀之于始祖之庙,而以始祖配之也。朱氏曰:先儒以禘为合祭于太庙,上及其祖之所自出,而下及毁庙未毁庙之主。祫则合祭于太庙,而不及祖之所自出也。惟赵伯循引曾子问、春秋传以明祫之为合。如诸儒之说,禘则直祭其祖之所自出,而以其祖配之,但设两位而不兼群庙之主,为其尊远不敢亵也。此说最为得之。西山真氏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吾身出于父,父出于祖,祖出于始祖,始祖出于厥初受命之祖。推始祖之所自出而祭之,则报本反始之义尽矣。成王以周公有大勋劳,赐鲁重祭,故得禘于周公之庙,以文王为所出之帝,而周公配之,然非礼矣。灌者,方祭之始,用郁鬯之酒灌地以降神也。朱氏曰:礼家以为酿秬为酒,煮郁金香草和之,其气芬芳而条畅也。自灌而往,孔子不欲观者,盖以鲁祭非礼矣。至此而君臣之间诚意懈怠,于失礼之中又失礼焉,故发为此叹云。本晦庵朱氏说。

又曰:「夫子尝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把,而不足证也。我欲观商道,是故之宋而不足证也。又曰: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考之把宋已如彼,考之于鲁又如此,孔子所以深叹也。」上蔡谢氏。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集曰:礼,不王则不禘。鲁之有禘,非礼也。孔子为鲁讳,故以不知答之。然又谓知其说者,其于治天下若指掌之易明,盖亦曰名分正,则天下有不难治者矣。示,与「视」同。「指其掌」,弟子记夫子言此而自指其掌也。本伊川程子说。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与,去声。集曰: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此门人记夫子祭祀之诚意。吾不与祭,如不祭,此乃记夫子之言,以明上文之意。祭如在者,凡祭未尝不致其如在之诚,所谓祭神则如神在也。夫祭以诚为主,至若有故使人摄事,不获亲与其祭焉,则其心阙然,直若未尝祭尔。」晦庵朱氏、勉斋黄氏、檗山黄氏、成都范氏曰:「君子之祭,七日戒,三日斋,必见所祭者,诚之至也。故郊则天神格,庙则人鬼享,皆由己以致之。有其诚则有其神,无其诚则无其神,可不谨乎?吾不与祭,如不祭,诚为实,物为虚也。」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集曰:王孙贾,卫大夫。媚,亲顺也。室西南隅为奥。奥室,神之主也。灶者,五祀之一。祷者,祈福于神也。时俗之语,以奥虽有常尊,而非祭之主,灶则当时用事。凡祭五祀,皆先设主而祭于其所,然后迎尸而祭于奥。如祀灶,则设主于灶陉,祭毕而更设馔于奥以迎尸也。喻自结于君,不如阿附权臣也。贾,卫之权臣,故以此讽夫子。夫子以「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答之。盖天即理也,逆理则获罪于天矣。岂媚于奥灶所能祷而免乎?言非特不当媚于灶,亦不可媚于奥也。成都范氏、晦庵朱氏、蓝田吕氏曰:奥以况人君,灶以况执政。当时诸国皆执政用事,王孙贾所以劝孔子者,犹弥子云孔子主我,卫卿可得之意也。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监,居陷切。郁,于六切。集曰:监,视也。二代,夏、商也。郁郁,文盛貌。晦庵朱氏言:周监二代,酌其宜而损益之,其文不可有加矣,故圣人欲从周。然使圣人居制作之位,大体则从周。若其间损益之宜,如行夏时乘殷辂,则有之矣。南轩张氏。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大,音泰。鄹,侧留切。

集曰:大庙,鲁周公庙。孰,谁也。鄹,鲁邑。孔子父叔梁纥尝为鄹邑大夫,故谓孔子为鄹人之子也。邢氏疏:节谓孔子于礼固无不知,然初仕鲁时,入大庙而助祭,其于名物之辨,虽已知之,而或未之见也,故问之。至若行礼之际,亦必问而后从事,皆所以敬其事也。或人以为不知礼,孔子故曰是礼也。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为,去声。

集曰:「射不主皮」,乡射礼文。「为力不同科」,孔子解礼之意如此也。皮,革也,布侯而栖革于其中以为的,所谓鹄也。科,等也。古者射以观德,但主于中而不主于贯革,盖以人力有强弱不同等也。周衰礼废,复尚贯革,非古之道失,故夫子叹之。本晦庵朱氏说。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去,起吕切。告,古笃切。饩,许气切。集曰:告,告,居号切也。朔,月一日也。牲生曰饩。爱,犹惜也。古者天子常以季冬颁来岁十二月之朔于诸侯,诸侯受而藏之祖庙。月朔则以特羊告庙,请而行之。盖禀命于君亲,礼之大者也。鲁自文公始不视朔,而有司犹供此羊。子贡以告朔之礼废而饩羊徒存,故欲去之。孔子以为羊存则后之人犹有能因羊以求礼者,是则羊虽虚器,固礼之所寓也。苟去之,则礼因而亡矣。赐也知爱一羊,而不知礼之存为可爱也。故曰:「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本晦庵朱氏、南轩张氏说。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集曰:孔子于事君之礼,非有所加也,如是而后尽尔。时人不能,反以为谄,故孔子言之,以明礼之当然也。檗山黄氏: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集曰:定公,鲁君,名宋。定,谥也。邢氏疏:使臣以礼,事君以忠,是乃君臣之道当然,各欲自尽而已。本晦庵朱氏说。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乐,音洛。

集曰:关雎,诗国风周南首篇名。邢氏疏:淫者,乐之过也。伤者,哀之过也。关雎之诗,言后妃之德,宜配君子,求之未得,则不能无寤寐反侧之忧;求而得之,则宜其有琴瑟钟鼓之乐。盖其乐虽盛而不至于淫,其忧虽深而不至于伤,故夫子称之如此,欲学者玩其辞,审其音,而有以识其性情之正也。晦庵朱氏、南轩张氏曰:「哀乐,情之为也,而其理具于性。乐至于淫,哀至于伤,则是情之流而性之汨矣。乐不

淫,哀不伤,发不逾,则性情之正也。」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集曰:宰我,姓宰,名予,字子我,孔子弟子。战栗,恐惧猊。成者,事之已成者也。遂者,事之已行者也。往者,事之已往者也。三代之社不同,古者立社,各树其土之所宜木而以名其社。周礼司徒设其社稷之𭏸而树之田主,各以其野之所宜木,遂以名社与其野。「曰使民战栗」一句,此曰字乃宰我臆度周人立社之本意,言周人所以用栗者,盖曰使民战栗也。意者宰我以古者戮人于社,故附会其说与?夫子以其不知而妄对,又启时君杀伐之心,而其言之既出,不可追救,故历言事已成不可复说矣,事已遂不可复谏矣,事既往不可复咎矣,欲使之谨其后尔。本邢氏疏。晦庵朱氏说。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焉,于虔切。好,去声。坫,丁念切。

集曰:「管仲,姓管,名夷吾,字仲齐。」大大邢氏疏:「器小者,言其不知圣贤大学之道,故局量褊浅,规模卑狭,不能正身修德以致主于王道也。」上蔡谢氏曰:「孔子之意,直以管仲为不可大受也。管仲相威公,霸诸侯,一正天下,民受其赐,其功亦大矣。然君淫亦淫,君奢亦奢,则其得君而行国政,岂直以天下为心哉?」不过济其一己之欲而已。曾不知三归,官事不摄,树塞门与反坫,于汝何加焉?其可鄙贱,犹儿女子得意于衣服衾裘之间,谓之小器,不亦宜乎!东坡苏氏曰:自修身正家以及于国,则其本深,其及者远,是为大器。扬雄所谓大器犹规矩准绳,先自治而后治人者是也。龟山杨氏曰:夫子称管仲之功而小其器,盖管仲相威公,虽能合诸侯,正天下,不过霸业之盛而已,非若王者之佐,其规模宏远也。故管仲死,威公薨,五公子争立,而天下不复宗齐矣。俭,约也。三归,台名,事见说苑。摄,兼也。家臣不能具官,一人常兼数事,管仲不然,皆言其侈。邦君,国君也。屏,谓之树。塞,犹蔽也,设屏于门,以蔽内外也。两君,两国之君也。好,谓好会。坫,在两楹之间,献酬饮毕,则反爵于其上。二者诸侯之礼,而管仲僭之。孔子讥管仲之器小,其旨深矣。或人不知而疑其俭,故斥其奢,以明其非俭。或又疑其知礼,故又斥其僭,以明其犯礼。奢而犯礼,皆器小易盈之意,器大则无此矣。孔子虽不明言小器之所以然,而其所以小者,亦可见矣。晦庵朱氏。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皎如也,绎如也,以成。」语,去声。大音泰。从音纵。皎,吉了切。

集曰:语,告也。大师,乐官名。翕,合也。从,放也。纯,和也。皎,明也。绎,相续不绝也。成,乐之一终也。以成,言乐以之而成也。五音六律不具,不足以为乐。翕如,言其合也。五音合矣,清浊高下,如五味之相济而后和,故曰纯如。合而和矣,而又无相夺伦,故曰皎如。然岂宫自宫而商自商乎?不相反而相连,如贯珠可也,故曰绎如也,以成。时音乐废阙,故孔子语之以此。晦庵朱氏、上蔡谢氏。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请见、见之之见,贤遍切。从、丧,并去声。

集曰:仪,卫邑。封人,掌封疆之官,盖贤而隐于下位者也。君子,谓当时贤者也。斯,此地也。封人自言贤者至此,未尝不得见之也。从者,弟子也。见之,谓通使得见也。丧,谓失位去国也。木铎,金口木舌,施政教时所振以警众者也。封人谓夫子之失位,非所患也。天下虽无道,而文实在兹,是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使之振斯文以觉天下与来世,其位虽丧,而其道盖不丧也。封人一见夫子,而遽以是称之,其得于观感之间者深矣。本注疏南轩张氏、晦庵朱氏说。节谓当是之时,莫有知圣人者,封人乃能知之,其必有所见矣。观其言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其求见君子之心如此其切。盖以天下之乱极矣,意其必有圣人者出而明道救时,故一见夫子而知天意之攸属,斯文之有所托也。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集曰:韶、武,皆乐名。韶,舜乐;武,武王乐。孔氏注: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古者功成作乐,所以象成一代之治也。舜以治而继治,武王易乱而为治,其功一也,故其乐皆尽美。然舜以揖逊,武王以征诛,而其实有不同者。夫征诛岂圣人所欲哉?所遇之时然尔。味成汤「予有惭德」之言,此韶之所以为尽善也。本晦庵朱氏、南轩张氏说。上蔡谢氏曰:揖逊之事,天与之,人与之;征诛之义,顺乎天而应乎人也。圣人岂有二心哉?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所遇之时不同尔。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集曰:居上以宽为本。晦庵朱氏曰:居上主于爱人,故以宽为本。为礼以敬为本,临丧以哀为本。不如是,则本不立矣,吾何以观之乎?上蔡谢氏

里仁第四,凡二十六章。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焉,于虔切。知,去声。集曰: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择,犹卜度也。知是非之谓知。所居之里以仁人为美,苟不择仁人之里而处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矣,是焉得为知乎?本晦庵朱氏说。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乐,音洛。知,去声。

集曰:久,犹长也。约,穷约也。不仁之人,失其本心,久处约则必滥,长处乐则必淫矣。仁者则能安仁,知者则能利仁。安仁者,其心纯一而无适不然;利仁者,知仁之为美,勉而为之者也。成都范氏曰:知其善而为之曰利,虽其浅深之不同,然皆非外物所能易矣。晦庵朱氏、南轩张氏、上蔡谢氏曰:仁者,心无内外远近精粗之间,非有所存而自不亡,非有所理而自不乱,如目视而耳听,手持而足行也。知者见道不惑,知夫仁之为美,利而行之也。有所存斯不亡,有所理斯不乱,未能无意也。安仁则一,利仁则二。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好、恶,并去声。

集曰:唯之为言独也。晦庵朱氏:好善而恶恶,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繋而不能自克也。唯仁者无私心,好恶一出于正,所以能好恶人也。本建安游氏说。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恶,如字。

集曰:苟,诚也。孔氏注:志者,心之所之也。其心诚在于仁,则必无为恶之事矣。晦庵朱氏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所恶之恶,去声。恶乎之恶,平声。造,七到切。沛,音贝。

集曰:其道,谓所以得富贵贫贱之道也。富贵固人所欲,然不以其道得之,虽所欲不处。贫贱固人所恶,然不以其道得之,虽所恶不去。君子之审富贵而安贫贱也如此。君子所以为君子,以其仁也。若贪富贵而厌贫贱,则是自离其仁而无君子之实矣,何所成其名乎?终食者,一饭之顷。造次,急遽苟且之时。颠沛,倾覆流离之际。朱氏曰:「终食犹是无事之时,造次则异于闲暇,颠沛则又异于造次矣。」永嘉何氏曰:无终食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此极言仁之不可离也。君子无时无处之或违乎仁,不但富贵贫贱取舍之间而已也。本晦庵朱氏说。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好、恶,并去声。集曰:夫子自言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真知夫仁之可好,而其好不能移也,故曰无以尚之。其次则恶不仁,恶不仁者,则其所以为仁,必能绝去不仁之事,不使有及于其身。盖知恶之则知远之也。此皆笃志于为仁者,故难得而见之于仁矣乎之乎,疑辞。本晦庵朱氏、南轩张氏说。言好仁恶不仁者,虽不可见,然或有一日之间果能用力于仁,我未见其力有不足者。为仁由己欲之,则在志之所至,气必至焉,亦奚病于力不足哉?盖有之矣,谓亦有用力于仁者,但我偶未之见尔。南轩张氏曰:「既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又曰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反复抑扬,所以望天下与勉学者之意,可谓弘大而深切矣。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节释曰:党谓党于人也。言人之过也,各于其所党处见之。大抵仁者之过近于厚而已。观其所谓过,斯知其所谓仁矣。刘侍读曰:周公使管叔监殷,而管叔以殷畔。鲁昭公不知礼,而孔子以为知礼,是过也。然管叔,兄也,昭公,君也,是乃所以为仁也。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朝,陟遥切。

集曰:道者,人所当行之理。闻道者,实有得于此理也。此言人不可以不知道,苟得闻道,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虽朝闻夕死可也。本伊川程子、晦庵朱氏说。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集曰:士,学者之称。恶,粗恶也。议,谓议道也。心欲求道,而以口体之奉不若人为耻,则心役乎外而无得于内矣,何足与议哉!本晦庵朱氏说。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适,丁历切。比,必二切。

集曰:适,可也。莫,不可也。比,亲也。上蔡谢氏节谓:君子非有心于可也,义之所可则可之;非有心于不可也,义之所不可则不可之。其于天下,惟义之亲而已,曷尝有适莫于其间乎?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节释曰:怀者,思念也。君子乐善,故其所思则以躬行为事也。小人苟安,其思在于田里而已;君子恶不善,故其所思则以法律自绳也。小人务得,其思在于惠利而已。此言君子小人之志趣殊也。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放,上声。

集曰:放,依也。多怨,谓多取怨也。欲利于己,必害于人,依利而行,所以多怨也。孔氏注:伊川程子景迂晁氏曰:依于义而行,则此既宜之,彼亦宜之,故无所怨。依于利而行,则专利于此,贻害于彼,不胜怨也。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晦庵朱氏曰:此当分为三句,中句至国字为绝。

集曰:让者,礼之实也。朱氏何有者,言不难也。如礼何者,言不能用礼也。孔氏注:节谓能以礼之实为国,则其为国也不难。若不能以礼之实为国,且不能用礼矣,而况于为国乎!朱氏曰:礼之繁文末节,当世所尚。至于辞逊之心,乃礼意之实,而人则鲜能之,故夫子云尔。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集曰:位,爵位也。立者,所以立乎其位者也。可知者,实之在己者也。君子求其在己者而已,患身无所立,不患无位以行之。求为可知之实,不患人之不己知也。本伊川程子说。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参,所金切。唯,上声。集曰:参乎者,呼曾子之名而告之也。贯,通也。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晦庵朱氏节谓:夫子所云吾道一以贯之者,圣人之心浑然一理,无所不该。其于应事接物之际,虽曰理各有所止,然而众理本一理也。以曾子自得之深,故告之以此。曾子心领神会而直应之曰唯。至答门人之问,则即忠恕以明之。盖自其尽己之心而言之,则谓之忠;自其即己之心以及物而言之,则谓之恕。忠为体,恕为用,用之周乎物,即是体之流行者也。此所谓一以贯之也。其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者,舍忠恕之外,他无足以发明一贯之旨也。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集曰:喻谓深晓其趣也。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义与利之喻,君子小人所以别也。本晦庵朱氏说。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省,悉井切。集曰:思齐者,冀己亦有是善。内自省者,恐己亦有是恶。晦庵朱氏节谓人之善恶虽不同,无不因之以反诸己者,自修之道当如此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几平声。节释曰:几,微也。事父母几谏,言父母有过,人子之进言贵于婉也。见志不从,又敬不违,言人子于亲之未从,当加诚敬而不违其几谏之初心也。劳而不怨,言不倦于谏,用力虽劳而又不敢怨也。所以如此者,终期纳亲于善而后已。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集曰:游,去其家而他之也。方,谓东西南北之方也。子于父母,形体虽异,而心则相属。不远游者,不远去其亲也。游必有方者,虑其亲之求己也。以己之心体父母之心,斯可谓孝矣。白石钱氏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集曰:已见首篇,此盖复出而逸其半矣。致堂胡氏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节释曰:知,犹记忆也。惧,恐怖也。人未有不知其亲之年者,曰不可不知,欲其加察也。盖寿考固可喜,而衰老亦可惧,人子爱日之心,自有不可忘者矣。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集曰:言古者,以见今之不然。躬,谓躬行。逮,及也。行不及言,可耻之甚。古者所以不出其言,为此故也。晦庵朱氏、成都范氏曰:君子之于言也,不得已而后出之,非言之难,而行之难也。人唯其不行也,是以轻言之。行之如其所言,则出诸口必不易矣。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鲜,上声。

集曰:不侈然以自放之谓约。凡事能约,则其失鲜矣。本上蔡谢氏说。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行,去声。

集曰:讷,迟钝也。包氏注:「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上蔡谢氏。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集曰:孤,犹独也。邻,犹亲也。德不孤立,必以类应,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晦庵朱氏。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数,色角切。疏,平声。集曰:数,烦数也。伊川程子:辱,耻也。疏,远也。君臣朋友,皆以义合者也。为臣者,君有过则当力谏,谏之不从则当去;为友者,人有过则当忠告,告之不可则当止。若或至于烦数,则言者轻而听者厌,能无取辱而取疏乎?致堂胡氏说

论语集说卷二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