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豫章王司马炽就帝位、以东海王司马越为辅佐人后,八王之乱才告结束。对怀帝(司马炽)即位之事,先帝未亡人羊氏多少有所反对。因为这是皇太弟即位,所以她不是居于母亲立场,而是只有兄嫂身份,这对她当然非常不利。皇室之中,仍然有虽已被废、却于八岁时曾被立为皇太子的清河王,倘若由清河王登基,她就能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太后”。
然而,由于遭侍中华混谏止,另一方面在时间上也来不及,最后还是由皇太弟登基。羊氏开始被称为“惠皇后”,居住于弘训宫。也就是说,她未能成为皇太后。
惠帝的皇后羊氏可说是命运坎坷的一位女性。势力如日中天的贾皇后没落后,她被立为皇后,后来却多次被废,也多次复位。反过来说,她只被废位,却没有像贾皇后那样被赐死,或许是因为她没有像贾皇后那样玩弄权力的缘故吧?
就算有意玩弄权力,羊氏的娘家也没有这个力量。对羊氏被立为皇后一事出力甚多的孙秀早就被杀,现在的她其实已没有任何背景,这正是她屡次轻易被废的缘故。不过,就结果而言,她却因此得以平安。
——羊氏由于没有强大的背景,所以是个无害的人。
由于大家有这个共识,所以,她每次被废很快就又复位。事实上,在羊氏被废后,纵使有意要立新后,在人选上也有颇多困难。一旦所立的皇后家族势力过大,外戚便有可能因此抬头,成为派阀斗争的伏流。
——还是立羊氏才不会产生问题。
每次的结论都一样。
由于八王之乱的余震犹存,一时之间,洛阳还处于不安定的状态下,而中国的周边已开始传出令人生惧的声音。
——这是民族大迁徙的脚步声。全神贯注于茶杯中之风暴的中原百姓,好像还没注意到这一点。
晋的统治权威因多次内讧而趋弱,各地的造反集团以及盗匪随之蜂起。他们为求生存,竞相与比自己强大的集团联手,实际上,这也是乱世之常。
羯族(匈奴族之一支)的风云人物石勒,由于胆量和指导力足以服众,开始率领属于自己的大集团,然后又与更大的集团——定国号为“汉”的刘渊联手。汉族流贼集团的头目王弥也率众加入刘渊军团。
在中原人士尚未觉察之前,刘渊的势力已越来越膨胀。
晋永嘉二年(公元308年),以汉王自称的刘渊终于占据平阳,并以其地为国都而就“皇帝”之位。他分别封儿子刘和及刘聪为大将军和车骑将军,侄儿刘曜则封为龙让将军。同年,他们举兵攻邺,大大威胁晋都洛阳的周边,晋人至此大梦初醒,才发觉事态严重。
刘渊于即位两年后去世。太子刘和随即登基。由于他是个猜疑心极强且生性刻薄的人,因而甚不得人心。结果,果然内部纠纷丛生,新帝刘和被杀,人们拥戴刘聪为皇帝。
刘聪被认为是一个不亚于其父的英杰,甚受匈奴人的推崇。
匈奴有一个很特别的习俗,父亲死后,继承家长之位的儿子,要把自己生母以外的父亲侧室纳为自己的女人,匈奴人称此为“烝”。汉人甚为鄙视匈奴的这个习俗,批评此举为“野蛮”。
刘聪不是嫡出之子,他的母亲张氏是侧室。父亲的正妻是单氏,被杀的刘和就是由她所生。刘聪依习俗把这个单氏“烝”了。单氏是既年轻又貌美的女性,正因儿子被杀而悲叹不已,这样的她,竟然成了丈夫之子刘聪的女人。
“就算这是匈奴习俗……”
单氏不住地流泪。
南北分裂后的南匈奴,由于素与汉族颇多接触,因而在文化上已相当汉化。单氏也是汉化倾向相当浓厚的一位女性,她以成为刘聪的女人为耻。
“我于父亲在世时就非常爱慕你,你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你是我的宝贝……”
刘聪一边在单氏的耳际如此细语,一边紧紧地拥抱她。
隔天,刘聪于校阅军队后来看单氏时,她还躺在床上。
“身为皇帝的我来了,你应该起来迎接啊!”
刘聪边说边走到床前。还没到床沿,他的脚步就倏然而止,脸颊也开始颤抖起来。鲜血从躺在床上的单氏嘴角流出,把枕头都染红了。
“你这个傻女人,为什么要死呢?”
刘聪将脸别了过去。
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是刘聪即位的 倘若这个刘曜成为中原人士憎恶的对象,就皇帝刘聪的立场来说,应该是大大值得考虑的一着妙棋。
“朕的族人中有一个叫永明的人……”刘聪道,永明是刘曜的字,“你就和这个人结合为夫妇吧!”
这是匈奴皇帝的勅命。
羊氏于是成为刘曜的妻子。
六年后,刘聪殁故,皇太子刘粲即位。这是一个非常不成器的家伙,事实上,晚年的刘聪变得与政治和军事完全疏远,只知享乐,对此耳濡目染的刘粲,或许认为帝王本来就该如此吧?
其后,大司空(法务部长)靳准造反,杀死皇帝刘粲,并将埋葬不久的刘聪尸体挖出,加以毁尸,进而焚烧宗庙。身居丞相的刘曜和大将军石勒于是合力攻灭靳准。与刘曜不和的王弥也已被杀,此时,匈奴帝国的重臣只剩这两个人。
公元318年十月,刘曜就帝位,同时,立羊氏为皇后。——羊氏又成为皇后了。
下面是一则有关刘曜和羊皇后的传闻。
一天,刘曜问羊皇后:“我和司马家的儿子(指惠帝)比较起来,如何?”
对此,羊皇后回答道:“怎么能相比呢?你是开基圣主,而他是亡国昏君。在那个时候我根本不想活下去,我为自己那个时候没有死去而庆幸,因为活到今天,我才知道天下有真正的丈夫啊!”
羊皇后为刘曜生了三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