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四四 “十日”始末

作者:袁珂 字数:2776 更新:2025-01-03 16:59:40

羿“上射十日”——“十日”原是天帝帝俊的儿子,是帝俊的妻子羲和所生的。他们住在东方海外的汤谷,“谷中水热”(郭璞注语)如汤,因名“汤谷”。“十日”就住在汤谷的扶桑树上,“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经·海外东经》)“一日方至,一日方出”(《大荒东经》),轮流出去值班。

他们出去值班的时候,还由他们的妈妈羲和特地驾了六条龙挽的车子,伴送他们出去,开始了太阳一天运行的行程。《淮南子·天文篇》说:

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登于扶桑,爰始将行,是谓朏(fěi)明;至于曲阿,是谓旦明;至于曾泉,是谓蚤(早)食;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至于鸟次,是谓小还;至于悲谷,是谓 (bù)食;至于女纪,是谓大还;至于渊虞,是谓高舂;至于连石,是谓下舂;至于悲泉,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是谓县车;至于虞渊,是谓黄昏;至于蒙谷,是谓定昏。

日入于虞渊之汜,曙于蒙谷之浦,行九州七舍有五亿万七千三百九里。

以上所引“爰止羲和,爰息六螭”八个字,是据《初学记》卷一引古本《淮南子》改的。今本作“爰止其女,爰息其马”,就觉得一方面神话的意味减少了,另方面“爰止其女”,“其女”二字也不知何指。古本“爰止羲和,爰息六螭”八个字不但神话意味浓郁,而且人物记叙明确,羲和就是羲和,是十个太阳的母亲,不是任何“其”他的“女”。古本《淮南子》这两句话正确无误,改本实在浅薄无聊。《初学记》“是谓县车”句下还引高诱注说:“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日至此而薄于虞泉,羲和至此而回六螭。”今本并脱去之。这几句注释,使我们更加明白羲和所担负的伴送她的太阳儿子运行的任务:她把每天轮流出去值班的儿子一直送到悲泉,至此而后,她就得赶着六龙驾的空车回去。剩下的一段短短行程,只好让她的太阳儿子单独行去。太阳到了虞渊,就是李商隐诗所谓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黄昏”时候,到此为止,太阳就走完他一天的行程了。这就是古人设想中太阳一天运行的光景,它是何等的细致生动!又是何等的雄浑壮丽!

然而不知何故,原来安排好的“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的轮流值班秩序,一下子被打破了,“十日并出”,而且还确定是在“尧之时”。这个乱子闹得可真不小。由于“十日并出”,不单“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并且还引起“䝟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因而连天帝帝俊看见他的儿子们所造成的祸患,也不能不马上“赐羿彤弓素矰”,叫他“去恤下地之百艰”。“百艰”当中,自然应包括首要的“十日并出”的祸患在内。这就给做天帝的帝俊造成一个很矛盾的局面:叫羿去诛妖除怪是容易的,可又怎样能叫他同时去对付这十个横行不法的太阳儿子呢?

推想起来,如果按照帝俊的意图,当然不过是叫羿去威吓威吓他的太阳儿子们便算了。书缺有间,其详不可知。哪知羿一下去,就认真地干了起来,“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楚辞·天问》王逸注)。这就是正直无私的英雄羿对造成巨大灾祸的“并出”的“十日”的严厉惩罚,表明他并没有按照天帝的意图办事。

《天问》说:“冯珧利决,封豨是䠶,何(羿)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王逸注:“蒸,祭也;后帝,天帝也;若,顺也。言羿猎䠶封豨,以其肉膏祭天帝,天帝犹不顺羿之所为也。”这条注释大体上是正确的,只是还稍稍有点把羿混同于后羿。羿不是去什么“猎䠶封豨”,而是去“擒封豨于桑林”,为民除害。羿擒获了封豨,七件功业俱毕,就把封豨肉剁来做成肉膏,奉献给天帝帝俊。满以为帝俊会酬奖他的功劳,哪知道帝俊却“不顺羿之所为”。在这里,帝俊派遣羿下凡去“恤百艰”和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之间的矛盾,便无情地显露出来了。这就是英雄羿悲剧的开始,这个悲剧还要一步步地发展下去,一直将羿推向悬岩下的深渊。

至于十日的终局,比起羿的坎坷生涯,却要简单多了。《庄子·秋水篇》成玄瑛疏引《山海经》(今本无)说:“羿射九日,落为沃焦。”这就是十日的结束,终局:九个太阳落在大海里变成了沃焦了,还剩一个太阳继续照耀世间,执行以往的任务。但“沃焦”又是什么呢?《古小说钩沈》辑《玄中记》说:

天下之强者,东海之沃焦焉,水灌之而不已。沃焦者,山名也,在东海南,方三万里,海水灌之而即消,故水东南流而不盈也。

“沃焦”又名“尾闾”。《文选·养生论》注引司马云:“尾闾,水之从海水出者也,一名沃燋,在东大海之中。尾者,在百川之下,故称尾;闾者,聚也,水族聚之处,故称闾也。在扶桑之东,有一石方圆四万里,厚四万里,海水注者无不燋尽,故名沃燋。”这又是有别于“归墟”的“百川注海而不盈”的另一种神话性的解释。原来在“扶桑之东”,有这么滚热发烫的一块大石头,“方圆四万里,厚四万里”,“海水注者无不燋尽”,所以能够吸收百川的水。现在据说羿所射的九日,都“落为沃焦”了,就更给沃焦的神异性以有力的支持:东海下面那块吸尽百川水的大石头,原来是九日的残骸所化,无怪它还有那么大的炎热。于是这就顺利完成了推原神话所要达到的使命。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99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