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ethod by Which the Causes of The Present and Past Conditions of Organic Nature are to be Discovered The Origination of Living Beings·
不用说你们也知道,化学还远未达到我要求的目标。我想跟你们说的是,谁要说将来这个目标也不可能实现,那可就保不准了。很可能是我们这些人无法创造生命起源所需的条件,但是我们必须恰当地评价这件事,并且记住科学已经把脚跨上了那架梯子的 一件小事就能说明这个问题。假设你到了一个水果店,想买点儿苹果。你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发现是酸的,你一看,是个又硬又绿的。你再拿起一个,还是个又硬又绿的,结果也是酸的。这时店主人给你拿了 然后,他着意研究了汞浴实验,发现汞的表面几乎总是漂浮着一些小的尘埃。他发现即使是汞本身也充满了有机物质,由于长期暴露于空气之下,汞中积满了大量来自空气的小腐虫。这样一来,他觉着情况很清楚了,汞并非施旺(Theodor Schwann, 1810—1882)先生所想得那样——汞充当的不是一个阻挡生物的屏障,实际上它扮演的是一个向腐液提供大量腐虫的仓库。正是这一点使得施旺先生大惑不解。
巴斯德解释完别人的实验结果还不满足,他继续工作,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他想:“如果我的观点是正确的话,如果实际上所有这些自然发生的假象是由于空气中悬浮的微小细菌的话,那么我就不仅应该让大家看到这些细菌,而且应该能够抓住它们,进行培养,并产生出这些生物来。”接着他天才般地制成了一套设备使得他能够完成捕捉空气中的细菌的任务。他在自己房间窗户上接了一个玻璃管,在管子</a>中间放了一个硝棉球——你们都知道,那就是普通的棉绒经过强酸的浸泡后形成的具有很强爆炸力的物质,会溶于酒精和乙醚。当然玻璃管的一端对室外的空气开放;另一端他装了个抽气扇——一个使得外界空气可以流过玻璃管的设备。他让这套设备运行了24小时,然后取出了其中落满尘埃的硝棉,把它溶解于酒精和乙醚中。他让这溶液静置几个小时后,结果非常细的尘埃逐渐沉淀到了溶液底部。他发现这些尘埃在显微镜下含有大量的淀粉颗粒。大家知道,我们吃的食物和植物的大部分都是由淀粉组成的,我们一直在各种用途中使用淀粉,所以空气中总是有一定数量的淀粉颗粒。这些淀粉颗粒就是我们有时在光线中看到的跳来跳去的闪亮颗粒。除此之外,巴斯德先生还发现了大量的其他有机物质,如菌类的孢子。它们一直漂浮在空气中,这次被巴斯德先生捕获了。
他接着又想:“如果这些确实就是造成自然发生假象的原因的话,那么我就应该能够拿一团落满尘埃的硝棉,放入一个烧瓶里,其中装有煮沸过、跟空气隔绝且现在没有小腐虫的腐液,假若我是对的话,放入这团硝棉就会有生物出现。”
按照这个办法,他制备了一个装着腐液的烧瓶,这个烧瓶在过去18个月没有一点生命迹象。通过一个天才设计的设备,他成功地打开这个烧瓶,放进一团硝棉,而且保证腐液和硝棉无法接触未经红热处理的空气。24小时之内他满意地看到了那些此前一直被叫做自然发生的现象所具有的所有特征。他成功地捕获了细菌并按照自己的预想培养出了生物。
接着他想到,也许他的结论的真实性不需要他所设计的设备就能得到证明。为此他取到了一些正在腐烂的动植物材料,如尿(一种极易分解的物质),或酵母液,或一些人工准备的材料,装在一个长颈瓶里。然后他煮沸这些腐液,把瓶颈折成S或者Z形,把瓶盖打开。不管时间多长,这些腐液中都没有任何自然发生的迹象,因为所有的细菌都沉积到了弯弯曲曲的瓶颈的顶端。然后他在靠近烧瓶主体的地方锯掉瓶颈,使得正常的空气可以自由出入。结果是这些腐液一旦被允许滋养那些从空气中接受的细菌足够长时间——大约48小时,瓶中便出现了生物。就这样,巴斯德先生的实验结果最终证明了所有的自然发生假象都是由于持续漂浮在空气中的细菌落下来而造成的。
但是,对于这个结论也有人反对:如果原因确如你所说,那么空气中就会有大量的细菌,它们就会形成持续的迷雾。巴斯德先生回答是,空气中细菌的数量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多,有人过于夸大了这个数字。他向人们证明动物或植物生命出现在腐液中的机会完全依赖于它们被暴露的情况。一方面,如果它们被暴露于我们周围的普通空气中,当然这些生物会早一点出现。另一方面,如果它们被暴露于高处的空气或者很干净的小空间内的空气,经常会出现不了生命的一丝踪迹。
至此,巴斯德先生得出了一个清晰明确的结论,所有这些假象就像被雷迪驳斥过的肉上生蛆一样,都是由于空气中的细菌落到了腐液所致。在我看来,我认为有了巴斯德先生的实验结果,我们除了得出他的结论以外别无选择。就此自然发生论遭到了致命一击。
当然,这一切并不妨碍由无机物按照我前面所说的方法直接制造出有机物的可能性,尽管这种可能性相当小。
巴斯德的实验推翻了“自然发生论”,赫胥黎在本书中说</a>道:“在我看来,我认为有了巴斯德先生的实验结果,我们除了得出他的结论以外别无选择。”
注 释
[1]我这里只给出几个粗略的图示,那些想进一步了解有关理念的有必要去读一下密尔(John Stuart Mill)先生的《逻辑系统》。
[2]现在认为是动物。——译者注
[3]1953年,芝加哥大学</a>的米勒在实验室里成功地通过模拟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可能存在的大气条件,并进行放电以模拟当时的闪电,最后由氢、甲烷和氨等无机物,成功制得形成蛋白质的所有20种氨基酸。——校者注
[4]指施旺(Schwann)。——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