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晦暗不明”
大家都知道这场战役的 <em>〔10〕 萨尔瓦托·罗萨(1615—1673),意大利画家、诗人,善画战斗。</em>
<em>〔11〕 格里博瓦尔(1715—1789),法国将军,由于他,法国炮兵威震欧洲。</em>
有战役,往往总有一些风暴来干预。Quid obscurum,quid divinum〔12〕.每个史学家都会按其所好,描写这些混战的轮廓。不管将军们采取何种手段,两军交战总有难以估计的起伏;在战斗中,双方统帅的计划便相互交错,相互改变。战场的这一点比其他地方吞噬更多的士兵,如同踏入或快或慢吸收水分的地面一样。只得不情愿地投入更多的士兵。这是难以逆料的花费。战线像线一样飘荡、蜿蜒,血流成河,无逻辑可言,两军前锋起伏不定,团队进进退退,像岬角海湾一样曲折,所有这些暗礁不断地面对面移动;步兵所到之处,炮兵就赶到;炮兵所到之处,骑兵就赶到;营队如同云烟。那儿有点东西,快去找,却消失不见了;明亮之处忽又转移;幽暗的角忽进忽退;有种坟场之风吹动着这些悲惨的人群或进或退,或聚或散。混战是什么?是变化莫测。精密的计划表达一分钟而不是一天的静止。要描绘一场战役,非得笔力雄浑的画家;伦勃朗〔13〕胜过范·德·默伦〔14〕。范·德·默伦画中午正确,画下午三点钟就不真实了。几何会骗人;惟独风暴才真实。因此,佛拉尔〔15〕有权驳斥波利布〔16〕。还要补充一点,总是有的时候战役转为混战,变得与众不同,分散为无数的细小战斗,用拿破仑自己的话来说,这些战斗“与其说属于团队的传记,不如说属于全军的战史”。在这种情况下,史学家显然有权概述。他只能抓住战斗的主要轮廓,任何叙述者,不管他多么认真,也绝对不能确定所谓战役这团可怖乌云的形状。
<em>〔12〕 拉丁文:晦暗不明,必有天意。</em>
<em>〔13〕 伦勃朗(1606—1669),荷兰画家,擅长明暗对比。</em>
<em>〔14〕 默伦(1634—1690),佛兰德尔画家,后入法国籍,擅长画马,被路易十四任命专画战争。</em>
- .. ??
<em>〔15〕 佛拉尔(1669—1752),法国军官,写过多部军事著作,如《波利布史评点》。</em>
<em>〔16〕 波利布(约公元前202—前120),古希腊史学家,著有《努曼斯之战》等。</em>
一切重大军事冲突中属实的东西,尤其适用于滑铁卢。
到了下午某一时刻,战局明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