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32
那打破一切限制的纯粹理性就是上帝本身。因此世界的规划一般讲来是按照理性制定的。 注33 理性的功能在于使人认识他的生活的使命和无条件的目的。诚然理性常常被弄得晦暗了,但却从来没有完全熄灭过,即使在晦暗之中,理性的微弱的闪光也还是保持着。
犹太人中有一个名叫约翰的,他唤起人们重新注意到他们的尊严,他使人们认识到:人的尊严并不是外来物,而即在他们本身之内、在他们的真我之内,不在出身方面,不在幸福的追求里,也不在于从作一个大人物的仆从中去寻求,而只在于培养神圣的火花,这个火花是人人所共同分有,它给予人们以充分证据,证明他们在一个崇高的意义上是从上帝本身降生下来的,——理性的修养是达到真理和宁静的唯一泉源,真理和宁静并不是约翰有特权排斥他人、独自享有的什么东西,而是一切人在他们自己本身内可以展开出来的。
但是在改善人们的陈腐信念方面,在提供真纯道德的知识以及对于上帝的纯洁的崇敬方面,耶稣基督曾经获得了较多的功绩。
耶稣出生的地方 注34 ,是犹太国的一个村子伯利恒。他的父母是约瑟和马利亚 注35 。约瑟的家族是出于大卫。按照犹太人的习惯,许多代的人都写在家谱上。按照犹太法典,耶稣于诞生八天之后就给他行了割礼。 注36 关于他所受的教育除了下面这些情况我们一点也不知道:据说 注37 有很早的迹象表明他有不平常的理智,并且对于宗教方面的事情很感兴趣,正如有关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所说的那样,当他十二岁那年,有一次他忽然逃离他的父母,因而使得他们大为忧虑,但是后来他们才在耶路撒冷的一座庙宇里把他找到,见着他同祭司们在一起。他以在他这样年纪的人所少有的不寻常的知识和判断能力使得祭司们感到惊异。
从他少年时期所受的进一步的教育,直到他本人以一个有教养的人和教师的身份出现,从他全部如此高度值得注意的发展时期直到他三十岁时,我们只得到如下的一些报道:其中有一条为他 注38 同上面提到过的那位约翰相结识。约翰自称为施洗的人,因为他经常为那些接受他的召唤愿意悔改的人施行洗礼。这个约翰感到他的天职在于促使他的国人注意那些比单纯的享受更高的目的,注意那些较好的企望,作为复兴犹太王国从前的光荣的准备。约翰施教和停留的地方,往往是偏僻荒凉的区域,他的别的一切需要很简单,身穿骆驼毛的外衣,腰束皮带,吃的是蝗虫和野蜂的蜜,这些东西在那个地带是可以吃的。
关于他的教言只约略知道:他曾号召人改变性情,而性情的改变必须通过行为来证实;他告诫犹太人说,自以为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就可以不去寻求上帝的欢心,这是错误的。并且当人们来到他前面,对他们过去所作所为表示忏悔,他就会给他们施洗,这是一种象征性的行动,暗示有如洗去污秽,丢掉腐恶的情欲。这时耶稣也来到他那里,要约翰给他施洗。不过约翰似乎并不以得到一些青年,把他们集合在自己身边为光荣,因为当他发现了耶稣的伟大禀赋,像他在以后所证实那样时,他就向耶稣证明,他没有受洗的必要,并且还嘱咐其他的人,叫他们转而向耶稣求教诲。后来当他听到耶稣有了那样多的听众,施洗了那样多的人(他自己不受洗,而只是给他的朋友施洗)时,也证明他自己对此感到高兴 注39 。
约翰最后 注40 成为当地王公希律和一个虚荣受到伤害的女人的牺牲品。事情是这样的,约翰曾经责备希律娶弟妇希罗底是不合理的,因而被希律关在监狱里。不过希律还不敢杀害他,因为人民把他当作先知。后来到了希律的生日,他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庆祝会,希罗底的一个女儿〔在众宾客面前〕跳舞,表现了突出的艺术才能,使得希律大为欢喜。他让她提出任何请求,他都可以恩许她,即使她要求国土的一半,也可以给她。她的母亲〔希罗底〕由于她的虚荣受到约翰侮辱,早就怀恨在心,这时就怂恿她的女儿请求把约翰处死。希律没有勇气相信,在众宾客面前,他说出来的话是可以证明为不算数的。于是约翰的头颅便被放在盘子里送给这个女孩子,她又把它交给她的母亲。约翰的尸体被他的门徒埋葬了。
此外,从耶稣这个时期的生活里,仅仅还遗留下关于他精神发展的进程的一些微弱的迹象给后世。
有一次,在他孤寂中反思的时刻里, 注41 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值得费力通过研究自然,也许通过把自然同较高的精灵相联合去寻求使无价值的材料变成宝贵的东西,使它转变成对人们直接有用的东西,譬如使石头变成面包,或者使人们完全独立于自然——(使自然屈服于人),但是他拒绝了这个想法。这是由于他考虑到自然界曾给人们对它的控制设置了限制,并考虑到努力寻求控制自然的权力乃是属于人的尊严本身之内的,因为人自身内即拥有超出自然的崇高力量,对于这种力量的培养和提高就是他的生活的真正使命。
另一次,是世人所认为伟大的、有价值的、可以为人们活动的目标的东西,都浮现在他的想像面前,如:统治千百万人,使得半个世界谈论自己、看到成千上万的人的命运都取决于自己的意志和喜怒,或者生活在愉快地享受自己各种愿望的满足中,享受一切足以刺激自己的虚荣或感官的东西。但是当他进一步反复思考了在这样一些条件下所仅能获得的一切后果时,即使人们占有这些东西其用意只在于用来达到人类的福利,其后果也不外降低自己的品格使屈从于自己的和异己的情欲,忘记了自己较高的尊严、弃绝了自我的尊重。因此他毫不踌躇地放弃了这些思想,决不使那些欲望支配他自己,决定永远忠实于铭记在他心上永不磨灭的东西,——这就是永恒的伦理规律,并且尊敬这样的人,他的圣洁的意志除了遵守永恒的伦理规律外,不会受到任何别的东西的影响。
在他三十岁那年,他本人首先公开地以教师的身份出现。他的讲话看来最初只限于对个别的人说的,这些人很快地就跟他一起 注42 ,一部分人是由于对他的教训感到兴趣,一部分人是响应他的召唤同他作朋友,因为他随时随处都是有朋友〔或门徒〕伴随着的。他通过以身作则和他的教训要把犹太人的民族偏见和民族骄傲的狭隘精神从他们之中扫除掉,使他们充满他自己的精神,这个精神只着重把价值放在与一个特殊民族或权威的制度没有直接联系的道德上面。他经常停留的地方是加利利和〔那里的〕迦百农。从那里出发,他也时常去到耶路撒冷,参加犹太人的重大节日,特别是去参加每年一次的逾越节。
自从他作为公开的教师出现以后,他来到耶路撒冷的 当约翰打发他的几个门徒到耶稣这里来,询问他关于他的教义的目的的时候, 注69 耶稣斥责了法利赛人对于约翰要求他们改善自身的号召所采取的冷淡态度。他说道:什么好奇心驱使你们外出到荒野?(因为驱使你们到荒野的,并不是一种改善你们自己的欲望。)难道是去看一个你们同类的人、一个没有品格的、可以随着他的成见而改变他的〔行为〕通则的人吗?要去看被风吹得摆来摆去的芦苇吗?或者你们要去看一个穿着费了许多钱制成的华丽衣服的人吗?这样的人在荒野里你们是碰不见的,只能在王宫里遇见!或者你们想要去看一个先知吗?一个能造奇迹的人吗?〔我告诉你们〕,约翰比这些人伟大多了!在普通民众中约翰很早就受到欢迎。但是对于法利赛人和信仰正教的律法师们的心,约翰是不能动摇的,或者说是不能使他们接受善物的。对于这样的人我须得把他同什么相比呢?他们好象孩童在街市上玩耍,彼此呼叫说:我们曾经向你们吹笛子,你们怎么不跳舞!现在我们给你们唱了哀歌,但你们怎么还不哭泣呢!约翰不吃饭不喝酒,你们说,他是被恶的情绪所折磨了;我能吃、能喝,同别的人一样,于是你们又说我是贪食好酒的人,经常同坏人来往。但是智慧和德行总会得到崇敬之人,他们是能够维护智慧和德行的价值的。
尽管耶稣这样斥责他们,还是有—个名叫西门的法利赛人,邀请他去吃中饭。有一个女人,显然对于耶稣的教训深表感谢,听见这事,带着一瓶贵重的香膏,来到这房子,走近耶稣。瞻仰着耶稣的德貌,和感觉到她自己充满罪过的生活,使她泪如泉涌,拜倒在耶稣脚下,感念到耶稣会有助于使她忏悔并返回道德之路,她吻他的双脚,并以她的眼泪弄湿了他的脚,又用她的头发去擦干,并涂抹上贵重的香膏。耶稣对待这种种表现(从这些表现中一颗忏悔的、感谢的心获得了安慰,)的仁慈,耶稣没有拒绝这种感情的善心,凌辱了法利赛人的雅情,他们在面容上表现出他们对耶稣对于这样一个名声很坏的女人如此仁慈,感到惊讶。耶稣注意到他们的表情,并且对西门说:我有句话,要对你说。西门说,请说。耶稣告诉他说:一个债主,有两个人欠他的债。一个欠五十两银子,一个欠五两银子。因为他们无力偿还,债主就免了他们两个人的债。这两个人之中,谁比较更爱他?西门说,当然是那个免债最多的人。耶稣回答道,你说得不错。于是他便指着那女人向西门说:你看见这女人吗,我来到你的家,你没有给水给我洗脚,她却以眼泪给我洗脚,并且以她的头发把它擦干。你没有吻我,她却甚至吻我的脚不认为那是有损她的尊严。你没有用油抹我的头,但她却用昂贵的香膏涂抹我的脚。一个女人能够具有这样的爱、这样的感谢之忱,她的过错,即使很多,也应该得到赦免。对于这种高尚感情表示冷淡是不能返回到道德的淳朴的。耶稣还对那女人说,这是一个神圣的享受,你的信仰对你自己取得了胜利,还望你能够作善事,有勇气作善事。祝你平安!
耶稣进一步周游各城各乡 注70 ,到处传道,伴随着他的是他的十二个使徒,还有别的几个人,其中有几个是有钱的女人,她们用自己的财物供给耶稣及其使徒。有一天在一大群人面前,耶稣向他们讲了如下的比喻(这是一种虚构出来的故事,有意地要表明某种教训,比喻不同于寓言和神话,在寓言中主要谈动物,在神话中主要谈神灵或寓意的存在,而在比喻中主要是谈人或行动中的人物):有一个播种的人出去播种;一部分种子落在路上,为人所践踏,为飞鸟所啄食。另外一部分落在石地上,没有多少土,发芽很快,但受到日晒很快就枯萎了,因为没有深的根柢,另外一些种子落到荆棘中,荆棘盛长起来,把它们窒息了。也有一部分种子落在好土里,长出30到60直到100倍的果实。当门徒们问耶稣,为什么他要用比喻的隐蔽方式向民众讲道呢?于是他答复他们道:你们本来对于天国和伦理(伦理使人有居住在天国里的公民权利)的崇高观念是有所领会的,但是经验告诉我,这些观念在犹太人那里是早已被忘记了的,虽说他们渴欲听我讲述那些东西,他们很深的成见不能容许赤裸裸的真理直透进他们心里。谁有素质吸收某种较好的东西,他可以从我的教训中得到益处。但是谁缺乏那种求善的要求,则他所听到的很少的关于善的知识对他也毫无用处。他们有眼睛,但看不见;有耳朵,但听不明;因此我只好用比喻向他们说话。这个比喻现在我要向你们解释一下。那撒播的种子就是伦理规律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有机会获得这种知识,但却不能把它牢固掌握住,很容易就被一个诱惑者从他心里把撒播在其中的很少一点善夺走了。——这就意味着落在大街上或大路上的种子。那撒播在石地上的种子就是那虽说是以快愉的心情接受的知识,但由于它扎根不深,很快就屈服于环境,——当困难和不幸威胁着正义时,就随之破灭了。那落在荆棘中的种子就是这样的情况,人们诚然听见讲道德,但这道德却被生活的苦恼和千百端财富的诱惑所窒息了,而结不出果实。那撒播在良好土地上的种子,就是道德的声音得到了理解,并且结出30—60直到100倍的果实。
他还给他们讲了另外一些比喻 注71 :善的王国用来同田土相比,占有田土的主人用良好种子撒播到田土中。当人们睡觉的时候,他的敌人来了,在小麦当中,撒播了一些杂草籽,于是便潜逃了。当种子开始抽穗之时,杂草也生长起来。仆人们向主人道:你所撒播的当然纯是麦种,怎么田地会长出这样多的杂草呢?主人答道:一定是我的一个敌人播上了杂草的。仆人们说:你不愿意我们把它拔掉吗?不要拔掉,那个聪明的主人回答说,因为拔出杂草时连带会拔掉麦苗,让两者共同生长直至收获,那时我将命令收割的人分离出杂草,把它丢掉,并把纯净麦子挑选出来。当耶稣单独同他的门徒一起时,他们请他解释那个比喻,他给他们作了如下的解释:那播良种的是好人,他们通过他们的教训和榜样,使人们注重道德。田土是世界。良种是善良的人,杂草是邪恶的人。那个撒播杂草籽的敌人是诱惑者和诱惑人的事物。收获的时间是永恒性,是善与惩的报酬者。然而道德和邪恶彼此太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致拔除邪恶时不可能不伤害道德。
另外一个方面,他又把善的王国比作一粒芥菜籽,这粒芥菜籽原来是很小的,〔种在田里,〕却长成一大丛灌树,雀鸟可以在它枝上营巢。他又把善的王国比作一小块面酵,把它拿来捏在三斗面粉里,遂使整团面粉都发起酵来。在善的王国里,也像种子那样,一撒播在土地上再也用不着费力,它自己发芽滋长,人还没有觉察到它。因为土地在自然界里获得它自己的推动力,由于这种推动力,种子发芽,长出茎枝,后结成饱满的穗子。 注72
耶稣又把善的王国比喻作埋藏在土地里的宝物。这个宝物被一个人发现了,但又把它埋藏起来,然后在欢喜的心情下把他所有的一切卖出去,买来那块土地。或者他又把善的王国比作一个寻求美丽的珍珠的商人,他发现了一颗很珍贵的珍珠,为此,他卖掉一切,以便占有这珍珠。或者他把善的王国比作一个渔夫,这渔夫在网里捕获各式各样的鱼,然后在岸上把它们加以择别,把好鱼放进容器里,而把坏鱼抛出去。同样到了最后收割的时刻,好人与坏人彼此将区别开,前者由于在安静中得到道德提供的奖励而表明其为好人,后者由于悔恨、自怨和羞耻而表明为坏人。
这时,耶稣的亲人来会晤他 注73 ,因许多人围绕着他,不能到他跟前;有人把这情况告诉耶稣,他回答说:凡是听从并遵行神的声音的人,他们就是我的弟兄和亲人。
在听见约翰被杀害的消息时 注74 ,耶稣就上船渡到提伯利亚湖的东岸去。但是他在加大拉人 注75 那里只停留了很短时间,并且又返回到加利利。
在这时,耶稣差遣了他的十二个使徒出去 注76 ,像他一样,去破除犹太人的各种成见,(犹太人骄傲于他们的姓氏、骄傲于他们的血统,把姓氏、血统看成一大优点,)强调唯一的价值是伦理给予人的价值。耶稣说,在旅行的时候,你们用不着带许多行李什物,通过奢侈阔气来显示自己。哪里有人听信你们,你们就在那里停留一些时候;谁不友好接待你们,你们不要强迫他,而须立刻离开那地方,再前往别的地方走去。
看来,他们只出去很少一段期间,不久他们又同耶稣在一起了。
有一次, 注77 他同从耶路撒冷来的一些法利赛人和文士聚集一起,他们看见他的门徒不洗手(即手不干净)就坐在桌上吃饭,感到很惊讶,因为犹太人按照古来传统的规定,不把手洗得很干净以前是不吃饭的,此外在每次吃饭之前还必须用水把一切饮具以及别的容具、椅、凳等擦洗干净。这些法利赛人问耶稣道:为什么你的门徒却不遵照我们祖先的规定生活,而用不圣洁的手吃饭呢?耶稣回答道:你们的圣经里有一段话可以很好地应用到你们,经上说: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但他们的心却远离我;他们的尊敬不是发自灵魂深处,因为那只是对于一些武断的条规的服从。你们不尊重神的诫命,而拘守人的风俗习惯,例如用水一洗就可以使杯子和椅子圣洁,以及严格遵守其他类似的东西,在这些方面你们倒无微不至。譬如你们为了永远忠于教会的规章,就丢掉这样一条神圣的诫命:“孝敬你们的父母”,“用无恩爱的话责骂父母的人该死”。但是你们提出了另外一条律法,——当有人以愤怒的态度对他的父亲或母亲说:我所还须侍奉你的,或者说,我可以给你们作的善事,都应该奉献给神庙。于是你们就根据这条律法把自己不再对父母作任何善事,说成是受了对神的誓言的约束。并且,如果他对他的父亲或母亲还表示某种服务或孝敬的话,那就算是他的一种罪过。这样你们就用你们自己的诫命取消了那条神圣的诫命。在同样方式下你们还建立了几种别的条规。于是耶稣就向围绕着他的群众说:听我的话,理解我对你们所说的话的意思:凡有形体的事物、凡是人从外面纳进来的东西,没有能够使人不纯洁的,反之唯有他所创造出来的东西、从他的口里出来的东西,才可以表明他的灵魂是纯洁或者不纯洁。他的门徒们想要促请他注意,法利赛人对他的这番讲话异常愤恨。耶稣说,让他们愤恨好了,那样一些从人〔心〕中生长出来的东西,必须从根拔掉。他们是给盲人领路的盲人,我们必须把这些瞎眼的领路人从民众之中扫除掉,不然民众会同他们所信赖的瞎眼的领路人一起堕入陷坑。当民众散了之后,耶稣回到自己屋子里,他的门徒请他解释他向民众所说的纯洁东西和不纯洁东西那番话的意义。耶稣答道,怎么你们也还不懂得那话意义吗?难道你们不了解,凡是从外面通过人的口进入的,在肠胃中经过加工,又排泄出来〔落到茅厕〕 注78 吗?但是从口里出去的东西,即是言语,——而行为—般则出自人的灵魂,而灵魂是可以纯洁也可以不纯洁、圣洁或不圣洁的。从人的灵魂里事实上也发生恶念、凶杀、通奸、偷盗、伪证、诽谤、嫉妒、骄傲、饕餮、权势欲——这种种邪恶都是〔从里面出来〕 注79 使人污秽的东西,并不是由于他在吃饭前没有用水洗手使之净洁而产生的。
当犹太人的结茅节快到的时候 注80 ,耶稣的弟兄对他说,要他同他们一起往耶路撒冷去,以便比在加利利城和乡村中,可以有较大的活动范围,有较多的听众,并显扬声势。但是耶稣回答他们说,对他说来,现在并不是适宜的时候,当然他们随时都可以前去,他们并不像他那样被那里的人所仇恨,因为他曾对犹太人提出证明,证明他们的风俗习惯已经坏透了,他们的行为是邪恶的。在他的弟兄们离开了加利利几天之后,耶稣也去到耶路撒冷,不过只是静悄悄地去。在那里人们已经对他提出了询问,因为他们以为他是一个犹太人。民众,特别是加利利人,对他的意见是不一致的,一部分人把他看成一个正直的人,另一部分人认为他是一个诱惑者,不过加利利人由于害怕犹太人,不敢公开谈论他。直到结茅节的中午,耶稣才来到神庙,并且在那里说教。犹太人对此感到惊异,因为他们才知道,他没有读过多少书。耶稣答复他们说:我的教训是用不着从别人那里费力去学习的人们的什么发明。凡是没有成见打算遵守纯真的伦理规律的人都会立刻证明我的教训,看它是不是我自己的发明。谁追求自己个人的荣誉,他当然把人们的思辨和命令看成有很大的价值。但是谁真诚地追求上帝的光荣,他就有足够的正直,把人们附会给道德律的发明,甚或用来代替道德律的发明,予以拒绝。所以我知道,你们仇恨我,甚至企图杀害我,因为我曾经宣称,在安息日医治一个人是可以容许的。摩西终究也允许你们在安息日给人们行割礼,你们也在安息日给人行割礼,不是使得很多人有健康吗?有一些耶路撒冷人听见耶稣讲话,通过他们的谈话表明,他们曾听到〔当地〕长官有一个阴谋要杀害耶稣。他们感到惊异能听到耶稣那样公开地、自由地说话,尽管人们有意加害于他,却还没有人动手杀害他。犹太人为了恢复他们礼拜的光辉和国家的独立所期待的救主,当然不能就是耶稣,因为他们真的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与此相反,按照预言,救主将是突然降临的。因此耶稣总是同犹太人的成见相反对,这些犹太人不想寻求一个足以改进他们的风俗习惯,使他们回到反对他们成见的道德上来的导师,而向往一个把他们从罗马人的奴役中解放出来的救主,这样一个人他们在耶稣那里找不到。高级官员们从他们的差役那里很快就得到消息,说耶稣已经到了神庙。高级官员们谴责这些差役,说他们没有立刻把耶稣拘捕带来;他们自己辩解说,他们还从来没有听见任何人像他那样说话的,因而他们没敢把他抓起来。那些法利塞人接着对他们说:怎么?看来他也把你们诱惑了,你们看,岂有官长或法利赛人会听信他吗?只有不熟悉我们的律法的愚民才会受他欺骗。内中有尼哥底姆就是从前一次夜间去见过耶稣的人,走出来对他们说,没有事先听取本人的口供并对他所作所为没有详细的了解,按照律法是不能定他的罪的。于是别的人指责他说,他无疑也是那个加利利人的支持者,而从加利利是绝不会降生任何先知的。看来他们对于耶稣的行事并没有得到一个正式的结论,于是这些高级官员都各自散去了。那天晚上耶稣 注81 在橄榄山(也许是在伯坦尼亚)度过,橄榄山是在山麓,他有熟人在那里,不过〔次日清早〕他又回到城里,又进入神庙里。当他正在说教的时候,一些文士和法利赛人带着一个通奸时被捉拿的妇人来,叫她站在当中,似乎要对她进行审判,并把这个案件提到耶稣面前说,按照摩西律法的规定,像这样的妇人就该用石头打死。他们问耶稣对这件事有什么意见。耶稣看见他们显然是有意设置陷阱使他为难,装做毫未听见的样子,弯着腰用指头在沙地上画字。当他们还是坚持要听取他的意见时,耶稣挺起身来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自知是没有罪的人,谁就可以掷 “假如有人迫害和虐待你们时,要谨记我的榜样,它对于我和千千万万遭受过同样待遇的人来说,是不能更好的了。如果你们不站在支配着人们的罪恶和成见一边,那么你们就会发现够多的朋友,但是你们将会遭到人们的痛恨,因为你们将会是善的朋友。一个坚持正义的人的生活对于恶人经常是一种谴责,而恶人也感觉到这点,因此感到异常愤恨。如果他找不到任何借口来迫害那没有成见的好人,那么他就会把成见、压迫和罪恶的事情当作上帝的事情,并且努力说服他自己和人们,在作痛恨好人的事情时,他是在为神服务。但是道德的精神,正如从天上射出的一线阳光,将会充满了你们的灵魂,并且使你们超出于人们卑下的和罪恶的目的。我在这里预先告诉你们,以便当那种阳光来临时,你们不致感到意外。正如产妇的忧愁当她生下了一个人在世界上时,将会转变成快乐,同样,那正在等待着你们的愁苦,以后将会转化为幸福。”
于是耶稣举起他的眼睛望着天说:“父啊,我的时候到了,表示精神——精神的本源是你的无限性——表示精神的尊严的时候到了,也就是我返回家园到你那里的时候到了!精神的使命是永生,并超出一切有开始和终结的东西,超出一切有限的东西。我在世间的使命是认识你,我的天父,并认识我的精神同你的血肉关系,并且通过忠实于这种关系来使我自己有尊严,并且通过唤醒了对于这种尊严的意识来使人们高尚化。——在世间的这种使命,我已经完成了。我对你的爱曾给我带来了许多朋友,这些朋友们深深地认识到,我并不是想要把某种异己的东西或者武断的东西强加于人,反之认识到我所教导他们的东西乃是你的法则,这法则静静地潜伏在所有人们的心坎中,只是不为人们所理解罢了。我获得光荣,并不是由于某种独特的东西或优异的东西,而是由于我的目的是恢复对那被轻蔑的人群已丧失了的尊重,并且由于我的骄傲是使所有的人都能分享理性存在的普遍性格和道德的品质。我最充分地证明给他们,只有对于善的爱才是理性的人们内心中的最高法则,他们已掌握这种法则,所以他们是一体的,所以他们总是同你和同我联合为一体的。我走向你那里去,我向你祈祷,使这种给我生命的愉快情绪也同样浸透着他们。我曾经促使他们熟悉你的启示,并且因为他们掌握了你的启示,所以世间的人恨他们就像恨听从你的我一样。——我不祈求你把他们从这个世界带走,类似这样的祈求是不应在你的宝座面前提出的。可是我祈求你,通过你的真理使得他们圣洁,只有通过你的法则才能照亮他们。我遵从你的号召,去培养人们的道德,我把这一崇高任务交代给他们手中了;但望他们自己也能完成你的号召,教育朋友们除了尊崇道德和努力接近你、接近神圣之外,不要再向任何偶像屈膝崇拜,不要再与任何邪道、任何信仰发生联系!”
耶稣说完这些话之后,便和门徒们像日常那样离开耶路撒冷(这时已傍晚了),走过了汲沦溪,来到橄榄山地区一个名叫格塞曼尼的农家院子。 注135 耶稣每夜居住这个地方也是犹大所熟知的,因为他常同耶稣到过那里。耶稣叫他的门徒们一起停留在那里,而他本人同三个门徒去到一个较偏僻的地方,以便可以安静地从容思考。——这里人的自然本性也多少发生其一定的作用,关于他的朋友对他的叛卖、他的敌人的非正义性、和摆在面前的他的命运的冷酷无情,种种思想在这孤寂之夜里占据了耶稣,震动他,并使他充满了忧惧。他吩咐他的门徒待在他近前,并同他一起不要睡觉。他不安地时而走到这里,时而走到那里,隔不久又同他们说一些话,当他们想瞌睡,他又一再鼓舞他们,他不时去在一边,并作了几次祈祷:我父啊,尽可能让我要遭逢的苦难之杯过去吧,可是不要按照我的意志发生,而要按照你的意志发生。如果不能免除我这一时刻到来,那我也要竭尽忠诚,遵循你的意志。——他作这番恳切的祷告时,大颗的汗珠滴在地上。及他又一次同门徒们一起,并且同他们说话,唤醒他们时,他已听见有许多人前来。他高声叫他的门徒们道:醒来,让我们去,我的叛徒走近前来了!
这时犹大走近前来,并有许多带着武器和火把的人与他同来。耶稣又下定决心,沉住气,出去面向着他们。他问道:你们找谁?他们说:找拿撒勒人耶稣。耶稣回答:我就是。他们感到惶惑,是否找错了人。他再问他们一遍,并且再给他们以同样的回答,不过加了一句说,如果你们找我的话,那么就同我的朋友无干,免掉了他们。这时犹大走近耶稣,并且给随同他来的人们以信号,这信号是他和他们事先约好,以便他们认出谁是耶稣。——他这样说:老师,你好!并前来拥抱他。耶稣还对他说:朋友,你想用接吻的方式来出卖我吗?于是他就被兵士抓住了。彼得看见这情景,他就抽出刀来砍了—刀,把大祭司的一个仆人的一只耳朵砍掉了。耶稣叫他安静勿躁,说,让事情这样,并且尊重神给我规定了的命运。——耶稣其余的朋友,当他们看见了这群人抓住耶稣,把他捆起来,并带走了时,也都逃走了,各自分散了。只有一个门徒,当他于睡梦中惊醒时,在匆忙中只披上一件外衣,想要跟随耶稣去,也被兵士抓住了,只是由于他让外衣被兵士拿去,他才得脱身出来。在走时,耶稣对带走他的人说:你们带着武器来到我这里,把我像强盗一样捆起来,然而我天天在神庙里公开地坐在你们当中,你们却不抓我。但是深夜才是你们〔活动〕的时候,因为你们的世界就是黑暗。耶稣首先被带到老祭司长亚那(该亚法的岳父)那里,然后带到当年的祭司长该亚法那里,这时耶路撒冷的众祭司和律法师都聚会在那里等候着。在这里该亚法严酷地提出这一原则:为了全体人民最高的利益而牺牲一个人是义务。彼得只是远远地跟在那些捕役后面,本来不敢走进大祭司的院子,只由于约翰同大祭司熟识,可以自由进入他的庭院,和看门的使女说了一声,才让彼得也走进去。看门的使女询问彼得说:你不也是这人的门徒吗?彼得完全不承认,并且站在炭火面前,同那些差役和仆人一起在那里烤火。
这时耶稣站在祭司长面前,祭司长提出了许多有关他的教义和他的门徒的问题来盘问他。耶稣对此回答道:我曾经自由地公开地对每个人讲过话,我曾经到所有犹太人经常前去聚集的神庙和会堂里讲过道,我没有什么秘密的教义。你为什么要问我这些?要了解我讲过什么样的道,你问那些听过我讲话的人好了,他们可以告诉你一切。其中的一个差役觉得耶稣的这个答复对祭司长显得不恭顺,说道:你就是这样回答祭司长的么!说着就打了耶稣一下。耶稣从容镇静地对他说:如果我说的不对,那么请指出我的缺点来;但是我回答得并没有错,你为什么要打我呢? 注136 许多证人被召了来以便提出反对耶稣的证词都被驳倒了,但是祭司根本不能利用那些证词来诬陷耶稣,一方面是因为那些证词不够确定,一方面也由于它们互不一致。后来有几个人走上前来,宣称他们曾经在神庙里听到耶稣很不虔敬地讲话,不过这批人说话的细节也互相不一致。——耶稣完全默无一言。最后大祭司很不耐烦地走上前来说:难道对于所有这些控告你都拒不回答吗?我以活生生的上帝的名义要求你告诉我们,——你究竟是不是一个圣洁的人、一个上帝的儿子?耶稣答道:是的,我是,这个被侮辱的人,他是为上帝和道德所神圣化了的人,你们今后将会看到,人们庄严地给他披上袍褂并把他高举到星象之上。——那大祭司撕破他的衣服并叫嚷:他冒犯了神圣,我们用不着去找别的证据,你们已经听见他亲口所说〔僭妄〕的话了。——你们的意见怎样?他应该定死罪,这就是你们的判决。这几句话给了那些差役以一个信号去虐待和侮辱耶稣,耶稣这时是在他们手中。因为这个包括祭司长、众长老及律法师在内的集会须休会几个钟头,以便了一个名词、为了一个抽象概念(这个名词或概念在彼拉特灵魂内是没有意义的,)而牺牲自己,并且他认为整个事件仅仅是有关犹太人的宗教的问题,这种事件既不涉及违犯公民的法律,也不因而危害国家的安全。他离开耶稣,走出来到犹太人那里,并对他们说,他查不出那个人有什么罪来。他们又重复一遍他们的控告,说他从加利利直到耶路撒冷整个地带,由于他的讲道而引起了动乱。——彼拉特注意到他们宣称加利利是他开始讲道的地方,他自己寻思这人是不是加利利人。当他听见说耶稣是加利利人时,他似乎甚为欣喜,他可以有办法摆脱这件令人厌烦的诉讼了,因为耶稣既是加利利人,就受那个地区的王希律统治,因此就把他送到希律那里去,那时希律正在耶路撒冷参加逾越节。希律很喜欢看见耶稣,他早就想看看他,因为他听见人们关于耶稣说了很多,并且希望看见他作出一件奇迹来。——他向他问了许多问题,那些祭司长及其随从也在这里重复了他们的控告。耶稣却一言不发,当希律和朝臣嘲笑他,并且最后给他穿上一件标志着王公的尊贵的衣服时,他同样仍然保持冷静沉着。由于希律不知道如何处理,在他看来,耶稣仅不过是一个嘲笑的对象,不是一个须加惩罚的对象,所以他又把他送回到彼拉特那里。不过彼拉特注意到,让希律审判耶稣作为对加利利人的尊重,这对于恢复两人之间前此有了裂痕的友谊是有〔良好〕效果的。彼拉特还是同以前一样感到困惑,召集了祭司长和官员们在一起,并对他们宣示说,他们把这人作为一个煽动骚乱者交到他这里来控告,可是他并没有发现他作过什么该死的事情,就是希律也同样没有发现什么;除了责打他几板,然后恢复他自由外,他不能作什么了。——那些犹太人不满足于这样的处分,而坚持要求处以死刑。彼拉特对于耶稣在所有这些交涉中保持沉静表示敬服,极其不乐于牺牲耶稣作为犹太人发泄宗教仇恨的工具,又因为他的妻子送信给他,并表示对耶稣感到兴趣,于是他又想出了另外一条出路。原来按照习惯,罗马的总督在逾越节期内可以释放一个犹太囚犯,使他得到自由和生命。除耶稣外当时还另外有一个名叫巴拉巴的犹太人被关在监狱中,这人是被犹太人控告为犯了抢劫和杀人的罪行的。彼拉特本来希望,犹太人不要放弃执行他们的旧习俗,宁愿释放耶稣而不释放那杀人犯就让他们在两人之间,即,在巴拉巴和犹太人的王(他是这样戏称耶稣的)之间去选择。祭司集团当然很容易说服周围站着的民众,放走巴拉巴,要求处耶稣的死。当彼拉特再一次问他们,究竟决定释放谁时,于是他们就高叫:释放巴拉巴!彼拉特无可奈何地说,那么我对耶稣应该怎样办呢?他们又叫喊:让他钉在十字架上!彼拉特又问道:可是他究竟作过什么坏事呢?他们更强烈地叫喊:把他钉在十字架上!把他钉在十字架上!于是彼拉特就听任他们鞭打耶稣,兵丁们用荆棘编了一个王冠,把它戴在他的头上,给他穿上一件紫袍,让他手里执着一根杖以代替王笏,并叫道:恭喜你,犹太人的王!说着就打他一巴掌。彼拉特希望这样可以看到他们的怒气渐渐消减,就对他们说:我必须向你们重说一次,我看他没有犯什么罪,把他从这个行列里带出来吧。他并且说:既然你们看见他了,你们对于这幕戏剧已饱享眼福了。这种观看并不能缓和他们的情绪,他们叫嚷着要他死。彼拉特更不耐烦地高声说:那么把他带去吧,钉他在十字架吧,我看他是没有罪的。那些犹太人答复说:按照我们的法律他是犯了死罪,因为他自命为上帝的儿子。对于一直按照罗马人的想法来理解上帝的儿子的彼拉特,当然更感到疑惑不解,因而问耶稣道:你真的是从哪里来的?可是耶稣不予回答。彼拉特说:为什么你也不回答我的问题呢?你知道,你的生和死都完全取决于我?耶稣答道:我的生或者我的死只取决于神意的安排,可是这并不能减少那些把我交给你的人的罪。彼拉特总是愈来愈对耶稣有好感,倾向于释放他。犹太人看出了这点,他们立即扮演忠诚臣仆的角色,把他们打扮成唯一关心皇帝的利益的臣仆,这样一种角色一定会使他们处于尴尬的地位,但却较容易达到他们的目的。他们叫喊道:你若释放这人,那你就不是皇帝的朋友(或忠臣),因为凡是自命为王的人,就是对于我们国王的背叛。现在彼拉特就隆重地坐在法庭上,叫人把耶稣带来,说:看呀,这就是你们的王,——难道我应该把你们的王钉在十字架上吗?犹太人群高叫道:钉他在十字架上!除了皇帝外,我们不承认任何国王!彼拉特看见叫嚣和喧嚷越来越大,他害怕引起骚乱,甚或暴动,在彼拉特看来,犹太人是具有极其危险的狂热特性的人,他们为了皇帝的荣誉是可能爆发暴动的,他并且看见,犹太人的顽固执拗是无法克服的,于是他叫人端一盆干净水来,当着群众面前洗了手,并且说:对这个义人的流血,我是无罪的!你们得对它负责!那些犹太人叫喊说:好!就让他的死来惩罚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吧!犹太人的胜利是决定了。巴拉巴获得了释放,而耶稣却被判决钉死在十字架上(一种罗马式的、可是很残酷的处死办法,就像今天死在断头台上一样)。耶稣仍然被暴露在那里听任士兵们粗恶的嘲笑和虐待,直到他被带至刑场。被处决的人一般必须自己背着十字架走出来,耶稣却被免掉了,恰好一个名叫西门的人正站在他旁边,他们就让他背十字架。到来的人群很多;他的朋友不敢接近他,只是远远地跟在后面,并且分散地看这次处决。但是有几个认识耶稣的妇女却走近他,并且号啕痛哭,对他的命运感到悲伤。耶稣转身走向她们说:耶路撒冷的妇女们!不要为我哭,倒应当为你们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哭;这样的时候将要到来,那时人们会称赞那些没有儿女的,未曾哺育过婴孩的、没有生育过的女人是有福的了。你们看看,像我所遭受的情况,你们可以得出结论,这样一种精神在一个民族中其前途还会是怎样。
耶稣同另外两个犯人一起被钉上十字架,他的十字架放在中间。当人们钉上他的手,也许只是绑上他的脚 注139 ,把他固定在十字架上时,耶稣高声说:父啊,宽恕他们,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所作的什么事情!像平常一样,那些兵丁均分了他的衣服。彼拉特叫人在十字架上用希伯来文、希腊文和拉丁文写上“这是犹太人的王”的字样;祭司们对这事感到不高兴,他们认为,彼拉特只应该写上“耶稣是自命为王者。”彼拉特由于在整个控告案件上对他们都很不高兴,他极愿意他们承认他写下的这个谦卑的人的称号,当他们请求改变这个称号时,他回答说:我已经那样写了,就那样写定了。这时,耶稣除了肉体上的痛苦外,又受到犹太人、贵族和平民给予的胜利的嘲笑以及罗马兵丁的粗野讥诮。此外与耶稣一同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一个罪犯,他和耶稣相同的命运,并未使得他对耶稣友好一些,他也夹杂在众人冷嘲热哄之中,说了几句挖苦耶稣的话。但是那另外一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犯人,却较有人情和良心,对于耶鳃的犯罪并不完全漠不关切,他应声责备前一人,说他在那样的情况下,竟还对一个与自己遭受同样苦难的人说出那样冷酷的话。他并且说:我们的受刑是应该的,因为我所受的与我们所作的相称;而这个人是无辜的,他却跟我们遭受同样的命运!他又对耶稣说,等进入你的王国的时候,请你记念我。耶稣答道:不久我们就要一起被接引进天国了。
耶稣的母亲和她的几位女伴以深沉的悲痛站在十字架下。在耶稣所有的门徒中只有约翰一人同她们在一起,分享她们的痛苦。耶稣看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门徒站在旁边,就对他母亲说:母亲,看呀,这就是你的儿子!他代替了我。并且对约翰说:把她看成你的母亲!约翰也就按照亡友的遗志把她接到他家,并给以照拂。
耶稣已经被钉在十字架上几个钟头之后,他在忍受痛苦的情况下大声叫道: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何离弃了我?此后,他还叫了几声,他感到很渴, 注140 有一个人把海绵蘸满了醋,送上给他,让他喝,他还说:“这成了”。最后还大声说:父啊,我将我的精神交在你手里了。说了这话头就垂下,他就断气了。
即使那主持处决的罗马官长,对耶稣临死时安详从容的态度和置生死于度外的尊严,也表示惊叹。他的朋友们远远地看见了他们高贵的教师的临终。
由于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人一般要很慢才死去,而且常常还须在十字架上活几天,而次日在犹太人中又是一个大节日,所以他们请求彼拉特第二天就不要让那几个人的肉体仍钉在十字架上,允许把被处决者的两只腿砍断,然后把它们拿走。与耶稣一同被处决的两个罪犯的腿都被砍断拿走了,因为他们还没有死。他们看见耶稣已经死了,就没有断腿的必要了。因此他们只是用枪矛刺了一下他的胁肋,随即有血和水混合着流出来。——亚利马太人约瑟是耶路撒冷高级议会的一个成员,是一个平时不为人所知道的耶稣的一个朋友,他请求彼拉特让他把耶稣的尸体领去;彼拉特准许了他的请求。因而约瑟会同尼哥底姆,耶稣的另一个朋友,就把死者领去,用没药和沉香加以涂抹,用细麻布加以包裹,把死者安放在家庭墓园里,他的坟墓是用挖出的岩石砌成的,那个地方距刑场很近,因此当他们很快把安葬事宜办理完竣时,节日还没有开始,如果到了节日就不允许处理死人的事了。 注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