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11、熬过冬天(4)_奥威尔传

作者:D. 字数:2777 更新:2025-01-10 15:15:42

奥威尔早期作品的一个特点是把自己的各个方面投射到作品中的人物上,但他不能完全做到融为一体。《游上来吸口气》是这些作品中最有独创性的,也许影响力最大的。他的作品中的人物约翰·弗洛里、多萝西·黑尔以及戈登·康姆斯道克分别来自与奥威尔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不同的社会阶层。然而,《游上来吸口气》中的主人公乔治·鲍林却不同,他所处的社会阶层更要低几层。鲍林长得胖乎乎的,已近中年,妻子希尔达社会地位高一些,整日沉闷无趣,孩子也毫无个性。他们住在伦敦西部的边缘。有一天,他突然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想要故地重游,回到度过童年的牛津郡,回到父亲曾作为小商贩挣扎养家的小镇。对这趟旅途希尔达充满了怀疑,其间曲曲折折,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中:鲍林一直为脑海中出现的景象所困扰,呼啸的炸弹,路上黑压压的难民。一点儿也不出乎意料,这次旅行是失败的——洛厄·宾菲尔德的小村庄面目全非,小时曾见到里面有硕大鲤鱼穿梭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池塘也干涸了。更糟糕的是,他潜心积虑编的谎话跟希尔达的阴谋诡计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小说结尾的调子奇特怪诞,忧心忡忡。该做的事情没有完成,人生的真正目标还在天边飘忽不定,能够看得见唯一的过去的实物,已非旧貌。谁能想到他小时候曾在这里纵情嬉戏呢?

也许令人丝毫不足为奇,《游上来吸口气》中主人公的父亲是一个肮脏市镇的被人欺的小商贩,小说在这点上明显地得益于H.G.韦尔斯的小说《波利先生的故事》。避债的波利先生回到自己的旧家,现在已被改为茶铺,由妻子接待顾客,这是重要的相遇的一幕;在《游上来吸口气》中,鲍林进了香烟铺,在里面呆了半分钟,看见了他的初恋情人埃尔希站在柜台后,目光呆滞,俨然一个丑陋的老妇人。小说也预示了凶兆。鲍林的一位朋友叫波蒂厄斯,是一位退休的校长,乔治·鲍林追随着他。可以理解,波蒂厄斯为他注入了成长中缺少的一些“文化”因素。波蒂厄斯并不是一个特别雄辩的人物——他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很难想像他与那位胖乎乎的保险经纪人相遇的情景——但也许小说中预言式的时刻间接与他有关系。鲍林曾问过波蒂厄斯对希特勒的看法。波蒂厄斯回答说希特勒完全是朝生暮死,之后他为他的这位朋友读了一首诗。 住在卡萨布兰卡大道时的那个圣诞节过得真是马马虎虎。寒流使果树冻结了,艾琳病倒了,圣诞布丁从英国还没有运到,奥威尔自己承认直到傍晚他才记得那天是圣诞节。年末的信件把他的思绪牵回在巴塞罗那度过的最后的时光。那天他得知考普在关押了18个月之后释放出狱后,就拿起笔给弗兰克·杰利尼克写信。弗兰克·杰利尼克是《曼彻斯特卫报》驻西班牙左翼记者。生性直率的奥威尔谈到他认为自己在出逃前曾在路边的咖啡馆见过杰利尼克,要不是他有每个共产党员都是间谍这样的想法,他当时就穿过马路同他讲话了。(奥威尔写道,我不是一个马列主义者,我不赞成“凡能推动党的事业的发展就是正确的”这套论调。)尽管这些,奥威尔对于考普的出狱相当现实。共和国政府在百般折磨后却放他出来,真是“愚蠢到了极点”。在圣诞节后的 6月末,从索思伍德小镇传来消息,布莱尔先生快不行了,奥威尔不得不把文章停了一个星期。布莱尔先生已经82岁高龄了,患有肠癌。对于自己任性的儿子,他早已原谅了。奥威尔很高兴,他曾告诉摩尔,“最近与先前相比,对我他不那么失望了”。其实,理查德·布莱尔处在弥留之际,在听着《星期日泰晤士报》上刊登的对《游上来吸口气》的一篇好评。他去世后,从奥威尔的叙述中,可以感到他做的一些事情很另类,让人匪夷所思。其中一件事是按照习俗放在死者眼睑上的铜币取下后,奥威尔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他沿着繁华的主街来到公共散步场所,将这些铜币抛入了北海中。

在沃林顿,随着盛夏的到来,他开始记日记。日记里有数也数不清的剪报,来源丰富,有的取自《每日电讯报》,有的取自《小农》。这是奥威尔的精华参考文献,源源不断地显露出他关注的事物。比如,满洲国与蒙古边界发生了战斗;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产蛋量达到了整数32亿5千万个;英格兰的东南正进行大规模的反辐射弹操练,当地老鼠猖獗,已达4百万只到5百万只之间;一些报纸正在呼吁让丘吉尔入阁;参加伊顿公学—哈罗德公学比赛的人数达到1万人,据说这是几年中人数最多,竞争最激烈的比赛。一周后,他写信给摩尔,信内附当时尚未出版的作品《在鲸的体内》内容的综述(“查尔斯·狄更斯”“儿童周刊”,还有与亨利·米勒进行书名题签的讨论)。奥威尔担心将来——他站在反战的立场上,对他而言,显然不适合任何重大的战争工作——担心钱,他甚至想《真实的贫困》的计划是否要泡汤。同时60000德军已浩浩荡荡开进波兰北部港口格但斯克,战争的前景烦扰着每一个有思想的人,每一个行业。早在8月初,在他为《时代与潮流》评论一些书籍时,他注意到这些书都围绕着“同一主题,只是距离不同而已……,我认为没必要说出这一主题。8月12日,一件令人不安的事情发生了,两个侦探来到别墅,说是有令来没收所有“通过信函方式寄来的书”。这些有问题的书被斥为“淫秽的”,是由杰克·凯黑恩创立的总部设在巴黎的奥博利斯克出版社出版的。亨利·米勒的出版商也是这家出版社。奥威尔后来发现,原来一封寄往出版社的信件,在希钦信件分拣室被拦截,引起了当局的警觉。在奥威尔的研究中,这件小插曲不经意的出现,被赋予了象征意义——集权主义的爪子第一次掐住了他的脖子——但是奥威尔有着后知之明,他把淡化此事看作是自己的事情。警察仅仅执行命令。甚至那位公共检举人也写到,他知道,作为一个作家,奥威尔有必要拥有各种书籍,尽管有些是违禁的。抄家后的两天,奥威尔注意到,一位不知其身份的朋友在他的日记上写到:“看来,撕开与左翼分子有牵连的人的信件,现在是见怪不怪了,不必大惊小怪。”

希特勒准备入侵波兰。英国上下全力以赴在备战。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艾琳在白厅英国政府的审查部谋到一个职位——这意味着一周从周一到周四要住在伦敦。沃林顿的警察在增多,这次是为了安排士兵住宿。8月24日,奥威尔起程到汉普郡的林胡德,暂住到L.H.迈尔斯那儿。关于这次拜访,我们知之甚少,但这一点是明了的:奥威尔注意到,主人对于国际形势相当了解,从关系密切的熟人那里收集了不少消息(迈尔斯认识丘吉尔,据他说,丘吉尔很悲观)。英国驻德国大使带着最后通牒及对方的回应飞行穿梭于英德两国之间。纳粹军队已越过了波兰边境。9月3日,张伯伦通过广播宣战,奥威尔返回了格林威治奥桑尼斯的家,途经滑铁卢火车站。已经正式宣布宣战,全国开始行动起来。文人们在日记中纷纷表达了他们既担忧又感到难以相信的思想。“我感到好像我不会再拿起笔了……”斯蒂芬·斯彭德那天清早写到。“我必须伸出手,掌握一些事实。事情真是非同寻常。”在斯彭德看来,那些铝制的防空气球就像钉牢在天空中的道道闪电。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