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译后记_美学

作者:黑格尔 字数:3586 更新:2025-01-10 13:49:52

黑格尔的《美学》原是作者在十九世纪二十到三十年代在海德堡大学</a>和柏林大学授课的讲义。他死后由他的门徒霍托根据他亲笔写的提纲和几个听课者的笔记编辑成书,于一八三五年出版。本译文根据一九五五年柏林出版的由巴森格重编的新版本。

本译文 对于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美学》这部书是值得细读的。在马克思主义以前,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的书籍虽是汗牛充栋,真正有科学价值而影响深广的也只有两部书,一部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另一部就是十九世纪初期的黑格尔的《美学》。在哲学方面黑格尔总结了他以前二千多年的西方思想发展,在美学和文艺理论方面也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早期都属于青年黑格尔派,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在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之下批判继承黑格尔和他的门徒费尔巴哈等人的结果。这一点恩格斯在《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里说得最清楚。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神圣家族》、《反杜林论》、《费尔巴哈论纲》以及《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里,对黑格尔哲学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彻底的批判。关于黑格尔哲学体系应该批判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说已经基本解决了。至于美学这个领域,马克思、恩格斯早期都极为关心,进行过一些工作,发表过一些卓越的见解。但是由于他们后来转到更重要更迫切的经济学研究和工人运动,虽没有完全抛弃美学和文艺理论,却没有来得及就黑格尔《美学》这部著作进行过系统的批判,或是把他们自己关于美学和文艺理论的一些极其重要的教导加以汇总和总结。后来普列汉诺夫、李夫习兹、路卡契、多列斯和柯赫等人虽作过一些粗浅的尝试,其中不免有些修正主义色彩。 (1) 所以对黑格尔《美学》的批判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观点与黑格尔《美学》渊源关系的清理工作仍有待于今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希望这部《美学》的中译本可以提供一些必要的资料。

译者在本书 一、客观唯心主义的“绝对”和历史辩证发展的矛盾

《美学》和黑格尔的其它著作一样,最突出的一点是历史发展观点,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首先给以高度评价的一点。《反杜林论》里有一段评语说:

黑格尔 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而且再生的(心灵就自然材料加工,表现为艺术作品——译者注),心灵及其产品比自然及其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

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的那种美的反映,它所反映的只是一种不完全、不完善的形态。

举例来说,荷兰的风景画和风俗画所反映的只是平凡的自然。这种平凡的自然并不是因为它本身有美的价值,而是因为它反映了荷兰人民和自然与外来侵略作过长期英勇斗争才获得自由和繁荣后所感到的欣慰和自豪感。在这个意义上,自然美其实还是一种雏形的艺术美,也必须含有精神因素。黑格尔还认为人类愈向前发展,精神(即心灵)也随之发展,标志之一是自觉性愈来愈高,标志之二是艺术愈来愈降低物质作用,提高精神作用,例如建筑、雕刻、绘画、音乐和诗这些主要艺术门类的演进,就是逐渐贬低物质因素而提高精神因素的过程。关于自然美与艺术美这个久经争论的问题,黑格尔的看法是片面的,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这才是马克思主义对自然和艺术关系的正确的辩证的看法。从表面看,除 劳动首先是在人与自然之间所进行的一种过程,在这种过程中,人凭他自己的活动作为媒介,来调解和控制他跟自然的物质交换。人自己也作为一种自然力来对着自然物质。他为着要用一种对自己生活有利的形式去占有自然物质,所以发动属于身体的各种自然力,发动肩膀和腿以及头和手。人在通过这种运动去对外在自然进行工作,引起它改变时,也就在改变他本身的自然(本性),促使他的原来睡眠着的各种潜力得到发展,并且归他自己去统制。我们在这里姑不讨论最原始的动物式的劳动,……我们要研究的是人所特有的那种劳动。蜘蛛结网,颇类似织工纺织,蜜蜂用蜡来造蜂房,使许多人类建筑师都感到惭愧,但是即使最庸劣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要高明,因为建筑师在着手采用蜡来造蜂房之前,就已经在他的头脑中把那蜂房构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所取得的成果已经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中,已经以观念(或理想)的形式存在着了,他不仅造成自然物的一种形态改变,同时还在自然中实现了他所意识到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成了规定他的动作的方式和方法的法则(规律),他还必须使自己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这种服从并不是一种零散的动作而是在整个劳动过程中,除各种劳动器官都紧张起来以外,还须行使符合目的的意志,这种活动表现为注意。劳动的内容和进行方式对劳动者愈少吸引力,劳动力愈不能从劳动中感到自己运用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各种力量的乐趣,他也就愈需要更多的注意。(参照原文对中译文略有校改。——引者注)

马克思在这里从实践观点出发,把精神的生产活动和物质的生产活动看作是统一的,都是人在改造客观世界,从而体现自己和改造自己的实践过程。因此,这段关于劳动生产的教导不仅限于物质生产,而且也适用于文艺创造。文艺创造活动正如物质生产一样,涉及整个人的精神和身体两方面的各种力量,涉及自我意识,形象思维,也涉及由目的约制的理性考虑;涉及意志和情感,也涉及运动器官以及高度紧张中的聚精会神(即马克思所强调的“注意”)。无论是文艺创作还是物质生产都可以产生美感,即“从劳动中感到自己运用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各种力量的东趣”。因此,审美活动绝不限于康德所说的不涉及目的和利益计较,也不涉及理性概念的那种抽象的光秃秃的对于形式的感性观照。如果研究美学的人都懂透了这个道理,便会认识到这种实践观点必然要导致美学领域里的彻底革命,也就会对黑格尔的实践观点的萌芽作出正确估价和批判。

就黑格尔奉希腊古典艺术为理想而对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艺深致不满来说,他似是厚古薄今;但是他认识到每一历史阶段的文艺特征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取决于当时“一般情况”和“普遍力量”,希腊古典艺术绝不能在近代复活,所以他明确地反对复古倒退,反对德国著名诗人克洛普斯托克在近代企图复活已死的北欧原始宗教,赞成歌德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希腊悲剧家所用过的材料。

由于从历史发展观点出发,重视每个时代的世界情况和具体情境,黑格尔很少脱离现实。他的文艺观点大半是针对当时资产阶级文艺的流弊而提出的。这特别表现在把内容提到 朱光潜</a> 一九七五年十月初稿

一九七八年九月校改

————————————————————

(1) 普列汉诺夫对《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作过注释。李夫习兹编过《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与文学》,有中译本。多列斯编选过法文本《马克思恩格斯论文艺》,附有长篇序文。路卡契写过长文评介黑格尔的《美学》,作为东德出的一卷本《美学》全书的序论。柯赫著有《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五十年代柏林出版。

(2) 这个词本义是“印象”或“观念”,引申为柏拉图的“理式”和黑格尔的“理念”,客观唯心主义实际是唯理主义。

(3) 关于这一节,请参看拙著《西方美学史》“结束语”部分为新版补写的《形象思维:从认识和实践的观点来看》一文。

(4) 象征(Symbolismus)即我国诗论中“比”的一种用法,是文艺用形象思维的一种起点,所以第二卷论象征型艺术部分是研究形象思维的一种重要资料。象征型艺术与原始神话分不开,和近代象征主义流派有关联而实质不同。

(5) “外化”可能有两个不同的意思,一个是“对象化”,即把主体方面的精神因素转化为客观的物质的东西,另一个是“异化”(Entfremdung, Alienation)或“疏远化”,私有制就是“异化”的结果,例如劳动产品从工人“异化”到资本家手里;由于分工制,工人得不到全面发展,他本来有的才能遭到了摧残或凋萎,他的劳动本身对他也成为和他自己相对立的“异化”了的活动。到了私有制废除的共产主义社会,“异化”就不再存在。“异化”问题在近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一直在引起争论,可参看斯屈柔克(Dirk J. Struik)为纽约国际出版局1964年新出版的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英译本所写的序言和名词释义,作者详细追溯了“异化”观念由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到马克思的发展。他认为马克思后来虽不常谈</a>“异化”,却没有放弃这个概念,举了《资本论》中《商品的拜物教》和第三卷引用过“异化”这个词作为例证。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2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