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秋琳、塔玛拉和玛琳达——
在这个比我们那时代好多世纪里,希望你们都能快乐。
“永不解释,永不道歉”或许是给政客、好莱坞名流与企业大亨最好忠告,不过一个作者应该更体谅他读者一些。所以,虽然我并不打算为任何事情道歉,但“太空漫游”四部曲身世复杂,或许需要稍加解释一番。
这一切都始于1948年圣诞节——没错,1948年!——我写一篇4000字短篇小说,参加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举办竞赛。《前哨》(TheSentinel)描述是月球上发现一座小型金字塔,那是某个外星文明置放,用意是等待行星生活物种——人类兴起。直到那时为止,这暗示是我们实在太原始,因而引不起人家兴趣①。
BBC拒绝我卑微努力,直到几乎三年后,这个故事才收录进惟一一期《十篇故事集》(10StoryFantasy)杂志,1951年春首度付梓。就像无价之宝《科学小说百科全书》(EncyclopediaofScienceFiction)中挖苦批评一样,这本杂志“让人记得惟一原因,是算术很烂(因为里面一共有30篇故事)”。
《前哨》在这种过度状态中超过十年光阴,直到库柏力克在1964年春天跟我联络,问我有没有什么好点子可以用来拍那部“天下闻名”(也就是说,还不存在)“科学电影佳作”。在我们许多回合脑力激荡过程中(全都记录于《2001:失落世界》一书),我们发现月球上耐心守候者可以当做故事好开头。结果它成就不只如此,因为在制作过程中,这个金字塔演化成现在众所周知黑色巨石板——“ 亲爱《牛津英语大辞典》,如果你在这几页里发现什么可用例证,再一次——别客气,尽管用。
很抱歉,我在这篇文章中小小吹嘘一番(大概有十项吧!)。但它们引人注目原因似乎太重要,因而无法忽略。最后,对于许多我佛教、基督教、印度教、犹太教还有穆斯林朋友们,我要跟你们保证,不论“机会”赐与你们宗教为何,宗教对你们心灵平静(还有一如目前西方医药科学心不甘情不愿承认,身体平静)所作出贡献,我是真心诚意觉得高兴。
神智不清但快乐,或许要比神智清楚但不快乐要好,但最好还是神智清楚又快乐吧。
我们后代子孙是否能达到这项目标,将是未来最大挑战。事实上,这说不定还会决定我们是否有未来。
注释:
①在太阳系中搜寻外星产品,应该是绝对合理科学分支(“球外考古学”?)可惜,由于有人宣称早已发现这类证据,因而使得这门科学备受质疑——而且还遭到NASA可以打击!竟然有人相信这些鬼话,那才真是不可思议:要说航天总署刻意假造ET制造物品,好解决他们预算问题,那还比较有可能!(交给你,NASA大老板……)
②位于谢柏顿(Shepperton)。在威尔斯(H.G.Wells)经典作品《世界大战》(WaroftheWorlds)中,火星人曾经在颇具戏剧张力一幕中摧毁雪柏顿。
③这艘宇宙飞船也运用《2001》书中发现号飞近木星时利用所谓“弹弓”,也就是“重力辅助”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