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司马炎的后宫美女人数终于突破一万。这么多张面孔,当然无法一一认得。“今晚到哪个女人那里过夜呢?”
由于人数过多,武帝每天都得为这件事情伤脑筋。懒惰的他于是想出适合他个性的解决方法:乘坐由羊只拖拉的车子,在后宫中漫无目的地游荡;由于每一个嫔妃都有自己的房间,羊只停在什么地方,他就在什么地方下车,然后进入这个房间。
为想得到皇帝的宠爱,脑筋转得快的嫔妃,于是想出在房间门上插竹叶、在房间门口地面撒盐巴的方法。由于竹叶和盐都是羊最喜欢吃的东西,所以车子来到这个地方时一定会停下来。饭馆、妓院等地方迄今仍有于店门口放置一堆盐的习惯,即源于这个典故。
总之,使分裂的江山统一——这个中国人的夙愿,看似由晋武帝达成了;然而武帝这等人物所完成的统一,其基础何等脆弱,不言而喻。有眼光的人当然看得出来,天下不久之后一定又会陷入大乱时代。
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当时之“贤人”,实际上就是深谙如何在派阀抗争的大乱时代苟存的“保身”术高手。躲入竹林,即意味着不与政治发生任何瓜葛。他们于竹林中边饮酒边谈论的所谓“清谈”,实际上是超俗哲学论。于三国时代传遍中土的佛教,具有极优异的思想体系,在它的影响下,老庄思想也从这个时候开始有了更丰厚的内涵。
清淡确实有文字游戏的倾向,由这个观点而论时,对为政者应该是全然无害的。但既然以老庄为基础,自然与政府体制方面作为理论武器的孔孟之教有所对立,因此,清谈的结论,难免成为对体制的批判。
连最懂得保身之术、甚至拒绝仕宦的七贤之一嵇康,都难逃司马昭的毒手。
——康上非天子之臣,下不仕于王侯,轻世傲俗……
据说,这是嵇康被判死刑的原因。或许其中尚有不可明言的内情,但是连拒绝仕宦都被视为“傲慢”而成为死刑的理由,可见对当时的人而言,保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竹林七贤中,官至人臣最高位阶司徒(首相)的有山涛和王戎两人。平吴战(讨伐东吴之战)时,王戎以建威将军身份率领大军,攻打武昌而立大功之事已如前述。他因此功被封为安丰侯,并获加赠食邑六千户及获赐绢六千匹。
这个王戎因吝啬而闻名。名列清谈为乐的竹林七贤之一,竟然是个吝啬鬼——这件事情有些令人意外。其实,以成为超俗之人为目标、反对讲究衣着及体面的他们,不太花钱是自然之事。虽然如此,王戎吝啬的程度,着实令人咋舌。
据说,放高利贷为业的王戎,以使用象牙筹(一种签,据传为算盘的原形)计算利息为生平最大的乐趣。此外,王戎的院子里种有李树,并以出售李子为生财之道,在贩卖前,他会将自己种的李子以锥子钻洞,使得买到李子的人无法在吃过后用其种子种植李树。这不是小气得离谱的吝啬鬼吗?
还有一件事:他曾借钱给出嫁的女儿,而在没有归还之前,每次女儿回到娘家,他都不给好脸色看。等到女儿恍然大悟,赶紧还清欠债后,他才露出笑脸。这些典故都记载于《世说新语》上,不过书中另外有与前述小气作风完全不同的典故。
王戎的父亲王浑名气颇大,曾经做到凉州首长。父亲去世时,州下九郡过去受恩于他的人,合起来送上百万奠仪,王戎却固辞分文未受。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其实,王戎有他自己的想法。
——他是个算及锱铢的守财奴。这样的人绝不可能胸怀异志!
一旦人们如此以为,他就能成为政治上无害的人。原来,这是一种韬光养晦之术。
王戎的预测果然没错。
乘坐羊车,以猎色为乐的武帝,于太熙元年(公元290年)三月死去。皇太子司马衷即位,改元为永熙。正月才改过的元号,现在又改,说来是不合仪礼之事。
新皇帝惠帝是比父亲武帝更昏庸的主君。他就是于荒年听到穷人无饭可吃时,说出“他们可以吃肉啊”这句话的人。人民对这样的皇帝莫不大失所望,武帝也认为这个皇太子实在不成器,所以曾经以自己的弟弟司马攸为“皇太弟”,想让他继承帝位。
——可是,遹很聪明……
遹是惠帝的儿子。虽然儿子很差,不过孙儿却很聪明——结果,武帝把希望寄托在孙儿,因而没有废立皇太子。惠帝可以说是靠儿子的庇荫而就帝位的。
这件事情却为晋王朝带来极大的不幸——因为“八王之乱”随即爆发了。这是晋王朝皇族骨肉相残到几近灭绝程度的大乱。其间的关系相当错综复杂,为恐读者不易理解,下面列出名单,以供参考。读者不妨于阅读下文时,把被杀者的名字逐一从名单中涂掉吧。
l.汝南王司马亮:景帝(司马师)四子,武帝的堂弟,惠帝的叔叔。
2.楚王司马玮:武帝五子,惠帝之弟。
3.赵王司马伦:景帝九子,汝南王之弟。
4.齐王司马冏:武帝一度有意要他继承帝位的胞弟齐王司马攸之子。
5.长沙王司马乂:武帝六子。
6.成都王司马颖:武帝十六子。
7.河间王司马颙:宣帝(司马仲达)二弟司马孚之孙。
8.东海王司马越:宣帝之弟司马权之子。
9.豫章王司马炽:武帝二十五子。
其中司马炽后来即位为怀帝,除此以外的八个人概称“八王”。
事情因女人的斗争而拉开序幕。
大概是荒淫的缘故吧,武帝于五十五岁就死去。惠帝之后的怀帝为“ 楚王当时应该坚持到底,复奏才对。一旦复奏就会有正式记录,也就不会被戴上伪造勅命之罪。如今即使知道这一关键,也已经来不及了。
贾皇后利用楚王杀死汝南王,并且以此加罪于楚王,将他杀死,手段何等恶毒!前列名单中的“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两人便如此被抹去。而这只是序曲。经过近十年酝酿期后,正式大乱终于爆发。不用多说,其台风眼正是贾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