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8章 同文馆的创设_冲击与回应

作者:费正清 字数:3175 更新:2025-01-10 13:14:33

身当重任的曾、李二人都清楚,既然制造西式兵器刻不容缓,那么学习西方的“算学”(并将其应用于机械、工程)同样刻不容缓。在北京,继总理衙门之后新创的 1863年,李鸿章</a>上折支持同文馆之设立。其折显系幕友冯桂芬</a>捉刀,有的地方直接照抄冯桂芬的文章。② 所以在下面的选文中,我们删除了一些重复的段落:

选文18 李鸿章对同文馆的支持(1863年)③

伏惟中国与洋人交接,必先通其志、达其欲、周知其虚实诚伪,而后有称物平施之效。互市二十年来,彼酋之习我语言文字者不少,其尤者能读我经史……遇中外大臣会商之事,皆凭外国翻译官传述,亦难保无偏袒捏架情弊……

臣愚拟请仿照同文馆之例,于上海添设外国语</a>言文字学馆,选近郡年十四岁以下资禀颖悟、根器端静之文童,聘西人教习,兼聘内地品学兼优之举贡生员,课以经史文艺。学成之后,送本省督抚考验,请作为该县附学生……

惟多途以取之,随地以求之,则习其语言文字者必多。人数既多,人才斯出……我中华智巧聪明岂出西人之下?果有精熟西文,转相传习,一切轮船火器等巧技,当可由渐通晓……

【编者按:李鸿章在奏折中还建议在广州开办类似学校。】

这封奏折就是广方言馆的滥觞。1863年,广方言馆在上海成立,规制仿照同文馆。1864年,广州同文馆成立。1866年,福州船政局也附设了一所类似的船政学堂。

1866年12月11日,恭亲王代表总理衙门奏请在同文馆内添设天文算学馆,招收科甲正途出身者。在奏折中,他又老生常谈</a>起来:“洋人制造机器火器等件,以及行船行军,无一不自天文算学中来。”他提议从西洋延聘教员:“务期天文、算学,均能洞彻根源……举凡推算格致之理,制器尚象之法,钩河摘洛之方,倘能专精务实,尽得其妙,则中国自强之道在此矣。”1867年1月28日,恭亲王再上一折,细陈中国学习西方科学之必要性。这封奏折关系重大,断言自然科学是西洋富强之基,强调谙熟洋务的重臣如曾国藩</a>、左宗棠</a>、李鸿章等都认为,中国自强之道在于学习西学、仿造外国武器和机械。

尽管守旧者强烈反对,天文算学馆还是设立了,由徐继畬④出任总理同文馆事务大臣。很快,同文馆添设了数学、化学、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地质学、矿物学、冶金学、机械学、解剖学、生理学、国际法、政治经济学等课程。将这些学科统统归入“天文算学”的名目之下,可能是恭亲王及其同僚为了减轻守旧势力的阻挠所放的烟幕—因为人尽皆知,西洋的天文算学早在17世纪就已传入中国,且为中国人所采纳。

此举触发了一场轰动一时的论战。守旧一方以大学</a>士倭仁(卒于1871年)为首。倭仁出身于蒙古八旗,学术造诣精深,曾任同治帝的师傅、翰林院掌院,还出任过几个部的尚书</a>。倭仁是朱熹</a>正统道学的代表,在1867年被公认为反对恭亲王和文祥</a>的领袖。他立即上书反对同文馆添设天文算学馆,公开站在种族和文化的立场上斥责西方影响。

选文19 倭仁的反西学言论(1867年)⑤

数为六艺之一,诚如圣谕,为儒者所当知,非歧途可比。惟以奴才所见,天文算学,为益甚微。西人教习正途,所损甚大……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者诚教,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来未闻有恃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

且夷人,吾仇也。咸丰十年,称兵犯顺,凭陵我畿甸,震惊我宗社,焚毁我园囿,戕害我臣民,此我朝二百年未有之辱。学士大夫,无不痛心疾首,饮恨至今。朝廷亦不得已而与之和耳,能一日忘此仇耻哉?

议和以来,耶稣之教盛行,无识愚民,半为煽惑。所恃读书之士,讲明义理,或可维持人心。今复举聪明隽秀,国家所培养而储以有用者,变而从夷。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以后,不尽驱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伏读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a>,谕大学士九卿科道云:西洋各国,千百年后,中国必受其累。仰见圣虑深远,虽用其法,实恶其人。今天下已受其害矣,复扬其波而张其焰耶?闻夷人传教,常以读书人不肯习教为恨。今令正途从学,恐所习未必能精,而读书人已为所惑,适堕其术中耳。伏望宸衷独断,立罢前议,以维大局而弭隐患,天下幸甚!

选文20 总理衙门对倭仁的反驳(1867年)⑥

臣等查阅倭仁所奏,陈义甚高,持论甚正。臣等未曾经理洋务之前,所见亦复如此。而今日不敢专持此说者,实有不得已之苦衷……溯自洋务之兴,迄今二三十年矣。始由中外臣僚,未得窾要,议和议战,大率空言无补,以致酿成庚申之变。彼时兵临城下,烽焰烛天,京师危在旦夕。学士大夫,非袖手旁观,即纷纷逃避。先皇帝不以臣奕等为不肖,留京办理抚务。臣等不敢徒效贾谊</a>⑦之痛哭流涕……空言塞责……自定约以来,八载于兹,中外交涉事务,万分棘手。臣等公同竭力维持,近日大致虽称驯顺, 又恐学习之人,不加拣择,或为洋人引诱,误入歧途,有如倭仁所虑者。故议定考试,必须正途人员。诚以读书明理之士,存心正大;而今日之局,又学士大夫所痛心疾首者,必能卧薪尝胆,共深刻励,以求自强实际,与泛泛悠悠漠不相关者不同。

倭仁谓夷为吾仇,自必亦有卧薪尝胆之志。然试问所为卧薪尝胆者,姑为其名乎?抑将求其实乎?如谓当求其实,试问当求之愚贱之人乎?抑当求之士大夫乎?此臣衙门所以有招考正途之请也。今阅倭仁所奏,似以此举断不可行。该大学士久著理学盛名,此论出而学士大夫从而和之者必众。臣等向来筹办洋务,总期集思广益,于时事有裨,从不敢稍存回护。惟是倭仁此奏,不特学者从此裹足不前,尤恐中外实心任事不尚空言者,亦将为之心灰而气沮。则臣等与各疆臣谋之数载者,势且隳之崇朝,所系实非浅鲜。

臣等反复思维,洋人敢入中国,肆行无忌者,缘其处心积虑,在数十年以前。凡中国语言文字,形势虚实,一言一动,无不周知。而彼族之举动,我则一无所知,徒以道义空谈,纷争不已。现在瞬届十年换约之期,即日夜图维,业已不及。若安于不知,深虑江河日下;及设法求知,又复众论交攻,一误何堪再误?……

在臣等竭虑殚思,但期可以收效,虽冒天下之不韪,亦所不辞。该大学士既以此举为窒碍,自必别有良图。如果实有妙策,可以制外国而不为外国所制,臣等自当追随该大学士之后,竭其梼昧,悉心商办,用示和衷共济,上慰宸廑。如别无良策,仅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等词,谓可折冲樽俎,足以制敌之命,臣等实未敢信……

①出处见选文7注释。

②见选文8。

③原题《请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折》(同治二年正月二十二日),见《李文忠公奏稿》卷三, ④见 ⑤原题《倭仁奏正途学习天文算学为益甚微所损甚大请立罢前议论折》(同治六年二月十五日),见《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四十七,第24—25页;又见蒋廷黻</a>编:《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上卷),第334页。

⑥原题《奕?等奏议覆倭仁请罢正途学习天文算学折》(同治六年三月初二),见《筹办夷务始末》卷四十八,第1—4页;又见蒋廷黻编:《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上卷),第335页。

⑦贾谊(前200—前168),汉代著名文学家,因自己侍奉的梁王死去而伤心过度,也在同一年去世。

⑧见第7章。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