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以后,连续四五天都在平安无事中度过。白瓷盆中的水仙逐渐枯萎了。插在瓶中的绿萼梅正在含苞待放。我感到整天欣赏这些,未免无聊,于是去访问了两三次三毛姑娘,都未能见着。 迷亭有些不解地说:“文章?谁的文章?”主人答道:“谁的文章我不清楚。”
迷亭道:“原来是无名氏的作品呀,无名氏的作品也有很好的,不能小瞧。到底是哪儿的文章?”
主人非常沉着地回答说:“ 迷亭说道:“好家伙!你是想利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来报我那孔雀舌的仇吧?”“我可不像你那样胡吹乱侃。”主人拈着胡须,泰然自若地说。迷亭先生用一种老审美家自居的口吻说:“以前据说曾经有人问过赖山阳〔25〕:‘请问先生,最近可有好文章吗?’山阳先生把马伕写给他的讨账信拿给那人看,说:‘这可以算得上是近来的好文章喽。’说不定你的审美眼力还蛮不错哩。那样吧,你一下,由我来评论。”
<em>〔25〕 本名赖襄(1780—1832),江户后期的儒者、历史学家,亦以幕末“尊王攘夷”派志士而知名。</em>
主人发出一种仿佛禅和尚诵大灯国师〔26〕《遗训》似的声音,开始起来。“巨人、引力。”“什么?你念的那个巨人引力,是什么玩意儿?”“是这篇文章的题目呗。”“好怪的题目啊。我可不懂它是什么意思。”“无非是说一个名叫引力的巨人呗。”“你的这个‘无非是’的说法有点勉强。不过,因为是文章的题目,姑且算是通过了。还是快些本文吧。你的声音很美,很有意思。”主人事先发出警告:“中途可不要乱打岔呀,”然后又开始起来了:
<em>克特从窗子向外看去,一群孩子正在抛球游戏。他们将球高高地向空中抛去。球愈抛愈高。一会儿,球了下来。他们又将球高高抛起,这样三番五次地抛,每次都了下来。克特问道:“为什么要下来,为什么不一直向上飞去?”母亲回答道:“因为有个巨人住在地下。他就是巨人引力,他强有力,他将万物都拉向自己这一边。他将房屋拉到地上来,如果他不拉,房屋就飞走了。孩子们也会飞走。你看见过树叶吧,那也是巨人引力在呼唤。你有时会将掉到地上吧,那也是因为巨人引力说‘到这儿来’的缘故。球抛向空中,巨人引力呼唤它,它便了下来。”</em>
<em>〔26〕 原名宗峰妙超(1282—1337),镰仓末期临济宗僧人。1315年创建了大德寺,接受过“国师”的封号。</em>
迷亭说道:“就这些呀?”主人说:“嗯,写得多么好呀!”迷亭道:“哎呀,我算服啦。真想不到你在这里对我的橡面坊回敬了一手。”主人道:“这可不是什么回敬,文章写得很妙嘛,所以我将它译过来。难道你不认为是如此吗?”主人窥伺着迷亭那藏在金边眼镜后面的眼色。“真想不到,你居然有这种本领。不错,这一次我算是被你捉弄啦。叹服!叹服!”迷亭鼓动他那如簧之舌自我解嘲。主人却丝毫也没弄懂他的意思,他说:“我可没有什么让你叹服的想法。只不过觉得文章极有趣才将它译了出来罢了。”“不,这太有意思啦,你不来这一手,就不是真格的,好厉害呀,我完全认输。”“你用不着认输,我也是最近不再画水彩画,所以才想到搞点文章什么的。”“你这个本领,怎么能与你那远近无别、黑白不分的水彩画相比呢。佩服之至!”主人说:“让你这样一夸奖,我就更有兴头啦。”看来,主人的理解和迷亭所说的始终不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