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3章 林则徐应对英国之策_冲击与回应

作者:费正清 字数:2927 更新:2025-01-10 13:14:21

一个世纪前的中国人与日本人不同,他们并无向外界学习的传统。清帝国幅员辽阔,制度调整迟缓。1840年败于英国整整20年之后,统治者才意识到研究西方的必要性。在日本,“兰学”学者早在佩里叩关前就已经认识到这种必要性了。日本学者虽同样与世隔绝,对西方却明显比中国学者更加好奇。中国学者也知道在广州就有西洋商人活动,却没人肯去一探究竟。

中国官员虽对西方无知至极,却深谙人之常情和中国传统。他们不假思索地沿用对付蛮夷的老一套来对付英国人,尤其是那屡试不爽的恩威并施的手段。钦差大臣林则徐</a>在广州软禁洋人,销毁鸦片,用的就是这种手段,结果导致了鸦片战争。下面的 查该国距内地六七万里,而夷船争来贸易者,为获利之厚故耳。以中国之利利外夷,是夷人所获之厚利,皆从华民分去,岂有反拟毒物害华民之理。即夷人未必有心为害,而贪利之极,不顾害人,试问天良安在?闻该国禁食鸦片甚严,是固明知鸦片之为害也,既不使为害于该国,则他国尚不可移害,况中国乎?中国所行于外国者,无非利人之物,利于食,利于用,并利于转卖,皆利也。中国曾有一物为害外国否?况如茶叶、大黄,外国所不可一日无也,中国若靳其利而不恤其害,则夷人何以为生?又外国之呢羽哔叽,非得中国丝斤,不能成织,若中国亦靳其利,夷人何利可图?其余食物自糖料姜桂而外,用物自绸缎磁器而外,外国所必需者,曷可胜数。而外来之物,皆不过以供玩好,可有可无,既非中国要需,何难闭关绝市。乃天朝于茶丝诸货悉任其贩运流通,绝不靳惜,无他,利与天下公之也。

该国带去内地货物,不特自资食用,且得以分售各国,获利三倍,即不卖鸦片,而其三倍之利自在,何忍更以害人之物,恣无厌之求乎?

设使别国有人贩鸦片至英国,诱人买食,当亦贵国王所深恶而痛绝也。向闻贵国王存</a>心仁厚,自不肯以己所不欲者施之于人。并闻来粤之船,皆经颁给条约,有不许携带禁物之语,是贵国王之政令本属严明,只因商船众多,前此或未觉察。今既行文照会,明知天朝禁令之严,定必使之不敢再犯。

且闻贵国王所都之囒噸(伦敦)及嘶噶囒(苏格兰)、嗳(爱尔兰)等处,本皆不产鸦片。惟所辖印度地方,如啊啦(孟加拉)、哒啦(马德拉斯)、(孟买)、叭哒(巴特那)、嘛(马尔瓦)数处,连山栽种,开地制造,累月经年,以厚其毒,臭秽上达,天怒神恫。贵国王诚能于此等处拔尽根株,尽锄其地,改种五谷,有敢再图种造鸦片者,重治其罪,此真兴</a>利除害之大仁政,天所祐而神所福,延年寿,长子孙,必在此举矣。

至夷商来至内地,饮食居处,无非天朝之恩膏,积聚丰盈,无非天朝之乐利。其在该国之日犹少,而在粤东之日转多,弼教明刑,古今通义。譬如别国人到英国贸易,尚须遵英国法度,况天朝乎?

今定华民之例,卖鸦片者死,食者亦死。试思夷人若无鸦片带来,则华民何由转卖,何由吸食?是奸夷实陷华民于死,岂能独予以生。彼害人一命者,尚须以命抵之,况鸦片之害人,岂止一命已乎?故新例于带鸦片来内地之夷人定以斩绞之罪,所谓为天下去害者此也。

复查本年二月间,据该国领事义律以鸦片禁令森严,禀求宽限,凡印度港脚属地请限五月,英国本地请限十月,然后即以新例遵行等语。今本大臣等奏蒙大皇帝格外天恩,倍加体恤,凡在一年六个月之内误带鸦片,但能自首全缴者,免其治罪。若过此限期仍有带来,则是明知故犯,即行正法,断不宽宥,可谓仁之至义之尽矣。

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王其诘奸除慝,以保乂尔有邦,益昭恭顺之忱,共享太平之福。幸甚幸甚。

接到此文之后,即将杜绝鸦片缘由速行移复,切勿诿延,须至照会者。

【朱批】得体周到。钦此。

回过头来看,中国当时没有丝毫以武力战胜英国的可能。而英国人对自己的武力胸有成竹,很快便挑起战端。1840年,林则徐由于未能平息事态,反而引起战祸,被就地免官,谪戍伊犁,开始了其流放生涯。1842年,他给几位朋友写信,陈述</a>自己在广州与英国人交涉的见闻,坦承中国武备远远不如西方,主张购买和制造西式舰船枪炮。这种态度与此前他在广州强硬的做派判若两人。如果他仿造西式武器的计划得以付诸实施,那么中国的现代化将提前20年起步。不幸的是,碍于朝廷的反对,他不敢公开倡导西化,只是写信向几位朋友倾诉,并请他们保密。下面是他写给吴子序的信,就是其中的一封。吴子序是翰林院编修,同倭仁和曾国藩</a>是好友。②

选文2 林则徐承认西洋武器的优长(1842年)③

【编者按:在信的开头,林则徐告诉吴子序“制夷”之难行。】

至逆船在海上来去自如,倏南倏北,朝夕屡变。若在在而为之防,不惟劳费无所底止,且兵勇炮械安能调募如此之多、应援如许之速?……

仆任两粤时,曾筹计船炮水军事宜,恐造船不及,则先雇船,恐铸炮不及且不如法,则先购买夷炮。最可痛者,虎门一破,多少好炮尽为逆夷所有矣。忆前年获咎之后,犹以船、炮二事冒昧上陈。倘彼时得以制办,去秋浙中尚可资以为用。今燎原之势,向迩愈难。要之船、炮、水军断非可已之事,即使逆夷逃归海外,此事亦不可不亟为筹画,以为海疆久远之谋,况目前驱鳄屏鲸,舍此曷济……惟仆此时宜亟守口如瓶之戒,而于志趣相合者,忽又倾吐于不自禁,极自悔其愚妄。然转思爱注之深,究不可以自匿,惟祈密之,切勿为外人道也。

林则徐十分担忧英国问题,他在广州时便开始搜集西方情报,并制定了将英夷羁縻于港口的策略。正如后来的港英总督所说:“当林氏……与欧洲人交涉之初,竭其所能搜集中外文献,在通事的帮助下尽力获取关于……每一个域外国家的知识。传教士的手册、《澳门月报》、关于商业的专著、介绍英美的书籍以及地理学著作等,都在他收译之列,不过或多或少地都被删减或浓缩了。报纸上有关中国的文章一律译成汉文,与鸦片相关的文章尤其受到重视。”最后的结晶就是大名鼎鼎的《海国图志</a>》。此书是大学</a>者魏源</a>(1794—1857)利用林氏搜集的材料编纂而成的。魏源在《海国图志》的序言中首先向《四洲志》致谢,这本《四洲志》很可能编译自穆瑞(Murray)的《世界地理大全》(Cyclopaedia of Geography),1841年林则徐将其刊印。林氏罢官之后,魏源完成了编纂,并反复增删, ③原题《林则徐复吴子序编修书》,见吴曾</a>褀:《历代名人书札续编》卷二上,第18—19页;又见林则徐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林则徐全集》(第七册),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88—289页,题为《致吴嘉宾》。

④见魏源:《海国图志》卷一,1844年第一版。

⑤《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三十一,第15—20页;又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4),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5—7页。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