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学者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是与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学紧密相连的。而拜占庭文献在意大利几乎无人知晓,人们也似乎没有发现有乐于了解它的明显迹象。这种忽视中世纪希腊文学的态度,由于人们为寻找希腊文手稿对东方的频繁访问,以及对希腊语言的全面研究而逐渐地发生了变化。但是,在14、15世纪,对于拜占庭文献的兴趣还仅仅是偶然的,比起对古典世界的兴趣来,则相形见绌了。
然而,到了16世纪,对拜占庭的历史和文献的兴趣,有了较显著的改变。在这个世纪里,拜占庭作家的许多著作(尽管重要性不尽相同,也未经精心选择)在欧洲的各个地区出版了:在德意志由希罗尼姆斯·沃尔夫(Hieronymus Wolf)、在荷兰由慕尔西乌斯(Meursius)、在意大利是由两名希腊人——阿莱曼努斯(Alemannus)和阿拉提乌斯(Atius)出版的。
法兰西的贡献
对拜占庭时期的真正科学的研究是17世纪于法兰西开始的。在路易十四的光辉时期(这一时期法兰西文学成了全欧洲的典范),拜占庭学识在法兰西得到了高度重视,国王、大臣、主教和民间的个人,竞相建立图书馆和收集原稿,学者们得到各种优待,受到重视。
17世纪早期,路易十三就将教会助祭阿迦佩图斯(Deacon Agapetus)给查士丁尼的教言由希腊原文译成法文。红衣主教马扎林(Mazarin)是一个书籍爱好者和孜孜不倦的史料原稿的收集者,他建立了一个收藏了许多希腊著作的丰富的图书馆。他死后,这一收藏转归巴黎的王室图书馆(今天的国家图书馆),该图书馆是16世纪由弗兰西斯一世建立的;路易十四的著名大臣科尔贝(Colbert)也是王室图书馆的馆长,他不仅持续为图书馆增添文学宝藏,而且去国外收集手稿。18世纪,法兰西国王将科尔贝个人的丰富藏品收在王室图书馆中,其中有大量希腊文原</a>稿。红衣主教黎塞留为了以令人满意的式样出版著名作者的著作而在巴黎创建了王室印刷所(卢弗尔印刷所)。这个印刷所使用的所谓的“王室希腊文”字体,以美观著称。1648年,在路易十四和科尔贝庇护下的这家王室印刷所,出版了 尽管孟德斯鸠的主要兴趣不在拜占庭的历史上,尽管他完全像他的同代人一样不屑于研究中世纪学,但他确实留下了发人深省的记录,甚至人们今天读起它来,还会感到颇有兴味。现代的一个研究孟德斯鸠的学者、法国的A.索雷尔(A.Sorel),称孟德斯鸠撰写的拜占庭史的各章是“大师级的叙述和标准的解释”注14。8
吉本。——18世纪也产生了英国的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on,1737—1794年),他是名著《罗马帝国衰亡史》的作者。吉本出生于1737年4月27日,曾在威斯敏斯特及家庭教师的关怀下,接受了初级教育。1752年,他考取了牛津的马德林学院。不久以后,他到了瑞士的洛桑,受到一个加尔文教徒注15的指导。在这里居住的五年中,他用大多数时间来学习法语,读古典文学作品和重要的历史学及哲学著作。这次长期侨居生活,在年轻的吉本思想深处打下了深刻的烙印。瑞士成了他的 许多因素影响到现代人对吉本的评价。因为自他的时代,历史资料更加丰富了,历史的疑难问题也发生了变化,对历史资料的考证更有批判性,对各类史料的相互关系也有了更清楚的解释,并且新的学科,例如古钱学、铭文学、印章学和纸草学,都已被全部纳入历史学的研究范围。此外,吉本对希腊语并不精通。关于518年以前,即到阿那斯塔修斯一世去世以前的史料,吉本在很大程度上使用的是他的一个优秀的前辈、法国学者提耶蒙特(Tillemont)于1692年出版于布鲁塞尔的驰名一时的著作《帝政史》(Histoire des Empereures)的资料。因此,吉本对这一时期历史的研究比他的历史著作中描述的其他各个时期的部分更为详细而准确。
对于以后的时期,即东罗马或拜占庭时期的叙述,吉本并不十分成功。这一方面是归因于这样的事实,即他没有机会接触到最基本的资料;另一方面,则归因于他受到他那个时代思潮的强烈影响,这种思潮对于研究拜占庭史是不利的。对于这一点,英国史学家弗里曼(Freeman)写道:
现在,尽管吉本在他的涉及拜占庭历史的各章中比别处表现出更卓越的分类和概括的才能,尽管他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更引人入胜的含蓄的写作手法,但是他的写作手法显</a>然不能唤起人们对于他所描述的人群或时代的重视,或是吸引许多人更细致地研究它们。他的无与伦比的讽刺和贬抑的才能始终在起作用;他是那样乐于表现任何时代或任何个人的可笑而脆弱方面的逸事,他也不能热情地赞扬任何人或事。几乎这样写的任何历史,都最先在读者的想象中留下可轻视的一面。也许任何历史都不能毫无损害地通过这样严峻的检验;在所有历史中,拜占庭史是最无力经受这样的检验的。注21
拜占庭历史被这样处理,显而易见是不正确的。所有皇帝的个人历史和家庭事件,从希拉克略的儿子到伊萨克·安吉列时期的历史都被压缩在一章中。J.B.柏里评论道:“这种叙述主题的方法,是与作者对拜占庭即东罗马帝国的轻视态度相一致的。”注22吉本对希拉克略帝国之后的内政史的解释,不仅是肤浅的,而且也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的。无论如何,吉本受到了他的时代资料条件的限制,当时,拜占庭破坏圣像时期或10—11世纪时期的社会史还没有得到研究和解释。尽管吉本的著作有这些公认的缺点和空白,但它仍是很重要的,值得花费时间一读。11
《罗马帝国衰亡史》一书的 霍普夫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著作是他的《从中世纪开端至当代的希腊史》(Geschichte griechends vom Beginne des Mittllters bis auf die neuere Zeit,1867—1868),其中,特别是以霍普夫亲自收集的手稿资料为基础的部分,显示出作者对原始资料使用的广博知识。他的著作的大量篇幅专门写“法兰克人”在东方的统治,他以大量档案材料为依据,详细地叙述了在重要的政治中心及爱琴海诸岛上的外来统治的历史。霍普夫收集的手稿未全部发表;因此,在他的书中以这些材料为根据的部分,当然可以作为真正的原始材料。霍普夫所写的历史详细地分析了定居希腊的斯拉夫人的问题。他提出了反对当时著名的法尔梅赖耶(Fallmerayer)注38理论的事实和论据,该理论认为现代希腊人与古代希腊人没有血缘关系,今天的希腊人是中世纪侵入希腊的斯拉夫人和阿尔巴尼亚人的后裔。注39令人遗憾的是,霍普夫的这一重要著作被收在销量很有限的旧版《科学与艺术百科全书》(Erisch-Gruber,Allegemeine Encyklop?die der Wissen-schaften und Künste, Vol.LXXXV,LXXXVI)中,这一版本缺乏索引目录之类必不可少的工具,很不能令人满意。同时,作者并没有最后完成这本书,史料的整理无计划,笔法枯燥而繁琐。但是它的大量新鲜的从未出现过的史料,却翻开了希腊中世纪史上法兰克人统治时期历史的全新篇章。至今,霍普夫的手稿珍品还保存在柏林国家图书馆内。它们为历史学家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来源。19
在以后数年,一些法国学者参考霍普夫的著作写了较通俗的关于中世纪希腊或拜占庭史的概述,其中,至少应提到赫兹伯格和格雷戈罗维乌斯这两个人。
赫兹伯格。——G.F.赫兹伯格(G.F.Hertzberg)是研究古罗马古希腊的学者。后来,他逐渐对中世纪有了兴趣,撰写了两部通史性质的著作《古典时期结束至当代的希腊史》(Geschichte Griechends seit dem Absterben des antiken Lebens bis zum Gegenwart),共四卷,于1876—1879年出版于哥达(Gotha);《迄至16世纪末的拜占庭及奥斯曼帝国史》(Geschichte der Byzantiner und des Osmanischen Reiches bis gegen Ende des sechzehuten Jahrhunderts),1883年出版于柏林。尽管这两部书事实上不具有首创价值,但却由于它们出色的流畅的文笔,把霍普夫著作的许多成果介绍给了较广泛的读者。后一部分由P.V.贝佐布拉佐夫(Bezobrazov)译成俄文出版(1896年,莫斯科)。这一译本比德文原书更有价值,因为贝佐布拉佐夫不仅简要地说明了这一学科可用的文献,而且增补了许多附录,介绍了俄罗斯学者在拜占庭内政史领域研究的主要成果。这些补充材料涉及被赫兹伯格忽视的那些方面,诸如宏伟的建筑物、宫廷仪式、手工业和商人公会、农民、农民公社和农业法,保护农民土地所有权和保护农奴制的措施,农奴的地位、农民份地、税册、纳税制度及征税者的弊端等。该书对于粗略了解拜占庭史是非常有价值的。20
格雷戈罗维乌斯。——另一位以霍普夫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写作基础的是F.格雷戈罗维乌斯(F.Gregorovius)。他因著有大部头的中世纪罗马史而闻名。这一著作使作者产生了研究另一个古典文明中心雅典的中世纪史的念头,这一研究的成果就是他的两卷本《中世纪雅典城史》,1889年于斯图加特出版。这部著作是以霍普夫的著作为基础史料的,如格雷戈罗维乌斯所说,霍普夫的著作开创了从事这一领域研究工作的先河,为之奠定了稳固基础,也为后来可能开始的这类工作奠定了基础。注40但是,作者也描述了这个国家的精神生活,这是霍普夫所忽视的方面。他巧妙地处理了这个问题。他搜集了自霍普夫以来发现的新材料,以拜占庭通史为背景,出色地描述了雅典的中世纪史。他的记叙到19世纪希腊王国的建立为止。
柏里。——J.B.柏里(J.B.Bury,1861—1927年)是剑桥大学的教授。除了拜占庭研究领域的其他著作,他还写了三卷拜占庭帝国通史,叙述了自395年到867年的大事。头两卷出版于1889年,书名是《从阿卡 兰普罗斯。——斯彼里登·兰普罗斯(Spiridon Lampros)是一个希腊学者,雅典大学的教授,他积极出版历史文献及手稿,也为阿索斯山的希腊文手稿做了一个目录。他的主要贡献是自1886年开始,到1908年(即他去世前九年)完成的六卷本著作《从古代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希腊插图史》(‘Ιστορ?α τ?? ‘Εmbda;mbda;?δο? μετ’ ε?κ?νων ?π? τν ?ρχαιοτ?των χρ?νων μ?χρι τ?? ?mbda;?σεω? τ?? κωνσταντινονπ?mbda;εω?)。这一著作是面向广大读者的普及读物,而不是专为学者使用的,它广泛地、清楚地叙述了拜占庭帝国灭亡之前的历史,但作者没有说明他使用的材料之出处。该著作附有许多图片加以说明。注48
格尔泽。——新近故去的格尔泽(H.Gelzer)是耶拿大学的教授,他为克伦巴赫的《拜占庭文献史》(History of Byzantine Literature) 罗美</a>因。——1928年,让·罗美因(Jan Romein)用荷兰文发表了一部相当成功的拜占庭史概要,名为《拜占庭:东罗马帝国政治和文明史评论》(Byzantium.Geschiedkundig Overzicht van Staat en Beschaving in het Oost-Romeinsche Rijk)。这是一部以原始史料为基础的很可靠的著作,尽管没有注明材料出处。它不仅记述了政治史,而且论述了帝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有35幅精美插图。
瓦西列夫。——A.A.瓦西列夫(A.A.Vasiliev)著的《拜占庭帝国史》(The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Empire)于1928年和1929年出版于威斯康星的麦迪逊。这一著作记载了从4世纪到1453年灭亡的帝国的全部历史。1932年此书以法文出版了增订版,并附以插图和令人略感不足的地图。这一法文版由著名的法国拜占庭学家、已故的夏尔·迪尔(Charles Diehl)写了一篇内容丰富的前言。注51
任西曼。——斯蒂芬·任西曼(Stephen Runciman)的很有价值的《拜占庭文明》(Byzantine Civilization)一书出版于1933年。任西曼的著作之开端,讨论了君士坦丁堡的建城问题;在以后各章中,他简洁而清楚扼要地介绍了政治史、帝国组织、行政管理、宗教和教会、陆军和舰队、外交事务、商业、城市和农村生活、教育和学术、文学和艺术,最后,还论及了“拜占庭与其周边世界”。这是一部极为重要而且写得相当出色的作品。注52 26
约尔加。——已故的罗马尼亚历史学家N.约尔加(N.Iorga)于1934年用法文发表了他所写的《拜占庭生活史:帝国和文明》(Histoive de vie byzantine.Empire et civilisation)(简称《拜占庭生活史》)。作者把拜占庭帝国史分为三个时期:(1)从查士丁尼到希拉克略之死的“世界帝国”;(2)从希拉克略时期到科穆宁朝即“希腊文明的中期帝国”;(3)科穆宁朝和帕列奥洛格时期即“拉丁人渗透的帝国”。这部书包括拜占庭历史的多方面的大量资料和许多敏锐的意见,有一些颇有独创性的,有时会引起争论的想法。它有一个丰富广泛的文献目录。
迪尔和马尔赛。——夏尔·迪尔和乔治·马尔赛(George Maredil;ais)所著的《从365年到1081年的东方世界》(Le Monde oriental de 365 à 1081)(简称《东方世界》)是作为《世界通史》(Histoire générale)丛书中的一卷于1936年在巴黎出版的,这是在古斯塔夫·格洛茨(Gustave Glotz)的指导下出版的。在研究拜占庭的过程中,其命运与这个东方帝国有不可分割联系的穆斯林世界的历史 阿曼托斯。——希腊学者康斯坦丁·阿曼托斯(Constantine Amantos)于1939年出版了他的《拜占庭帝国史》(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Empire)Brehier,死于1950年10月)出版了三卷著作,其标题是:《拜占庭世界》(Le monde Byzantin):Lemerle)所写的,虽然简明但十分精辟的《拜占庭史》也于1943年在巴黎出版。注60此外,关于拜占庭历史的十分简明的杰作,可见收于《天主教百科全书》中的E.格兰德(E.Gend)所写的词条和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J.B.柏里所写的词条。30
在拜占庭历史研究方面最优秀的先导性作品,是O.希克(O.Seeck)所作的《古典世界的衰亡》(Geschichte des Untergangs der antiken Welt)。该书于1895年到1920年出版,记载了476年之前的历史事件。还有另外两部十分有用的研究拜占庭历史的先导性著作是E.施泰因(E.Stein)所写的《晚期罗马帝国史》(Geschichte des sp?tr?mischn Reiches)和F.洛特(F.Lot)所写的《古典世界的终结和中世纪的开端》(La Fin du monde antique et le debut du moyen age,巴黎,1927年),它包括了查士丁尼大帝时代的历史。施泰因的著作的 俄罗斯的拜占庭研究32
19世纪
19世纪后半期,俄罗斯学者对于拜占庭史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德国籍院士。——19世纪前半期,德国学者在俄罗斯开辟了对拜占庭的研究领域,他们是一些被选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永久留在彼得格勒的学者。这些德国学者特别关注于确定拜占庭及拜占庭史料在俄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在这些院士中间,Ρh.克鲁格(Ph.Krug,1764—1844年)和A.库尼克(A.Kunik,1814—1899年)是应该提到的。
西方派和斯拉夫派。——对于19世纪上半期俄罗斯思想家的著名代表来说,拜占庭历史时常成为支持某一特定的社会运动的资料。例如:一些斯拉夫派学者注62,以拜占庭帝国的事件为他们的理论提供根据并做辩护。西方派的学者则从已被引用的同样史料中找根据,试图说明拜占庭历史的消极影响,并指出,如果俄罗斯决定仿效已亡帝国的传统,就可能面临极大的危险。在赫尔岑(Herzen)的一部著作中,他写道:
罗马的统治结束了古代希腊的存在,并同时保留了它,正如熔岩和灰尘保留了庞贝和赫尔库拉内一样。拜占庭时期已揭开了棺盖,但是死去的东西仍然不能复活;像任何其他墓穴一样,它被教士、修士或阉人们这些不能生育的真正代表们所掌管……拜占庭帝国能够生存,但是它的功能已经终止。大体说来,历史只关注那些正处于舞台上,即那些正在有所作为的民族。注63
另一位西方派的P.Y.查达耶夫(P.Y.Tchaadayev)在他的 作为“拜占庭化”(Byzantinism)这一名词的坚定信奉者,乌斯宾斯基特别注意为这一名词下定义。按他的想法,构成“拜占庭化”的基本特征是蛮族对帝国的入侵及3、4世纪的文化、宗教危机。注76“拜占庭化是历史的法则,它的影响表现在东南欧人民的历史中。这一法则甚至在当代仍在支配着许许多多的国家的发展;它表现在一整套特别的信仰及政治制度中,人们也可以说,它表现在阶级结构和土地关系的特有形式中。”注77“拜占庭化”——所谓拜占庭化是罗马精神与较古老的文化,诸如犹太的、波斯的和希腊的古老文化,相融合的结果——这一术语的使用主要是指“影响5—8世纪罗马帝国逐渐被改造成拜占庭帝国所有因素的综合。”注78“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的迁移引起许多变化,导致了帝国在社会经济结构和军事制度方面的变革。新的因素对东方的罗马帝国的改革施加了巨大的影响,使它逐渐带有拜占庭化的特征。”注79拜占庭化通过以下几种现象表现出来:(1)“不断地清除通行的拉丁语而逐渐代之以希腊语,或确切地说,代之以拜占庭语。(2)各民族争取政治上的优势的斗争;(3)新的艺术发展,新的创作动机的出现,导致新的历史丰碑以及在文学领域中出现的独具风格的作品,于是,在东方文化的模式和传统影响下渐渐发展起了新的、有独创性的方法。”注80 37
乌斯宾斯基认为东方的罗马帝国在大约8世纪时就获得拜占庭化的显著特点,这一观点是与英国拜占庭学家芬利的观点相一致的。乌斯宾斯基的总体思想在其《拜占庭帝国史》 谢斯塔可夫。——谢斯塔可夫(S.P.Shestakov)是喀山大学的教授。1913年他发表了《拜占庭帝国史讲义》(Lectures on the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Empire)。该书的 瓦西列夫。——瓦西列夫(A.A.Vasiliev)的《拜占庭帝国史》(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Empire)最初是在俄国出版的俄文著作。全书两卷包括拜占庭帝国的全部历史。D?lger)。注82 40
1894年,俄罗斯社会科学院开始出版《拜占庭年鉴》(Vizantiysky Vremennik),由V.G.瓦西列夫斯基和V.E.莱格尔(V.E.Regel)主编。该杂志在其内容编排方面可谓效仿了德国前辈。在其参考书目中,与斯拉夫人民的历史和近东基督教国家有关的作品占很大篇幅。该期刊是以俄文出版的,但是偶然也发表用法文和现代希腊文所写的文章。它也在 除了这些杂志提供的资料外,许多涉及拜占庭时期研究的重要资料也可见于其他的与拜占庭学者没有直接关系的杂志中。对于拜占庭研究特别有意义的是希腊语杂志《当代希腊的记忆》(?mbda;mbda;ηνομν?μων),1904年起由S.兰普罗斯(S.Lompros)主编,在他去世后则由其他一些希腊学者主编;还有《东方之声》(Echos d’Orent)杂志和《东方基督教杂志》(Revue de l’Orient Chrétien)。
关于拜占庭法律的基本著作是《希腊-罗马法制史》(Geschichte des greichisch-rümischen Rechts),该书的编者是著名的德国法学家卡尔·爱德华·扎哈利亚·冯·林根塔尔(Karl Eduard Zachari? von Lingenthal)。其History of Byzantine Law)(两卷本,雅罗斯拉夫,1876—1877年)。意大利学者L.西西里亚诺(L.Siciliano)于1906年写了一部相当全面的希腊罗马法概要,并附有非常有价值的书目注释,发表于《意大利法律百科全书》(Enciclopedia Giuridica Italiana,Vol IV,part 5,fasc.451、460)中。这一概要于1906年在米兰出版了单行本。另一些有用的作品有阿尔多·阿尔伯托尼(Aldo Albertoni)所写的《有关意大利对拜占庭法律的研究综述》(Per una esposizione del diritto byzantino con riguardo all’Italia,伊莫拉,1927年),以及诺曼·贝恩斯在《拜占庭杂志》(XXVIII[1928], 只是在最近三四十年间,学者们在纸草研究领域开始意识到拜占庭时代的特别重要的意义。如这一领域最好的当代学者H.I.贝尔(H.I.Bell)所说,早期的草纸学家们,只是以继母的眼光看待拜占庭时期,而且把注意力只集中于托勒密时期和罗马时期。注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