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於宇宙历七九九年伊谢尔伦要塞放弃的 「杨威利最後不得不从制度中去求取怀抱政治忠诚心的对象。他不得不从民主共和政治中去追求。而制度终究是一种形式。虽然知道在非常时期必须有非常的手段及非常的才气,但是,他终究不想让自己坐上革命政权的宝座是因为他一直深信由人民支配的民主共和政治的制度。事实上,艾尔.法西尔的革命政权是因为杨威利一党的军事力及人力资源才得以成立的,所以就算杨站上顶端也不该有人会加以责难的。」
「::最不幸的事实是在这个时候存在著比杨更具有居於上位的个性,但又不能成为杨的政治忠诚心的对象的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杨对独裁者或者说是身为专政者的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有著极高的评价。不管在才锌或器量方面都一样。而且,他个人又极敬爱莱因哈特。就因为他卓绝的资质,才使得他成为民主共和制度的最大敌手。莱因哈特的资质在民主共和制度严格的限制下绝对无法充分发挥的。他那无以比拟的天才只适合在专制政治中发扬光大。」
「::杨很清楚这件事。所以他自己就不能跨出民主共和制度的□围之外。当他以「非常时期」为藉口,超越制度的□围,以政治.军事两方面的独裁者自居时,宇宙就只成为专政者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和独裁者杨威利对立的场所了。如果他们的对立会引起流血的话,倒不如把一切都献给莱因哈特还来得好些。这是杨的想法。流血、用策略,所要守住的就是民主共和政治的制度。」
「::批评杨的这种思考方式为一种僵硬的形式论的见解应该是可以成立的。重要的不是制度而是精神,杨太拘泥於外在形式而放弃自己守住内在实质意义的责任。但是,杨身为一个历史的学徒应该知道许多毒辣的独裁者彻底发挥了这种论法。他知道大半的独裁者都是在众人的期盼下出现的,支撑他们的不是制度,而是对个人的政治忠诚心。他更知道他的部下们的忠诚心与其说是针对民主共和制度,不如说往往是针对他个人的因此,他就是不能爬上预端。他很清楚,最强的武力和最高的人望无秩序的结合,对民主共和制度而言是危险的病根。他比谁都怕处於权力集中的场合中的自己。谁有权利说他这种心态是懦弱呢?::」
这篇极尽全力想维持公正性的文章是出自尤里安之手。虽然是一篇兼顾情理的文章,但是,如果让波利斯.寇涅夫看的话,或许会评断文中缺少「反叛性」;如果让杨个人来看,他一定是搔著头左右回顾。不管怎麽说,这个时期看来似乎特别游手好□的杨威利的确是有著许多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