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前 言_从一到无穷大

作者:乔治·伽莫夫 字数:1028 更新:2025-01-10 13:58:56

原子、恒星和星云是如何构成的?熵和基因又是什么东西?能否使空间发生弯曲?火箭为何会收缩?……在这本书里,我们正是要讨论所有这些话题以及其他许多同样有趣的事物。

我之所以要写这本书,是想把现代科学中最有趣的事实和理论收集起来,从微观和宏观方面将今天科学家所看到的宇宙的总体图景展现给读者。在实施这项粗略的计划时,我并不想事无巨细地讲述整个故事,因为我知道,做任何这样的尝试都不可避免会写成一套多卷本的百科全书。不过,我所选择讨论的各种主题简要地涵盖了整个基础科学知识领域,没有留下什么死角。

由于书中的主题是按照其重要性和趣味性而不是简单性而选择的,所以对它们的介绍必定会有某种不均衡。书中的某些章节非常简单,连小孩也能读懂,而另一些章节却需要集中精力去研究才能完全理解。不过我希望,在阅读本书时,外行读者不会碰到太大的困难。

大家会注意到,本书最后讨论“宏观宇宙”的那部分内容要比讨论“微观宇宙”的短得多。这主要是因为我已经在《太阳的生与死》(The Birth and Death of the Sun)和《地球自传》(Biography of the Earth)1这两本书中详细讨论了与宏观宇宙有关的诸多问题,如果在这里作进一步的详细讨论,将是一种枯燥乏味的重复。因此在这个部分,我只是一般地论述一下行星、恒星和星云世界里的物理事实和事件以及支配它们的定律,只有那些因近年来科学知识的进展而得到清楚阐明的问题,我才会作更详细的讨论。根据这条原则,我特别注意以下两方面的新观点:一是认为巨大的恒星爆发即所谓的“超新星”是由物理学中已知最小的粒子“中微子”所引起的;二是新的行星理论,它摒弃了目前被普遍接受的观点,即行星源于太阳与其他恒星的碰撞,从而重新确立了康德和拉普拉斯几乎被人遗忘的旧观点。

我要感谢许多艺术家和插图画家,他们的拓扑变形作品成为本书许多插图的基础(见von Neumann),她自称在所有事情上都比她著名的父亲懂得更多。当然数学是个例外,在数学方面,她只是说同父亲懂得一样多。读了本书的部分手稿之后,她告诉我,里面有许多东西她看不懂。听了她的话之后,我最终决定不再像原先打算的那样以孩子为对象来写作本书,而是将它写成现在这个样子。

乔治·伽莫夫

1946年12月1日

* * *

1 这两本书分别于1940年和1941年由海盗出版社在纽约出版。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3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