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茅屋风光

作者:张恨水 字数:1400 更新:2025-01-06 12:08:55

我这里所说的生活材料,是眼见社会上一般人的生活,而不是我个人的生活。我个人的生活不会明显地反映到文字里去。但文字终究是生活的反映,人不经过某种生活,是不会写出某种文字的。

我觉得我自己没有生活上的一种艰苦的锻炼,就不会知道人家吃苦是什么滋味,自己也就体谅不到吃苦。天下尽有在咖啡座上可以谈农人辛苦的人,但是不论怎样的谈下去,绝不能丝毫搔着痒处。我虽然没有历尽人世的艰辛,可是社会各阶层,我都有过亲切的接触,而我们身为知识分子,在战前很不容易得着的茅屋生活,我就过了七年。自信,这种环境,比我读了许多书的教训还要深切有益。这对于写作,不但有莫大的帮助,就是对于为人,也有了莫大的指示。这一点,倒不宜抛弃的。我写的是写作生涯回忆,既涉及写作,而又是生涯的事,我也不妨写一点儿。

因抗战而入川的人,像潮水一般地涌到了四川,涌到了重庆,重庆的房子立刻就成了不能解决的问题,加之二十八年夏季的日机大轰炸,将重庆的房子炸去了十分之五六,让在重庆住鸽子笼的人,都纷纷地抢下了乡。乡下也是没有房子的,于是下乡的人,就以极少的价钱,建筑起国难房子来居住。这种国难房子,是用竹片夹着,黄泥涂砌,当了屋子的墙,将活木架着梁柱,把篾子扎了,在山上割些野草,盖着屋顶。七歪八倒,在野田里撑立起来,这就是避难之家了。这种房屋,重庆人叫着捆绑房子,讲的是全用竹篾捆扎,全屋不见一根铁钉。

我也有这样一所茅屋,但这茅屋不是我盖的,也不是我租的,是朋友送的。原来我住在一幢瓦房子里,有两间房,相当的干净,房东要发国难财,撵我们出去,要卖那房子。这房子后面有十间茅屋,除了出卖了四间,将六间租给了文艺协会。后来文协搬走了,房东是我的朋友,他让我搬了去,议定自修自住,不取房租。我也无须六间屋子之多,住了三间,又让了三间给一位穷教授,于是安居了好多年。除了我故乡那间老书房,这三间茅屋对我的写作生涯,是关系特深的。

在我的小品文集《山窗小品》里,对这茅屋是描写得很清楚的。简单言之,窗子外是走廊,走廊下是道干涸的山溪,上面架有木桥,直通走廊,木桥那头,是丛竹子。竹子后面,是赶集的石板路,石板路后面是大山。山上原来有树。而国民党的军队,来一回砍一回,砍来将柴卖给老百姓(我说这是一幕喜剧。我们窗子外的树,我们不敢动。人家砍了,还卖给我们拿了钱去,我们真是白痴呀)。这样山就光了。不过,下雨,溪里有洪水;出月,山上有虫声;下雾,眼前现出变幻的风景。这里还是很有趣的。当然,这里却不会引起高人隐士之风。第一,在这个溪两旁,全是受难的公教人员,穷的教员,穷到自己浇粪种菜。大家见面,成日地谈着活不下去。第二,村子里也有极少数的投机商人,对我们的生活,很是一种刺激。第三,隔了面前这座山,就是孔公馆。孔公馆建筑在一座高山上,绿树葱茏,石蹬上拔,环曲千级,四层立体式的洋楼,藏在一个树林的峰尖下。不说里面的布置,单是穿山的这一座防空洞,里面有无线电,有沙发,有电话,也就可知其阔绰了。这不过无数孔公馆之一,孔院长、孔夫人、孔二小姐,根本不来,只有几十个副官,在这里落寨为王,打家劫舍。这不但文艺人看了心里不平,所有的老百姓,都侧目而视。这一点,往往是引起了我写作的愤慨情绪的。我茅屋里夹壁上,自书了一副对联:

闭户自停千里足

隔山人起半闲堂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7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