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图的理论是否依然正确
结束了印度之旅,作为一个笃信自由贸易的美国人,我心中产生了一个很大的疑问:在平坦的世界里,我还能继续相信自由贸易理论是正确的吗?这个问题必须马上搞明白——不仅是因为其在国家政治层面已经成为热门话题,而且因为我对平坦世界的各种观点全部建立在对自由贸易的坚定信念上。我知道,自由贸易当然不会使每个美国人都受益,而且我们的社会将不得不帮助那些在自由贸易中受到损失的成员。但是对我来说,关键问题是:当世界变的如此平坦,当如此多的人可以和我的孩子们合作和竞争时,自由贸易是否可以使美国人在总体上受益?许多我们觉得应该是我们美国人的工作将被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者瓜分。如果我们的政府采取保护主义措施,禁止离岸分包业务,那么每个美国人的生活难道不会更好吗?
在班加罗尔拍摄《探索时代》纪录片时 当然,贸易保护主义者和离岸外包的反对派不会同意上述观点。反对派声称,在平坦的世界里,除了商品是可贸易的,许多服务业变得可以贸易了。这些服务业的工作岗位过去造就了很多美国中产阶级,但这些工作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容易受到离岸外包的冲击。由于这种转变,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动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将绝对地下降,而不是相对的。除非这些发达国家针对来自国外的竞争保护本国的某些工作岗位——既包括蓝领也包括白领。反对派指出,国际经济的舞台容不下太多的人同台演出,服务与科技领域现在由美国人、欧洲人和日本人主宰,他们不能接受由于竞争者加入导致的工资降低。
离岸外包的支持派,包括我这个信李嘉图理论的信徒,即相信:起初,在某些领域确实有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发达国家的工资可能会下降。但没有理由认为这种下降是永久的和全面的,因为随着全球经济规模的壮大,馅饼越来越大,每个人得到的份额也会增长。认为离岸外包会导致工作岗位绝对减少的想法是一种合成谬误,这种观点认为一个社会中能提供的工作总量是固定的,一旦一部分工作岗位被人占据,那么其他人就不能再从事这样的工作了。如果我们现在占据着这些岗位,而印度人提出可以较低的工资做相同的工作,那么这些岗位就会被印度人抢走,美国人则面临失业。
之所以称上述观点是一种合成谬误,是因为它没有考虑到发明与创新的因素。
其理论前提是假定所有该发明的都已经发明出来了,不会再有新的创新,这样小公司创造的新工作岗位能补偿大企业转移出去的工作岗位,经济竞争就是一场零和游戏,你的所得必然是我的所失。这个理论也忽略了一个事实:人们在报纸上常常读到一些大公司将工作转移到海外,但经济生活中的小公司都在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公司规模太小了,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很难相信,但事实确实如此。
如果不是这样,美国今天的失业率要比5%高很多。当跨国公司把低附加值的制造与服务工作从欧洲、美国和日本转移到印度、中国和前苏联,世界经济的馅饼不仅变大了——因为更多的人实现了收入增长——而且馅料还会变得更加多种多样,因为更多的新工作岗位和更多的新技术被创造出来。
让我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这个道理。假设这个世界只有两个国家——美国和中国。假设美国经济体系中只有100个人,其中80个人受过良好的教育,20个受教育程度较低,工作技能较差。接着设想世界已经变得平坦,美国已经和中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此时的中国有1000个工人,但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所以在这些工人当中,只有80个人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其他920个人都是非熟练劳动力。在美国和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以前,美国的市场上只有80个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工人,协定签署之后,世界范围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工人的人数增加到160人。因此,80个美国人会感觉他们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事实确实如此。但随后美国得到的好处却是一个大大扩展的、更加多样化的市场。原来100人的市场扩张到1100人,需求大量上升。所以对于中美双方的熟练劳动力而言,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不错,由于来自中国的竞争,美国的那80个人中的一部分将不得不转移到要求掌握更新技能的工作岗位中去。但是你尽管放心,在这样一个庞大和多样化的市场中,对于任何一个不断学习的熟练工人来说,新的工作岗位会层出不穷,而且待遇不菲。
所以不必担心两国中的熟练工人,在这个更大的市场中,他们会做得更出色。
“你说什么,不必担心,”你会问,“如果来自中国的80个熟练工人愿意以较低的工资做美国工人正在做的相同的工作,我们该怎么办?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这样的情况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所以,尽管一些美国人会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受到影响,但这种影响不会持久。正如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所说的:中国熟练工人的工资太低了。这是因为尽管他们所掌握的技术和美国同行们一样,但是他们过去却被桎梏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中。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将上升到美国/世界水平,而我们的工资不会向低看齐。班加罗尔发生的一切证实了这个观点。各公司对电脑程序员的争夺使他们的工资迅速地向美国或欧洲工人看齐——此前数十年内,印度经济处在封闭状态,工人工资长期位于低水平。这正是为什么美国人要支持印度和中国持续渐进的改革开放——因为从长远来看,在一个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世界经济中,整体工资水平将会提高。
但是,我们确实要担心那20个技术水平较低的美国工人。因为,他们必须与920个中国工人竞争。这20个美国工人过去之所以能够得到不错的收入是因为相对于那80个美国的熟练劳动力,他们的数量很少。任何一个经济体都需要低技术水平的劳动者。但是现在中国和美国已经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在这个两国世界里,非熟练劳动力的总量达到940人,熟练劳动力160人。20个技术水平较低的美国工人所从事的是可替代性工作——这些工作可以轻易地被转移到中国,所以他们将面临一些麻烦。
不可否认,他们的工资水平肯定要下降。为了保持或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他们必须增加自己受教育程度,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而不是要求更换同等技术的工作。只有这样,这20名工人才可以在国际市场中找到被创造出来的新工作(在 保罗。罗默指出,从美国过去的经验来看,只要经济馅饼持续增大,知识工人技术的扩大并不必然导致所有工人工资水平的降低。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劳动力供给显著地增长,而他们的工资水平增长的更快。因为随着馅饼的增大,人们的需求也在增加,从而对人们从事复杂工作和使用专门技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罗默在解释这一点时指出,部分原因是因为“在资源密集型产品和知识密集型产品之间是有区别的”。如果你是一个掌握较高知识水平的工人,从事生产和销售一些知识密集型产品,如提供咨询服务或金融服务、提供音乐产品,或电脑软件,或市场管理、工程设计、研制新兴药品等,那么市场越大,你的产品的销量就越大;市场越大,细分程度就越高。如果你设计出下一代视窗操作系统或万艾可,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你的客户。所以,掌握知识水平较高的工人可以从容应对全球化。幸运的是,美国所拥有的知识工人的数量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多。
罗默说,如果你只是一个低水平的手艺人,比如你生产的产品只是一块木头或一片钢板,那么,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你出售产品的收益不一定会增加,甚至有下降的可能。虽然有很多工厂会雇用你,但会有更多的人生产这些产品。木匠和保姆提供的劳动在同一时间只能提供给一家工厂或家庭,而程序员或药品研制者生产的知识密集型产品却可以在全球市场里同时提供给每一个人。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从总体上讲,能够应对平坦世界中自由贸易体系中带来的挑战。
当然前提是美国可以持续不断地大量培养出掌握先进知识技术的工人。因为这些工人不仅可以生产出在全球范围内销售的知识产品,而且可以胜任由于全球经济扩张和知识汇集所创造出来的新工作岗位。世界上生产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工作岗位也许是有限的,但生产知识密集型产品的工作岗位却是无穷无尽的。
依然假设世界上只有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如果以前美国有15个制药公司和15个软件公司(共30个公司),中国有2个制药公司和2个软件公司(共4家公司),而现在,中国公司的数量也增长到30家(包括制药公司和软件公司),那么,在这个扩大的世界经济中,将会出现更多的创新,更多的治疗方法,更多的新产品、更多的细分市场,同时更多的人的收入将会提高,从而有能力购买这些产品。
“经济馅饼之所以能够持续增长,是因为今天仍是人们渴望拥有的物品明天就会成为必需品,”马克。安德森说。安德森在美国网景公司工作,他们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经营领域——电子商务。全球目前从事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达到数百万人,而这些工作在克林顿担任美国总统的时候还没有出现,可见其发展速度之快。我总是喜欢偶尔去一趟咖啡店,既然出现了星巴克在这儿,那我就选择在星巴克喝咖啡,于是星巴克也创造了一个日益扩张的行业。同样,我总是希望能够搜索到各种信息,既然有Google可以使用,那我就把它作为我的搜索引擎,于是围绕搜索功能,一个全新的行业建立了起来。Google抢在雅虎和微软公司的搜索引擎之前大量雇用数学博士。人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该发明的都已经发明出来了。但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你相信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安德森补充说,“那么就会有无限个行业等待你去创造,无限的商机等待你去发掘,你所受到的唯一的限制只是人类的想象力。”
世界在变得平坦,同时社会也在进步。如果你回顾一下历史,你就会发现每当我们的贸易更加繁荣,交通更加发达时,人类的经济生产就会出现大的飞跃,生活水平就会显著提高。
要想煽动人们对自由市场经济和对公司把工作转移到海外做法的仇恨是很容易的,因为和中小企业增加5个、10个就业相比,大公司裁员的增加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经常会被登在报纸头条。偶尔,也会有报纸对这个问题作更深入的探讨。我家乡的一份报纸——《明尼阿波利斯星论坛报》就是这样做的,他仔细考察了明尼苏达州的经济是怎样受到平坦的世界的影响的。2004年9月5日,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离岸外包对我们有益》的文章,这篇报道发自中国无锡:“室外空气潮湿,弥漫着灰尘,气温高的像身在热带。而在厂房的里面,环境清洁,空气干湿适度,凉爽宜人,成百上千的工人从头到脚穿着像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职员穿的工作服在为总部在伯明顿的唐纳森公司工作,而这些人以前曾是农民。唐纳森公司在中国的员工达到2500人,而它在明尼苏达州伯明顿的员工人数只有1100人,前者是后者的2倍还多。
某些产品如果放在美国生产,唐纳森公司是赚不到任何利润的,因为生产成本过高。
通过在中国设立工厂,唐纳森又具备了生产这种产品的能力,由于成本下降,这种产品又重新进入美国市场。另外,在中国设厂,还为明尼苏达州增加了就业机会,从1990年至今,这种岗位大约有400个。唐纳森在明尼苏达州高薪聘请工程师、化学家和设计师专门设计新型的滤清器并由中国工厂生产,此外还有类似MP3播放器和数码摄像机。在中国进行生产使电脑硬盘价格下降成为可能,并导致产品需求上升。
‘如果我们不顺应这样的潮流,我们就会被淘汰出市场。’唐纳森公司负责硬盘和微电子器件的总经理大卫。蒂姆说。2003年,全球观察公司估计离岸外包为明尼苏达州增加的岗位达到1854个。到2008年,这家公司预计该数字将增长至6700个。“经济学家经常把中国和印度加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来与当年铁路把美国新墨西哥州与人口更多的加利福尼亚洲连接起来时相比。维普罗技术公司总裁德维沃克。保罗说:”当铁路修到城镇,你首先感觉到的是它巨大的运输能力,所有的新墨西哥州人都会说,哪些加利福尼亚人将消灭掉我们铁路沿线的所有工厂。
在一些地区确实是这样,位于铁路沿线的一些墨西哥州的公司退出了市场。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资本得到了重新分配。最后,铁路沿线的每一个人都会受益。
存在这样的担心是好事情,因为这种担心会促进人们去改变、去发现更新的事物并做得更好。“
这种担心还在铁路把纽约州与新墨西哥州和加利福尼亚州连接起来时出现过,在我们把西欧与美国中西部和日本连接起来时出现过,并且还将在把印度、中国和美国、欧洲、日本连接起来时出现。成功之道不在于切断连接你的铁路线,而在于提高自己的能力,对能够使你和社会从增大的经济馅饼中受益的机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