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1963年在北京外文书店买到一册诺克斯和克朗纳合译的黑格尔著《早期神学著作》的英译本。我感到此书存在两个缺点: 由于有了很好的德文版本,1964年暑期,所领导让我去青岛休养一个月,为了利用这一机会翻译这一著作,我另外又请了一个月假。在这两个月内我译出十万八千字,奠定了译出全书的基础。以后又陆续翻译直到“文革”开始,不得不停顿了这项翻译工作。
1976年下半年,我已有了《耶稣传》译稿,并认识到此书是黑格尔在康德的伦理思想基础上改造耶稣,人道化、人本化耶稣,把耶稣看成是“实践理性”的化身,与马丁·路德开创新教的道路相一致。黑格尔认识到宗教是随时代而发展的过程。
我之所以有这种对《耶稣传》的看法,是因为我早就购有狄尔泰著《青年黑格尔的历史》一书(1921年柏林版),并在1974年2月,将其中讨论《耶稣传》部分翻译出来了。由于读到了黑格尔的《耶稣传》及狄尔泰关于耶稣宗教思想的论述,我才明确理解黑格尔的宗教思想是反对犹太教、天主教和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它认为宗教与道德不可分,理性宗教是根本与传统的权威宗教相对立的,倾向于神秘的泛神论的宗教,换言之,他的宗教思想是近代的启蒙的进步的资产阶级思想。
1978年,我委托薛华同志把《民众宗教和基督教》一篇中我未译完的大部分约三万字继续译完,并将我所译出的全部译稿校阅一遍。在《民众宗教和基督教》一文中,我曾经有意省略的两处,王玖兴同志特代为译出,而且抽查和审定了全书。此外,他对译文中译名有所改正,其他有错误和欠顺畅之处,亦多加改正。宋祖良同志阅读了全稿,并译出《基督教的权威性》的附录和全书附录的1—7,11—13。王玖兴同志对宋译部分也作了改正。此外,宋祖良同志又代我从《基督教的权威性》中摘抄了约三万余字在姜丕之、汝信同志主编的《康德黑格尔研究》上发表。在此,我对这几位同志表示特别感谢。
最后,我还应该特别感谢日本同志社大学</a>的平石善司哲学教授。当1979年6月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访问团访问日本时,同志社大学的平石善司教授特意陪我去参观京都最大的丸善书店,并购买一册再版德文本的黑格尔著《早期神学著作》相赠,亦有助于本书的翻译出版。在此特向日本友人平石善司教授致谢。
贺 麟
1985年3月9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