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思想中,精神和物质融合的观念注定越来越强大,直到两种概念完全合二为一。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融合主要集中于物质,象征被视为实现,寻常犹如至福,本身世界犹如理想世界。完全不存在摩耶的幻象。在印度,身体和实在的感觉可能成为神圣的精神启蒙,一方面导致了坦陀罗宗和生殖崇拜,另一方面形成了家园和经验的诗意生活,我们一定不能忘记。
从这些设想出发,信徒的生活就是隐遁。因此,日常生活并非真实的生活。日本真言宗僧侣为了表现他们对这种理念的崇拜,仅仅临时接受家长的象征。
在这种精神和形式的融合中,群众迷信上升到与真正科学同样高贵严肃的地步。一切活动都可能受到 1.不动明王 湿婆的印度名字之一,类似不动者。
2.十二提婆</a>像 造物主梵天,有白天鹅或白鸟久贺伴;火神阿耆尼(Agni);伊斯汉纳(Ishanna);帝释天因陀罗;风神福田;多闻天,妻子是吉祥天女;死神阎摩骑牛,率领两头拱卫的阎罗殿一干人马;日神;月神守护月天;水神水天骑在龟背上;正伝或甘尼许。
3.僧侣启蒙时,师尊代表大日如来 圣职志愿者代表潜在的大日如来。大厅里悬挂十二提婆像作为证人,背后放置屏风代表山水,在屏风后口授秘传心法。
4.三昧 凝神静意。在日本,我们划为三个阶段:从冥想的超意识恍惚状态开始;与绝对完美结合,从而登峰造极;兼容世界,佛我合一。在印度,最后这个阶段称为圣舞。
* * *
[1] 空海(774-835),日本佛教高僧,真言宗(又称“东密”)创立者。
[2] 东大寺,日本华严宗大本山,位于平城京(今奈良)东,是南都七大寺之一。
[3] 最澄(767-822),俗名三津首广野,密教法号福聚金刚,平安时代僧人,日本天台宗的开创者。
[4] 法起寺,位于日本奈良县生驹郡斑鸠町,古代也有冈本寺、池后寺之称。
[5] 观心寺,位于日本大阪府河内长野市,高野山真言宗遗迹本山。
[6] 日本的国相当于中国的郡和朝鲜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