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二章 什么是生产方式?_论再生产

作者:阿尔都塞 字数:3365 更新:2025-01-10 13:56:24

Qu''est-ce qu''un mode de production?

马克思通过自己的发现,为科学认识开辟了“历史大陆”。他为一种理论奠定了基础,而这种理论本身又构成了所有其研究对象属于“历史大陆”的那些科学的基础。那些科学不仅包括我们所说的历史学、社会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学、人口学,还包括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通常被称为“社会科学”但更通常地被直接称为“人文科学”的那些学科。这些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之所以不承认它们真正的科学存在的基础是马克思的理论,之所以固守着那些只能造就半科学、伪科学或纯粹的社会适应技术的意识形态概念[1],是由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占统治地位的影响,因为后者禁止它们承认马克思是其理论的真正奠基人。让我们先放下这些不说。

对我们来说,这里重要的是,马克思以自己的发现 人类“社会”。

我们马上注意到,马克思很早(自他1847年通过《哲学的贫困》与普鲁东论战开始)就抛弃了不科学的“社会”概念。事实上,这个词承载了太多道德的、宗教的、法律的含义,简言之,这是一个意识形态概念,必须用一个科学的概念即社会形态(马克思、列宁语)这个概念去代替它。

重要的不是简单地用一个词去代替另一个词。社会形态概念之所以是一个科学的概念,是因为它属于一套与意识形态概念体系(“社会”这个唯心主义概念和这个体系相关)完全不同的科学的概念体系。我们现在还无法展开这套概念体系,但生产方式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体系中起了核心作用。

让我们简单地说,为了无所遗漏,社会形态指的是任何历史地存在着的“具体的社会”,它是个性化了的(individualisée),因而这个具体的社会会由于其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不同,而与同时代的其他社会、与它自己的过去形态不同。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可以谈论比如说“原始的”社会形态[3]、罗马奴隶制的社会形态、法国农奴制的(“封建的”)社会形态、法国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谈论诸如(在向社会主义过渡途中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等等。

马克思恰好曾向我们指出,为了理解一定社会形态的运行以及在其中所发生的事情(包括使得它从一种生产方式向另一种生产方式转变的革命性变化),就必须诉诸生产方式这个核心概念。

一、四个经典论</a>点

我要在这里回到四个经典论点,以阐明生产方式这个核心概念是如何“干预”[4]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1. 任何具体的社会形态都产生于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这意味着在任何社会形态中都存在一种以上的生产方式:至少两种,有时更多[5]。在所有那些生产方式中,有一种可以称之为占统治地位的,而其他的都是被统治的。被统治的生产方式要么是从先前社会形态中遗留下来的生产方式,要么就是在当前社会形态中可能正在形成的生产方式。在所有社会形态中都存在的生产方式的这种多样性,以及一种生产方式对其他正在消失或正在形成的生产方式的实际统治,解释了一切具体社会形态中可观察到的经验事实的矛盾的复杂性,也解释了它自身中存在的相互抗衡的、表现在其历史(其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中可观察到的真实变化)中的各种矛盾倾向。

2. 是什么构成了生产方式呢?是马克思称之为生产力[6]与生产关系的统一[7]。因此,每一种生产方式,无论它是占统治地位的还是被统治的,在其统一中都拥有自己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如何来思考这种统一呢?马克思谈到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相适合”,但这个词仍然是描述性的。关于一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所具有的独特“性质”的理论,还有待建立。

这 [15]“当事人”原文为“agent”,也译为“代理人”,这个词的动词形式是“agir”(“干”“起作用”),所以“agent”的意思相当于“执行人”,考虑到阅读习惯,本书中仍沿用“当事人”和“代理人”的译法。——译注

[16]马克思曾多次提醒我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之一,即它区别于以往生产方式的特征,就在于它不断地引起现有生产资料的“革命”。因此,当前所发生的一切都落入了马克思的这个经典论点中。

[17]当对马克思主义作“人道主义”解释的潮流和毫无节制的专家治国论论调汇合在一起时,我要提醒人们注意马克思这个论点的无懈可击的现实性。专家治国论让一些马克思主义者觉得,“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可以使他们提出一些倾向于主张“人”优先于生产资料的论点。这些论点会采用“在生产中,作为集体劳动者的成员,知识分子越来越起决定作用”这样的混乱表达,或表现为修正主义的论点:“科学已经变成直接的生产力”。对于这些具有“理论”外表的问题,我们要慢慢加以说明。

[18]“劳动分工”原文为“division du travail”,一般译为“分工”,考虑到阿尔都塞有“社会劳动的分工”“劳动的社会分工”和“劳动的技术分工”等提法(详见本书此处正文),本书中把这个词统一译为“劳动分工”。——译注

[19]被饲养的牲畜和土地的身份是双重的,它们既是劳动对象(必须“饲养”牲畜,必须“耕种土地”),同时又是某种“工具”(machines),它们从自己的方面对被提供给它们的“劳动对象”(从草地、饲料到牲畜,从种子到土地)进行加工。牲畜和土地的双重面目,对于理解农业劳动过程的特殊性质,对于理解地租理论中土地的级差“肥力”概念的出现来说,都是决定性的(参见《资本论》étudiants”)当中。我们在这里要纠正它的“技术主义”和“理论主义”倾向。这意味着我们对它有一些发展。

[37]路易·阿尔芒(Louis Armand,1905—1971),法国工程师,抵抗运动成员,公共事业领袖,著有《明天的企业》(L''Entreprise de demain)、《分红中的控制论研究》(De cybernétique à l''intéressement)等。——译注

[38]弗朗索瓦·布洛赫-莱内(Franedil;ois Bloch-La?né,1912—2002),法国当代经济学家,曾任舒曼的办公厅主任、欧洲投资银行经理、里昂信贷银行主席等职,著有《占领时期的高官》(Hauts fonctionnaires sous l''upation)。——译注

[39]有一些工程师,甚至年轻的工程师,因为在学校阶段受培训时就被灌输了大量“经济主义—人道主义的”意识形态,所以,在“好好干”这种最美好的愿望中,他们确实把自己的状况和劳动“体验”为纯技术性的,但这丝毫不改变问题的性质。他们在学校里受到一套意识形态训练,而这种意识形态又碰巧在他们受雇的企业中占主导地位,我们怎么能指望他们不把自己的意识形态“体验”为“事物的自然状态”呢?必须经历一些不寻常的事情,才能使他们幡然醒悟,但前提是他们要有这种意愿--如果没有利益的话。(之所以说“碰巧”,是因为情况并非总是如此,这时就会出现一些“冲突”,假以一些有利的环境--比如五月运动,就可以走得更远。)

[40]参考巴利巴尔对这一点的论证。马斯佩罗小丛书《阅读〈资本论〉》 [50]在中文版中没有找到完全对应的句子。马克思和恩格斯最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a>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以及消灭这种分工的问题。最接近这里引号中文句的表达见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 [52]“不自觉的或自觉的”原文为“inconscientes et conscientes”,也译为“无意识的和有意识的”。——译注

[53]“使……运转起来”原文为“quo;faire marcher?”,这个词也有“让……上当”的意思。——译注

[54]方括号中的内容为原编者所加。——译注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