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站在门口,不敢进去,因为他们满身尘土,实在太脏。谢尔格-列瓦肖夫好久没有刮过脸,穿着又像司机、又像装配工人的衣服;奥丽雅和妮娜两个姑娘的体格都很结实,只是妮娜略微胖些,两人的脸都是古铜色的,深色的头发上仿佛敷着一层尘土,两人都穿着同样的深色衣服,肩后背着背包。
这是伊凡卓娃家堂姊妹,因为她们的姓同五一村的伊凡尼兴娜两姊妹——李丽亚和东妮亚——相象,所以常被弄错,甚至有过这样的说法:“如果你看到伊凡卓娃家两姊妹里有一个是白白的,那么这两姊妹就是伊凡尼兴娜家的。”(因为李丽亚-伊凡尼兴娜的皮肤是白白的。战争一开始她就到前线去做军医医士,后来渺无音讯。)
奥丽雅和妮娜-伊凡卓娃的家住在离谢夫卓夫家不远的一所标准式房屋里,她们的父亲们和谢夫卓夫在同一个矿井里工作。
“我亲爱的!你们是从哪儿来的?”刘勃卡拍着她的雪白的手问;她推测伊凡卓娃姊妹是从新切尔卡斯克回来的,因为姐姐奥丽雅在那边的工业大学念书。但奇怪的是,谢尔格怎么会跑到新切尔卡斯克的呢。
“我们已经不在原来的地方了,”奥丽雅谨慎地说,她微微撇了撇干裂的嘴唇笑了一笑,她整个的脸以及满是尘土的眉毛和睫毛似乎都皱成一团。“你知不知道,我们家有没有德国人?”她问的时候,眼睛迅速地打量着房间。这是她在流浪时期养成的习惯。
“住过,像我们这里一样。今天早上走了。”刘勃卡说。
奥丽雅看到墙上的印着希特勒肖像的明信片,她的鼻子和眼睛歪扭得更厉害,做出一副又像嘲笑、又像蔑视的怪相。
“为了保险吗?”
“让它挂着吧。”刘勃卡说,“你们大概要吃点东西吧?”
“不,如果家里没有德国人,我们就回家去。”
“就是有德国人,你们又怕什么?有许多被德国人赶到顿河或者顿涅茨河的人,现在都在陆续回家……要不你们就直说——到新切尔卡斯克走亲戚去了,现在才回家。”刘勃卡很快地说。
“我们并不怕。我们会这么说的。”奥丽雅谨慎地回答着。
她们谈话的时候,妹妹妮娜不作一声,她的大眼睛带着挑战的神情一会儿移到刘勃卡身上,一会儿移到奥丽雅身上。谢尔格把晒得发白的背包扔在地上,把手背在背后,倚着炉子站着,眼睛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观察着刘勃卡。
“不,他们不是在新切尔卡斯克。”刘勃卡暗忖。
伊凡卓娃姊妹走了。刘勃卡取下遮在窗上的被子,吹熄吊在桌上的矿灯。房间里的一切——窗子、家具、人脸——
都成了灰色的。
“你要洗脸吗?”
“你知不知道,我们家有没有德国人?”谢尔格问,这时她很快地到门道里去了一趟又跑了回来,拿来了一桶水、一个脸盆、一个漱口杯和一块肥皂。
“我不知道。这一批走了,那一批又来了。你把你的制服脱了吧,别不好意思!”
他脏得要命,水从他的胳臂上和脸上流到盆里,已经完全成了黑的。但是看到他的粗大有力的手,看到他用有力的、男性的动作在手上擦肥皂,又用手捧着水冲洗,刘勃卡感到很愉快。他的脖子晒得黧黑,耳朵大而好看,嘴的轮廓既漂亮又带有英勇的气概。两道眉毛并没连在一块,它们在靠鼻梁的地方生得比较密,连鼻梁上也长着毛,但是眉梢却比较细而稀,微微弓起,额头有几道深深的皱纹。看他用这双大手洗着脸,偶然向她投来一瞥,对她微笑,她也感到很愉快。
“你是在哪儿碰上伊凡卓娃姊妹的?”她问。
他把水撩在脸上,鼻子呼哧呼哧地响着,一句话也不说。
“你既然来找我,就表示你是信得过我。你现在又犹豫些什么?我们就像是一棵树上的两片叶子。”她温柔地小声说。
“给我一块手巾,谢谢你。”他说。
刘勃卡沉默起来,不再问他别的。她的蓝眼睛里露出了冷冷的表情。但是她照旧招呼谢尔格,她点起煤油炉,放上水壶,给客人端来吃的东西,倒了一小杯伏特加。
“这我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尝过了。”他对她微笑着说。
他喝干了酒,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天已经蒙蒙亮。透过灰色的薄雾,东方的玫瑰色愈来愈鲜明,而且已经有些泛出金光。
“没想到会在这里碰见你。我是来瞎碰的,哪知道居然碰上了……”他慢吞吞地自言自语说。
他的话里似乎含有疑问:跟他一同在无线电报务员训练班学习的刘勃卡,怎么会待在家里。但是刘勃卡并不打破这个闷葫芦。她感到生气的是,谢尔格过去知道她的脾气,一定以为她这个喜怒无常的小姑娘是在使性子,其实她很痛苦,非常伤心。
“你总不是一个人在这里吧?你的爸爸、妈妈在什么地方?”他问道。
“你管他们在什么地方呢!”她冷冷地回答。
“出什么事了吗?”
“吃吧,吃吧。”她说。
他对她望了一会,然后又斟了一小杯酒,喝了之后,又继续吃,但是已经不开口了。
“谢谢你。”他吃完了,用袖子擦擦嘴,说道。她发觉,他在流浪期间变得粗野了,但是使她感到伤心的并不是这种粗野,而是他对她的不信任。
“你们这里大概没有烟吧?”他问。
“有……”她走到厨房里,给他拿来家里种的烟叶。她父亲每年种几畦烟叶,一年收几次,晒干后,要抽的时候就用剃刀把它切碎,装上一烟斗。
他们俩,浑身被烟笼罩着的谢尔格和刘勃卡,默默坐在桌旁。刘勃卡出来之后母亲单独待着的那个房间里,仍然是静悄悄的。但是刘勃卡知道母亲没有睡着,她还在哭。
“我看得出,你们家有伤心的事。我从你脸上看得出来。你从来不是这样的。”谢尔格慢腾腾地说。他的目光里充满亲切、温柔的表情,这在他那有些粗犷的漂亮的脸上是出人意外的。
“现在大家都有伤心的事。”刘勃卡说。
“要是你知道,在这一段时间里我看见了多少血啊!”谢尔格非常沉痛地说,他全身都被一团团的烟雾笼罩着。“用降落伞把我们空投到斯大林诺州……那时候有那么多的人被捕,所以我们甚至奇怪,我们的接头地点怎么居然会没有出事。人们被捕倒并不是因为有人出卖,而是因为德国人撒下了那样的密网,不管你有罪没罪一抓就是几千,显然,谁要是有一丝儿嫌疑,就会落到那个网里去……矿井的井筒里都塞满了尸体!”谢尔格激动地说。“我们是单独工作,但是保持着联系,可是到后来连一点线索都找不到了。我的搭档被打断胳臂,割掉舌头,要不是我在斯大林诺的街上偶然碰到妮娜,接到撤退的命令,说不定我也完蛋了。斯大林诺州委会还设在我们克拉斯诺顿的时候,她和奥丽迦就做联络员,——她们这已经是 “弗里茨的宪兵……在训练‘警察’逮捕我们的弟兄。”妮娜说,她的眼睛闪动了一下。
“你怎么知道的?”他想起谢辽萨告诉他的话,问道。
“我已经看见过他们。”
“简直是败类!”奥列格怀着厌恶的感情憎恨地说,“这批家伙就该千刀万剐……”
“的确应该。”妮娜说。
“你想做游击队员吗?”他忽然问。
“想啊。”
“可是,你能想象得出,什么是游击队员吗?游击队员的工作完全不是装装样子的,这是多么崇高的工作啊!他打死一个法西斯,打死两个,打死一百个,可是 她在奥列格旁边坐下,取下头巾,露出挽在脑后的一个沉甸甸的深色发髻,就没有开口。尽管她极力要做出快活的样子,也露出笑容,她的眼睛仍旧是冷淡的,好像她在这里年纪最大,甚至比妮娜的母亲还大。
但是瓦尔瓦拉-德米特利耶芙娜是个机灵而敏感的人。
“我们干吗要坐在厨房里?”她说,“我们到里面去玩‘捉傻子’吧!……”
他们到了餐室里。瓦尔瓦拉-德米特利耶芙娜很快地走到旁边她跟妮娜睡觉的卧室里,拿了一副被许多人的手摸得发黑的、显得沉甸甸的纸牌回来。
“妮诺奇卡当然是跟奥列格做朋友了?”奥丽雅好像是无意地说。
“不,我跟妈妈做朋友!”妮娜的脸一红,挑战似地望了奥丽雅一眼。她心里非常想跟奥列格做朋友,但是她毕竟不能一下子就暴露自己的心事。
奥列格根本不懂得这里面有文章,他揣摩妮娜的母亲既然是个老矿工,打牌一定也是个老手,就叫起来:
“不-不,我跟妈-妈做朋友!”
由于他的口吃,他不是把这句话喊出来,而是像小牛那样低声地哞哞叫出来,这显得非常可笑,大伙都噗哧一声笑了,连奥丽雅也不例外。
“老跟小,——你们可要留点神,丫头们!”瓦尔瓦拉-德米特利耶芙娜说。
大家的情绪又高起来。
老矿工果然是一个玩“捉傻子”的能手,但是奥列格像平时玩牌一样,太沉不住气,所以他们一上来就输了。不动声色的奥丽雅暗中捉弄奥列格。瓦尔瓦拉-德米特利耶芙娜虽然输了,却不时狡猾地偷眼看他:她非常喜欢这个孩子。
最后,他们好不容易才赢了第四局。奥丽雅发了牌。奥列格朝自己手里一看,看见满手的牌都坏透了。忽然,他的眼睛里也露出了狡猾的神气,他朝瓦尔瓦拉-德米特利耶芙娜抬起眼睛,竭力想捉住她的视线。他们的目光刚接触,他就把自己的饱满的嘴唇好像预备接吻那样一撅,但是立即又让它恢复原状。在瓦尔瓦拉-德米特利耶芙娜那双围着皱褶、但是仍然非常年轻的眼睛里,好像有火星闪烁了一下。但是她连眉毛都没有动,立刻就打出了红方块:果然不出奥列格所料,老矿工非常懂得这种暗号。
奥列格高兴得都要抑制不住了。现在他们保证一直可以赢了。“老和小”兴高采烈地互相打着暗号,一会儿抬起眼睛望天,表示“黑梅花”,一会儿把眼睛斜到一边,表示“黑桃”,一会儿用食指摸摸下巴,表示“红心”。两个天真的姑娘愈玩愈用心,却老是输,可是她们决不甘心承认她们是输定了。妮娜满脸通红,非常激动。她们每输一局,奥列格都要搓着指尖哈哈大笑。奥丽雅比较老练,她终于明白这里面一定有些蹊跷,就以她特有的耐性和不露声色的本领,一步一步地开始监视对方。不多一会,她就恍然大悟,于是她抓住奥列格撅起他的饱满的嘴唇的机会,用足气力把叠成扇形的纸牌朝他嘴唇上打了一下,再把纸牌朝桌上一摔,摔得纸牌都飞散开来。
“哼,你们这两个骗子!”她用她的平静而沉着的声音说。
瓦尔瓦拉-德米特利耶芙娜大笑起来,毫不生气。妮娜愤愤地从桌旁跳起来,但是奥列格也跟着她站了起来,双手握住她的一只温柔的黧黑的手,把额头靠在她的肩上,请她原谅。最后,四个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奥列格真不想回家,可是已近黄昏,六点钟以后城里就戒严。奥丽雅说,他最好现在就走。为了表示坚决,她就和大家告别,回自己家里去了。
妮娜陪奥列格走到被夕阳斜照的小台阶上。
“真不想走!”他坦白地承认。
他们在台阶上站了一会。
“你们那边是个小花园吗?”奥列格快快地问。
妮娜默默地拉着他的手,陪他围着房子走了一圈。他们站在房子阴影里的茉莉丛中。茉莉长得异常繁茂,简直成了小树。
“你们这里真好,我们那边什么都让德国人砍了。”
妮娜没有作声。
“妮娜,”他用孩子似的请求的声音说,“妮娜,我可以亲亲你吗?……不,只要亲亲脸蛋儿,懂吗,只要亲亲脸蛋儿……”
他并没对她有任何举动,他只是在请求,可是她甚至把身子向后一闪,窘得说不出话来。
但是他并没有发现她的窘态,仍旧带着稚气的自然的神情望着她。
“不,你要知道,你可能误了钟点。”妮娜说。
奥列格对于他可能由于吻一下脸蛋儿就会误了钟点的这种说法,也并不觉得奇怪。当然,妮娜样样都对。他叹了口气,微笑了一下,把手伸给她。
“不,你一定要常到我们这里来玩。”妮娜把他的大手久久地握在她的温柔的手里,抱歉地说。
奥列格因为结识了新朋友,同时也因为他的事业正在形成而感到幸福。他饥肠辘辘地走回家去,但是,显然今天他注定吃不到东西。柯里亚舅舅在他们家门口迎着他走来。
“我已经守了你好半天:‘麻子’(他们这样称呼勤务兵)
一直在找你。”
“见他的鬼!”奥列格不在意地说。
“不管怎样,最好躲一躲他。你可知道,维克多-裴斯特利诺夫来了,是昨天回来的。他在顿河附近被德国人赶了回来。我们去看看他,好在他的女房东那里没有德国人。”柯里亚舅舅说。
维克多-裴斯特利诺夫是个青年工程师,是柯里亚舅舅的同事和朋友,他用一个不寻常的消息来迎接他们:
“你们听到没有?斯塔庆柯被任命为市长了!”他恶狠狠地把嘴一咧,高声叫道。
“哪个斯塔庆柯?计划处主任吗?”连柯里亚舅舅都吃了一惊。
“就是他。”
“别开玩笑!”
“谁有工夫开玩笑。”
“不过那是不可能的!他这个人性情平和,办事勤快,一辈子没有得罪过别人……”
“就是那个性情平和、一辈子没有触犯过别人的斯塔庆柯;随便哪一次宴会,哪一次打牌,都少不了他;大家都说他:这个人是自己人,这是个大大的好人,这个人很可爱,这个人真讨人欢喜,这个人做事很有分寸。’就是这个斯塔庆柯当了我们的市长。”维克多-裴斯特利诺夫像刺刀那样又细又尖,瘦骨嶙峋,他说着说着,不由全身翻腾着怒火,恨得唾沫四溅。
“真的,让我们来冷静地想一想,”柯里亚舅舅还是不肯相信,“在工程师里面,没有一次请客不请他,我自己就不知跟他干过多少杯伏特加!我从来没有听他说过什么越轨的话,一般地说,我没有听他粗声粗气地说过一句话……即使他有点什么历史问题,大家对他的底细也很清楚:他父亲是个小官吏,可是他本人却从没有牵连进什么案件……”
“我也跟他喝过伏特加!可是现在他却会因为跟我们有交情,首先把我们抓起来,要么就给他做事,要么就……”裴斯特利诺夫用细长的手指朝天花板上做了个打活结的手势。
“这个讨人欢喜的人,你可没料到吧!”
他们没有去注意一直没有开口的奥列格,心里还难受了半天:他们认识多年,博得大家好感的这个人,怎么会一变而为德国人手下的市长呢。最简单的解释是:德国人对斯塔庆柯以死相威胁,叫他出任市长。但是敌人为什么偏偏会选中斯塔庆柯呢?过了一会,内心的声音,在生活中最可怕的关键时刻确定人的行动的内心深处的纯洁的心声告诉他们:如果选中他们这些普通的、平常的苏联工程师的话,他们是宁死也不肯堕落到这种地步的。
不,显然问题并不这样简单,斯塔庆柯并非仅仅是在死的威胁下才同意做市长的,面对着这个令人不解的现象,他们只能一次又一次地说:
“斯塔庆柯!真是怪事!……不,真是难以想象!请问,那还有什么人可以相信呢?”
于是他们只好耸耸肩膀,摊开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