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7年7月2日黑塞出生于德国南部席瓦本地方的小镇卡尔夫,父母都信仰虔诚,他是次子。席瓦本地方曾产生过伟大的剧作家席拉,以童话闻名的赫夫,与以诗人扬名天下的赫尔达林和梅里克。这个文人辈出的地方,自古以来政治较为后,但在文学、哲学以及神学的精神领域中却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
父亲约翰涅斯·黑塞是巴鲁特地区的俄裔德人,和母亲的祖父赫尔曼·肯德尔特一样,青年时代参加瑞士的传道团前往印度传道,后因健康欠佳而回国,担任肯德尔特的助手,从事宗教籍的出版。不久,和肯德尔特的女儿,当时是未亡人的玛丽结婚。母亲是法裔瑞士人,具有音乐才华,感受力敏锐。父亲聪明而善良,给人求道者的孤独感觉。继承父母血统的黑塞,幼小时即对音乐感兴趣,后来也追求宗教思想,不仅对希腊、拉丁的思想,甚至对印度、中国的智慧,以及日本的禅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说其来有自。
4岁时由于父亲工作的关系,迁居到瑞士的巴塞尔市。在巴塞尔,家的后面就是广袤的原野,在接近大自然,和动物、植物交朋友的同时,也帮助他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未来的诗人——黑塞早在这样的环境中打好了根基。1886年,一家人再度回到德国的卡尔夫。黑塞9岁时进入拉丁语学校就。
?? | | | =- . -=|
想要继承父亲的圣职,成为优秀的牧师,就必须参加每年夏天在威尔丁堡州举行的“州试”。为突破这个难关,黑塞被送到Wilson, The Outsider,1956)中特别探讨了黑塞的《荒原狼》,指出能够采取那样的生活方式,事实上正是因为有小市民社会的精神支柱的缘故。黑塞比威尔逊早30年以局外人自居,这件事情不由得让人再三深思。
所谓局外人就是无法苟同体制的人。黑塞在现实生活中,以及在这部作品中作为哈利·哈拉,都不遗余力批判德国皇帝的帝制,反对战争。虽然对小市民生活感动亲切,不过却脱离在那当中舒适存活下去的生活之壳,反抗自己和体制,在这部作品中严峻地表达出对那种现状的不满。1970年的美国年轻人对《荒原狼》产生共鸣,成立叫做“荒原狼”的摇滚乐团,嬉皮族将黑塞推崇为现代的圣徒,也是因为他们感觉出黑塞在40年前,就已经预知20世纪后半的精神状况的缘故。
希特勒的崛起,使德国再次走向穷兵黩武的绝路,6年的二次世界大战,多少生灵为之涂炭,多少有才华的人,因为生在那个时代,在盛壮之年就盖上死亡的戳记!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纷纷开始大流亡。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弗洛伊德、爱因斯坦、托马斯·曼、茨威格、黑塞……时序移转半个世纪,希特勒除了留下独裁者和狂者的恶名之外,《我的奋斗》应该不再是者几案上时时阅的经典作品(心理变态的纳粹余孽除外),然而上面所提到的这几位流亡名士,却在自己不同的领域名垂青史。历史和时间的裁决绝不手软,而且是非常严格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