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二讲 吾国宪政何以至今没有确立?

作者:张君劢 字数:7479 更新:2025-01-13 15:56:07

从民国成立以来,所谓宪法、约法,或草案,已经不止一次。明白一点来说,说三四次,或者说七八次,也未尝不可。所谓宪法,既然已经颁布多次,何以条文自条文,政治自政治,好像有了宪法,也不过是一种具文。即就宪法以外的其他法律来说,如预算法、审计法规或出版法,真能一条条照法律的原意实行,不偏私、不虚设、不滥用权力去执行,在我们国家实在是一件不常见的事。所以令人怀疑起来,好像中华民国是不是有实行宪法的能力,这变成一件大家担心的事了。

就民国初年来说,有所谓临时约法,民国三年袁世凯颁布所谓《中华民国约法》,后来又变为洪宪帝制,直到北方政府消灭之日为止。关于宪法草案,有天坛宪草,有曹锟宪法,均是一种虚拟而未实行的文件。民国政府成立后,有民国十九年《中华民国约法草案》,有民国二十年《训政时期约法》。但就该约法中国家主要机关国府主席的权力来说,本来规定国民政府主席有提请各院院长之权,但后来在修正国府组织法时,又改为主席不负政治责任的规定。

从以上各次宪法或约法的翻来覆去来说,其中制度如民国初年南京政府时,本为总统制,及袁世凯被选总统时,又改为内阁制。二十年六月《训政时期约法》颁布,与二十年二月国民政府修正组织法的颁布,相差不过六个月,但是在约法中无国民政府不负实际政治责任的规定,到了十二月修正国民政府组织法,又说出主席不负实际责任的话,与元年之由总统制变为内阁制,如出一辙。我们有了三十五六 年的经验,知道我们对于宪法的条文或某种制度,有一种议而不决、决而不遵行的习惯。这实在是国民对于宪政施行犯了一种大毛病,我们不能不把它当作一种政治上的疾病,而加以诊断。

现在我要拿出一个题目来,同诸位讲一讲,这题目叫心态(mental attitude)与心习(mental habit)。讲了这个题目后,才能对这疾病如何治疗,开出一张药方。

我们知道人一方面是血肉之躯,另一方面有性灵,如理解力、记忆力之类。所以人生是合肉体与心灵两面构成的,在他每天应付环境之中,就养成了习惯或心态。譬如有人说早起,有人晚起,有人节俭,有人奢华,有人勤劳,有人懒惰,这都是一种习惯。不但个人如此,同时个人所处的社会也是如此。社会里面多数人中往往发现一种共同习惯。譬如外国人开会,各个个人都能遵守时间,至多不过差几分钟;而我们中国人开会可以迟到,短则半小时,长则一小时,也不以为奇。中国人喜欢打麻将,可以四圈、八圈、十二圈,终日在牌桌上消磨时间,金钱输赢的数目很大;外国人虽然也有扑克牌戏,但是时间总在星期六晚,消遣时间虽也花去一两个小时,钱的输赢却很小。再举一种习惯说,外国人最喜欢旅行,因为旅行可以修养身心、增长见闻,而中国人则对旅行视为畏途。再则,英美人对于做官不视为功名利禄之途,而我国人视此为唯一发财的途径。由此可见,社会环境之中,可以产生多数人的习惯。我们从以上所说的道理,将我国人视宪法为具文,作为一种习惯而研究其所以然之故,分以下几种原因加以说明:

第一、帝制思想。我们读《汉高祖本纪》,知道汉高祖过咸阳,看见秦始皇的威风,喟然叹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 即项羽既亡,高祖做了皇帝,他置酒未央前殿,对太上皇说:“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这段回答语中,明白说出中国人的思想,都拿国家当作私产。买田地是置私产,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也不过是私权的扩大而已。我们不要认为这种思想到了现在已经没有,不然!何以有洪宪帝制、宣统复辟呢?这种帝制思想,假如你对英美人说,他们总以为是离奇的说法,绝对不能理解。而在我国四万万 人脑筋中,我们时常还听见 “真命天子” 之说,可见帝王思想实在是民主政治的最大障碍。

第二、割据一方。如汉高祖和光武帝等历代帝王都抱有一种 “帝制自为” 的意思,这是不必说了。但到了分崩离析时,虽不能作一统天下的雄图,未尝没有人有割据一方的思想。西汉末年,窦融据河西,自称五郡大将军,起兵时告诉他的兄弟说:“天下安危未可知,河西殷富,带河为固,张掖属国,精兵万骑,一旦缓急,杜绝河津,足以自守,此遗种处也。” 后来有张玄劝窦融说:“当各据土宇,与陇(隗嚣)、蜀(公孙述)合从,高可如六国,下不失尉佗。” 此种说法最能代表割据思想。马援曾替隗嚣去看公孙述,回来向隗嚣说:“子阳井底蛙耳。” 此无异说,此人只能坐井观天,看不到国家全局。其他汉末、唐末及宋元末年类乎隗嚣、公孙述与窦融的人,多得不可胜数,现在不必细说。民国时代如张作霖,如后来的孙传芳、卢永祥,又何尝不是受割据一方思想的影响呢?

第三、越轨无能。我国人向来处于帝王专制之下,既不知有国家,更不知法律为团体生活之所必需,反而时常以处于法外为自己的本领。譬如一般人点电灯要出钱,某甲点电灯不花钱,他还要向人炫耀。有人在肉价限制时买不到肉,某甲不但不遵守法律上肉价限制,而且能多买到肉。旁人拿不到护照,某甲偏能拿到护照出国。一般人买不到飞机票,他能想法子买到飞机票且比旁人快。这种事情,都是说国家即便有法令,人民以不遵守为得意,因为我们法律本来不公道,就算本来公道,一般人民也以不守法而自鸣得意。或者这是古代封建时期特权阶级的残余风气,但是时至今日还未能根除,而存在于一般土豪劣绅思想之中。

第四、舞文弄法。国家法律之所以颁布,必有一种不得已的理由,才会有这种法律。所以法律的施行必须公平。人民看到法律施行是公平的,自然也认为守法是当然的义务。但是我们听见国民口头常有几句话:如视法律如弁髦,是一纸空文,官样文章,敷衍塞责。这种话无非是说不把法令当一回事,而且能想出一种妙法,把法律的严肃性躲避了过去。表面上看来,好像并没有违法,实际上已经将法律上的原意加以伸缩变通了,也就是不照法律办事。譬如说:米粮定额分配,每人一石,但是填报户口时,不管家里是否有五个人,一律填写五口,这就是舞文弄法的一端。以征兵法来说,政府征兵应以征兵法为根据,但是除乡下苦人可以随便拉夫外,贵人子弟,除了志愿参加青年军外,有几人应征入伍的?这便是违法的一端,但是舆论很少起来责备政府。其他如 “工资”“农贷”,真正穷人未必能得到贷款,能奔走权门的人,反而得到便利。再举一两个例,如政府明令不许人民囤积居奇,而战争期内所有富户或银行,哪一个不是靠囤积货物抬高物价?但是政府视若无睹,也不敢打开仓库调查囤积货物。政府征收的所得税、利得税,无论银行、公司、工厂,哪一家不准备两种账簿?一本是真正的出入盈亏,一本则专为应付税务用的。这种欺骗行为,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家存心让它过去。这种种都可见我国人藐视法律的心理。

第五、治乱循环。我们在孔夫子时代就已有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话。有了好人,如汉文帝、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之类,人民便可暂时享到幸福;反过来到汉灵帝、桓帝,唐朝末年宣宗、懿宗,宋末徽宗、钦宗,那就到了小人用事、不可收拾的时代。由此可见,这个国家从来没有一种很好的政治制度,能使第一代好人所创,即使到了第二第三代也能照样延续下去。《三国演义》上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或者说,治乱循环四字,最能表示中国人对政治上的看法。在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现象之中,我们可以说中国政治是没有制度基础的(institutional basis)。譬如一个公司、一个大学的第一代开创者,创立得很好的法规,后起者依样葫芦亦能照样做下去。但是我们国家缺少制度的基础,从来没有开会的习惯,所以一个人死 后,后来者就无从继续下去了。所谓制度的基础有三个意义:一、法规确立;二、合议办事;三、传统。此三种意义,求之于英国议会、天主教会与欧洲自中古迄今之大学制度,便可了然于心,无待细说。

第六、人民愚昧

最后还有一点,是多数人的愚昧与穷苦。我想大家闭上眼睛一想,就可知道全国号称四万万 人,但其中相当有饭吃的有多少,能识字的又有几人。我们要是在路旁看见乡下人与妇女在垃圾中捡东西,就可以知道人民谋生之路如何,人力浪费又如何了。同时又看见不识字的妇女,拿了家信,一定要找测字先生替她解释或写回信。这种情形,绝非少数,而是全国两三万万 人共有的。这就是几千年来愚民政策的结果。他们既不知道自己的人格,更不知道宪法上给予他们种种基本权利,自然想不到他们有选举人资格,可以投一票来决定在野党、在朝党 的进退。试问人民在这种状态中,如何能行使公民权利,担当国家的责任呢!

受世界潮流影响致领导革命的人举棋不定

除以上六种原因外,还有一种情况,不关一般社会情形,而是受欧战以来世界潮流的影响,即领导革命的人举棋不定。民国初年,大家的思想,是走向英美的民主政治,所注重的是宪法、议会、政党、责任内阁与地方自治等事,这些便成为革新政治的目标。及苏俄革命与德意两国法西斯主义横行之日,我们的政治又走向世界革命、无产阶级独裁,乃至一党独裁的路上去了。自己的认识也忽东忽西起来,这也是造成国内政治混乱的一个原因。

以上七种原因,希望在朝党、在野党反省一番。假定认为这六七种毛病影响我国前途甚大,应寻求所以治疗之法。

以上七种情形,可以说是我们对民国以来宪政不能确立的原因已经解释一番了。或者有人拿社会学来解释,说我们还没有脱离封建时代,或者说未脱离农业时代,所以不免有帝王思想与土豪劣绅等情况。这种政治上与经济上相联的关系,在这演讲中也无法细论。现在将以上情形归纳起来,求一个药方,以治疗病根。

我们明白了以上七种情形,表面上似乎很复杂,但是国家的治乱兴衰,不外乎两种人:一种治者,一种被治者。这两种人如能了解其地位及权利义务所在,不怕国家不上轨道,不怕人民不能安居乐业。

一、治者的地位

治者手握大权,决定政策,颁布法令,赏罚进退天下人物,他的地位是很高的。但是他不过是一副大机器中一个发动机而已。他的地位是在全付机器若干连环中的一环,并不能把国家的事当作一己家事,如前段中所讲汉高祖所想像的那样。假定他是党领袖或一国总统,应先得到党与民众的拥护,也就是说他的事业在于谋求党与国家的发展。在二者有冲突的时候,应该先国家而后党。他在执行职务时,第一,应该遵守国家基本大法 —— 宪法;第二,应忠实执行一切法规,如预算法、征兵法等,处处应依法行事,不可稍有逾越。我们看见美国历代总统,有的是庸人,有的是非常人,所以他们的政策,有高明与不高明之分,但他们看待宪法与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态度是各人一致的。就是在与敌党竞争时,也不敢因为要夺取政权,把道德的规矩一切破坏得毫无顾忌。美国广播电台系私人企业,要用电台作政治广播,要花几百万美金。罗斯福与杜威竞争时,如罗斯福讲了一小时,那就不能不让杜威也讲一个钟头,以表示对于彼此双方是同样公平的。惟其双方能公平竞赛,所以政治竞争中,也有道德规矩存在。假如甲党为求胜利之故,置道德法律于不顾,他党亦复如此,这样一个国家除了成无法无天之外,还有何可说。

二、被治者的地位

国内四万万 人,不管高至领袖,低至乞丐,都是国家的主人翁。因为从主权属于国民来说,他们都是国家主人翁。我常听见国内人民说人民程度不够,要知道人民程度够与不够,完全看人民有无衣食、有无知识。有了衣食,才有知识,有了知识,自然有廉耻之心。假定国家年年内乱,人民求安居而不得,自然无教无养。可见人民程度够与不够,全看国家有无教养。假定国家天天在内乱之中,人民程度永远不会够的,可见人民程度的提高,在于教养的普及,而教养的普及,又要看国内和平是否确立。简单来说,人民程度够与不够,责任在治者身上,不在被治者身上。(第一)要有衣食,所谓 “衣食足而后知荣辱”;(第二)要让他有教育,“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但是从现代民主国家来说,教养两端还是不够。现代国家人民有参与政治的权利,须辨别哪个人应该选,哪个人不应该选,所以他得有参与政治的热心,或行使公民权利的能力。人民不应但居于袖手旁观地位,因为他知道从旁批评,会养成他 “看人挑担不吃力” 的习惯。所以政府一定要使热心政治的人到会议里去当议员,亲耳听见政府报告,与实际情形相接触。同时允许他做反对党,使他批评政府的时候,同时须拿出自己的政见、自己的办法来,就是说你上台时如何做法,应该预先说出来给人知道。这样他对国家政治自然养成他的责任心(sense of responsibility)。这 “责任心” 三字,不单单说参加政治而已,而是说你来上台时这个担子如何挑法,国人也预先可以知道一点。国会肯拿这样的地位给反对党,自然反对党不敢放之高论,专做不负责任的批评或专以捣乱为事。朝党、野党轮流执政,自然全国人担当国事的责任心,由此养成了。

现在我已把治者与被治者应有的职掌略加说明。有了以上良好的治者与被治者,假定没有好制度,民主政治还是不能长久的。所以还有三点应加以说明,也是我们所谓对症下药的一部分。

三、良好制度的关键要素

(一)基本事项的调查

所谓基本事项,分人口与土地。这两件事说起来,好像极普通,各国都每五年或十年有一次人口统计或调查,土地测量也是现在国家所极为注重的。我们姑且从反面来说,就是假定没有人口土地调查,其弊病是如何。没有这两种调查,现代国家的民主政治是无法施行的。我在美国到它县政府去看,最重要的两件事:一、人口调查;二、土地调查。一个人出生、婚嫁及死亡,每个人要报告并详细记录下来。土地调查,各人田地多少,房产多少,地界及土地上的用途,如畜牧、耕种等事,无不明白记载。我们想想,在我们这里每县每城,某甲、某乙、某丙、某丁来来去去,能有确实调查吗?除非某地发生盗命案,才来查什么人谋财害命外,平时什么人知道各个人的家世如何、财产如何呢!我们拿征兵条例来说,国家要征去三千万、五千万人,怎么知道某人的确姓张,某人的确姓李呢!假定姓张的自己不愿当兵,出了点钱来买了姓李的冒名顶替,国家又怎么管得着呢!一个兵士在战场死去,依陆军惯例,几天以后,没有不通告他家属的。但是我们抗战八年,一个兵士死去,陆军会打电报给他的家属吗?恐怕没有这回事。简单来说,全国几万万 人姓名不准确。就狭义来说,是指田产界限而言,但是个人在土地上有牛羊多少,每年收获多少,也应该记得很明白。美国太平洋学会在热泉开会时,我到县政府去看他们土地调查,其管理员跟我说:你所住的旅馆,田地产业多少,每年盈利多少,税多少,土地调查便能告诉你。试问国家平日有这样的调查,人民资产了然在目,如何能有逃避租税或其他不法行为呢!这是第一点。

(二)公开

现代民主政治最大要点,就是公开。所谓公开,就是不管行政、司法、立法,一切都可让人民知道,不像帝皇时代,皇帝深居宫中,靠太监或大臣传达命令,而在传达命令中便有擅作威福、狐假虎威等事。但是在民主国家中,这些现象都不见了,就因为一切公开之故。所谓 “公开” 两字,除了议事、审判有记录,政府发布公告有记录外,还有一个意义就是:任何事情,不许有第二人可以假托命令,如从前大臣或太监假传圣旨之类,这样就没有了能有居间作弄的行为了。所谓 “公开” 的好处,就是发动人的意思和执行人的意思,一切摆在公众之前,无法播弄是非,颠倒黑白。第一种公开,是行政的公开,总统或皇帝意思如何,非经过内阁阁员副署命令发不出来,这种命令,是经过讨论、审查而后发出的,而且有人附署的。所以政府命令是无法由其他人播弄的。政府命令所以每年、每月、每日有公报,公家私人均可保存一份,可以此为凭来与政府争论辩论。其次,议会的公开,议事准许全国人民旁听,而且所议之事都在议事录中,如何通过以及赞成、否决之票数多少,统统向外宣布。再其次,司法的公开,案件审判时原告如何,被告如何,判决如何,判决理由书,法官必须做一长篇文章,说明判决之故。以上三种行政、立法、司法的公开,就是民主政治的特色。再举各部部务来说,美国财政收支数目,每天有报告一张,如同银行结账一样,试问金钱公开到此程度,更有何人能作弊呢?

(三)制度基础

现代的民主政治基础,决不是建筑在一个人身上。国家大政至少分在三个机关手上:(一)立法;(二)行政;(三)司法。因为有三个机关分担国事,所以既能互相牵制,又能互相合作。既经由三个机关分担国事,所以国事的处理不只靠一两个人,而是靠制度的。立法院通过并颁行全国的法律,行政部执行这种法律,司法部是根据法律判决民刑诉讼。就好比一个银行,下有股东大会,上有董事会,又有常务董事会,许多事情有的提交董事会,有的提交股东大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的权限,各有明白的规定,所以现代银行的基础,也是在制度基础上,不是像钱庄那样在一个人身上的。或者说现代的大学,有校董会、教授会、各院院长、各系主任,所以现代大学也与从前私人开门受徒截然不同,就是因为一个以制度为基础,一个以个人为基础。银行与钱庄之不同,大学与 “门馆” 之不同,也就是帝皇专制与今日民主政治之不同。

以上把中华民国宪政不能成立的原因,及今后补救方法,在于改造治者与被治者的资格,已说过了。简单说一句,在于养成新的心理态度,然后可以有新的政治。今后宪政基础,即在于此。

我还要忠告国内朝野人士,如大家诚有把中华民国造成民主国的理想,第一件事,要识大体,去小意气,方才能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二位,而后四万万 人民乃真正成为主人翁,不单单充当党的工具。诚能如此,不怕国家不安定,不怕民主不能实现。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3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