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十章 运 动_生命的奇迹

作者:海克尔 字数:4384 更新:2025-01-10 15:03:19

·Chapter Ⅹ Movement·

一切形而上学的、超自然的、目的观的观念,都是由于误认意志自由和高等有机体之“有目的的构造”。这些思想家没有想到,这种“目的”由系统发生学上去寻求,都是起于下等有机体之简单的物理的运动。

赴意大利西西里岛科学考察期间的海克尔(1859—1860)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永远运动的。宇宙是个永远的动体。世间无论何处都没有绝对的“休息”,总只有那貌似的,相对的。那变化不居的热,也只是一种运动。在那永远不息的天体运行里,无数的太阳和行星在无限的空间里到处游行。在化学上的化合分解,原子和原子所构成的分子都运动。活的实质之不断的新陈代谢作用,都是其分子之不断的运动和原形质微分子的造成破坏。但是在这里且把这些种运动摆开,略讲有机生命所特有的各种运动以及他和无机物运动之比较。

(生活运动之化学作用)据我们的一元的原理,有机生命之内里的性质,是个化学作用,并且是由原形质微分子和其原子之不断的运动而定的。这新陈代谢作用,我在 (主动的运动和受动的运动)有许多活有机体的运动,在门外汉惯把他认为“生命”自身的活动,其实都是纯然受动的,这种运动不是由于活原形质里所没有的外界原因,就是由于“有机而不活的实质”之物理的构造。在“活理学”(bionomy)和“生物分布学”(chorology)很占重要的这种纯粹受动的运动,在水的流、风的吹里都含得有这种运动,使动植物的分布迁徙受绝大的变迁。再者,纯粹物理的运动,就是那用极强的显微镜在死的活的细胞里都看得见的,通称做“布朗氏(Brown)分子运动”的那种运动。木炭粉等类的细粒,平均撒布在有一定密度的液体里,都不断的摇动或是跳动。这种固体分子的运动是受动的,是由于那液体之万不见的微分子互相冲突不已。根足类是一种很可注目的原生动物,其单细胞的构造,对于那暧昧难明的“生命的奇迹”放绝大的光明,在他的活原形质里,有些奇特的细粒。在“阿米巴”的细胞体原形质里,许多分子向各方面上下游行。放射类和“有孔虫类”之单细胞体上伸出来的“伪足”上有成千上万的微细分子在上面游行,好似街上的游人一般。这种运动并非起于那受动的细粒,乃是起于那主动的、看不见的原形质微分子,这种微分子时常变更其关系的地位。就连我们能用显微镜在透明的小鱼之血液循环里,或是在蝌蚪的尾子上看得见的那种血细胞的运动,也不是血细胞自己在动,乃是起于心脏之鼓动所致的血液涨溢。

(膨胀运动,浸湿作用之机械的原理)高等植物以及许多种有机体生命的要素,是个叫作“吸入作用”的物理现象,这个现象是微分子的引力使固体物的微分子中间浸水,水因此又使微分子变换位置。固体物用这个法子增加容积,并且生出种种运动,这些运动现出生活作用的样子来。这些吸入体的能力是很强大的,例如一块浸水的木片插入岩石的罅隙里,可以把一块很大的岩石胀裂开来。植物细胞的薄膜里,不论生细胞死细胞,都有很强的吸入性,所以他所起的运动,在生理上很是重要。细胞壁的吸入作用要是偏于一边,使细胞起了偏倚的时候,那就尤其重要了。有许多种果实干燥起来,张力不平均,就裂开来,把种子抛得甚远(像那罂粟和聚藻都是这样)。苔蒴也以芽孢囊口子上牙齿的吸入作用把芽孢弹射出来。鹭嘴草(Erodium)的尖端干燥的时候就缩起,润湿了就伸开,所以构造气象测候所的时候就用他做湿度计。那所谓“复生植物”,像耶利哥(Jericho)城的蔷薇类含生草属和鳞叶卷柏,干燥的时候卷成个拳头,润湿的时候叶子就舒开(叶子紧吸在里边)。许多人都相信这是死而复苏,其实植物没有真正的复苏,也像人死了不能复生。然而这些吸入现象也不是主动的生活作用,和活原形质无关,而是起于死细胞膜之物理的构造。

(自发的运动和反射运动)有机体的这许多受动运动之外,又有活原形质所起的许多主动的运动。分析到最后,这些主动的运动,也都可以归之于物理法则的作用,和受动的运动是一般的。但是其原因却不大明了,这种运动是和活原形质之复杂的化学上微分子作用相关联的,其错综的机械原理虽然还没有懂,然而其物理上的规律现在已经完全晓得了。这许多种运动,自来叫作狭义的生活作用,视为神秘的生活力之确证的,大体可以随其刺激之能否直接得知,分为两大类。 (棘皮动物的运动器官)海产的棘皮动物,他那所谓“棘皮”有许多极其奇特的地方,和一切别种动物不同,就中尤奇特的是其主动的和受动的发动器官之特别构造,和其个体发达之奇妙的形式。这样的“个体发生”里,有两个全然相异的形式次Semon)于1888年创立“五趾说”(pentacta theory),已经由其最初的阶级起,完全明白了,至于其奇妙的胎生状态之正确的意义,是1845年约翰尼斯·缪来尔发明的。我于1896年,在前述关于海瓶和海林檎的论文里,也曾就古生物学上的发明,极力仔细去建设这个学说。

(关节动物的运动器官)关节动物一大门类里(一切动物里以这一门类的式样为最多)包括环虫、甲壳虫、气管虫三大种。这三大种类,组织上要点都是一致,那两边相称的长身体之外部的关节,以及每一节里内部的器官之反复,这两点是尤其一致。每一个关节里,原来都有一个腹部神经系的神经节(腹髓),一个脊部的心房,一个皮肤骨骼的角质环和一个相当的筋肉群。

关节动物的三大种里,环虫类是从蠕虫直接发达出来的,这里面的“线虫”和“纽虫”和蠕虫是很相近的。其余甲壳虫和气管虫两个组织较高的种类,是后起的种类,从环虫类的两个相异的种属独立进化出来的。环虫类(蚯蚓就属于这类)大抵都有个同样的关节构造,他的关节,尤其是那皮下的筋肉,翻来覆去总都是一样的构造。在其横断面里,每一节上,集中筋肉层底下,都有一双脊部的筋肉和一双腹部的筋肉。其上皮分泌出一个角质的薄包皮,在“气管虫”类里就成一个皮革状的或是石灰质的管子。最古的环虫类都没有脚,新些的“刚毛虫”(Polychta),每一节上有一对至两对很短的“无关节的脚”(Parapodia)。

关节动物之其余的两大种类(甲壳类和气管类),长得有各式各样很长的有关节的脚,并且在分业上作肢体之各样的形式。全体的组织越高,这异样的关节构造越明显。水产的、用鳃呼吸的甲壳类(蟹等),和陆居的、用气管呼吸的气管虫类(多脚虫、蜘蛛、昆虫等)也都是如此的。高等的甲壳类和气管虫类,其肢体的数大都不出十五至二十,这些肢体分布于头部、胸部、臀部等三大部。那角质的包皮,在环虫类里总是很软很薄的,在甲壳类和气管虫类却厚得多了,并且往往以一种石灰质的堆积物弄得很硬的,这包皮在每一节上成个角质的坚硬的环,发动的筋肉就附着在其内侧上。这些硬环由那很薄的、能动的、中间的环联结着,所以其全身能紧相联结,又很有弹力,又能自由运动。各关节上一对一对的那有关节的长腿,其构造也是这样的。所以甲壳动物发动器官的特质就在于一件事,什么事呢?即是在身体里以及在肢体里,筋肉都附着在角质管子的里面,由这里面节节相通。

(脊椎动物的运动器官)脊椎动物的构造,和这个恰是相反的。脊椎动物都是沿着身体的纵轴生成一个坚固的内部骨骼,筋肉是长在这支持器官(指骨骼)之外的。由外面看不见他的关节构造,一定要剥去他那“无关节的皮”才能从筋肉系统里看出来。就连“无头骨类”那样极下等的、没有颅骨的脊椎动物,其内部的骨骼只是个圆筒形的、坚硬的、有弹力的轴状杆子(chorda),一边也有一片筋肉[蛞蝓类(amphioxus)有50至80片]。这类动物是没有四肢,和最古的有头骨动物“圆口鱼类”[盲鳗(myxinoida)和八目鳗(petromyzonta)]一般。只是 (哺乳动物的运动器官)在哺乳类里,内部的骨骼(受动的支持器官)和外部的筋肉系统(主动的发动机)两部发动的装置,因为适应许多样的习惯和机能,所以其构造也有种种的不同。我们要把那跑的肉食类和有蹄类,跳的袋鼠和飞鼠,掘洞的鼹鼠和hyperdi,飞的“翼手类”和蝙蝠,游泳的海牛和鲸鱼,攀缘的“狐猿”和猴类,作一个比较,就看得出来了。在这许多以及其余一切的哺乳类里,发动器官之全部整齐的构造,是恰恰适应生活的习惯,这生活的习惯,是“适应”本身养成的。然而仔细看来,哺乳类所以别于他类的,内部组织之主要的特质,却不是受这“适应”的影响,乃是由“遗传”不断的维持他。这许多比较解剖学和系统发生学上既定的事实,和古生物学上相符的结果,确实证明一切现存的以及化石的哺乳动物,从最低的有蹄类、有袋类到猿类和人类,都是从三叠纪时期里原始哺乳类一个共同的种型降下来的,再溯上去,其更远的祖宗,在二叠纪里是爬虫,在石炭纪里是两栖类。哺乳类行动器官之特有的性质,一面是脊柱和头骨的构造,一面是附着在支持器官上的筋肉组织。在头骨里,尤可注目的就是那下颚的构造和那连接下颚与颞颥骨的关节。这个关节是颞颥骨的,和别种脊椎动物的方形骨关节不同。在哺乳动物里,这方形骨关节是长在“中耳”的“鼓膜穴”里,介乎“槌骨”和“砧骨”之间。应乎颚骨关节的这种变化,筋肉的形状自然也大为改变了。哺乳类专有块特别的筋肉,调他的呼吸,隔开他的腹腔和胸腔,就是那“横隔膜”,在别种脊椎动物里,构成这横隔膜的各样筋肉,还是各自分开的。

(人类的运动器官)人类用以为各种运动的许多器官,和猿类的运动器官是同样的,即其动作的机械原理也绝无二致。同样的200块骨头,以同样的次序结构,结成我们的内部骨骼,同样的300条筋肉,起我们的运动。筋肉骨骼的形式大小虽有不同,这不过是由适应的不同。至于其全部发动装置的构造之完全一致,可以说是人类和猿类由共同的祖先遗传而来。人类和猿类运动之不同,是由于人类之适应直立的姿势,而猿类惯于攀树。至于人类是由猿类进化出来的,这却是毫无疑义的。在有蹄类里的飞鼠,和有袋类里的袋鼠上也可以看得着这样的变化。这两种动物,跳跃的时候,只用强壮的后腿,不用那软弱的前肢,他们的姿势,于是也就有些直立了。在鸟类里,那企鹅也和这个相类的,他既不用那萎缩的翼去飞翔,只用以游泳,所以他在陆地上的姿势也就直立起来。

人类的意志和猿类及别种哺乳类的意志也没有什么大分别,头脑里的神经细胞,肉里的筋肉细胞等微细的器官,以同样的“能量形式”动作,并且一样的受实质法则支配。所以人皈依古代“非决定论”的信条,相信意志自由也好,或是以近代“决定论”的论证,从科学上驳倒他也好,这都没甚要紧,无论怎样,人类和猿类,其意志的发动和自发的运动总都是遵从同一的法则。文明人的高等机能、言语、道德、艺术、科学的许多分别,一言以蔽之,对于高等文化意志之伦理的意义,同这个一元的,根据动物学的见解绝不会有什么矛盾。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