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英国捕鲸船分道扬镳,各奔东西了。
现在,英国捕鲸船在我们的视野里已经越来越小了。
望着远去的英国捕鲸船,我想起了一切有关它的辉煌的历史。
这艘英国的捕鲸船叫“撒母尔·恩德比号。”
乍一看它这个名字叫起来并不响亮,可懂得世界捕鲸史的人都知道,它所包含的意义可不一般。
它的不一般来自于“撒母尔·恩德比”,这个名字是个令所有捕鲸人都敬畏的人名。
他是现在世界著名的恩德比捕鲸公司的创始人,虽然他已经故去了,但他开创的业绩使我们可以为他在世界捕鲸史上大书特书一笔。
从世界捕鲸业的发展来看,虽然我们南塔开特人早在1726年就已经成群结队的出海捕鲸了,但终究只是在南北大西洋一带游弋,并没有造成世界范围内的捕鲸气候。
真正开创了世界捕鲸业新纪元的当属恩德比捕鲸公司。
就我们现在知道的文献看,恩德比公司应该成立于都铎和波旁王朝联合执政的时期。
但具体是哪一年现在无法考证了。
总之,在1775年,他们的 从他翻译过来的文章里,我找到了一张表格,是关于当时荷兰的一百八十艘捕鲸船在一次巡游中所配备的饮食补给的统计情况。
现在我抄在这里:
牛肉四十万磅
佛里斯兰猪肉六万磅
鱼十五万磅
硬面包五十五万磅
软面包七万两千磅
牛油两千八百小桶
泰克塞尔和来顿奶酪两万磅
奶酪(次等)十四万四千磅
杜松子酒五百五十安克
(约合五千五百加仑)
啤酒一万零八百桶
看了这张表格,简直让我大吃一惊,天哪,荷兰的捕鲸船简直是把整个食品库都搬上了船。
虽然我们在看这些表格时,联想到这些美味,食欲不禁大增,可如此这么多的东西,我们不知道荷兰人究竟是如何来消化的。
于是,我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来计算每一个荷兰水手究竟在一次航行中消耗多少食物。
首先是牛油和奶酪,他们消耗之多令人惊诧。
不过这也不难理解,荷兰捕鲸船那时所去的地方是荷兰北面的海域,也就是格陵兰附近。
那里经常是冰天雪地,身上没有足够的油分不足以御寒,所以,这也养成了他们爱吃油的习惯。
要知道,在北极附近的爱斯基摩人经常是以油代酒的,在追击胜利后,大家举着盛满鲸油的杯子,一饮而尽。
现在这是多么的难以想像。
不知道荷兰人是不是入乡随俗,但有一点,他们对油的消耗量是大大地增加了,这一点有表格为证。
然后是啤酒,竟达一万零八百桶,叫人惊骇。
一艘荷兰的捕鲸船每次巡游的路线是从本土出发,到格陵兰附近打一个未回,这样他们每一次需要的时间大概就是半个月左右,多也多不了几天。
总共一百八十艘船,就算每船三十人的话,一共五千四百人,这样正好每人平均摊到两桶啤酒。
要知道,在平常,这两桶啤酒可是一个人十二个星期的饮用量啊!
现在他们两个多星期就要消灭它,难道他们每天都烂醉如泥般地趴在甲板上吗?
可这还不包括数量同样可观的杜松子酒。
我不禁大加怀疑。
但怀疑归怀疑,事实是荷兰人不仅没醉,还每每满载而归。
这其中肯定是有缘由的。
想了好长时间,我不得不又把这归于极地地区的寒冷气候,在那里,一切都不是常规的,而啤酒正好是荷兰人保持体能的好办法。
因为这很适宜他们的体质。
如果在赤道下的我们也这样喝的话,结果会怎么样呢?
在桅顶打瞌睡甚至掉到海里,在小艇上醉倒被鲸尾甩走,总之,只可能是这类的结果。
上面又是论证又是举例他说了一大堆,无非是想说明一点,那就是:
从二三百年前捕鲸的始祖荷兰人开始,捕鲸船在饮食上就是多么的奢侈。
英国人把荷兰人的这一点继承得极为卓越,而且发展得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英国的捕鲸船上有这么个说法,就是:
即使你巡游一圈儿,一条鲸也没捕到,落个空船而归,你也不要忘记把你随船带出去的酒都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