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旬。天气闷热;城里简直没法待:尘土飞扬,石灰遍地,到处在翻盖房屋,到处是滚烫的石头,蒸发出来的各种怪味污染了空气……但是听,啊,多开心呀!什么地方响起了雷声;渐渐地,天上彤云密布;起风了,风过处,大街上下,尘土飞扬,向前飞旋。几滴很大的雨点重重地落在地面上,紧接着,整个天空都好像裂开了,城市上空,瓢泼大雨翻江倒海似的奔流而下。过了半小时,又出太阳了,我推开我那陋室的窗户,贪婪地,敞开我那疲惫的胸怀,吸进了一口新鲜空气。我在一片迷醉中,本来已经想掷下我那支秃笔,抛开一切工作,也抛开那个老板,上瓦西里岛去找我的那几位故旧。虽然这对我的诱惑力很大,但是我还是压下了内心的冲动,重新玩命地伏案写作:无论如何也要写完!老板有令,否则不给钱。那儿在等我,但是到晚上我就自由了,像风一样彻底自由了,这两天两夜我写了三个半印张1,今晚将是对我的犒劳。
好啦,这篇东西终于写完啦;我掷下笔,站了起来,感到腰痛、胸痛,头昏脑胀。我知道,这时候我的神经已经极度衰弱,我仿佛听见给我看病的那位老大夫最近对我说过的话:“不,任何健康的身体都经不住这样折腾,因为这是办不到的!”不过这暂时总算办到了!我的头晕晕乎乎;我差点都站不住了,但是快乐,无边的快乐充满了我的心。我的中篇小说总算写完了,我虽然欠了老板很多钱,但是现在看到战利品已经到手,总该多少给我点钱吧――哪怕就五十卢布呢,我已经很久没有看见自己手里有过这么一大笔钱了。自由和金钱!……我兴高采烈地抓起礼帽,挟起手稿,飞也似的跑了出去,想趁我那最最亲爱的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1还在家的时候碰上他。
1旧俄及现在俄罗斯的稿费计酬单位,一印张约合五万印刷符号。
我碰到他的时候,他正要出门。他也刚刚做完一笔虽非文学买卖,但也是一笔十分有利可图的买卖,他跟一个黑脸的犹太佬在他的书房里连续坐了两个小时后,终于把他送走了。他客客气气地向我伸出了手,同时用他那又柔软又好听的男低音问候了我的健康。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不是开玩笑,我对他非常感激。他在文学界终其身不过是个做买卖的老板――他又有什么过错呢?他明白,搞文学就得有搞出版的老板,而且这道理他明白得很及时,他理应受到尊敬,为此也理应享受荣耀――自然,我说的是买卖人的荣耀。
他笑容可掬地听到我的小说写完了,这样,下期杂志的主要栏目就有了保障,他感到很惊讶,我怎么会如期完稿的,他说这话时又说了几句让人听了非常受用的俏皮话。然后他便走到他那口铁皮箱子前,给了我他答应的五十卢布,同时又递给我一本对我持敌对态度的厚厚的杂志,指了指批评栏里的一篇文章,那里有两句话提到我最近发表的一部中篇小说。
我一看:文章署名“文抄公”。该文既没有骂我,也没有捧我,因此我十分满意。但是“文抄公”又云。我的作品总有“一股汗臭”,这就是说,我写这些东西时流了很多汗,出了许多力,改来改去,让人觉得恶心2。
我跟我那位出书老板哈哈大笑。我告诉他,我的上一部中篇是用两夜时间写成的。而现在又花了两天两夜写了三个半印张――如果这位曾经指责我写小说太费劲,也太慢的“文钞公”知道此事后,不知作何感想3。
“话又说回来,伊万彼得罗维奇,这也要怪您自己。干吗一拖再拖,非得连夜写作才行呢?”
1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出版商兼杂志编辑a.a.克拉耶夫斯基(一八一一―一八八九),他以不择手段地剥削作家着称。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他“一辈子都不把文学事业当作一种事业,而是看成一种买卖”。
2此处影射俄国批评家德鲁日宁(一八二四-一八六四)发表在《现代人》杂志上的《外地读者来信》,文章未署名,信中提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篇小说《涅陀契卡涅兹凡诺娃》,并说作者的小说写得“很吃力”,“有一股汗臭”,某些修饰和加工也是“多余的”。
3陀思妥耶夫斯基由于急需钱用和受到出版商的催逼,文稿期很紧,因此写作很匆忙。
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当然是一位非常可爱的人,虽然他有个与众不同的弱点――一总爱在他自己也疑心对他知之甚深的人面前夸耀自己的文学见解。但是我并不想同他讨论文学问题,我拿到钱后便拿起帽子。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要上岛区1自己的别墅去,他听说我要去瓦西里岛,便主动提出用他的车送我。
“我新买了一辆马车;您没看见?漂亮极了。”
我们下楼走到大门口。这马车的确非常漂亮,因此,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在拥有这辆马车之初感到异常得意,甚至感到一种内心的需要,非让朋友们坐坐他的马车,随路送送他们不可。
在马车里,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又几次谈起当代文学。在我面前,他是不以为耻的,竟泰然自若地拾人牙慧,把最近他从某些文学家那里的听来的的各种见解鹦鹉学舌地重复一遍,他对这些文学家是信任的,对他们的见解他也是尊重的。然而,有时候,他也会尊重一些奇谈怪论。有时候,他也常常把别人的意见弄错,或者张冠李戴,用得不是地方,结果胡说八道一气,贻笑大方。我坐着,默默地听着他说话,有些人的嗜好居然如此广泛和千奇百怪,不由得使我感到惊讶。“就拿这个人说吧,”我暗自寻思,“这人拼命挣钱;还嫌不够,他还要名气,文坛上的名气,一个好的出版商和批评家的名气!”
而眼下他极力向我详细说明一种文学思想,这想法是他大约三天前从我那里听去的,当时,也就是三天前,他曾经反对过这个看法,曾经跟我争论过,可现在他却攫为己有,当成他自己的想法了。但是这样的健忘症在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是屡见不鲜的,因此在他所有的熟人和朋友中间,他的这一无伤大雅的弱点也就尽人皆知了。他现在坐在自己的马车里高谈阔论,是何等惬意,何等志得意满,又何等悠闲自在啊!他谈的是文坛上的学术问题,甚至他那文绉绉的男低音也显出一副学者气派。渐渐地,他又犯起了自由主义的毛病,转而采取一种天真的怀疑态度,说什么在我们文学界,进而至于无论在什么界,任何时候和任何人,都不可能有诚实和谦虚可言,而只有“互相打对方的耳光”――特别是在签约之初。我暗自想道,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倾向于把任何一个诚实而又真诚的文学家(就因为他们太诚实和太真诚了),如果不是当成傻瓜的话,起码也当成糊涂虫。不用说,所以产生这样的见解,无非是因为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过于天真了。
1彼得堡的涅瓦河口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岛屿,是彼得堡市区的一部分,有些地方很热闹,有些地方很幽静。
但是我已经不再听他说话了。在瓦西里岛,他让我下了马车,我连忙向我的那两位老人家跑去。总算到了十三条,总算看见了他们的小屋。安娜安德烈耶夫娜一看见我就伸出一个手指警告我,向我连连摆手,嘘嘘连声,让我小点声,别嚷嚷。“内莉刚刚睡着,可怜的孩子!”她急忙向我悄声道,“看在上帝分上,别吵醒她!不过我那宝贝儿身体太弱啦、我们都替她担心。大夫说,眼下还不要紧。可是从您那位大夫嘴里又能问出什么来呢!伊万彼得罗维奇,您这样不是作孽吗?我们一直在等您,等您来吃饭……要知道.您有两天两夜没来啦!……”
“但是,我前天不就跟你们说过这两天我来不了吗,”我向安娜安德烈耶芙娜悄声道,“我得把那篇东西写完呀……”
“你不是答应今天来吃午饭的吗!为什么不来呢?我的小天使内莉还特意下了床,我们让她坐在安乐椅里,把她抬出来吃饭。她说:‘我要跟你们一起等万尼亚’,可是我们的万尼亚就是不来。要知道,都快六点啦!您上哪浪荡去了?你们呀,都是些浪荡鬼!你们让她太伤心了,我都不知道怎么劝她才好了……幸亏睡着了,我的小宝贝儿。再说,尼古拉谢尔盖伊奇又进城了(回来喝茶!);就我一个人,瞎折腾……伊万彼得罗维奇,他找到工作啦;不过我一想到在彼尔姆1,心就凉了半截……”
“娜塔莎呢?”
“在小花园,我那宝贝儿,在小花园!去找她吧……不知道怎么搞的,她也是这副模样……我真有点不明白了……唉呀,伊万彼得罗维奇,我心里好难过呀!她硬说她很开心,而且心满意足,但是我不信……去找她吧,万尼亚,然后再来悄悄告诉我她到底怎么啦……听见了吗?”
但是我已经不在听安娜安德烈耶芙娜唠叨了,我跑进小花园。这小花园与这座房子相毗邻;长宽各约二十五步,草木茂盛,遍地苍翠。园中有三颗高大的枝叶婆娑的古树,几颗小白桦树,几丛丁香和金银花,有一角种着马林果,种着两畦草莓,还有两条窄窄的羊肠小道十字交叉地穿过花园。老爷子对这座小花园非常得意,硬说园子里不久就会长蘑菇。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内莉爱上了这小花园,她常常坐在安乐博里给抬出来,放在花园的小径上,现在,内莉已经成了全家的宠儿。但是瞧,娜塔莎就在这里;她高高兴兴地欢迎我,并向我伸出手来。她多瘦呀,脸色多苍白呀!她也大病初愈。
1彼尔姆靠近西伯利亚,在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东部。
“全完稿了,万尼亚?”她问我。
“完稿了,完稿了!彻底自由了,整个晚上都没事儿了。”
“好,谢谢上帝,赶稿子了?撕了重写了?”
“有什么办法呢!不过这倒不要紧。我都练出来了,写作时高度紧张,神经绷得很紧;我的想象力倒更清晰,感受也更深、更生动,甚至文思泉涌,欲罢不能,因此写作虽然紧张,效果倒还不错。一切都很好……”
“唉,万尼亚,万尼亚!”
我发现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娜塔莎非常热衷于我的文学成就和我的名声。我最近一年发表的作品,她都读了,还常常问我下一步的创作计划,关心评论我的每篇文章,看了有些文章还很生气,她一定要我在文坛上出人头地。她的这一心愿说得非常强烈、非常坚决,她目前的倾向甚至使我感到惊奇。
“你这样写下去会文思枯竭的,万尼亚,”她对我说,“你这样弹精竭虑,总有一天会文思枯竭的;此外,健康也可能给毁了。就说c***吧,他两年之内写来写去还是那部中篇小说,而n*花了十年工夫就写了一部长篇1。然而他们的作品却是那么精雕细琢,写得那么精致!找不出一点马虎大意的地方。”
“是的,他们的生活有保障,他们写东西没有期限;而我是匹拉邮车的鸯马!好了,这一切都是废话!别谈它了,我的朋友。怎么样,没什么新闻吗?”
“可多啦。 “我也很想看看您,”她说,“我昨天做了个梦,梦见了您,今天夜里也肯定会梦见您……我经常梦见您……每天夜里……”
她分明有什么话要说,有种说不出来的感情压在她心头;但是她自己也不清楚这到底是什么感情,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把它表露出来……
除了我,她几乎最爱尼古拉谢尔盖伊奇了。应当说,尼古拉谢尔盖伊奇几乎就跟爱娜塔莎一样爱她。他有一种惊人的本领,能让内莉开心和退内莉发笑,他只要一走进内莉的房间,她就会发出格格的笑声,甚至开始淘气。这个病女孩开心得像个小小孩,跟他老人家撒娇,笑话他,把自己做的梦讲给他听,并且每次总要编点什么出来,硬要他再讲一遍,他老人家看着他的“小女儿内莉”,更是既开心又得意,因为有了她,每天都欢天喜地,而且越来越开心了。
“因为我们受了那么多苦,所以上帝才把她赏给了我们大家,”有一次他对我说,他刚从内莉的房间里出来,照例给她画了十字,祝了她晚安。
每天晚上,当我们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马斯洛博耶夫几乎每天晚上来),那位老大夫有时也来,他已经全心全意地爱上了伊赫梅涅夫家,对他们依依不舍;内莉也坐在安乐椅里被抬了出来,挨着我们坐在圆桌旁。通露台的门敞开着。被夕阳映照的、绿荫遍地的小花园,一览无遗。从花园里吹来一阵阵草木的清香和刚刚开放的丁香花的芳香。内莉坐在自己的安乐椅里亲切地看着我们大家,倾听着我们说话。有时候她活跃起来,不知不觉地也开口说些什么……但是,在这样的时刻,我们大家总是惴惴不安地听着她说话,因为在她的回忆中有一些我们不敢触及的话题。那天,她忐忑不安,痛苦万分,又要向我们叙述她的身世时,我、娜塔莎和伊赫梅涅夫老两口都感到非意识到我们非常对不起她。大夫特别反对作这样的回忆,大家总是极力变换话题。在这种情况下,内前就极力不向我们表露,我们的这番苦心她是懂得的,而是同大夫或者尼古拉谢尔盖伊奇故意值笑玩闹……
然而,她的病情却越来趋恶化了。她变得异常敏感。她的心跳动得很不规律。大夫甚至告诉我,她可能会很快死的。
我没有把这话告诉伊赫梅涅夫夫妇,以免使他们惊惶不安。尼古拉谢尔盖伊奇坚信――她的病在动身前肯定会康复。
“听,爸爸也回来啦,”娜塔莎听见他说话的声音后说道,“咱们进去吧,万尼亚。”
尼古拉谢尔盖伊奇按照老习惯一跨过门槛便开始大声说话。安娜安德烈耶芙娜向他连连摆手。老爷子便立刻安静下来,看见我和娜塔莎后,他连忙心急火燎地悄声告诉我们他此番奔走的收获:他为之奔走的那份工作已经到手了,因此他很高兴。
“再过两星期就可以走马上任啦,”他握着两手说道,关切地斜过眼去看了一眼娜塔莎。但是娜塔莎笑而不答,走过来拥抱他,他见状心中的疑虑便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要走马上任啦,要走马上任啦,我的朋友们,要走马上任啦!”他欢天喜地地说道,“不过就是你,万尼亚,要跟你分别让人觉得难过……(我要指出,他一次也没建议让我跟他们一起去,按照他的性格,他是一定会提出这一建议的……如果换了种情况,也就是说,如果他不知道我爱娜塔莎的话。)
“嗯,但是有什么办法呢,朋友们,有什么办法呢!我感到很难过,万尼亚;但是换个地方就会使我们大家焕发出生机……换个地方――也就是换了一切”他又一次瞥了娜塔莎一眼,补充道。
他相信这个,而且对自己的这一信念感到高兴。
“那内莉呢?”安娜安德烈耶芙娜问。
“内莉?那有什么……宝贝儿,她有点小毛病,但是到走的时候她肯定会好起来的。现在,她就好些了:你看呢,万尼亚?”他仿佛害怕似的问道,又担心地看着我,仿佛只有我才能解决他的困惑似的。
“她怎么样?她睡得好吗?她没出什么问题吧?她现在是不是醒了?安娜安德烈耶芙娜,你知道吗:咱们快把小桌搬到露台上去,等茶饮一拿来,咱们的人都来了,咱们就坐下,那时候内莉也就会出来跟咱们坐在一块了……瞧,这多好呀。难道她还没醒吗7我进去看看她。就看她一眼……你放心,不会吵醒她的!”他看到安娜安德烈耶芙娜又向他连连摆手,便加了一句。
但是内莉已经醒了。十分钟后,我们大家照老样子又围坐在茶桌旁,喝起了晚茶。
内莉坐在安乐椅上被抬到露台。大夫来了,马斯洛博耶夫也来了。他给内莉带来了一大束丁香;但是他自己却似乎心事重重,好像挺懊恼似的。
顺便说说:马斯洛博耶夫几乎每天都来。我已经说过,大家,尤其是安娜安德烈耶芙娜非常喜欢他,但是我们从来只字不提亚历山德拉谢苗诺芙娜;连马斯洛博耶夫也不提她。因为安娜安德烈耶芙娜听我说过,亚历山德拉谢苗诺芙娜还没来得及成为他的合法妻子,因此就暗自决定,在家里既不能接待她,也不许谈到她。于是大家也就照此办理,这活画出安娜安德烈耶芙娜的性格。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她没有娜塔莎,而主要是不曾发生过已经发生过的那些事,说不定她也就不会这么挑剔了。
这天晚上,内莉不知道为什么特别闷闷不乐,甚至好像有什么心事似的。仿佛她做了一个噩梦,现在在想这梦似的。不过,她非常喜欢马斯洛博耶夫的礼物,喜孜孜地观赏着插在她面前一只玻璃杯里的这束鲜花。
“那么说,你非常喜欢花噗,内莉?”老爷子问,“等等!”他精神振奋地加了一句,“明天吧……嗯,你会亲眼看到的!……”
“喜欢,”内莉答道,“我还记得,我们曾用鲜花欢迎过妈妈。我们还在那儿(那儿,现在指国外)的时候,有一次妈妈病了整整一个月。我和宇里希说好了,等她能够下床, “我终于查到了史密斯,他却冷不丁死了。甚至他活着的时候,我都没来得及看到他。就在这时候,也是机缘凑巧,我突然打听到了有一个对我来说可疑的女人在瓦西里岛死了,我一调查便发现了线索。我急忙跑到瓦西里岛,记得吗,当时咱俩不期而遇。那回我搞到了很多情况。一句话,这事内莉帮了我很大的忙……”
“我说,”我打断了他,“难道你认为,内莉知道……”
1见本书 2维兰德(一七三三-一八一三),德国古典作家,着名童话集《奥伯龙》(一七八0)的作者。
“知道什么?”
“知道她是公爵的女儿?”
“你不是也知道她是公爵的女儿吗?”他愤愤然责怪地看着我,答道,“你这人真无聊,提这种没用的问题做什么?主要的问题并不在这儿,而在于她知道她不仅是公爵的女儿,而且是公爵的合法女儿――你明白这道理吗?”
“不可能!”我叫道。
“起先我也对自己说‘不可能’,甚至现在我有时候也对自己说‘不可能’!但是问题就在于这是可能的,而且可以十拿九稳地说,正是这样。”
“不,马斯洛博耶夫,不是这样,你想入非非了,”我叫道,“她不仅不知道这事,而且她也真是私生女。如果她母亲手里多少有一些凭据,难道她能在彼得堡贫病交加,苦度岁月吗?此外,她还撇下自己的孩子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得啦吧,这是不可能的。”
“我也想到过这点,就是说,甚至到现在我也百思不得其解。但是话又说回来,问题在于史密斯那妞本人是世界上最没有理智和最不可理喻的女人。她是一个不能用常理推断的女人;你只要想想所有的情况:要知道,这是一种浪漫主义――这一切乃是一种超然物外的胡闹,非但没有任何道理,而且达到了疯狂的程度。就拿一件事说吧:从一开始,她幻想的就只是一种类似于人间天堂的东西,周围有天使在翱翔,她舍身忘我地爱上了一个人,而且无限地信任他,我相信,她后来之所以发疯,倒不是因为他不爱她而且抛弃了她,而是因为她看错了人,而这人居然会欺骗她和抛弃她;而是因为她心目中的天使变成了臭狗屎,而这堆臭狗屎还居然唾弃她,使她陷于万劫不复的境地、她那浪漫主义的、疯狂的心受不了这个剧变。此外还有她那说不出的气恼:你明白吗,多气人啊!因为这凄惨的遭遇,而主要是她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因此她才以无限的轻蔑与他一刀两断。她与他断绝了一切关系,撕毁了所有的文件;她唾弃了金钱,甚至忘了这钱并不是她的,而是她父亲的,她不要钱,把钱视同粪土,她想用她的博大胸怀来压倒欺骗她的骗子,为的是可以把他看作贼,因而有权一辈子蔑视他,当时,她可能还说过,过去,她一度被称为他的妻子,她认为,这无异是奇耻大辱。我国不时兴离婚,但实际上1他俩是离了,既然离了婚,她怎能向他请求帮助呢!你想想,她这疯子都快死了,还对内莉说:别去找他们,要干活,哪怕冻死饿死,也不要去找他们,不管是谁来叫你(就是说这时候她还幻想会有人来叫她去,不去,就多了一个报复的机会,用轻蔑来压倒前来叫她的人――一句话,她不是以面包果腹,而是以怨怼和幻想来苦度岁月)。老伙计,我从内莉的嘴里问出了许多情况;甚至现在,有时候我还旁敲侧击地问她。当然,她母亲有病,有痨病;而这病最能助长病人的怨怼和恼怒;但是话又说回来,我有把握,我是通过布勒诺娃的一个亲家知道的,她给公爵写过信,是的,给公爵,给公爵本人……”
“写过信!把信送去了?”我焦急地叫了起来。
“问题就在于我不知道这信有没有送去。有一回,史密斯那妞碰到了干亲家(记得布勒诺娃家有个涂脂抹粉的小妞吗?――这小妞现在进了管教所),她请她把这信捎去,而且这信她已经写好了,但是她没交给她,又要回去了;这事发生在她死以前三星期……这事是举足轻重的,既然有一回她下过决心要送去,虽然又收回来了,那,反正一样:她也可能 “嗯,最后怎么样呢?”
“毫无结果。必须有证据,有事实,可是我一无所有。不过有一点他心里明白,我起码可以制造丑闻。当然,他怕的也只是丑闻罢了,何况他开始在这里攀高枝了。你知道他要结婚了吗?”
“不知道……”
“明年就结婚!未婚妻还在去年他就看中了;当时她才十四岁,现在已经十五岁了,好像还戴着围嘴呢,这可怜的丫头。她的两位高堂很高兴!你明白吗,他多么需要他的妻子已经死了啊?一位将军的千金,一个有钱的小姑娘――有许多钱!万尼亚老弟,咱俩是永远结不了这样的婚的……就有一样我一辈子不能原谅自己,”马斯洛博耶夫握紧拳头,猛击了一下桌子,“这就是两星期前,我中了他的圈套……这混帐东西!”
“怎么会这样呢?”
“就这样嘛。我看到,他心里明白,我手里没有任何真凭实据,此外,我心里也感到这事拖的时间越长,他就会越快地发现我拿他束手无策。因此我只好同意收下了他的两千卢布。”
“你拿了两千卢布!……”
“是银卢布,万尼亚,我咬牙收下了。唉,这么一件大事何止值两千啊!收下它多丢人啊。我站在他面前,似乎蒙受了奇耻大辱;他说:马斯洛博耶夫,您过去给我办了不少事,我还没给您报酬哩(对我过去做的事,他早就如约付给了我一百五十卢布),嗯,我现在要走了;这里有两千卢布,因此;我希望,现在咱俩的事已经一了百了了。我只好回答他:‘一了百了啦,公爵’,可是我连抬头看看他那副德行都不敢;我想:他脸上现在一定活画出这么一副表情:‘怎么样,拿得够多了吧,仅仅因为我心肠好才给了你这傻瓜!’我都不记得当时我是怎么离开他出来的了!”
“要知道,这样做是卑鄙的,马斯洛博耶夫!”我叫道,“你对内莉做了什么啊?”
“这不仅卑鄙,简直令人发指,简直太恶劣了……这……这……简直没法形容!”
“我的上帝!要知道,他起码也应该使内莉的生活有个保障呀!”
“可不是吗。用什么来迫使他这样做呢?吓唬他?他不见得就怕了,因为我已经拿了钱。我自己,自己向他承认了,我吓唬来吓唬去也就值两千银卢布,我自己给自己开了这个价!现在又能用什么吓唬得了他呢?”
“难道,难道内莉的事就这样完了?”我几乎绝望地叫道。
“办不到!”马斯洛博耶夫热烈地叫道,甚至不知怎的整个人精神为之一振。“不,我饶不了他!我要重打锣鼓另开张,万尼亚:我已经拿定了主意!拿了他两千卢布又怎么样?呸!我收下他这笔钱是因为他欺人太甚,因为这混帐东西胆敢欺骗我,因此,也就是耍我。骗了人,还把人当猴儿耍!不,我决不许别人耍我……万尼亚,现在我要从内莉身上下手。根据某种观察,我深信,这事的整个结局就在她身上。她全知道,统统知道……是她母亲亲口告诉她的。在热病发作的时候,在苦恼中,就可能告诉她。没人可以诉苦,恰好内莉在身边,因此就告诉她了。说不定我们还能发现什么字据的,”他搓着双手又加了一句。越想越甜蜜,越想越兴奋。“万尼亚,现在你明白我为什么净到这里来闲逛了吗?首先,出于咱俩的交情,这是不消说得的;但主要是为了观察内莉,而第三嘛,万尼亚,我的好朋友,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必须帮我一把,因为你对内莉有影响!……。
“一定,我向你起誓,”我叫道,“马斯洛博耶夫,我希望,你的努力主要是为了内莉――为了这苦命的、受尽屈辱的孤儿,而不要仅仅为了一己的私利……”
“我为谁辛苦为谁忙,关你什么事?你这傻冒!把事情办妥了――这才是主要的!当然,主要是为了孤儿,即使出于一片爱心也应当这么做。但是万纽沙1,即使我也考虑到了自己,你也别把我这人看扁了。我是一个穷人,我不许他欺负穷人。这混帐东西抢走了本来属于我的东西,还要来骗我。依你,对这样一个骗子,我还应当讲什么客气吗?没门!”
1万尼亚的昵称。
第二天,我们本来想搞个鲜花节,结果没有搞成。内莉的病情恶化了,她已经不能走出房间了。
而且她以后也再没有出过这房间。
过了两星期她就死了。在她处于弥留状态的这两周内,她一次也没有完完全全清醒过,也没能摆脱她那奇怪的幻想。她的理智似乎模糊了。直到她咽气的那一刻,她都坚信外公在叫她去,因为她不去而在生她的气,对她连连敲着拐棍,让她出去向过往君子讨钱来买面包和鼻烟。她常常在睡梦中哭泣,醒来后就告诉我们,她梦见妈妈了。
不过,有时候,她的理智似乎完全恢复了。有一回,屋里就剩下我俩:她向我欠起身子,用她那瘦瘦的、烧得发烫的小手抓住我的手。
“万尼亚,”她对我说,“我死了以后,你就跟娜塔莎结婚吧!”
这好像是一个早就盘旋在她脑海的、梦寐难忘的想法。我向她默默地微微一笑。她看见我笑了,也莞尔一笑,调皮地向我伸出她那瘦瘦的小手威吓了我一下,接着便马上开始吻我。
在她咽气的前三天,在一个明媚的夏日傍晚,她让我们把窗帘卷起来,把她卧室的窗户打开。窗户面向小花园;她久久地眺望着浓密的花木和夕阳的余辉,接着又突然请大家让我俩单独待一会儿。
“万尼亚,”她用勉强听得出来的声音说道,因为她的身体已经很弱了,“我快要死啦。很快就要死啦,因此,我想告诉你,让你别忘了我。我把这东西给你留个纪念(她掏出一个护身大香囊1给我看了看,这香囊跟十字架一起挂在她胸前)。这是妈妈临死的时候留给我的。因此,等我死了以后,你就把这香囊解下来,拿去读一读里面的东西。今天我就告诉他们大家,让他们把这香囊就交给你一个人。你读完里面写的东西后,就去找他,告诉他我死了,但是我不饶恕他,不久前我读了福音书,书上写着:要饶恕自己的所有仇敌。嗯,这句话我读了,但是我仍旧不饶恕他,因为妈妈;临死前还能说话的时候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我诅咒他’,因此我也要诅咒他,不是为我自己,而是为我妈妈我诅咒他……你也可以告诉他妈妈是怎么死的,我怎么一个人留在布勒诺娃家;你告诉他,你怎样在布勒诺娃家看见了我,把一切,一切都告诉他,同时对他说,我宁可留在布勃诺娃家也不去找他……”
内莉说这些话的时候脸色变得十分苍白,两眼闪着光,心开始剧烈地跳动,以致她颓然落到枕头上,约有两分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1俄俗:护身香囊中装有护身符及香料,借以辟邪。
“万尼亚,你叫他们进来吧,”她终于有气无力地说道,“我要跟他们大家告别。永别了,万尼亚!……”
她最后一次紧紧地、紧紧地拥抱了我。我们的人都进来了。老爷子没法明白,她怎么就要死了呢;他不容许有这样的想法。他直到最后一刻都跟我们大家争论,硬说她的病一定会好起来的。因为日夜操劳,他整个人瘦了一圈,他整天整天地在病榻旁陪着内莉,甚至夜里也不走……最后几夜他根本就没睡。他极力先意承志地满足内莉最微小的任性的要求和最微小的愿望,每当他离开她上我们这边来,他就掩面痛哭,但是过了一分钟,他又开始充满希望,而且硬要我们相信她的病肯定会好起来的。他把鲜花堆满了她的房间。有一回,他买回了一大把娇艳欲滴的月季花,红的和白的,他为了买这些花跑了很远的路,然后拿回来送给他的内莉奇卡1……凡此种种,他使她感到分外激动。对环绕在她四周的爱,她不能不用自己的整个心来回报大家。那天晚上,在她跟我们临终告别的那天晚上,老爷子怎么也不肯跟她诀别。内莉向他粲然一笑,整个晚上都极力装出一副很开心的样子,跟他闹着玩,甚至还笑了……我们大家从她屋里走出来时几乎都还抱着希望,但是到第二天,她已经不能说话了。两天后她就死了。
我记得,老爷子怎样用鲜花把她的小棺材装饰起来,他怎样伤心欲绝地望着她那瘦削的、已经死气沉沉的小脸蛋,望着她那死后的笑容,望着她那十字交叉地放在胸前的胳臂2。他像哭自己的亲生孩子那样哭她。娜塔莎、我,我们大家都安慰他,但是他没法得到安慰,内莉下葬后,他生了一场大病。
安娜安德烈耶芙娜从她胸前取下了那个护身香囊,亲手交给了我。香囊里有一封内莉的母亲写给公爵的信。我在内莉去世的当天就读到了这封信。她在信中诅咒了公爵,说她决不能饶恕他,地描写了自己最后的整个生活,以及她将撇下内莉,把她留在十分可怕的境地,因此她恳求他多少为这孩子做点什么。“这孩子是您的。”她写道,“她是您的女儿,而且您自己也知道她是您的,真正的女儿。我让她等我死后去找您,并且把这封信交您亲收。如果您不抛弃内莉,那么说不定我在黄泉之下还会饶恕您,而且在最后审判那天,说不定我还会亲自站到上帝的宝座前,恳求我们的审判者饶恕您所犯下的种种罪孽。内莉知道我这封信的内容;我把信念给她听了;我向她说明了一切,她知道一切,一切……”
1内莉的昵称。
2基督徒死后,不是两手平放身体两侧,而是两手交叉,作十字状,放在胸前。
但是内莉没有执行遗嘱:她知道一切,但是她没有去找公爵,而且至死不肯与他和好。
内莉下葬后,我们回到家,我和娜塔莎信步走进花园。天气很热,阳光明媚。一星期后他们就要走了。娜塔莎抬起她那异样的目光长时间地注视着我。
“万尼亚,”她说,“万尼亚,真是做了一场梦啊!”
“什么一场梦?”我问。
“一切,一切,”她答道,“这整整一年里发生的一切。万尼亚,我为什么要把你的幸福也给毁了呢?”
我在她的眼睛里读到:
“我们原可以在一起白头偕老,永远幸福的啊!”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