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 Heideggers Seinsfrage:Die Natur des Menschen und die Welt der Natur
1969
作者身上有两样东西。
可模仿并构成其影响的东西。
不可模仿并构成其价值的东西。
可模仿的东西流传并走向消亡。
不可模仿的东西保存着。
保尔·瓦雷里
纪念海德格尔80寿辰
在这个难得的场合我想表达的首先是我个人的感谢,因为尽管我不属于在由您选定的方向上继续思考的学生,但仍得以出席。每当我感到自己仍然是您的学生时,其原因不在于积极接受您对存在的追问,而在于您是唯一使我经验到一门哲学课程在透彻性(Eindringlichkeit)和专注性上能有何种贡献的老师,在于对 这样的一种个人回忆是为什么呢?因为就算不包括个人关系在内,我与您在哲学上的毕生事业的关系也谈不上好。如果哲学是一件属于整个人的事情,是他的“生存”,那么人格(Person)和事情就不可分。对此,我在弗莱堡的 [11]保尔·瓦雷里,《不适当的思考》(Mauvaises pensées),七星诗社(Pléiade)编,下卷,第842页。
[12]欧文·施特劳斯,《论感官感觉》(Vom Sinn der Sinne),第二版,1956年,第279页及以下诸页。
[13]卡尔·罗森克兰茨(K. Rosenkranz),《心理学:科学与主观精神》(Psycholohie. Wissenschaft von subjektiven Geist),1837年版。
[14]与此相反,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是什么?》(第五版,第13页)谈到“那种决定一切的猜度”,即人之本质(Menschenwesen)根本上是为了存在本身,而存在需要人之本质。另请参照《形而上学导论》第124页及156页;《林中路》第337页及以下诸页;《演讲与论文集》第41页及99页;《什么叫思想?》第114页及以下诸页;《同一与差异》第23页及以下诸页;《根据律》第146页及157页,《泰然任之》第64页及以下诸页;《在通向语言的途中》第30、155、197、254、260页以下。
[15]另请参照本文作者洛维特的《论文选集》,1960年,第238页及以下诸页。
[16]《论根据的本质》,1929年,第95页注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