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现任天皇继位,明治时代正式开始。当时形势严峻,日本面临史无前例的新考验。
我们在前面已经描绘过,着色风格一直是民族宗教和艺术生活的标志:奈良的理想是闪烁的琥珀色微光。藤原时代有嫣红艳丽的秋色,消失在镰仓的碧海或足利的银月中。各种着色风格依次向我们展现其荣光,犹如青枝绿叶在滂沱夏雨中。不过,明治新时代已经过去了34年,其盛衰兴废时时刻刻都带来伟大的新计划,以自相矛盾的迷宫包围我们,极难概括和统一基本观念。
的确,批评家谈起当代艺术,总会面临走不出自己阴影的危险。斜阳从他身后照过来,在地上留下了巨大、怪诞的阴影。今天,日本人的心灵受到两种强大力量的奴役。这两条龙相互纠缠斗争,都想完全主宰生命的珠宝,都一再迷失于骚动的海洋中。一种是亚洲的理想,充满了伟大的宇宙直观,横扫一切具体与个别。另一种是欧洲的科学和组织文化,以分门别类的知识为武装,精力旺盛,锐意进取。
150年前,两种对立运动几乎同时唤醒了意识。 1.三洋 日本作家,以其历史和爱国题材的诗歌著称。他生活在19世纪初,多年云游全国,为他的史书搜集材料。德川氏压制民族意识,所以人民并不欢迎他。
2.阿德维塔理念 阿德维塔这个词的意思是不二,用于伟大的印度教义:一切现存事物,表面上虽然繁杂,其实却是一体。因此,探索一切真理都必须穷尽每一个细微差异。全宇宙一切细节无不相互联系。因此,一切都同样珍贵。
* * *
[1] 原文如此,但史学家一般认为明代以朱子学为主,汉学复兴是清代的现象。
[2] 楠木正成(?-1336),幼名多闻丸,为镰仓幕府末期到南北朝时期著名武将。
[3] 三洋,日本19世纪初爱国诗人。
[4] 本居宣长(1730-1801),日本江户中期学者,日本复古国学集大成者,为日本国学的发展和神道的复兴确立了思想理论基础。
[5] 村田春海(1746-1811),日本歌人,国学者。
[6] 马修·佩里,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官。1853年,佩里舰队的“黑船”,从大西洋绕好望角经上海驶入日本江户湾浦贺港,要求幕府派官阶相当的代表来接受美国总统的国书。佩里拒绝幕府代表让其转往长崎登陆的要求,派出三四千名水兵强行上岸,将国书强行塞给不知所措的日方代表。佩里宣称,美国总统要求日本政府改变锁国政策,与美国缔结友好通商条约,他第二年将来听取回音。这就是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黑船事件”,直接迫使日本幕府敞开国门。
[7] 岩仓具视(1825-1883),幕府末期、明治初期的公卿、政治家,其思想观念直接影响了明治维新的发展。
[8] 大久保利通(1830-1878),日本明治维新第一政治家,号称东洋的俾斯麦(1815-1898,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
[9] 阿德维塔,梵文意为“独一无二”。
[10] 狩野芳崖,日本画家。明治十七年(1884)与冈仓天心相识,二人协力创造明治新日本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