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避开较快乐的岁月里熟悉的地方。在比克街小酒店里的小聚会业已散伙。麦
卡利斯特失去了朋友的信用之后再也不来了,海沃德又去好望角,只剩下劳森一个人了。
菲利普觉得这位画家现在和自己毫无共同之处了,也就不想见他。可是,一个星期六的
下午,午饭后菲利普换了衣服,沿着里根特大街,朝圣马丁巷的免费图书馆走去,打算
在那儿消磨一下午,突然与劳森迎面邂逅。起初,他本想一言不发地走过去,可是劳森
不放过他。
“你近来究竟上哪儿去了?”他高声问道。
“我?”菲利普说。
“我写信给你,请你到画室参加一个小宴会,而你连个回音也没有。”
“我没有接到你的信。”
“是没有,这我知道。我到医院去找你,看见我的信还放在信架上。你已经放弃学
医了吗?”
菲利普犹豫了好一会儿,他羞于把真情告诉他,但又为自己的羞愧感到忿然,他硬
着头皮道出真情,又禁不住脸红了。
“是的,我花光了仅有的那点钱,没有钱继续我的学业。”
“哎,我真为你难过,那你现在在干什么呢?”
“我当顾客招待员。”
说这句话时菲利普鼻酸喉塞了。但是他决意不隐瞒真相。他两眼紧盯着劳森,看到
劳森那副尴尬的样子,菲利普哈哈大笑起来了。
“假如你肯光临林恩——塞德利公司,走进‘成衣服装部’,就可以见到我身穿长
礼服,潇洒地四处溜着,给那些前来选购衬裙或长筒袜的太太们指路:‘ 就别无意义了。于是菲利普从心灵深处惊呼:
“活着有什么用呢?”
人们一生中所作的努力和它最后的结局何其不相称啊!人们要为青年时代对未来的
美好憧憬,付出饱尝幻灭之苦的惨重代价。痛苦、疾病和不幸把人生天平的一端沉重地
压了下来。这一切都意味着什么呢?他联想到自己的一生,想起开始步入人生时自己的
踌躇满志,想起了身患残疾给他带来的种种限制,想起了他举目无亲、无依无靠的身世,
想起了他在没有疼爱、无人关照的环境中度过的青年时代。他不明白,自己除了做些看
来全部是最好的事外,别的什么还没干过,却一下摔了个大跟头,陷入了不幸的深渊。
能力并不比他强的有些人混得很出色,能力比他强得多的一些人反而失败了,看来这纯
粹是机遇。雨水毫无偏向地落在每个人身上,不管是正直的人或是邪恶的人。莫须问为
什么?因为这里面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一想起克朗肖,菲利普便记起他赠送给自己的那块波斯地毯,告诉他说这块地毯将
提供生活意义的答案。突然间,他悟出了这个答案,不觉“扑哧”地笑出声来,这好比
猜谜语,百思不得其解,一经亮了谜底,你会奇怪自己怎么会猜不到呢。答案很明显:
生活毫无意义。地球不过是颗在空间快速运行的星体的卫星,在形成地球这颗行星的某
些条件的作用下,生物应运而生了。既然在某些条件的作用下,地球上有了生命的开端,
那么,在其他条件的作用下,也将会有生命的终结。人,并不比其他形式的生命意义更
重大;人类的出现,并不是造物的顶点,而是自然对环境作出的反应而已。菲利普记得
有关东方国王的故事。这个国王迫切想了解人类的历史,一位圣人便给他送来了500卷
书籍,由于国王忙于朝政,无暇披阅,便责成圣人精简缩短。20年后那位圣人回来了,
这本历史书籍己压缩得只剩下50卷。可是国王已年近古稀,无力阅读这么大部头的古书。
又再次责令圣人删节。又20年过去了,白发苍苍、老态龙钟的圣人只带来了一本国王孜
孜以求的历史知识书籍,可此时国王已气息奄奄,行将就木,连这么一本书也没时间阅
读了。于是这位圣人把人类的历史归结成一行字,呈送给国王。上面是这样写的:“人
诞生于世间,受苦、受难,然后死去。”生活没有意义,人活着也没有目的。他出生与
否,生死与否,都无关紧要。活着微不足道,死也就无足轻重。想到这里,菲利普心里
不由一阵狂喜,就像他童年时代,当摆脱了信仰上帝的重压后那样的狂喜。在他看来,
生活的最后一副重负已经从他身上卸掉;他平生第一次感到彻底地自由了。他对生活的
理解已化成了力量,一下觉得自己强大无比,同一直在折磨迫害他的命运势均力敌了。
因为,假如生活是毫无意义的话,世间就无残酷可言。他所做的,或尚未做的事情都无
关紧要。失败不必介怀,成功也等于零。他是暂时占据地球表面之一角的芸芸众生中的
最不起眼的人。他又是全能的,因为他已经从混沌中,探索出生活无价值的奥秘。万千
思绪一个接一个地涌进菲利普热切的想象中,他兴奋得深深吸了口气。他止不住想手舞
足蹈、引吭高歌一番,他已经好几个月没有这么高兴过了。“啊,生活,”他暗暗喊道,
“啊,生活,你的痛苦与不幸何在?”毋庸置疑的论证明确地向他表明了生活没有意义
这个道理,因为,就是这一幻想才使他萌生了另一种想法。他认为,这就是克朗肖赠他
那块波斯地毯的原因。这好比织工在精心地编织他的图案时,并推出自什么目的,只不
过是满足其美感的快乐罢了。人生也可以如地毯织工这样度过,或者说,假如一个被迫
相信自己的行为并不由他自己选择,一个人也可以这样看待自己的生活,即他的生活也
不过是一种图案而已。他不需要这样的地毯,也没有什么用途,他这样做,只是满足自
己的乐趣,从他自己的生活、行为、感情和思想的五花八门的事件中,可以设计织造出
有规则的、精致的、错综复杂和色彩缤纷的漂亮图案。虽然,这也许只不过是他自由选
择的一种幻想,只不过是使目光与幻想交织在一起的异想天开的戏法,那也无妨。在菲
利普看来,生活确乎如此。在生活毫无意义,一切都微不足道的思想背景下,认为一个
人可以从宽阔无垠的人生中(这是一条长河,既无源头,又川流不息,却不流归大海),
随意编织成图案,从而获得个人的满足。有一种最清晰、最完美、也最悦目的图案,在
这种图案中,一个人诞生,长大成人,恋爱结婚,生儿育女,为生存而辛苦劳作,最后
死去。然而也有别的样式的图案,既错综又奇妙,在这些图案里,幸福不涉足,成功不
问津,但从中可以感觉到一种乱人心思的雅趣。有些人的一生,其中也包括海沃德的一
生,他们的人生图案还没织完时,就被盲目冷酷的命运切断了。到那时,有人说“这没
关系”之类的安慰的话,就令人惬意了。还有些人生,如克朗肖的人生,提供的是一种
难以仿效的图案,在人们能够领悟这样的人生已被证明为正当的之前,旧的观念必须改
变,传统的标准必须更换。菲利普想,他在抛弃对幸福的憧憬中也正在抛弃最后的不切
实际的幻想。用幸福的标准来衡量,他的生活似乎是可怕的。可是现在,当他认识到生
活可以用别的标准来衡量时,他似乎浑身又充满了力量。幸福和痛苦一样微不足道,它
们的来临跟生活中的其他细节一样,都被编织进了那精心制作的图案里。霎时间,他仿
佛超脱于生活的种种不幸之外,他觉得这些不幸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地伤害他了。现在,
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过是使生活的图案增加复杂性罢了。当生命的终点临近时他将为
图案的完成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它将是件艺术珍品。其美丽将永不逊色。因为只有他自
己知道它的存在,而随着他的死去,图案就立即不复存在了。
想到这里,菲利普真有说不出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